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作用。掌握实现理想和信念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意义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难点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核心”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本章的核心概念 理想 信念 空想 幻想 信仰 目标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一节 理想和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类型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和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类型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人人都有理想 导入: 人与动物本质区别之一,就是人是有理想的,人生在世,既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更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人能在一定的理性支配下,朝着一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可以说理想使“人”成其为人,理想是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既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又把人从动物提升为人。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使自己等同于一般动物。莎士比亚说:“人要是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饱睡足,他还算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牲!”此话虽然尖刻,但却道出一个道理:人活着总有对生活的想法,也即理想,理想人皆有之。
人为什么能够有理想? 目的性的需要。人具有意识和思维能力,会不断地思考、探索、创造。人的自觉能动性使人能够运用感觉和思维,在行动之前就在头脑中里为自己设定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并以此来支配和制约自己的行动,人能够设定目的 。 意义性的需要。人不仅要追问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而且要追问世界对人的意义,人为什么要活着以及怎样活着?即世界及人生的价值问题。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正是理想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正是理想的基本特征。
理想不是空想、幻想和臆想 (2)理想的内含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美好想象、向往与追求。 理想所向往与追求的“美好未来”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和向往。 理想不是空想、幻想和臆想
理想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幻想的内容是对客观的更高超越,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尚不具备实现的条件;尽管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 幻想 空想的内容则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是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 空想
(3)理想的本质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有机统一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观意识。(客观) 理想超越于现实,是人类对自身和社会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主观)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观意识。(客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4)理想的特征 (1)时代性 (2)超越性 (3)现实可能性 (4)实践性。 案例一
5、理想的分类 理想的工作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事业理想 个人理想 道德理想 社会理想 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的追求与向往 “选择工作的态度”? 事业理想 个人理想 “对待工作的态度”? 以生活为核心 道德理想 理想人格 社会理想 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的追求与向往
社会理想: 对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与向往 理想的核心内容 百年梦想 香港回归 开国大典 伟大复兴
道德理想: 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包括自己的思想、品德、人格、心理等。在个人理想中,道德理想是灵魂。 毛泽东精辟地概括了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理想人格的特征和标准,并且亲手树立了三个典型,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白求恩(具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精神的纯粹的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一个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
生活理想 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丰富的物质生活、高雅的精神生活及美满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对事业要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职业是人的谋生手段;第二,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走出关于理想的认识误区 无用论——“我没有理想,不是也过得挺好?” 实惠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 途,有钱才图。” 实惠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 途,有钱才图。” 分离论——“今天该玩就玩,何必想那么远?” 渺茫论——“共产主义是美好,可惜太遥远了,不过是渺茫的幻想”
有信念的人是快乐的 一个人有理想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理想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是一个人生的轨迹和座标,不管它能不能实现,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很多乐趣。 案例二:马加爵案件启示
理想动摇是可悲的 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三: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案例:丧失信念就要毁掉一生 原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因受贿、贪污罪,2003年10月9日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死刑。当法官宣布上述判决后,李真的双腿抖了一抖。他反思自己走向毁灭的根源时说:“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丧失信念,就要毁灭一生。” “人一旦丧失信念,就象一头疯狂的野兽,不是掉进深谷,自取灭亡,就是被猎人开枪打死。”
什么样的追求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不同的理想反映的是人们对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不同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案例四:三个农民工的选择 分析: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理想与目标 目标:希望达到的地方或标准。 理想指向目标。目标多于理想。 现实中,存在着有目标没有理想的现象。 “补充内容” 理想与目标 目标:希望达到的地方或标准。 理想指向目标。目标多于理想。 现实中,存在着有目标没有理想的现象。 年纪越小,理想越大;年纪越大,理想越小。 案例五:目标不同于理想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二) 信 念 的 含 义 与 特 征 (1) 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
(2) 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 (2)多样性:人们需要多彩而丰富多样 (3)执著性: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 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 (2)多样性:人们需要多彩而丰富多样 (3)执著性:不达目的不罢休 (4)亲和性: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
(3)信仰与信念的关系: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3)信仰与信念的关系: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外界信息 认知 情感 行为 信念 意志 信仰的形成过程 信仰
(4)信念与理想的关系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定向器) ——托尔斯泰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雨果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定向器)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雨果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精神动力) 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 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意义归属)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表现在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强化(“务实”) A、把目标等同于理想 B、关注现实 C、疏离社会理想 2、精神动力不足(“意义感缺乏”) “表现” A、精神生活贫困 B、终极关怀迷茫 C、社会共同价值体验缺失 “表现”
大学生是否如此丑陋? 学习“堕落” 理想信念问题 追求“即时满足感” 有智商没有智慧, 有知识没有文化, 有文化没有修养, 有欲望没有理想, 有青春没有热血。 学习“堕落” 理想信念问题 追求“即时满足感”
(三)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黑道(学术)?黄道(经商)?红道(仕途)?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黑道(学术)?黄道(经商)?红道(仕途)? 行动之前先定方向!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坚信这是一个真理。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坚信这是一个真理。 高尔基
思考: 我们今天能否像少年周恩来那样,响亮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终极目标。
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 崇高性:马克思主义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科学揭示了工人阶级获得自身解放乃至解放全人类的现实道路。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160多年来,它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一)立志高远 《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放开眼界;2.不满足于现状 3.不屈服于困难和挫折;4.不计较个人私利
2、立志做大事 大学生要树雄心、立壮志。 理想远大,就是理想目标定得高、看得远、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励人们奋斗拼搏。远大的理想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
立志的要求 立志是人支配自己命运的起点。立志要借助想象尽可能在细节上使理想具体化,产生巨大的心理激励作用 首先要立志做人,对理想的人格要立志达到;其次做立志做大事,做什么样的事,对人的能力要求是不 同的,最后才是直观的立志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东西。
让愿景规划进入潜意识 志就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通过不断的愿景规划体现出来;愿景只有进入潜意识才能发挥作用。 确立目标是一切控制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明确的目标是心理过程进化的有序化之源; 志向可以使人产生巨大 的自我控制能力 ,有理想的人有高度的自律能力;
作业练习-----积极预期未来 拿一张纸,从中间划一条线,上半部分,写下自己的梦想 ,想像一下自己的未来的可能生活,如果没有任何限制,该如何设计自己的未来的生活?把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写下来,注意细节的规划描述,越具体越好。自己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周围是些什么景观? 下半部分写下自己的现实,有哪些自己认为的困难?写下自己可能的怀疑甚至恐惧,仅仅写下你的感觉就可以了.
大学生应正确分析自己的特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依据社会的整体需要,制定切实的目标,扬长避短,立志成才。 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认识和利用现有的资源; 总体目标的稳定与阶段目标的修正 最近发展区 案例六:写成文字的目标更有威力
大学生人生理想模型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实现崇高远大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3、立志须躬行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实现崇高远大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 作者 著作 所用时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司马迁 《史记》 30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7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2、处理好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逆境和顺境 相互 依存 相互 包含 转化 相互
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 (1)树立奋斗目标; (2)正确归因; (3)善于灵活应变和情绪转移; (4)增强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与个体的身体状况、个性特征、挫折经历及对挫折的知觉判断等因素有关; (5)合理宣泄。
爱迪生:“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贝弗里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 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 资本主义工厂
2.理想与现实又是一对矛盾 理想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碰到现实这个无情的对立面。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两种认识偏向: 用理想脱离现实 用现实否认理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必然的。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从理论上去论证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也许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却是一个恒久的难题。 从容应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要靠我们辛勤的劳动。 ——毛泽东
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勇于实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费尔巴哈 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2)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今天做起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
(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小事做起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从田间小路上走出的大科学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袁隆平的颁奖词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四)坚定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意志条件 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在为老人开办的疗养院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每当老人的结婚纪念日、生日等来临的时候,死亡率就会下降。等这些日子一过,老人们死亡率便立刻升高。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人是受目标驱使的,当你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并将这种需要变成潜意识,你将获得一种崭新的、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动员一切资源来帮助你达到目标。
人生三种境界贯穿奋斗过程 王国维谈人生三大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一心向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艰苦奋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实现成功
小 结 拥有美好的理想是青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大学生提供成才的目标、动力和精神支柱; 小 结 拥有美好的理想是青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大学生提供成才的目标、动力和精神支柱; 要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只有融入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浪潮中,个人的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美好的理想只有通过实践变为现实才有意义,才不会流于空想、幻想。
思考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5、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 6、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 7、 《大学生事业生涯设计与发展》,王希永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马加爵案件回放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四名同学残忍地杀害,藏匿被害人尸体后畏罪潜逃。但法网恢恢,马加爵终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在执行死刑的前几日,有记者采访了马加爵: ……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 ……我觉得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平时,我与周围的人,浑浑噩噩过日子。学习不怎么努力,也没有想过为社会国家做什么贡献。想到的、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那点心事。 ……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没有理想是我最大的失败”
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1895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最小单位——宇宙之砖。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7年电子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的发现。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查明,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这些新的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彷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竟走了集体自杀的道路。
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小农经济时:两亩水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解放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唏哩哗啦(彩电冰箱洗衣机) 1978年那时的“三转一响”,是指自行车、板车、手推车、收音机。 80年代,三轮车、拖拉机、赛车、电视机,成了农民追求的新“三转一响”。 90年代后追求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三转一响”也有了新变化,农民出门坐轻骑(摩托)、客车、汽车。
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讨论题:1、年轻的警察为什么会成为英雄? 2、年轻的警察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自杀? 3、什么样的信念可以成为持久的人生动力?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一位记者采访他:“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警察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有目标” 讨论题:1、年轻的警察为什么会成为英雄? 2、年轻的警察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自杀? “无理想” 3、什么样的信念可以成为持久的人生动力? “正义”
写成文字的目标更有威力 1953年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组进行了一项调查,内容是当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写成了文字。结果发现只有3%的人这样做。 20年以后的l973年,研究组对这些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把生活目标写成文字的3%的毕业生所拥有的财富,比其余97%的人加在一起的财富还要多得多。 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也与此相类似。80%的学生没有专门设定目标,15%的学生只是在脑子里想过这个问题,只有5%的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定下了目标的实现时间,并把它写成文字。从这5%的学生获得的成就来看,他们不仅超过了自己的目标,而且其成果大大超过了其他95%的学生加在一起的成果。(明确,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