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讲义 2014年6月15日
第5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企业改革 第一节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节 国有产权的多级委托代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第五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掌握运用本章学习的企业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问题的能力,理解我国国企改革的分类战略和模式选择,学习和掌握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一、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体现 、所有权的权能 、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统一与分解
第一节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所有制范畴的两种含义 所有权的职能 所有权各项职能的统一与分解 经济关系: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这种关系通 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 法律关系: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 所有权的职能 占有职能、使用职能、收益职能和处分职能 所有权各项职能的统一与分解 一是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 二是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分析 (二)传统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模式及其效率分析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分析 (二)传统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模式及其效率分析 (三)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必然性
(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分析 国家所有制的特征 国有产权模糊 产权归属的唯一性;强制性的代理关系;国家拥有剩余索取权;政府代理的逻辑选择;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配置是等级制来界定;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次级目标;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 国有产权模糊 第一、行政权对所有权的损害 第二、政府难以运用“退出权”来保护国有产权 第三、政府不能以出让企业财产的方式退出与企业的合约来 保护国有产权
(二)传统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模式及其效率分析 在政府代理下,政府官员代理初始委托人扮演着委托人的角色,他们的控制权由等级规则来界定,与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及受控资产的营运效率并不直接相关。因此,政府代理会产生另一种代理问题,即政府官员在行使所有者职能时也可能存在偷懒或搭便车行为。 效率分析 在行政代理关系中,为了抑制下级政府利用权力中心的授权采取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建立一种权威性的纵向隶属等级结构是必要的。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固然有助于国家对剩余索取权的拥有,避免市场交易成本,但需支付高昂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
(三)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必然性 产权关系明晰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 二、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 三、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 四、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 五、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容 第一、产权的排他性。 第二、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第三、产权的可转让性。 第四、产权的有效保护
第三节 国有产权的多级委托代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产权的多级委托代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 一是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 二是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国家实施国有产权保护时的两难选择 一、界定和保护产权时的两难选择。 二、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条件下的国有产权保护的两难选择 三、多级代理下所有权约束的两难选择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 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 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供应量,就只能由政府用向国民征税获取的收入来提供公共产品。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国有国营企业模式特点 1、由政府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 2、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 3、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 4、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规制 5、对收入分配的控制 6、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
二、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处于基础产业的垄断性国有企业 1、经营目标的双重性 2、规模报酬递增 3、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外部性明显 4、需适度超前发展 政府的作用体现 1、明确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的约束方式 2、满足某些社会目标 3、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4、对价格形成的监督 5、对垄断性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
三、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竞争性国有企业 明确产权关系 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 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 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 明确产权关系 1、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其相应的权益, 界定企业产权的归属主体 2、产权主体行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开展经营活动 3、明确界定产权归属主体享有的权益及承担的责任 4、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 5、形成一个对经理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6、法律制度能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
四、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构建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 1、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价,选择切合实 际的企业改造方式 2、发挥资本经营这一杠杆作用 3、把企业的债务重组与企业重组结合起来 4、可在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 5、对于那些重组成本过高而又能够卖出一个较好价钱的中 小型企业予以出售 6、对于那些既卖不出去、又无改造前景的亏损企业则予以 关闭,宣布破产
第五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 一、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 第五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 一、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 、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 、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 、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
一、股份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企业的组合形式 自然人企业:包括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两种形式 法人企业:典型形态是公司制,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
一、股份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法人资产制度特征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3、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的关系 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7、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
二、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现政企分开 政企分离的制度性条件 1、政府职能分解 2、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理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 3、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4、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国有资产行为的监控 5、评估国有资产
二、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现政企分开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首先,新国资委代表国家拥有完整意义上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其次,新国资委行使的是一个出资人的职责,它不是一个行政机构 再次,新的国资委既拥有实实在在的人权、事权和财权,又必须对决策后果承担责任 最后,在新国资委与股份公司之间建立平等的产权关系
三、国有股股权分散化 国有股股权分散化的必要条件 1、控股公司的组建 2、控股公司的主要职责 3、控股公司获取国有股控股权的方式。 4、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控股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关系的界定 5、评估国有资产
四、公司产权独立化 产权独立化为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创造基本条件 1、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可能 2、持股主体多元化 3、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竞争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具有不确定性。 4、公司产权独立化后,便可确立法人资产制度 5、代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股东职能的控股公司以投入公司 的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并依法享有股东权利
五、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 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率 1、股东会的职责 2、董事会的职责 3、监事会的职责。 4、总经理的职责
复习思考题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问题 1、试论述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2、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3、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