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大洋洲概述. 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北岛 新几内亚岛 3 、三大群岛: 2 、四大岛: 1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美拉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 一、大洋洲范围.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
人口的空间变化 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 田 俊. 一、人口的迁移 1 .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 变化。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 1 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 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 的外国人等。
人口的迁移 一、什么叫人口迁移 含义 人口迁徙 人口移动 也称移民,离开家园, 定居他乡。 移出时间可长可短,或 返回或不返回,但改变 住所一般一年以上。
§1.6 中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问题一: 历史上我国人 口迁移的方向是什 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 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
無性生殖是由親代直接產生新的個體,並不涉及配子的生成與結合。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九十六學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文科 -哈利波特番外篇-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 王彦峰.
专题九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2课时)
三年高考政治真题 (八)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试 卷 讲 评.
第三章 世 界 的 居 民.
欧洲西部 要点·疑点·考点 欧洲西部 1. 自然环境 位置: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自然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醫生 上課之前先聽一首歌~稻香 歌詞、音樂還不錯和大家分享一下
§1.6 中国人口迁移.
怎樣吃才健康? 賴亭竹.
胫腓骨骨折.
中国的工业.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国培班—五岳四海家庭 郭凤霞
第二单元(6-9课) 近代化的探索.
1.6 中国人口迁移.
碘缺乏病.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新帝國主義開港 (一)臺灣成為侵略者目標 1.背景: A.買賣利豐=鴉片進口+米、糖、樟腦、煤炭出口 B.地理位置優越=航行安全+商貿中心 2.新帝國主義: A.19C中:英、法、美、日為主 B.臺被迫開港通商,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佳力科技 防爆叉车的应用、发展 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成熟与繁荣 ——魏晋、隋唐、宋元的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
2 分子的热运动.
烟花爆竹企业开复工 安 全 培 训参考课件 浏 阳 市 安 监 局.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常规免疫接种率 监测 免疫规划科 章梦然.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武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传贵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深圳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来自 人口自然增减 和 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赤道雨林地区、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必修2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的空间变化.
1.2 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松口中学高一级地理学科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古代 近代 现 代.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人口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6 中国人口迁移.
1.3 人口迁移.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词类活用.
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口与人种.
C1U5.1 You are Who?!.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

  新大陆发现后,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路线主要有哪三条?

  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欧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二次世界大战前 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欧洲 非洲 亚洲        迁出 迁入         欧洲 美洲 南亚 土耳其 北非          迁入 迁出        拉丁美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迁入 迁入         北美洲 欧洲 非洲 亚洲 拉美 亚洲          迁入 迁入         大洋洲 欧洲 亚洲 亚洲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以后 15~19世纪 d. ? e. ? b. ? a. ? f. ? g. ? c. ? 国际难民增加 外籍工人增多 四个特点 三条路线 d. ? e. ? b. ? a. ? 非洲黑人被欧洲殖民者贩运到美洲 欧洲人向美洲移民 f. ? g. ? c. ?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亚洲各国居民向国外移民

A c

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人口规模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什么? 3 1 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有什么新的特点?

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 历史上 三个阶段 三个方向 20世纪50 ~8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 目前 b. ? a. ? 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 e. ? f. ? g. ? c. ? 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走西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

阳光充足 环境污染不严重 生活费用不高

3.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人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1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4、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地区与____地区向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 AC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 超过了1.2亿,读图6并分析(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

通过影响人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自 然 因 素 气候 通过影响人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基本形式,现仍是重要条件 土壤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人口迁移(英国伯明翰、中国大庆等矿业城) 社 会 经 济 经济因素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多数情况下,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迁移越频繁 (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交通和 通讯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缩短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促进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口迁移,出现“科技移民”。 婚姻家庭 婚姻是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在未成年和老年人迁移中作用重要 小结: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