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 试 说 明 考查情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年1考)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考 试 说 明 考查情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趋势 (三年2考)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对全球化趋势的认识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_____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 系难以维系。 英镑
②_____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 义世界货币体系。 ③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④1944年美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 议,通过了以_________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美国 怀特计划
(2)内容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_________,消除外汇管制;在货 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为国际收支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__ _______。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_________和技术 援助。 (3)特征: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_________ ___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汇率 短 期贷款 长期贷款 美元与黄 金
(4)影响 ①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_________的正常运转,为世 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_________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
2.关贸总协定 (1)背景 ①资本主义国家实行_____________的深刻教训促使各国认识 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②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其商品输出。 (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_______签署《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_________,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 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贸易保护主义 日内瓦 贸易壁垒
问题1: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 提示:(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2)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
问题2:如何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提示:这是与战前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比较而言的。(1)过去的市场充满了掠夺与侵略,建立了发达国家的殖民体系;现在的世界体系虽然依旧是发达国家主宰,但是体现了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过去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的世界体系追求制度化、体系化的贸易平台,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问题3: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提示: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 (1)背景 ①文化传统: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②历史教训:近代以来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 面激起了欧洲人对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③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______ _______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④基础奠定:_______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 欧洲统一 美苏两 极格局 法、德
(2)过程 ①1951年,六国参与的_______________成立。 ②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与_________________成立。 ③1992年签署《_____________》,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着 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④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_____正式问世。 (3)影响 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促进了欧洲发展。 ②改变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联盟条约 欧元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欧洲和_____ 的挑战。 (2)建立:1992年,美国与_______________签订《北美自由贸 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影响 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了_________的调整,提 高生产效率,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②由于三国的经济差异,也存在一些问题。 日本 加拿大、墨西哥 产业结构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受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___________发展的影响。 (2)成立:198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 (3)发展 ①1991年,通过《汉城宣言》,确定宗旨和目标。 ②1991年,_____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 体名义加入。 区域集团化 中国
(4)影响 ①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取得成就。 ②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 展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技术合作
问题1: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有何异同? 提示:(1)相同点:它们都是区域经济组织,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2)不同点:第一,时间上,欧盟早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二,欧盟成员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第三,性质上,欧盟既是政治组织也是经济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组织;第四,欧盟的组织较为严密,北美自由贸易区较为松散。
问题2:北美自由贸易区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反映了美国和加拿大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反映了美国、加拿大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问题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方式与其他经济联合体有什么区别? 提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表示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都通过了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不像其他经济联合体靠谈判和规则运转。
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经济全球化 (1)原因 ①交通运输技术和_________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资源的国际 流动。 ②_________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信息技术 跨国公司
(2)进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 (3)表现: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迅速;_________的发展;资本 在全球扩张;金融活动全球化等。 跨国公司
(4)影响 ①利弊共存: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加剧了全球 竞争中的_________。 ②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___________。 ③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应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利益失衡 最大受益者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原因: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协定,存 在着诸多弊端。 (2)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3)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发,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 内的___________。 (4)作用 ①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②对发展中国家和_________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 贸易自由化 贸易小国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 (2)机遇 ①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完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_________体系。 (3)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 产业受到冲击。 (4)对策: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贸易
问题1: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两极格局的解体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问题2:龙永图说:“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1)要求成员国遵循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2)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其重要目的。 (3)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
问题3: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利地位是总体而言的,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发展中国家只要积极参与,应对措施得当,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如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反之,如西欧少数发达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由于措施不力,有些国家面临即将破产的境地。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只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贸易协定,而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是它一直发挥着国际组织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欧盟使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主题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材料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增加情况
探究1:结合材料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展特点。 提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不断增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该组织中占有最大份额,取得了对该机构绝对的控制权。
材料二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探究2:据材料分析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赢得一个非歧视的宽松的自由贸易环境,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有一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商人抱怨说:“没入关前,我一台电视可卖至3 000~4 000元(折合人民币),而现在只能卖1 000~2 000元(折合人民币)。人们喜爱的是美国、日本的产品。” 探究3:材料中说的是事实吗?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是事实。反映了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的高科技产品严重冲击了落后国家的产品,占据了它们的市场。
探究4: 结合当时经济状况分析材料二的规定对哪国最有利。反映出当时经济体系的何种特征? 提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实力膨胀,产品需要输出,因此该协定对美国最有利。(2)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互动探究】 “关贸总协定”规定:“一国产品输入另一国,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受的待遇”,对此条款,有人加以肯定,有人否定,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提示:肯定:外国产品进入本国享有与本国产品同等待遇,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各国与地区间贸易与经济的发展。否定:表面是平等贸易,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及积极影响 1.形成过程 (1)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将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实力悬殊的国家联系在一起,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以制度来规范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 1.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但一般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货币制度,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其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特殊任务,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致力于战后欧洲复兴的世界银行则是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相妥协的产物,即美国帮助欧洲国家复兴,欧洲国家接受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制度,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备选要点】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的异同点 1.相同点 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在三大组织中,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都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2.不同点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金融货币组织,主要作用是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是在人们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侧重于贸易自由化。
主题 2 区域集团化 材料一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做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探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提示: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
材料二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元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探究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提示:(1)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2)国际: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探究3: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提示:压制。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 探究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提示: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基本原因 1.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经济区域合作的直接动因。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经济区域合作的客观基础。
3.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经济区域合作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合作,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域合作,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领域的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区域合作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备选要点】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 1.利 (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2)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3)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4)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2.弊 (1)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2)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3)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主题 3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其观点是否正确。 提示:材料观点片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进步的发展趋势,不可抗拒。但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辩证地分析。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 22 185美元 人 国 均 家 产 类 值 别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探究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提示:(1)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2)根源: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探究3: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提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住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
【互动探究】 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人说:“何苦呢?我们中国人通过自力更生,不是照样也能搞好建设?”这种观点正确吗?试阐述你的理由。
提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没有看到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有效地利用各地资源。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趋势,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形势下,任何国家包括中国想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关门搞建设是行不通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只有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开拓国际市场,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一、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 1.正 (1)洋务运动引进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2)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2.反 (1)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2)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基本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之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1.联系 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备选要点】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1.机构性质 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2.管辖范围 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界贸易组织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
3.争端解决 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界贸易组织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可见,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效率更高。
高频点1 布雷顿森林体系 1.(2012·江苏单科·T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世界银行……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说明④正确,“借贷国在使用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表明②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故①有误。③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2.(2011·福建文综·T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解析】选B。A 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只能和美元兑换;排除。B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正确。C 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但此时美国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排除。D 欧元1999年问世,正式流通是在2002年;排除。
考情分析 高频预测 (1)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考查,涉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作用和美国为维持其运转的努力等基本的主干知识。(2)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大都通过具体的现实的历史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材料分析能力 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及原因等。复习时,将美元中心地位的变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相对应,这是命题的常见形式。本部分为现代史内容,史料丰富,出题时往往借助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具体案例来进行理解分析
高频点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 1.(2012·江苏单科·T20)漫画多以 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 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 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选D。中国加入WTO,有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利益,故A有误。中国申请加入WTO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故B有误。中国入世后,有助于打破企业的垄断,使一些垄断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故C有误,答案为D。
2.(2011·江苏单科·T1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解析】选D。“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表明全球化是潮流,全球化下各国紧密联系,故A可以反映出来。“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表明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故B可以反映出来。“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说明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故C可以反映出来。而作者认为全球化是客观存在的,故D不能从材料反映出来。故答案为D。
3.(2010·江苏单科·T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以两大区域集团的比较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分析比较的能力。欧共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最早的区域集团,它的出现加速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受其影响而成立,①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而亚太经合组织是包括中国、美国等国在内的地跨四大洲的区域集团,因此②④也正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范围广,目前共有21个成员,而政治制度的差异较大,③有误。
(2011·天津文综·T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千米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 300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年份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材料三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第(1)题,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这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后说明其对外扩张客观上有利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第(2)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出口上升、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刺激;第(3)题,从图片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危险性,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应该是趋利避害等。
答案:(1)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2)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较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考情分析 高频预测 (1)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2)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大都通过图文信息创设历史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材料分析能力 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是欧盟的世界影响、全球化对美国地位的冲击等。复习时把握世界经济演变的历史阶段特征,这是命题的常见形式。本部分为现代史内容,中外史料丰富,出题时往往史论结合,对知识内涵的理解要求较高
1.(2013·扬州模拟)1948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金圆券大幅贬值后,上海中央银行柜台前老百姓都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像黄金一样被兑换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C.《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解析】选C。1948年,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金圆券大幅贬值,而中国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会员国,金圆券可以兑换美元,故答案为C。
2.(2012·金华模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 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 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D.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选A。三大组织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项任务是各国现在及今后仍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3.(2013·常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特 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2的是(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北约 【解析】选B。从合作特点来看,欧盟一体化最强,应是模式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属于论坛性的,比较松散,应是模式3;北约属于军事组织,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的组织,应是模式2。
4.(2013·苏州期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 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解析】选D。材料中峰会的大量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各国联系日益密切、需要各国合作、加强磋商的产物,故反映的实质是D。
5.(2012·合肥模拟)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情,看似无关,实际上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从“冷战”结束到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说明了( ) A.苏联的改革对全球化起了促进作用 B.俄罗斯是全球化的主导国家 C.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全球化进程 D.欧洲范围内个人自由流动毫无障碍
【解析】选C。苏联解体是“冷战”结束的标志,世贸组织把整个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俄罗斯以世界一极的身份发展到以一个主权国家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两极格局的解体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6.(2012·太原模拟)我国参加世贸组织的出发点是( ) A.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B.对中国和世界贸易发展都有益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防止因区域保护主义而引发冲突 【解析】选B。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往往是国家利益。当前,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全球化在不断推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世界。一个大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肩负起一些责任,为世界、为人类负责。
7.(2013·南京模拟)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他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 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材料四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以达到“稳定”的。 (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运用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考查新政在就业、工业发展等方面的措施;第(2)题分析出该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第(3)题职能是调节贸易双方的纠纷,使世界贸易健康发展;第(4)题从背景和规则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措施: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定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 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2)制度: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3)职能:调节贸易纠纷(争端);稳定世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健康发展。 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货币金融体系;世贸组织主要是维护贸易公平秩序。
(4) 背 景 规 则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 原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贸组织的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或通过世贸组织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本单元的时间断限上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下至今日。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相互隔绝。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3.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
主题 规则与“潜规则”——全球化下的大国博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集中考查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全球化下的倾销与反倾销、贸易摩擦等,如2012年新课标高考有3道选择题;2011年新课标高考命题有1道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高考有2道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体系的差异 项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 方式 暴力方式(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战争等) 和平方式(会议协商、建立机构组织等) 区域 范围 资本主义国家及其附属殖民地 包括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性质的经济 内部 机制 缺乏内部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
以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下的各国或地区的竞争 与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反映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西欧、 日本是冲击美国霸权的重要力量,二者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至 今仍然存在,西欧、日本正是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与美国的三足 鼎立之势。 复习备考时,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角度认识经 济发展的规范与秩序,认识全球化下的不同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典题例证】(2012·广东文综·T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关键信息:“1962年”“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从时间上看,当时世界存在两极格局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从政治角度上分析,说明美国受到挑战,而从经济角度上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所以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是由发展中国家组织发起的,法国是发达国家,②排除;马歇尔计划是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④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