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州 明 式 家 具 主讲人:单 存 德 (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0年2月9日
主要内容 什么是明式家具 ? 明式家具的形成 明式家具的演变 明式家具的特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明式家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什么是明式家具? 现在我们称谓的“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主要用紫檀木、酸枝木、枸梓木、花梨木等外来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是后人们在总结上千年的中国古典家具的历史和文化时,将这一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文化现象确定为“明式家具”,又因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所以也称为“苏式”家具。2006年,“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在苏州园林内还保存有明代的家具遗物,如红木玫瑰椅、杞梓木半桌、紫檀木方凳、红木古凳等
明式家具的形成 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的逐步改变,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历史发展条件。 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人的参与,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生活文化条件。
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的逐步改变,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历史发展条件。 家具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民族各个时期的生活与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依照人们生活起居的需要不断完善传统文化积淀的过程。 夏、商、周时期已经开始有了箱、柜、屏风等家具,但早期的家具中没有桌子,只有供人们坐着办事、饮食与读书所依托的几案。 汉代以前,古人席地而坐,着宽衣肥袖。 东汉纸张的发明,书写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代胡床的出现又改变了人们盘足席地而坐的习俗,胡床是一种升高了的坐具,坐具升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起了变化,其他家具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于是便出现了家具的另一重要角色——桌。高桌、高几、高案纷纷出现,中国人起居方式的大变革差不多完成。
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的逐步改变,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历史发展条件。 李白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诗《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杜甫《树间》: 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 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白居易《咏兴》: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的逐步改变,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历史发展条件。 元朝桌子设置了抽屉,抽屉做为储物之匣方便开取,随之产生了与现代书桌造型相近的带屉书桌。再经明清两代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书房类家具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
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 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艺术积淀的物化形式。它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艺术风格。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人的参与,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生活文化条件。 历史文化底蕴: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吴地的原始先民们就创造了玉器、陶器等令人惊叹的原始工艺品;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又呈现出吴地手工艺独树一帜的个性形象;秦汉时,织造工艺和刺绣已开始在全国享有盛誉;隋唐时期苏州的琢玉、漆器、泥塑、金银器等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宋元时苏州手工艺更以品类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蜚声海内。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人的参与,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生活文化条件。 文人的参与: 苏州私家园林的建设 当时,有不少官宦人家及文人墨客聚居苏州并纷纷兴建私家花园,更大地促进了苏州地区家具制造等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由于是私家花园,大多业主都亲自参与了规划和设计,也因此渗透了他们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这类园林建筑物内所使用的家具也同样受到封建士大夫和文人的重视,从室内的陈设到家具的设计及用材无不浸透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人的参与,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创造了生活文化条件。 文人的参与: 吴门画派的影响: 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的代表,当时拥有一大批画家。据史料记载,声势浩大的“吴门画派”就产生于这个时代,他们寄情于山水、田野,悠哉游哉,他们画风追求宁静、高远的意境,潇洒自如。这种文人的意识和修养,对当时当地的园林家具直至民间家具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家具制造在选料、款式、功能、造型诸方面的改进,使这个时期的家具业有了质的飞跃。
明式家具的演变: 继明式家具之后,在中国家具史上别开生面的是清式家具。清式家具的初步形成,大致是从清康熙中晚期开始的。清朝建立之后,满族贵族作为高层统治者虽仍保留了部分满族传统文化,但逐渐地吸收了汉文化。
明式家具的演变: 但苏南地区一直在延续明式家具的主要做法,其家具款式面貌也有所改观,虽然讲究精细的雕刻,形体的气派大度,但是在家具上雕饰的纹样大都采用了比较清秀、简洁的图案,如灵芝、香草、回纹等,无不渗透着江南的气息,在用材上比起“京式”家具还是瘦身不少,仍体现着“明式家具”的韵味。
明式家具的特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明式家具的特征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 经过千锤百炼,明式家具逐步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柔和”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家具领域里达到了无与论比的高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我们后人看来均无法望其项背。 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这种内涵和气质,乃是明式家具的精粹和灵魂; 造型简洁、质朴,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 它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不事雕琢,不加虚饰,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 精炼、合度和科学的卯榫工艺,达到了尽善尽美,添一分嫌其多,减一分嫌其少,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针对各部件的不同卯榫结构不仅考虑了家具的牢度,还考虑了家具损坏后的整修,其各类家具的规格尺寸在当时就考虑了人们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及使用功能,当今的制作者仍在沿袭使用这样的制作规范。
明式家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建国以后的发展情况: 从合作化到出口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散落在民间的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红木家具制作从业人员集聚起来建立了合作社。六、七十年代,除国内高档宾馆外,基本上依靠外贸出口,“以进养出”。红木家具出口大都在东南亚,逐步转口至美国、北美,以至欧洲。国内家具设计师也迎合了国外客户的需求,从造型上基本以明式家具为骨架,并吸收清式家具的雕饰;在家具的种类上增加了沙发椅、餐台椅等更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款式。
明式家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进出口权限的放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红木家具的购买力也逐渐普及,苏州地区的生产厂家也由此发展至大小几百家,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红木家具生产制作基地。国内民众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也不断提高。现在倒是出口的减少了,国内消费的大大增加了。
明式家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今后的发展趋势 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历史产物。历史上任何时代,手工艺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传统的土壤。一个地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家具业的变化,离不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目前形成的大、中、小各类传统红木家具厂商并存的格局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实际。现在这些厂商生产的传统红木家具明式风格的有之、明清风格相结合的有之、以传统风格和欧式风格相融合的也有之,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间性、通俗性、高雅性的结合,或许这就是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今延续发展的新趋势。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 明式家具经过千锤百炼,形成了“造型隽秀、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柔和”的工艺特征,由此彰显出其独特的审美取向。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如红酸枝木禅椅,以规矩四方的造型,横竖挺拔的圆杆线条来体现其整体美感,以结构的合理和严谨来体现其使用的牢度。为了打破过于工整的形体,椅子的四条腿足均微微向外倾斜,椅面下方一改牙板为“几”字形托档支撑,既保持了整体的协调又体现了变化而不显呆板;杏黄色的穿藤椅面与紫红色的实木漆色在此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禅椅的端庄、简洁、大方,衬托出其一片宁静与高远,与佛门清净的环境氛围恰相吻合。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又如这款黄花梨灵芝纹衣架,是明末的精湛之作。它细腻、华丽、坚固又轻盈,全身透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想象它几乎是一部梦幻之作、神来之笔,无声地消解了物的沉重,形式之美占了上风。它既具象又抽象,材质的奢华与形制的唯美有着互不相让的威仪,在僵持与控制间,使物体出落得如惊鸿一瞥,艳丽而又极淡定。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明式家具审美取向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当今的红木家具凝聚了明式家具的审美观,渗透了明、清以来优秀传统家具的烙印。例如当代流行的大宗红木家具沙发椅和餐台椅,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东南亚国家的来样生产的款式。因国外购买红木家具的客户大多是华人、华侨,于是国内家具设计师为了迎合国外客户的需求,以明式家具为骨架,并吸收清式家具的雕饰,设计了千姿百态的各类沙发椅、餐台椅,使之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起居的方式。自此以后,此类家具在国内也逐渐风靡起来。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以明式笔杆餐台椅为例,其款式虽有了很大变化,但其制作工艺仍沿用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台面采用框架镶平面方式,椅面采用框架落堂面工艺,只是为了防止面板收缩变化而增加了“水沟槽”,使之更科学合理。在使用功能上,台面中心面板可抽拼成方台,以便灵活使用。既解决了大面板的短缺,又避免了因面板过宽而造成的绺裂。在外观审美上,其腿足的倾斜度、搭脑及椅面下部“几”字形托档的曲线装饰,构成了清秀的线条组合,与以整块背板雕镂而成的中心浮雕麒麟祥云图案结合,均显示出其简洁、大方、精美的审美取向。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又如杞梓木沙发椅,座椅,茶几均以酣畅的弧形曲线勾勒,几面、椅面分别为圆形和椭圆形,其下部的牙板微微向外抛出,同样呈弧形,体现出线条流动的美、现代装饰的整体美。即使其造型与以往的传统明清风格相去甚远,但在其制作工艺上,还是沿用了传统的卯榫结构,几面、椅面均采用了传统框架镶平面的形式,其雕花、镂空及呈圆杆形的全部架构线条为装饰的整体风格仍然折射出明式家具的清雅、明快的审美取向。以传统髹漆工艺的细致打磨更使之从整体上凸现出其简洁和秀美。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以书房为例,如明式书房家具,包括书桌、书橱和靠背椅。不论其外型还是装饰均以素净的线条为主,营造出书斋宁静、淡泊的环境和气氛,这与中国文人的气质和心境相符。从家具部件的结构上说,书橱与书桌均以卯榫框架和起堆度板材落槽为主,体现出整体的齐整划一,简洁大方之美。书橱分为上下两节,既考虑了搬运安装的便利,又避免了用材过宽过长可能引起的翘裂变形,科学而合理。同理,书桌以台面、两个墩子和踏板(又称“拖”)四个部分组成。从其使用功能出发,上部以抽屉为主,下部以书架为主。为了在既定的形体中寻求变化,两墩的中间书架四周以镂空的花板装饰,打破了通体板材封闭的沉闷,底部和踏板以冰梅纹装饰,在素雅简洁的整体中蕴含了丰富和精美。靠背椅则以明式官帽椅配套,体现出书房家具整体风格的一致和协调。身在如此家具陈设的书房环境中,使人自然去除浮躁,静心静气地专注于探求知识的奥秘。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用于客厅、书房等陈设点缀的琴桌,是人们常用的室内装饰方法,在上面略置水石盆景、插花花瓶、或古玩、工艺品,往往可以别样的风情烘托环境气氛,透视出主人的文化品位和涵养。此类陈设无正反,不受陈设限制,当以清雅、端庄的明清风格为好。如回纹圆头琴桌(下图),单从其清秀、精美的外形就先声夺人,台面光洁润滑,圆头转折自然,腿足清癯秀长,镂空的回纹牙板既彰显出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又不显繁琐。为了寻求变化,琴桌中部的牙板与左右牙板分别取不同的图案,两边的圆形镂空回纹不但精细、隽秀,且与外形的圆弧线条相吻合;腿部粗细线条的变换,与整体的回纹装饰相协调,体现出其变化的韵律。卯榫结构的组合与柔美的大漆髹饰将其塑造的更美轮美奂。
明式家具的审美取向及对当代红木家具的影响 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家具业的变化,离不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今的苏州红木家具制造虽然更讲究家具的功能和人体的舒适度,但在更丰富的文化层次上,在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中,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民间性、通俗性、高雅性结合的明式家具审美取向是其不懈的永恒追求。
苏 州 明 式 家 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