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 ( Rural Sociology )
课程简介 1.讲授内容 何为农村社会学 农民与中国农民问题 农村的婚姻、家庭和家族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社区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2.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40%,主要为随堂作业 期末考试60%,主要为各章思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材料分析和论述。
3.参考资料 李守经、钟涨宝,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农村社会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http://nhjy.hzau.edu.cn/kech/ncshx/index.asp
第一章 何为农村社会学?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社会学?
1.从研究对象认识社会学 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侧重于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其他
2.从研究范式认识社会学 一门学科可以通过它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方法而为人们所了解。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
二、什么是农村? 1.当你想到农村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请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与农业 农业是一个产业 农村是一个区域
农 村 与 城 市 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应的社区。
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 农村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农村的经济、社会等状况是不断变化的。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参照系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当代中国农村。 我们的农村社会学研究存在三个参照系:当代中国城市、当代外国农村、古代中国农村。 注意:参照系的提出主要是让大家注意研究分析的可比性。
农村社会学定义 农村 + 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是一门区域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对应。 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四、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主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通讯比较落后 文化——比较落后 组织——不太发达,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两点说明 农村不是农村社会学特有的研究对象。 农村社会学与其他研究农村的学科如农村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学科性质不同。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农村社会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一般认为,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农村社会学产生于美国的原因?
(一)农村社会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从学术思想上来探讨 从当时美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探讨
1.从学术思想上来探讨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有着自己的学术背景。
(1)社会学在美国的传播 美国是最先引进和最热心推广社会学的国家。 社会学在美国发展非常迅速。1901年,全美已经有169所大学和学院开办了社会学课程,许多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这为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创造了理论前提。
与欧洲社会学不同,美国社会学特别注重实际与应用。正因为如此,社会学传入美国后,产生了大量的分支学科。
(2)美国农业科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影响 农村社会学产生于美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农业科学和农业经济学学者中出现的学术思潮有关。 这种学术思潮认为一个优秀的农业科学家或农业经济学家,不仅应精通本行,还应具备有关农村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农村社会,了解农村实际问题并且懂得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2.美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正式发端时期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 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城市富裕、繁荣; 农村贫困、凋敝。 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美国农村的困境 美国农民的斗争
美国政府的反应 美国农村的困境和美国农民的斗争→ 1908年,时任美国第26任总统的罗斯福下令组织了一个农村生活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一批十分关心和研究农村实际问题的专家、学者组成。后来被看作农村社会学先驱的贝利被任命为委员会的主席。
(二)农村社会学产生的两种不同途径 非社会学者从其他学科对农村社会学形成与发展的推进。 专业学者从社会学方面对农村社会学的开创与发展的推进。
1.第一种途径 以美国农村生活委员会主席贝利为代表; 是直接源于美国当时农村实际社会需要并完全由实践所定向的途径; 研究者并不是自觉的社会学者,即未自觉的运用已经产生的社会学理论、方法去研究分析农村社会。他们甚至在组织上都是与社会学的专业团体相分离的。
研究人员的特征 研究者大部分人都是农学家、园艺学家、农业经济学家以及从事农村实际或研究工作的人。 研究者都具有或接受了关心农村社会问题、企图掌握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思想。 研究者的兴趣在于研究和解决美国农村实际问题而非探讨学术。
第一种途径的研究特点 具有强烈的实际针对性。 不足:往往是对问题的罗列与分析,喜欢从善良的愿望出发来提出改良和改善农村生活状况的建议和主张,能上升为科学、一般原理的很少。
2.第二种途径 代表人:亨德森、葛尔宾等 是自觉的从社会学学术出发采用了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农村社会的途径。
二、农村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 建立科学的农村社会学理论, 由实际问题所决定 逐步实现社会学学科化。 并由实践定向 城乡界限消失, 农村社会学研究衰落。
两点注意! 无论是专业社会学者还是非专业社会学者,他们在农村社会学的创立过程中都没有提出和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出现像普通社会学创立过程中出现的那种社会学大师。 尽管美国数十所高等院校较早开设了农村社会学课程,但课程的命名却十分混乱。20世纪20年代后农村社会学才逐渐广泛使用并取代了其他名称。
三、农村社会学在中国 ——中国农村社会学简史
(一)专业社会学者 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农村社会学传入中国是 20世纪20年代初。
1.20世纪20年代初—20年代中后期 基本上是在简单引进和模仿国外学者的学说和方法。 大学中的教学,主要依赖外籍教师,许多实际的调查研究,是由国外学者直接指导进行的,调查结果往往不是用中文写出报告或以其他著述形式在国内公布,而是用英文写成报告或其他形式的著述在国外发表。
2.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50年代初 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外国学者和对国外农村社会学的简单引进与模仿的状况。 突出特点: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和实地调查日益中国化。
3.1952年—1979年 由于社会学研究的中断,中国大陆的农村社会学研究随之中断。
4.社会学恢复重建后 农村社会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农村社会学研究队伍的扩大 农村社会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杨开道(1899—1981) 湖南新化人,曾先后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跟随当时美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霍桑和巴特菲尔德攻读农村社会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讲授农村社会学课程,但主要在燕京大学任职。
杨开道简历 1899年6月出生于湖南新化 1920年2月进入沪江大学预科部学习,同年9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 1924年6月大学毕业,8月赴美留学,1925年和1927年分别获得农村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27年 4月回国后,先后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社会学教授,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系主任、法学院院长
1949年建国后,历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中农学院筹委会主任和院长、中国科学院湖北分院筹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 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
杨开道对农村社会学的贡献 农村社会学教学和教材建设上 整理出版了《农村社会学》 主持编写了“农村生活丛书”
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 绪论 农村社会 农村社会的起源 农村社会的进化 农村社会的人口 农村社会的环境 农村社会生活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生活丛书 农村生活丛书一共有14种。 杨开道亲自编著的有《农村社会》、《农村问题》、《农村政策》、《农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领袖》、《农村调查》、《新村建设》、《农民运动》等9种。
(二)乡村建设运动
1.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 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 乡村建设运动的局限性
(1)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 1840年后,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国民族经济陷于停滞与破产的境地。农村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农民不断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又不能被新的生产方式吸收,成为绝对贫困的一群。
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 20世纪20-30年代,在农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与苏区土地革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民党统治区内不少不满于现状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不赞成对中国农村实行资本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又不赞同或不敢主张革命,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找到第三条路。
(2)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 抗战以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我国知识分子用教育、科学、文化和实业救国的一次大规模实验,历时不长,但具有一定的意义。 代表人:晏阳初、梁漱溟
(3)乡村建设运动的局限性 不发动群众; 不想持久、深入的工作; 忽视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依靠当时政权力量用和平办法谋求中国根本问题的解决的改良主义是注定失败的。
2.晏阳初及其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 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的观点简介
晏 阳 初 简 介 1893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县,1916年赴美留学,在耶鲁大学主修政治学与经济学,1919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学。因主持河北乡村改造实验工作而闻名。
晏阳初的观点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其根本是人的问题。“愚、贫、弱、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病根。愚指大多数农民不但缺乏知识,而且简直是目不识丁;贫指农民的生活简直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弱指大多数农民是病夫,根本谈不到科学治疗、公共卫生;私指农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训练。
晏阳初的观点 要根本解决问题,就要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解决愚的问题;以生计教育解决贫的问题;以卫生教育解决弱的问题;以公民教育解决私的问题。 四大教育是定县实验的主要内容。这四大教育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通过普遍设立平民学校来进行。
3.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梁漱溟简介 梁漱溟的基本观点
梁 漱 溟 简 介 生于1893年,广西桂林人 191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1924年离开北大到山东省办学,此后主要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活动。
梁漱溟的基本观点 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对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 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对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 认为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三条路向: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发展为其基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我调和持中为其基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基本精神的。
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梁认为,就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文化将按照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方向发展。
对中西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 西方是一个“个人本位,阶级分立”的社会;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 伦理本位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停滞性。
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失调、固有礼教的衰退、法制礼俗的否定。 民族自救的关键在于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复兴的方式是“从正面培养文化、补充文化、建造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农村社会学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1.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实践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实践同他的革命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毛泽东非常重视社会调查,一生进行了大量的农村社会调查。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都是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毛泽东论社会调查 “我们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解剖各种社会阶级,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我们的目的完全在这里。”
2.毛泽东社会调查的主要理论和思想 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地位和职能作出了科学的论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社会调查的主要理论和思想 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是毛泽东社会调查基本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毛泽东社会调查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论: 强调世界观对调查过程的决定作用; 强调调查者本身态度对调查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方法上,提出要有明确的调查纲目和调查方案;在运用正确的统计和调查指标、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如何开调查会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章回顾 1.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2.为什么要学习农村社会学? 3.如何学习农村社会学?
本章习题 见农村社会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第一章习题 http://nhjy.hzau.edu.cn/kech/ncshx/gzxt.asp
实践题 通过文献法了解: 社会学 杨开道 乡村建设运动
第二章 农民与中国农民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 1.什么是农民? 2.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农民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农民? “读不懂农民, 就读不懂中国。”
一、农民的定义 什么是农民?
思考与讨论: 谁是农民? 农民就是“种田的人”吗? 农民工是农民还是工人? ……. 农民是与生俱来的吗?是终身制的吗?
农民定义常见的视角 职业: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阶级:指社会形态中的农民,即农民阶级。 户籍:指户籍制度中规定的农民。 社会身份: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
农民概念 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最狭义的农民。 指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 指农村总人口——最广义的农民。
农民的词源
农 民 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人。
农 村 居 民 农村居民是一个纯地理或纯地域划分的人口学概念,它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一切人。相当于人口统计上的“农村人口”。
二、农民的产生 ⒈农业的产生是农民产生的前提
农业的含义 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按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区分,有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
粮食作物 种植业 狭义农业 经济作物 林业 广义农业 畜牧业 副业 渔业
①绿洲说 西方有关农业产生的主要假说 ②原生地说 ③新气候变化说 ④人口压力说 ⑤周缘地带说 ⑥宴享说
作为一个群体的农民的产生,定居、从事农业等应是必须的前提。 有了农业的产生还不一定有农民,因为农民是一种有相比的职业。
⒉社会分工与农民的职业性特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
⒊城乡分工对农民身份的强化 城市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了。 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里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城市”的出现强化了“农民”的另一身份,即“农村”与“城市”分离所带来的区域身份,“农民”与“市民”相对。
⒋现代化进程对农民身份的突显 从社会成员结构来分析现代化,就在于它使农村屈服于城市,使农民屈服于市民,使农业“屈服”于工业及第三产业,从而使“农民”的身份更加突显。
三、当代农民的特征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当代农民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群体。 从经济地位上看,农民仍然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变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 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相对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当代农民的特征 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内部仍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半文盲阶层。 从农民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已经突破单纯的农业生产界限,几乎在社会各个生产、服务和管理部门都有农民就业。 从农民的思想观念来看,农民的价值观念(包括是非观、荣誉观、金钱观、婚育观、择业观等)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正在发生变化,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仍然深深的支配和制约着农民的言行。
第二节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
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民问题”。不过,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农民问题”的内涵不同。要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首先确认所谓的农民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和内容,然后才能制定解决的方案。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学界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有学究式的探讨、有实证性的研究、有情绪化的呐喊、也有政策性的建言。但不论是站在农民立场上仗义执言的,还是站在当局立场上忠言极谏的,对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危险性的认识,学者们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就1949年之后的当代中国而言,“农民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之前的三十年间。第二阶段则可以划定为19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三十年。
1.1949—1978年间的“农民问题” 此阶段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生存的问题,即如何确保维持基本生存和作为生命本身的延续的“温饱”问题。 在国家的集体农业(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户籍制度的框架内,农民被限定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的狭小天地内,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流动的自由乃至生活的自由受到严重制约,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抑制,导致分配到手的土地产出物无法满足自己基本的温饱之需。其直接后果是在1970年代后期,8亿多农村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左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资料: 1978年,8亿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只有78元,人均口粮仅124公斤原粮。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1956年,三分之一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1936年。多数农民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在安徽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农家中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成德家10口人只有3只缺口的碗。当时的凤阳花鼓词唱到∶“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 (杨继绳《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8页)
2.1980年代以后的“农民问题” 第一,土地承包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问题,地方政府出于多种现实需要依然对农民在种植业领域的自由进行干涉和限制;同时,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官员个人“寻租”的需求,对于农民进行过度的资源(资金和劳务)汲取。这导致了农民负担的加重,在许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甚至造成农民的生存权受到威胁(具体体现为一些造成农民自杀的“恶性案件”以及他们与地方政府的严重冲突)。
第二,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农业结构内部等问题的制约,农产品价格自90年代中期开始长期徘徊并出现跌落,由此导致农民的总体收入增长缓慢和部分农民收入的下降,而在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造成农家经济陷入困境。与此相应,农村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拉大。
第三,在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制度结构下,国家较少考虑农民的基本权利实现,依然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代价过多地转嫁给农民,农民的发展空间受到来自国家和城市社会的高度挤压。这主要表现在,就业领域依然实行城市优先的方针,通过设置过多的“门槛”来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从而加大了农民流动的成本,减少了其收益,并使进城农民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在教育方面将经费投入的责任主要转嫁给农民,造成农民子女不能充分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导致部分农民“因教致贫”;在医疗卫生方面未能充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公共经费投入极少,导致许多农民经不住疾病的打击而“因病致贫”。
讨 论 农民问题是某一个特殊问题还是一系列的问题?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 讨 论 农民问题是某一个特殊问题还是一系列的问题?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 http://video.sina.com.cn/v/b/57554851-1313700275.html
农民问题是就业问题 8亿农民在19亿亩土地上做文章,不搞特色不行,特色多了也不行,特色只能是一部分,大部分农业现在没有出路。我的观点就是农业问题在农业之外。以前的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现在的农民问题是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就没有出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 农民的问题过去是土地问题,而现在是就业问题。——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温铁军
农民问题 许多人都认识到家庭经营规模小、效益差是当前中国农业的一个问题。但是中国农业经营规模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甚至不是一个组织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五亿劳动力、九亿人口仍然依靠农业为生的情况下,少数人的“规模经营”,意味着多数人“无地经营”。因此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人口的问题、一个就业和收入的问题。 ——樊纲
农民问题 中国农业问题以及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产业化,或称“农民的非农产业化”,也就是多数以至绝大多数农民(80%以上)最终都能在非农产业(工业、服务业等等)中获得稳定的就业。说到底,中国的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使多数农民不再是农民! ——樊纲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人权问题 三农问题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三种概念的三农问题: 基于发展概念的三农问题 基于稳定概念的三农问题 基于权利概念的三农问题 ——杨光,2003年2月12日
增收,到哪去增?减负,谁去减负?裁机构,人往哪安?费改税,谁补窟窿?结构调整,启动资金安在?国民待遇,农民冒充老外?农不养政,几套班子谁养?村民自治,有何实质意义?发展小城镇,谁来投资建设?向农民还债,九亿人的债还得起吗?废户口制度,城市可愿承受?农民社保,保险基金何来?
如果解决的前提是:中央和省级财政不打算掏大把钞票,城市强势群体不打算为三农买单(而且还想继续从民工身上揩油),靠农村“吃饭财政”养活的大部分官员不打算另找饭碗,最要紧的,如果政治体制不打算彻底改革,农民仍然不能成为平等的公民,国家与农户的关系、农村政权的组成方式和运作方式没有彻底的改变,那么,所有的药方,到了农民农村农业那里,都会水土不服。
在中国内部,也存在着“三个世界”:大城市是第一世界,那里集中了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科技资源,左右中国命运的精英人物在那里聚集、从全国搜集的大量的财富也在那里聚集,中小城市是第二世界,广大农村则是第三世界。作为中国之第三世界的农村基本上受“类殖民统治”,政治上无权、经济上弱势、文化上落后,其对城市的功用被定位为提供原材料和供应廉价劳动力。
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具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作用和态度问题,是农民与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关系问题,即农民能否坚定地跟着共产党和工人阶级走,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军的问题。 ——李守经
农民问题的实质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政权问题。农民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关系到工农联盟甚至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巩固,决定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败。
农民问题:什么“农民”,什么“问题”? ——秦晖
温铁军先生曾写过一篇好文章叫《粮食有问题,但不是粮食问题》,其实同样可以说,土地有问题但不是土地问题,民工潮有问题但不是民工问题,……中国历史上农业社会的大共同体本位传统加上改革前大共同体一元化体制对人的个性与公民权利的压抑使现代化受阻,在这个意义上的确可以说“中国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但“农民问题”的实质并非种田人的问题。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中国问题。
本章习题 名词解释:农民 简答: 1.简述农民的产生 2.当代农民的特征。 论述: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分析。
第三章 农村的婚姻与家庭
主 要 内 容 农村婚姻问题 农村家庭问题
第一节 农村婚姻问题
一、婚姻(marriage)的含义 婚姻在中国古籍本作“昏因”或“昏姻”。其义有三: (1)指嫁娶仪式 (2)指夫妻关系 (3)指姻亲关系
三种解释概括起来,婿于昏时娶妇,妇因婿而来,随之而定夫妻称谓,建立两家姻亲亲属关系。因此,婚姻的概念产生于嫁娶婚以后。即先有嫁娶,后有婚姻。婚姻专用于表示聘娶婚。
二、择偶(mate selection)
择偶问题 择偶的中心是围绕两个问题:谁来选择和谁被选择。 谁来选择——决定婚姻是否自由。 谁被选择——取决于择偶的标准及如何选择(择偶过程)。
1.择偶的理论解释 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 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
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 主要来源于生物学与心理学。 (1)本能的、遗传的和生物学的解释 (2)精神分析理论——以父母偶像择偶 (3)互补需要理论——即配偶倾向于以互补需要为基础进行相互选择。
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 (1)角色理论 (2)价值理论——认为婚姻的基础在于价值类似。 (3)交换理论——认为婚姻的基础是某种类型的交换。 (4)序列理论——认为婚姻活动实际上是按照一系列可变的标准、阶段或模式为导向的。
2.择偶梯度及其影响 指在择偶时,女性趋向于寻找地位相当或地位较高的男性,而男性则趋向于寻找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的趋势。
择 偶 梯 度 男 A B C D 女 A B C D
女 男
关注被爱情遗忘的“他们” 婚姻迁移的一般规律是女性的“梯级迁移”。婚姻挤压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婚姻“梯级迁移”的结果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就成为婚姻挤压的直接受害区。这些地方经济落后,教育发展缓慢,现在又面临“婚姻资源”的流失,出现“弱势累积”。
3.选择理想配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因: 择偶标准的综合性 择偶标准的变动性 择偶标准受多因素影响 爱情成为择偶的首要标准 交换价值的存在 择偶的机遇有限
三、结婚 (一)结婚条件 1.结婚为什么有条件? 2.现代婚姻的一般条件 禁止结婚的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
3.我国结婚的条件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条件包括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 (1)根据《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即男不能早于22周岁,女不能早于20周岁;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我国结婚的条件 禁止条件: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二)婚姻缔结的形式 掠夺婚:抢婚 买卖婚:男方以相当数量的金钱财物为代价换娶女子为妻。 服务婚姻(服役婚) 交换婚:两家互以异性家属交换婚配。 指腹婚:婚姻的一方或双方尚未出生,由其父母为其缔结婚约的择偶方式。
婚姻缔结的形式 童养媳:女方在幼年即被夫家收养,长大后成婚的特殊风俗。 同意婚:有的是当事人所属团体的同意,有的是当事人和其父母两者同意,有的是自己同意。只需自己同意的又称为自由婚,又称为共诺婚。
(三)婚礼习俗
婚姻习俗 你的家乡有什么样的婚姻习俗?能说一说吗?
婚礼仪式的社会意义:第一,它是使婚姻取得社会承认,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表现婚姻性质和目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男女结百年之好,开始新生活的标志。
(四)农村结婚中要注意的现象 现象一:大量农民工短暂回乡闪电结婚,农村婚姻面临风险
现象二:农村早婚现象
现象三:农村结婚高消费
四、婚姻质量 什么是婚姻质量? 农村的婚姻质量如何?
讨论:凤凰男与孔雀女的婚姻质量
凤凰男,顾名思义,“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特指出身农村),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
讨论:她们嫁给城市? 思考: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婚姻质量如何?
五、离婚 离婚是婚姻关系的解除。从法律上说,是结束男女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离婚的六个层面 人类学家Paul Bohannan认为可以从六个层面来分析离婚。 (1)感情上的离婚(emotional divorce) (2)法律上的离婚(legal divorce) (3)经济上的离婚(economic divorce) (4)抚育上的离婚(coparental divorce) (5)社区的离婚(community divorce) (6)精神上的离婚(psychic divorce)
我国农村离婚的状况及其影响
离婚的影响 对当事人的影响 对孩子的影响 对整个家庭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家庭问题研究
农村家庭问题研究 农村家庭结构 农村家庭功能 农村家庭关系 农村家庭生命周期
一、农村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的含义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家庭结构是家庭的构成,即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41-42)
家庭结构的分类 1.大家庭与小家庭 2.多夫多妻制家庭、一妻多夫制家庭、一夫多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3.父权制家庭、母权制家庭、舅权制家庭、平权家庭 4.母系家庭、父系家庭、平系家庭、双系家庭。 5.从妻居家庭、从夫居家庭、单居制家庭 6.核心家庭、主干(直系)家庭、联合家庭、其他
农村家庭结构的总体特点 核心家庭占各类家庭总数的50%以上并呈增长趋势。 主干或扩大的核心家庭占各类家庭总数的20%左右并呈减少趋势。 联合家庭与其他家庭一般只占各类家庭总数的10%左右或以下。前者呈减少趋势,后者呈增长趋势。
二、农村家庭功能 传统农村家庭的功能 当前农村家庭的功能 农村家庭功能变迁的趋势
传统农村家庭的功能 生产功能 消费功能 生育功能 养老功能 教育功能 祭祀功能 婚姻生活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 建国以来农村家庭生产功能的变化
农村家庭的消费功能 消费水平提高 消费结构改善 消费重心下移
农村家庭的生育功能 生育观念 生育的数量要求 生育的性别要求 生育的质量要求 生育行为
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 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存在的必要性 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现状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讨论 你如何评价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为什么? 你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三、农村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数量变化 家庭关系的质量变化 家庭关系的重心变化
农村婆媳关系 在家庭领域,婆媳关系问题堪称是“哥德巴赫猜想”级的难题。正因为如此,男人们在享受“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爱”的同时,不得不享受“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烦恼”。
婆媳冲突的原因
婆媳冲突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家:婆媳之间的矛盾,用经济学来分析,根本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即是对家庭管理权、经营权的争夺。
婆媳冲突的心理学分析 一般而言,传统社会“家人”关系既有血缘基础,又是个体终身交往最多的关系,因而表现为“身分性”与“情感性”。特别是“应有之情”与“真有之情”的相互联带和附着。
在传统社会中,女子与男子在与其父母的关系上是有所不同的。女子在婚后将为公婆养老送终,而不是为父母养老送终。于是,自出生至婚前在家庭中频繁交往而形成的对生身父母的“真有之情”与通过给他们养老送终而表达的“义务之情”或“应有之情”之间发生了分离,而对公婆要养老送终的“义务之情”也往往与在夫家通过媳妇与公婆交往形成的“真有之情”之间发生分离。
婆媳冲突的社会学视角 权力视角 差异视角 互动视角
我看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的第一阶段
婆媳关系的第二阶段
婆媳关系的第三阶段
“婆媳亲,全家和” 女常可爱,媳常可憎;劝天下婆母应拿三分爱女之心以爱媳 妻每为顺,亲每为逆;愿世上人子能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建议 给彼此留下自在的生活空间,适度的关心交流,保持一种亲近而不失客气的关系。 换位思考。
四、农村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 建立阶段 扩展阶段 继续抚育阶段 收缩阶段 空巢阶段 消亡阶段
农村家庭生命周期的总体 发展特点 建立期由早变晚 扩展期由长变短 继续抚养期由短变长 空巢期从无变有并正在延长 家庭整个生命周期越来越长
注意! 家庭生命周期中还有许多特殊的表现! 如:从家庭建立直接到家庭消亡的过程形式增多,数量增多。
农村的婚姻与家庭变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婚姻、择偶梯度、家庭结构、家庭功能 简答: 简述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 简述农村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 论述:传统农村家庭有那些重要的功能?试联系实际谈谈当前农村家庭功能存在的问题。
实践题 思考:你希望自己未来的配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对于建立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城乡差异在择偶上重要吗?试分析自己的婚恋价值观。
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上)
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农村村民自治组织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农村家族组织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含义 社会组织的类别 社会组织的管理——家长制与科层制
1.社会组织的含义 社会组织是相对静态的组织实体和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2.社会组织的类别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巨型组织、大型组织、中型组织、小型组织 强制组织、功利组织、规范组织 合法组织、非法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经济生产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
3.社会组织的管理 家长制 科层制
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产生于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初级社会群体联系紧密。 适合于组织规模不大,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 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素质。
家长制管理的主要特征 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 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任人唯亲,因人设位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终身制
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通常用于具有大量的分工与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的组织。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科层制管理的主要特征 明确分工 明确职权等级 明确的规章制度 私人关系与公务关系相分离 量才用人 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科层制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能够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 缺点:忽视人的主动性,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容易导致官僚主义。
二、农村社会组织的特点 血缘、地缘关系是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纽带。 非正式的、传统的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社会组织的发育过程从根本上受到行政干预的强大影响。 家庭是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三、农村社会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农村基层政治组织 村民自治组织 农村基层经济组织 农村基层事业组织 农村基层群团组织 农村基层宗族组织 农村基层宗教组织
1.农村基层政治组织 包括政党组织和政权组织。 特征: 基础性 继承性 地域性 自治性
农村基层政治组织 主要问题: 条块分割、政出多门 管理层次和规模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职能结构主次不分 监督机制不健全 干部素质较低
2.村民自治组织 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农村基层经济组织 类型: 农村社区与经济混合性经济组织,如乡镇供销合作社、农机站等。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如乡、村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农村基层事业组织 依据组织功能和性质划分:农村基层教育事业组织、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组织、农村基层科技事业组织、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组织、农村基层体育事业组织。
农村基层事业组织 农村基层教育组织:普教组织、幼教组织、职业教育组织、成人教育组织。 基层科技组织,问题:人数少、待遇低、后顾之忧多、经费不足、队伍不稳。 文化组织: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设施少。 体育组织:问题组织不健全、管理弱交流少、人数相对较少、设施少。
5.农村基层群团组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妇联等 新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协会、农会等 村民自己组织的群众组织,如红百理事会等。 类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妇联等 新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协会、农会等 村民自己组织的群众组织,如红百理事会等。 特征 群众性、中介性、自主性、开放性、民间性
农村基层群团组织 面临问题 基层组织软散 组织功能衰减 组织发育不健全
6.农村基层宗族组织 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同宗同族人组成的社会组织。 主要宗族活动:续修族谱及联宗;建筑、修缮宗祠、宗庙;祭祀祖先;制定族规;选举族长等负责人;操办红白喜事,举行节日活动;组织生产互助和扶贫济困。
7.农村基层宗教组织 特点 长期性 群众性 民族性 复杂性 国际性
农村基层宗教组织 发展速度很快 宗教组织复杂化 宗教信仰世俗化 宗教迷信化 迷信宗教化
四、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本纽带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将逐步向着以业缘关系为基础转化。 一向由行政指令干预的农村被组织状态将转变为逐步出现大量的自组织。 由正式组织向大量存在非正式组织的格局转变。 由传统组织向现代化组织转变。
第二节 农村村民自治
主要问题 村民自治的含义 村民自治的起源与发展 影响村民自治质量的因素 村民自治中几个重要的关系
村民自治与村自治 村民自治(The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的自治,自治的主体是村民。 村自治( 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是村民居住单位的自治,自治的主体是地方。
村民自治的含义 自治——即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的自治,是自治组织依据法律独立自主的管理本村的事物,使农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村民自治的特点 自立的组织 民主的组织 法制的组织 自律的组织 公开的组织 独立的组织
村民自治的内容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村民自治的起源 中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 据研究,元代将中国农村中的自然村称为社,作为县以下的社会区划,集政治、经济、社会职能于一身。社长的产生主要由民众选举产生,社长的任务是:监督生产、管理义仓、维持风纪等。 当时社是农村中一种自治性质的基层管理组织。
村民自治的发展 从元朝到民国,村民自治一直存续。 存续的原因:村民自治比其他控制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对农民进行政治控制以及通过这种政治控制达到用较少的成本掠夺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目的。
为什么1988年中国才在农村部分地区试行村民自治,1998年才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当前对村民自治的几种观点 超前论。认为我国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封建意识的影响深,实行自治不具备条件,现在推行自治,是超前行为。 难管论。认为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农民难管,会与国家形成对抗。 失控论。认为实行村民自治,政权的基础会被削弱,甚至会出现断层,党的领导会被架空,宗族和宗教会乘虚而入,农村会不稳定。
讨 论 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什么因素影响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
影响村民自治质量的因素 政治 经济 文化 宗族 农民流动
经济发展与村民自治观点一 民主是富人的消费品(党国印等),经济越发达,民主就越具有物质和人文条件,民主化水平就越高。 村民自治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实行村民自治就越有条件,村民自治就发展得越好。
经济发展与村民自治观点二 农村村民自治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村民自治发展得最好的并不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 贫困地区村民自治也有发展的非常好的。
经济发展与村民自治 从实践中看,在缺乏集体经济实力的地方,由于村民自治组织难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村委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只能完全依靠村民出资出力。因此,村民自治运作效果不理想,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基层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的“失控村”,大多是集体经济的“空壳村”。
农民素质与村民自治 农民是否具有自治所需要的素质?
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 流动农民成了“有权管而管不着,管得着而无权管”的“边缘人”。 从流出地看,由于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和“精英”人士流出,出现“当家人”缺位问题,导致流动中的农民村治参与的严重不足,如流动农民参与选举的比率不高、所在村民主决策的质量下降、对村治权力的日常监督丧失等。 从流入地看,流动农民无权参与流入地的民主管理,不能和当地人一样享受平等权利,处于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控制的“边缘”。
民主选举问题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是基础。
关于选民资格问题 谁应是村民自治的主体? (选举权与分配权问题) 现实中主要争议: 1.发达地区中的农民工 2.出嫁但户口未转出的女性
《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此外,法律条文中也多次出现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的表述,但是法律并没有对“村民”这一主语、这一核心概念做出界定或者规范。
上海市农村居民的构成十分复杂。从户口所在地与居住地的关系来看,上海农村的要求参加选举的“村民”有以下六种类型:(1)户口在本村、居住在本村的村民;(2)户口在本村、不居住在本村的村民;(3)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在本村、居住在本村的原本村村民;(4)户口不在本村、居住在本村的原本村村民;(5)户口不在本村,居住在本村的本村村民的配偶;(6)户口不在本村,不居住在本村,但可以参加本村集体资产分配的原本村村民。 《上海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明确上述第一、第四、第五种“村民”可以参加选举,对其它类型的“村民”选举资格难以界定。
村民自治需要处理的几类关系 村民自治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 村民委员会成员与村民的关系 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
村民自治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 如何看待一肩挑?如何看待两委矛盾?谁是一把手? 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解决基层党组织不适当地干预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动摇党的领导权威问题,将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纳入法律制度的轨道。
村民委员会成员与村民的关系 村民委员会能否代表和维护农民的利益?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对农村干群关系的影响如何? 关键看村民委员会如何产生。
乡村关系:乡政村治 领导?指导? “过度自治化”的倾向 与“附属行政化”的倾向。 从目前的情况看,“过度自治化”的倾向在全国尚不普遍,但已出现了一些苗头和若干典型事例;“附属行政化”的倾向在一些地方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乡村关系模式 A、三重模型说。此观点认为,乡镇与村庄之间关系的模型应抽象为三重关系: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事务范围内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在行政事务上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B、二重模型说。这是在三重模型说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政府系统和党的系统实际上是合二为一的,在乡村关系中,只有命令服从关系与指导关系的对立。
C、四重模型说。该观点认为,根据乡对村的控制程度来看,总的看来乡村关系是四重类型并存:强乡强村型、弱乡强村型、强乡弱村型和弱乡弱村型,但各地的模式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此相似的观点还将乡村关系抽象为乡镇型、自治型、自由型和村政型四重模型。
D、车轮模型说。该观点认为,乡镇政府与村就如自行车的双轮,前后轮互相独立,但方向和步调一致,乡与村之间的纽带就是车轴。 E、选择性控制模型说。该观点指出,政府对社会(村)的控制是有选择性的,即使是在同一个乡镇内,对穷、脏、乱、差的村往往是放任的或爱管不管的,而对富裕的村,因其对乡的财政意义重大,所以千方百计地进行控制,当然,有的村实力太强,乡想控制而力不从心。
本章思考问题 名词解释:社会组织、村民自治 简答: 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建国以来农村各类基层社会组织发展趋势。 农村村民自治的推行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下)
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农村村民自治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家族组织
第三节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民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面对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差异,农民可以怎么做?
能做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问: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问:什么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农民自己! 态度 能力 组织方式 ……
农民合作的必要性 减小生产风险的需要 1 扩大经济收益的需要 2 维护自己权益的需要 3 促进农村发展的需要 4
(一)减少风险的考虑 1.自然风险 由于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自然灾害的客观存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这都会给农民带来风险。 有些自然灾害是可避免的,有些是不可避免的,农民 单家独户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2.市场风险(产品销售难)
3.订单风险 农产品订单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 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 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但是农民往往处 在弱势群体的地位。 (1)农业订单的签订主体,都存在信誉意识不强的问题 (2)订单的形式、内容和签订程序不规范导致农业订单兑现难的重要原因。 (3)在龙头企业与为数众多的小规模农户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
4.技术风险 随着农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对科技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新技术、新产品。
5.政策风险 由于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经常出现政策的不稳定性,后WTO时期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也具有多变性,这种不稳定性也给农民带来较大的风险。
6.农资价格风险 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带来了农业效益的波动,遏制了农业增效的潜力。 假冒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农用生产资料,充斥农村市场。农民每年因假冒的农资造成的损失占农民年收入的10%-15%。 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带来了农业效益的波动,遏制了农业增效的潜力。
(二)扩大经济收益 1.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整合和强势的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解决了一家一户面对市场,势单力薄的状况,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增加农民收入,强化了保护和增效的作用。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成本降低;统一与企业签订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并优质优价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价格,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维护农民权益 要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权益,组织必不可少!
三、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环境 1.政府的支持 各级政府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用以建立 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 织的规范发展。
2.国家财政拨款 目前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 段,财政部在2003年安排2000万元、在2004年和 2005年分别拨付了5000万元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 展的专项资金;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根据各自的情况 和能力,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给予了政策和资金 支持。
3.农业部的措施
2009年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大工程”启动 组织推进工程。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入社农户90万户,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高30%左右。 组织示范工程。重点在农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中,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社。各市(州)、县(市、区)每年指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1000个,省农业厅选择10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重点扶持。
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力争培训6800人次,计划到2010年,培训达到13000人次。“农超对接”工程。引导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乐福等各大超市对接,将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引入全国大型连锁超市。 品牌培育工程。争取到2015年,全省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150个,全省5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三品”认证。
(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 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已经超过15万个 专业协会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5%,专业合作社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10%,股份合作社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5% 种植业占40%,养殖业占27%,加工运输业占18%,其他行业占15% 乡范围内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占84%,县内组建的占10%,跨县的专业合作组织占6% 合作组织成员约占全国总农户数的10% 涉及领域包括果蔬、畜牧、水产、林业、农机服务、运输、粮油作物、水利建设、资源开发和手工业品生产等诸多方面
(三)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1.专业大户牵头型 2.龙头企业带动型 3.主导产品带动型 4.基地带动型 5.行业协会带动型 6.股份合作型 7.以政府为外在推动力量成立起来的“官民结合”型
四、世界主要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状况介绍 在国际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有150多年 的历史,它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 农业合作社:是各国农民最易接受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 1.美国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贷款占40%。
2.澳大利亚大米生产合作社由2200个农场联合组建,占有耕地70万公顷,合作社为农场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及播种等项服务,澳大利亚出口大米几乎全部由合作社提供。 3.加拿大40%的农户收支是通过合作社进行的,一个省的小麦合作社有6万农户参加,耕地5亿亩,加拿大小麦出口主要由合作社提供。 4.德国的农业合作社与英国的消费合作社几乎同时诞生,指导思想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合作社的任务不仅在物质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改善成员状况。其原则是自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不以盈利为目的等。
5.法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分工细、种类多,一个农户一般要参加5-6个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中,牛奶占50%以上,谷物占71%。法国食品出口中,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 6.丹麦奶制品的90%由合作社经销。 7.荷兰的花卉、水果、蔬菜的市场,合作社分别占有95%、78%和70%。 8.瑞典合作社销售的粮食、奶品、牛肉、猪肉分别占市场总份额的70%、99%、79%和81%。
9.日本的农业一直以农户经营为基础,在农业中建立了农业协同组合,是一个庞大的为农民服务的组织网络,几乎每个村都有农协,每个农户都参加农协。农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贷、保险、医疗等各类专业和综合服务。市场销售农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农协提供。其中米面占95%,水果占80%,家禽占80%。
(二)世界主要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各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背景和途径有别,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德、法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 这类合作社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即以某一产品 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如奶牛合作社、小 麦合作社等。合作社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合作社之 间的联合或合作逐步增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合作 社体系。
2.日本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 这类合作社的主要特征是以综合性为主,日本、韩 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日本有综合性农协,根据社员的需要为社员开展 多种多样的服务。 日本也有专业性农协,但从经济实力和经营范围 看,以综合性农协为主。
3.美、加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 这类合作社的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共同销售为主。美国合作社是从发展销售合作社,继而扩大到供应和食品加工,在牛奶、水果、蔬菜等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涌现了不少国际驰名品牌。
(三)欧洲农民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 1.维护协会成员利益 包括影响欧盟和本国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涉农相关政策,代表会员协调国外贸易摩擦,参加国外反倾销应诉等。
2.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培训 如邀请政府有关人员参与农民协会的活动,解释和回答农民关心的政策和问题。 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为协会会员及家庭成员提供较优惠的人身、财产和汽车保险、低息贷款等; 介绍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帮助农民开拓国外市场;进行技术推广等。
3.开展行业自律 在国内协调本行业产品价格,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在国外市场上保护本国产品的合理价格和市场份额等。 各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章程和各种规章制度。 在国内协调本行业产品价格,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在国外市场上保护本国产品的合理价格和市场份额等。
4.加强与欧盟和其他国家农民协会的联系 欧盟农民联合会(COPY)可以代表欧洲农民直接与欧盟委员会等欧盟机构进行直接对话和谈判。欧盟有关农业方面的决策通常需要通报欧洲农民协会征求意见。各国农民联合会通常选派代表参加欧盟农民联合会(COPY)和世界农民联合会(FIPA),与欧盟其他成员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组织进行交流,增加共识,减少摩擦。
五、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多头管理 尽管各级政府都在争着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有县级、乡镇甚至市级的,有科协牵头、供销社牵头和农业服务部门牵头成立的。但大多不是农户自主建立。农民的组织不是由农民来组织,缺乏农户参与,甚至损害农民基层协会的利益。
2.缺乏必要的指导、服务和支持 除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等部门对自身领办的专业合作 社提供了较多的场地、技术和农资供应服务外,稳 定和有效的扶持较少,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 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3.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4.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不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规模小,自身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有的仅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难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目的,无法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
5.合作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决策不民主 (1)大部分没有登记注册、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也不规范、流于形式; (2)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3)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多的合作组织未设财务管理机构和监事机构;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生产经营当中存在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存在大户控制地现象,很难做到一人一票。会员大会很多都变成了实用技术培训会议,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经济效益不高,未实行二次利润分配。 (4)许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中决策不民主,社(会)员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许多成员认为合作社(协会)是主管部门的事,不太关心组织的发展,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
6.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属于松散型,对会员的服务仅停留在技术指导、生产资料供应、签订定单和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些低层次的服务上。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多数只是一种产品买卖关系,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格局。
7.信息服务手段落后 合作组织没有先进的手段传递信息,有的为了加强信息服务,只有靠电话联系和通过看报了解,信息反馈迟,影响产品及时交易。 农民合作组织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提供。 合作组织没有先进的手段传递信息,有的为了加强信息服务,只有靠电话联系和通过看报了解,信息反馈迟,影响产品及时交易。
8.资金实力不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合作组织的实力来说,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没有向会员收取费用,大多数机构的资金来自于成立时各个政府部门的无偿资金。
9.社(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从而导致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增强,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六、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趋势 1.规范化 农民强烈要求合作社规范化。当前迫切要求的是:大事要由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说了算,而不是少数人说了算;要求利润返还给社员并定期公布帐目。 农民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利和经济利益。
2.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实施国家农业政策的有力助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政府将转变为主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的农民合作组织也会和其他民间组织一样,将成为执行国家农业政策的得力助手,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力量。 农民合作组织不但应作为经济组织发挥作用,并应在政治上成为政府与农民间的桥梁。
(二)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经营活动 主要措施有: (1)健全信息网络。实施上网计划,逐步使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信息网络。 (2)以需定产。重点通过发展合同经营,为组织成员生产提供事前指导,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3)与消费合作社对接。与城市供销社或其他部门办的消费合作社联合,使专业合作组织成为消费合作社部分产品的固定供应者,在为农服务的同时,满足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实现“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家万户”城市居民的经济联结。
2.遵循市场经营规律,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更具竞争力 (1)发展横向联合。即同一地区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较多的,可把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成立横向的专业合作联合组织。 (2)发展纵向联合。一些共性较强的专业合作组织突破地区、部门局限,走大合作之路,在联合基础上成立各类产品专业合作联合组织,使服务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增值能力,走向国内、国外市场。 (3)兼并。根据组织成员的意愿实施大组织并小组织,强组织并弱组织。
3.形成满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需要的投入体系 (1)积极发展成员股金,包括发展成员身份股和投资股,用农民的钱办农民的事。 (2)鼓励供销社企业,其他涉农企业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 (3)争取各级财政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 (4)争取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专业合作组织有关项目的资金支持。 (5)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积累能力,逐步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积累发展机制。 (6)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粮食农业保险。
4.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 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中,政府部门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直接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资金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又对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合作组织的发展进行参与。 从政府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参与情况来看,主要应采用经济手段进行适度的有偿支持,以便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农业 通过订单农业签订和履行相关合同。有利于维护企业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其均衡经营,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企业经营的组织成本,降低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增加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6.建立和完善多种模式和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 (1)“公司+专业协会+农户”的模式; (2)“公司+基地+农户” 的模式; (3)农民合作组织与城市零售业态相结合将超市开到农村的合作模式; (4)农民合作组织与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的连锁经营模式; (5)引入股份合作制的机制,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成份; (6)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保险相结合,探索农业保险公司模式。
拓展思考: 组织农民农民怕,农民组织我们怕? 官员帮助办的农民合作组织等于“官办组织”?
第四节 农村家族组织
一、农村家族的内涵 第一种观点以费孝通为代表。费孝通认为,家族是根据单系(父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它是扩大的家庭,是一个“社群的社群”。 家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组合而成的群体。这也是农村家族最经典的定义。基于这一定义,学者们往往将家族视同于宗族,并认为其应具备四个要素:“(1)男性血缘系统的人员关系;(2)以家庭为单位;(3)聚族而居或相对稳定的居住区;(4)有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领导人,进行管理。”
第二种观点以孙本文为代表。孙本文认为,家族是一个“大”概念。在《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中,孙本文区分了家族与宗族的概念,他认为:“‘家庭’为最小的单位,限于同居共财的亲属,‘宗族’是对家庭的扩充,包括父族同宗的亲属,‘家族’则更由‘宗族’扩充,包括父族、母族、妻族的亲属。‘宗族’为同姓,而‘家族’则未必同姓,盖包罗血亲与姻亲二者。”
家族并不是一个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概念。由于当前中国农村已经几乎找不到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宗法制度的严格约束、有实质性的宗族活动及一定数量的宗族财产为其外显特征的宗族(家族)了,与此同时,随着姻亲关系地位的不断上升,它已经被真正纳入家族的范围,因此,家族的概念也应该发展,应包容姻亲关系。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是指以家庭为构成单位,以血缘和姻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社会群体。
家族与家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区别在于:家庭是经营共同生活的单位,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之间占有共同财产,有统一的收支预算,他们通过劳动分工过着相同的生活;而家族并不是一个经营共同生活的单位,它是由若干收支独立、自成生活单位的家庭所组成的。家族与家庭的主要联系在于,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形成的,若干有血缘和姻缘关系的家庭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家族。
二、农村家族的功能 第一,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协作的功能。 第二,具有较强的生活互助的功能。 第三,有助于协调处理族内纠纷,维护社区秩序。 第四,在农村的婚丧嫁娶和祭祀活动中能够发挥一定的组织协调作用。
农村家族的负功能也是很明显的,如不利于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建设,制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影响农村的社会治安等
三、农村家族复兴的原因分析 农村基层调控能力的弱化为家族复兴提供了发展空间 聚族而居为家族复兴创造了环境条件 家族观念的留存使家族复兴获得了心理基础 社会互助的需求是家族复兴的直接诱因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滑坡是家族复兴的文化背景
本章思考问题 名词解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族组织 简答: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农村家族组织复兴的原因。
第五章 农村社区发展与 新农村建设
本章主要内容 农村社区发展 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农村社区发展 一、社区的含义 二、社区发展 三、农村社区发展
一、社区的含义 一般认为,社区(Community)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提出的。 中文“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一些燕京大学 社会学系的学生依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创的。
社区的含义 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它有一群按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 2.这些人群程度不同的深深扎根在他们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 3.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社区的基本要素 地域 人口 区位 结构 社会心理
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社会不强调“共同”。 社区强调地域,社会不注重地域。 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更紧密。 社区的功能更为明确和专门化。
二、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的内涵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社区发展的内涵 第一,针对一个个特别社区本身的需要和问题作出努力,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的状况。将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具体化为一定社区的发展,求得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特别重视广大农村社区的发展,将其视作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区发展的内涵 第二,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主要是动员社区居民和社团直接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谋求社区自身的发展。社区发展十分看重同一社区内部,建立在地缘关系上具有共同的生存需要,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情感,从而所具有的共同行为潜力,把这看成是合乎人类社会本质的强有力的社会发展资源。
社区发展的内涵 第三,社区发展将自己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认为只有达到了社区发展自身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二)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 系统模式 均衡发展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
1.系统模式 持系统模式观点的社会学家把社区看作一个系统,把系统平衡作为社会系统运行的目标。
2.均衡发展模式 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看作一个变迁过程的两个方面,实行均衡发展。
3.问题解决模式 步骤: 1.确认问题的性质 2.建立与问题有关的处理结构 3.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或方案并进行挑选 4.提出并进行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案 5.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的注意点 运用关键在于确认社区发展中问题的性质和选择合适的解决政策。 要把所要确认的问题放在整个社区系统中去认识并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解决的策略。
三、农村社区发展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社区大小:农村社区相对较小 人口密度:农村社区比较低 人口组合:农村社区多为同质性,比较简单 工作环境:农村多为户外 职业:农村多为农业,差异性小 技能:农村普通而有殊异
农村社区的特点 家庭人口:农村相对较多 家庭与工作场所:农村两者距离相对较近 社会接触:农村社区机会比较少而且多为直接 社会阶层:农村社区少 社会地位:农村多为先赋的,比较稳定 社会流动性:农村低,城市高
农村社区的特点 生活水平:农村低,城市高 机关团体:农村少而简单,城市多而庞大与复杂 教育娱乐机会:农村少,城市多 社会心理:农村富于迷信、保守,城市思想比较自由、易变 社会病态:农村少,城市社区多 社会控制:农村社区多依靠民俗、道德,城市多依靠法律
(三)农村社区发展的运作 从一个实例出发
撤村组建社区:中国乡村治理的新试验 2003年初,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以“尝螃蟹”的勇气,撤消传统行政设置的村民小组,划小管理单元,约30户自愿组建一个社区,实行民主自治。——新华网湖北频道
杨林桥镇撤小组建社区的方式: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成立了306个社区,海选产生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理事2-4人,任期一年,不取报酬。社区事务需要决策时,先由理事会全面了解民意,形成初步意见,交由理事长召集社区农户集中商议,2/3以上的农户到会,超过半数通过后形成决议,开展工作。
目前,以社区为单位,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品种技术、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市场销售已成为大气候,社区成为农民联产联销的经济共同体。据响水洞村13社区的农民估算,由于统一组织购买生产资料,他们的生产成本节约了10%左右。前些年,马铃薯每斤卖1角6分,面积50亩左右,单产只有2千斤。去年13社区统一改良种鄂马铃薯三号,种了120亩,单产至少4千斤,合同价是2角5分一斤,整个社区农户因此多收入10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采访中,农民们普遍反映,社区建设是分田到户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有了社区的组织,大家奔小康就有了谱。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到秭归调研后,对"杨林桥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杨林桥的社区模式真正把农民的活力激发出来了。这好比一项生命细胞再造工程,这个细胞活了,农村就有了希望,农村生命的机体就有了活力。"杨林桥模式"的成功之处就是挖掘农村内部的潜力,走内延式发展的路子,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不少专家认为,"杨林桥模式"以产业趋同、规模适度的社区为单元,实行高度的民主自治,既是对村民自治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丰富与完善,是当前中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完善乡村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等专家表示:杨林桥镇的农村社区建设,的确对村以下政治、经济运行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行政村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适应了村组合并、村干部人数减少的新形势,填补了山大人稀、村级工作难以到位的"空档",较好地解决了在村级工作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如何重组民心民力、有效动员村民参与、促进村民自治、解放基层政府和满足村民利益需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而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但是,从现行农村组织框架、法律法规和长远发展来看,分析杨林桥镇实行对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实践,在社区定位、社区与"两委会"的关系及工作运行方式、社区理事会成员身份界定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盲点和矛盾,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和解决。
一是社区理事会的运作与定位问题。在杨林桥镇的社区里,理事成员是由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人两种先进力量担任,社区事务决策,是理事会在充分考虑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意见,再由理事长召集社区农户集中商议,社区2/3以上农户到会,超过半数通过就可形成决议开展工作。由此可见,杨林桥镇的乡村治理更加民主、平等和有针对性,它不仅实现了我国一直想解决又不容易解决的村级权威来源问题,又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社区理事会的运作与定位问题。在杨林桥镇的社区里,理事成员是由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人两种先进力量担任,社区事务决策,是理事会在充分考虑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意见,再由理事长召集社区农户集中商议,社区2/3以上农户到会,超过半数通过就可形成决议开展工作。由此可见,杨林桥镇的乡村治理更加民主、平等和有针对性,它不仅实现了我国一直想解决又不容易解决的村级权威来源问题,又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社区理事会作为体制内孵化的准体制外的社会组织力量,在其刚刚步入实践时,的确表现出它独特的优势和效应。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作为自愿服务者的"理事者",在没有工资报酬,即激励保障机制尚未落实,特别是社区理事会成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矛盾时,难免会出现"撂挑子"、不愿干的情况。当前,社区理事会成员在社区运行中,主要依靠和运用"权威"来维持秩序与开展工作。在集资酬劳、社区事务管理等方面,容易出现随意性和"家长制",难以管理和约束他们的行为。
思考讨论: 农村社区发展应如何进行?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1.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 我国农业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手工劳动仍占不小比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一年生产的粮食、肉类、水果等农产品的数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人均占有的粮食、肉类等主要农产品数量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
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大 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是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之一。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5%。全国有30万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约4600万农民看不到电视。
4.农村安定和谐面临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不健全 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还普遍 失地农民不断增多,目前已有4000万 农村社会治安不好,封建迷信等活动盛行,有的地方宗族、宗派势力问题突出
5.农民收入低、消费低 农民收入低、增长持续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农民购买力持续下降,农村消费不旺 工业生产力出现过剩与农村需求不足
6.国际经验借鉴 韩国的新村运动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收入的拉大不是一个必然趋势,不一定是一个必经阶段。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城乡经济是可以同步提高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1.生产发展 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生活宽裕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 完善增收减负政策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3.乡风文明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4.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最能直接感观的表象化目标,村容整洁就是要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村容整洁 村庄布局要合理 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
5.管理民主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1. 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尊重民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农民居住集约化 生产方式合作化 生产工具机械化 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 农民素质知识化 农民流动市场化 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 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 城乡服务一体化
讨论分享 你的家乡所在地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如何?有些什么故事或新的现象? 你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社区 社区发展 农村社区 简答: 农村社区有哪些特点? 农村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有哪些? 简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简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第六章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 农村的社会分层 农村的社会流动
第一节 农村的社会分层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经济分层与政治分层 经济分层指因财产、收入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的现象。 政治分层指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一种特有现象,是指根据人们的家庭出身、政治身份、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将人们分成高低不同的社会群体。
二、农村社会分层的阶段划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层
1950年农村社会分层结构 1.地主 恶霸(指依靠反动势力欺压、掠夺人民者) 军阀、官僚、土豪、劣绅 破产地主 管公堂(指管理各种祠、庙、会、社的土地财产者) 2.资本家、手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 3.开明士绅 4.富农、反动富农 5.中农、富裕中农
1950年农村社会分层结构 6.知识分子 7.自由职业者(这些人受雇于国家或私人的机关中服务,则称为职员) 8.宗教职业者 9.小手工业者 10.小商小贩 11.贫农 12.工人、 手工工人 13.贫民、游民
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层 中国农村社会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阶级身份分层体系逐步转向经济分层体系 转变过程是在农村财产制度、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
现阶段农民的分层背景 农村财产制度的变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以及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出现 农村社会成员的职业分化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拉大了人们的收入差距
三、农村社会分层的方法 分层方法一 运用职业标准来描述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化状况。 原因:农村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个体、私营经济的兴起,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从我国农民社会分化最明显的表层来看,首先表现为职业分化, 结果:分层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把农民划分为以下几个阶层是大多数学者所涉及到的
农业生产经营者 包括农、林、牧、副、渔业。 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 特点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社会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与原料等初级产品,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其成员的文化水平也很低,旧的传统观念浓厚,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
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阶层 这一阶层涉足于工、商、运、建、服务等行业。 特点:独立或合伙出资金、劳务、技术、设备,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私有制经济;私营企业者头脑灵活,善于谋略,有较强的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敢于冒险,竞争意识与商品意识强。
乡镇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 特点:多半是农村基层干部和能人担任,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政策观念和变通能力;思想解放,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强;敢于冒风险;重视科技、信息和人才。 这一阶层是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基层干部阶层 农村基层干部由脱产半脱产的农民担任。 是党和政府进行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既不是拿国家工资(享受误工补贴或干部补贴)的干部,又是不完全脱离生产的农民;既是村自治组织的领导者,又有担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令、计划等义务,还是统一经营的组织领导者和分散经营的管理者。
乡镇集体企业劳动者阶层 特点:离土不离乡,其土地由家庭其它成员经营或转包给其他农业生产者经营,专门从事乡镇企业生产,在劳动方式、生活特点、思想观念等方面已与工人相接近,但其农村居民的身份还没有改变,并与其它农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农村知识分子阶层 包括文教、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等从业人员)。这是在农村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阶层,其特点是懂得某一方面的技术或有一技之长,以脑力劳动为主,现代意识相对较强。
亦工亦农阶层 是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兴起的新阶层。 特点:劳动方式具有兼业性,既做工,又承包责任田,农忙务农,农闲务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推力和乡镇企业发展等外部拉力是形成这一阶层的客观条件,他们兼业的原因是由于不愿意放弃承包土地,或者还没有条件转变为完全脱离土地的乡镇企业职工。
分层方法二 以经济收入作为划分的标准 划分为新富阶层、中等收入者阶层、贫困者阶层三个阶层
新 富 阶 层 由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三倍以上的家庭所组成的群体 新 富 阶 层 由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三倍以上的家庭所组成的群体 新富阶层的成员大约占农村社区总人口的10%左右,绝对数量达8000多万人。
新富阶层的特点 自身素质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见多识广,或者拥有某项专业技术,或者拥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交往能力,其商品经济经营意识和环境适应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农民; 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其中经营工商服务业的个体户(含无照经营者)、私营企业主占相当大比例,职业分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拥有相对多的“关系”资源。财富和职业优势造就了这个阶层的成员交往面宽,交往层次高的特点。
中等收入者阶层 由不属于新富阶层的农村家庭中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2左右以上的农村家庭所构成。 中等收入者阶层是我国农村人数最多的一个社会群体,大约占农村总人口的70%多。 根据富裕程度和收入水平,可细分为上中等收入者阶层、中中等收入者阶层、下中等收入者阶层。
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特点 一是经济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或温饱有余; 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维持生活; 三是很少有高层次关系资源,来往多限于亲戚、乡邻之间; 四是具有一定的商品经济意识,但还缺乏规模经营的能力、条件。
贫困者阶层 农村的贫困者阶层是由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下,生活难以自立的农民家庭和孤老、儿户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群体的总人数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5%左右。
贫困者阶层的基本特点 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 自身素质较低,基本上不具有现代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的经营能力,或者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久病、残疾。
分层方法三 从农村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与占有的权力差别、职业差别、经济收入的多少综合分析现阶段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 代表人物是陆学艺
农业劳动者阶层 以承包集体的耕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劳动为主,全部或大部分依靠农业取得收入作为生活来源。 目前,除经济发达地区外,农业劳动者阶层的人数最多。
农业劳动者阶层分类 一是农业专业户或承包大户,他们主要承包集体的大片耕地、山林、果园、水面,有较强的劳动经营能力,拥有较多的农机、农具和运输工具,有相当的资金或有国家贷款,收入也比较多,一般生活都很富裕 二是比较富裕的农业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比较强,有一定的文化和经营能力,农用生产资料齐全,耕地产量比较高,主要从农业取得收入,农闲时还能兼干一些非农产业取得收入,生活比较富裕
农业劳动者阶层分类 三是温饱型农业劳动者。他们只是耕种集体耕地,只有牲口和简单的农具,生产资金也不足,年成好,国家政策好,他们生活略有节余,若遇天灾人祸,则连温饱也难维持。 四是贫困户,分两类:一是在中国西北、西南部分地区及部分老少边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劣,大部分农户虽然终年劳动也得不到温饱;一是在非贫困地区,但因家庭缺少劳动力,资金严重不足、农具不全,承包的土地种不熟,收成很少,要靠本地社会的救济和帮助才能维持生活。
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农村中私营企业主群体。 与个体工商户的不同点:工商户的雇工在7人或7人以下,而私营企业主的雇工在8人或8人以上。 1987年时,农村有私营企业18万户,私营企业主约有20多万人。 特点:有很强的商品经济意识,有冒险创业精神,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抓住了各自的机遇办成了企业。
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是农村拥有某项专门技术或经营能力,自有生产资料或资金,从事某项专业劳动或经营小型的工、商、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和经营者。 大多是农村中的能工巧匠,同样承包责任田,但两三年后即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专业技术劳动或个体经营上去了。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就把兼业变主业,正式成为个体劳动者或成为个体工商户。
农民知识分子阶层 农民知识分子阶层。指在农村从事教育、科技、医药、文化、艺术等智力型职业的农民,是农民中的知识分子。
农村的知识分子分类 一类具有非农户口,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同城镇干部职工一样,只是在农村工作; 另一类是农民户口的民办教员、赤脚医生、农技站的农技员、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等
雇工阶层 指受雇于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农民劳动者。 与农民工不同:农民工受雇于乡镇集体企业或国营企业,直接为集体、为国家劳动;而雇工则直接为私人雇主工作。雇工的收入一般不会比农民工低,但他们的劳动强度要比一般农民工高,社会地位相对也低,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农民工至少在名义上是和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平等的,有些确也有参加民主管理的机会,而雇工则明确是私人雇主的伙计,经营决策雇工无权过问,收入也与雇主相差悬殊。
农民工阶层 这是中国特有的一个阶层。 在城市二、三产业劳动从而获得个人及其家庭的全部或大部分收入,但他们的户籍还在农村,身份还是农民。
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乡镇企业管理者是指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理、厂长以及主要科室领导和供销业务人员。其中领导人员掌握着集体企业的经营权、决策权,供销业务人员的活动关系到企业市场的成败,他们都是乡镇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和管理人,收入比较高,在乡村的影响力也比较大。
乡镇企业的管理者有两类 乡村行政委任的管理者,其地位与国营企业的领导相似,工资水平只略高于本企业的职工; 乡镇企业的租赁承包者,他们有较大的自主权、决策权和灵活性,所担负的责任和风险也大,经济收入较高。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在当地的经济上、政治上都很有地位,很有影响。
农村管理者阶层 主要指乡、村两级的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 国家编制的脱产干部,总数大约是农民总数的1% 半脱产干部,乡镇党、政、经机构里的工作人员等,是本地的农民,做辅助领导工作,由乡镇政府发给补助工资,这类干部人数不比脱产干部少,又具体办理事务,与当地农民关系密切,在当地很有影响
评价农民分层的标准的原则 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分化的最主要特点:多元性 要了解特点才能评价。
劳动者的三种身份 产权身份:即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权力,特别是其所有权与经营权; 职业身份:即人们所从事的职业; 社区身份,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社区类别。
1980年以前的农民演变 主要表现为产权身份的转换 即实现了从依附农到个体小农,从个体小农到合作社社员,从合作社社员到人民公社社员数次大转换 但农民的职业身份——农业生产者,社区身份——农村居民都没有发生改变 这一阶段农民的演变是线性的、一元化的,没有发生层化
对分层方法一、二的评价 方法一强调职业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社会群体的地位差别,因而具有一定意义,但却忽略了贫富差别或收入差别。事实上在职业活动是谋生手段、职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应收入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别的集中表现。因此,当今农村的贫富差别已经成了决定农民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 主要表现为从传统农民中分离出来的各个阶层不同程度的带有传统的农民属性,尚未完全切断与传统农民的身份联系。
不彻底性的表现 已经从农村集体和家庭经营中转移出来的到其他经济单位从事的各产权阶层成员,仍然在户籍所在村里拥有一份土地和集体生产资料的产权,还是一定意义上的集体劳动者,并且凭此身份可以坐享一份集体经济的利益。
不彻底性的表现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非农业劳动者职业阶层,大多保留着一份承包田,完全把土地转让出去,实现彻底离农离土的人很少。
不彻底性的表现 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户籍仍在农村,不少管理权限还在农村,许多权利和义务都与户籍所在的农村发生联系,而不是与工作、生活所在的城镇相联系。城镇没有完全接纳他们,尚未给予合法的社会身份和城镇居民的权益。
分化的初级性 阶层界限的模糊化 阶层成员的不稳定性 阶层结构的隐性化
当代农民分化的格局 当代农民分化的格局最突出特点: 区域非均衡性
对三种分层方法的评价 一、二种观点分别仅从职业分化与贫富差别一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化状况,而第三种观点则较全面地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 主要理由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之间对生产资料使用与占有的权力、职业地位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多少存在着差异与不平等,而这些差异与不平等之间虽有联系,但又不是重合的,应运用多种分层标准作出综合分析。
第二节 农村社会流动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指人们地位、位置的变化,具体说,它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
社会流动的分类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 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 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 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依据流动方向划分 垂直流动:在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上下移动,包括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 水平流动:在同一分层水平位置上的横向变化。
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 依据流动单位的不同划分 个人流动:指个人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移进或移出。 群体流动:指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
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指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 非结构性流动:是与社会结构无关的,因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社会流动。
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 代际流动: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升降。
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 渐进的流动:指个人或群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生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骤变的流动:是由于革命或新的社会分层体系的创立而发生的,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在短期内的迅速变迁。
社会流动的途径 职业的改变 经济的成败 政治的成败 教育成就 权利的控制 婚姻途径
二、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离土不离乡,实现职业间的流动,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离土又离乡,向城镇流动。这种流动途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而出现。流入城市的农民主要从事建筑、保姆、环卫、小商小贩等职业或成为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 向发达农村地区流动。
向发达农村地区流动的流向 流向是进入发达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从事工商业生产活动 流向是到发达地区,特别是城市郊区租种或承包当地农民不愿耕种的土地。 流向是聚集到城市郊区,从事个体加工或其它二、三产业的活动,这类流动的农民一般具有一技之长,因为在城区从事个体加工等活动受发展场地的限制或城区管理政策的束缚,才聚集到城市郊区的。
农村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城乡分离的僵局虽已受到了改革大潮的冲击,但却一直未能打破,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干部、工人、农民等身份划分制度未予废除;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 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倾斜政策,在改革中虽已有所变化,但却并未得到完全纠正。
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流动特点 职业转化与身份转化不同步。 绝大部分农民的社会流动具有暂时性与不彻底性。 流动过程中亲缘、地缘等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少农民流动目的的明确性与流动趋向的盲目性同时并存。
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流动特点 就总体或平均值而论,农村社会成员的流动比率低于城市社会成员 就流动者个人而论,他们代内流动的平均次数低于城市社会成员
讨 论 你如何看待农村的社会流动?你认为当前农村的社会流动存在着什么问题?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简答: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背景是什么? 如何确定农村社会分层标准? 社会流动的分类。 社会流动的途径。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第七章 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贫困问题 什么是贫困? 贫困就是… …
一、为什么农村社会学要研究贫困问题?
社会学研究贫困,因为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童星、林闽钢,《我国的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 ,1994)
世界银行2001年1月重新对贫困严格地进行了定义,认为贫困主要由以下三个特征构成:第一是缺少机会参与经济活动,如果机会就在那里,你不接受,那么就是选择的问题,和贫困问题无关;第二是在一些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重要决策上没有发言权;第三是容易受到经济以及其他冲击的影响,例如疾病、粮食减产、宏观经济萧条等等。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为什么说贫困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分析贫困问题?
社会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中产生和客观存在的,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和社会机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且需要和只有以社会力量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 第一,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事实”。 第二,社会问题是一种“公共问题”。 第三,社会问题是需要“公众认定”。 第四,社会问题是一种借助社会力量、采取社会行动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分析内容 第一,社会问题的产生或发生,包括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原因、发生的社会环境基础等; 第二,社会问题的内容和表现形态,包括社会问题的本质——社会失调的具体内容、社会失调与人的行为、社会问题的存在范围、社会问题的表现程度及状态等; 第三,社会问题的影响及解决,包括社会问题对社会影响的性质、程度,解决社会问题的条件等。
社会学对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 作为过程的贫困研究 作为互动的贫困研究 作为行动的贫困研究
作为过程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是指以贫困自身的特征和机理为目的的研究。主要包括贫困定义、贫困类型及贫困发生学。它的核心问题是贫困特征和类型界定,贫困何以发生、何以再生,贫困的原因和机制,贫困缓解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构成了整个贫困研究的基础。
作为互动的贫困研究 贫困作为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果,表现为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群体未能分享主流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由于中国贫困是在两极分化的社会变迁格局中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的,它引发了作为互动的贫困研究,其中数量众多的文献集中讨论区域不平衡格局、贫富差距和发展主体。如何真扶贫?如何有效地扶贫?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在宏观利益格局中的处境等,这些都是学术领域关注的问题。
作为行动的贫困研究 作为行动的贫困研究,主要探讨扶贫体制、风险机制、扶贫制度创新的路径和规则。
现阶段农村贫困的特征 1.农村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但相对贫困有扩大趋势; 2.农村贫困人越来越集中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解决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 3.农村特殊群体的贫困发生率高; 4.“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
根据农业部的一些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不在西部而是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当时主要是政治上的问题。到了90年代初期大概是50%,从集中度来看,是不断地往西移。
农村贫困的原因 调查显示,“因病致贫”、 “因学致贫”、“因农致贫”、“因愚致贫”、 “因老致贫”等是造成现阶段农村贫困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贫困的原因并不单一,而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就决定了贫困理论中关于贫困成因的分析是丰富多彩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类指责穷人;二类迁怒自然;三类问罪社会。
美国商业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贫困是在愚昧、偏见和不思进取的人群中发生的现象。这派理论把贫困归因于个人以及个人的禀赋、天资和能力。他们认为,从遗传上说,智商高低则决定了这个人的学历、就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从经济上说,在自由市场体制中竞争的成败决定了个人的贫富,只要自由市场体制的供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就会提供大体均等的机会,穷人由于自身的种种缺陷(主要是怠惰),不能接近和获得这种机会,责任在己不在人。从伦理和法律上说,穷人往往是“有问题的人”,或者是“不合格的人”,他们“不能合格地保护自己的利益”;缺乏“福利上的个人贡献”,“资源上的社会贡献”,“权力拥有上的政治贡献”。这些“有问题的人”往往来自“有问题的家庭”,这些人缺少管教、缺少道德约束、缺少理财能力,与酗酒、吸毒、犯罪搅在一起。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1959年在《五个家庭:关于贫困文化的墨西哥人实例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贫困文化” 的概念,并从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层面对其作了系统研究。他在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比较研究中,发现社会文化是贫困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贫困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穷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文化方面是相互隔离的。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穷人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文化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如贫民窟中会形成特有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还使生活于其中的人形成特殊的生活方式(如赌博、举债、靠典当度日等)和行为方式(如自我控制力较弱、自暴自弃等)。这是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贫困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圈内”的人甚至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尤其是对贫困者的后代产生影响。贫困文化使生活在其中的人逐渐脱离社会生活的主流,在封闭的状态下,不断复制着贫困。
贫困文化论者试图从穷人自身的因素中寻找原因,把贫困归咎于穷人在智力上和文化上的缺陷;将贫困的主要责任推给穷人,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从而完全忽视了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为一些社会强势集团谴责穷人提供了口实。
农村扶贫政策 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到1985年,主要措施是农村改革,这个阶段减得最多,从2.5亿减到1.25亿,在7年时间里减了一半。从1986年开始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国务院扶贫办就是1986年成立的,这个是第二个阶段。从1993年到2000年是第三阶段,称为“8000万扶贫计划的实施”。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这是第四个阶段,执行的是“中国农村开发纲要”。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我们做了一项调查,(目前全国)连续两年贫困的(农村人口)76%在山区,46%人均耕地不足1亩,不但资源占有少,而且生产条件更加恶劣,所以比起八七扶贫期间来讲,(现在扶贫)难度更大,我们在新阶段的扶贫,要更加重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更加重视对贫困农民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2004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未来6年,中国将着重采取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三大新举措,全面推进农村扶贫。
观看视频:http://finance.joy.cn/video/410536.htm 2009年4月8日,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贫困评估报告。报告称,虽然中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减贫和增长成就,但是在贫困人口标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日益非正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
深入思考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扶贫?
拓展讨论题 我们应该如何来分析农村社会问题?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社会问题 贫困 简答: 简述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现阶段农村贫困的特征。 农村扶贫的阶段。 名词解释:社会问题 贫困 简答: 简述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现阶段农村贫困的特征。 农村扶贫的阶段。 论述: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贫困问题的看法。
第八章 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本章主要内容 农村城市化 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发展规律 二、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发展规律 ⒈城市化 城市化一词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和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使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社区扩展的过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 在 空前发展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起步) 1、18世纪中叶,在西欧、美国等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大大的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大大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2、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民族解放,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项目 城市化 起步 速度 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慢 高 出现 逆城市化 发展中 晚 快 低 城市发展 不合理
城市化的时间规律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有部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尚处于这个阶段 加速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郊区城市化,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后期阶段:城市化的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人口和工业、商业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空旧房增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处于这个阶段
城市化阶段发展规律 在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在总体上呈“S”型“慢——快——慢”的节奏发展。 在空间序列上,城市化要经历“前城市化——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二、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⒈小城镇论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孝通。 费孝通的小城镇论并没有否定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大中城市的发展,而仅仅强调了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起点是以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主,并且农村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是以乡镇工业的发展为前提,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是从农民自办工业形式中起步的。
⒉ 大城市论 (1)大城市论的核心观点: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城市化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 (2)大城市论的含义: 继续发展现有的大城市,并随着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适当扩大规模;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一批各方面条件优越、经济效益较高的中小城市扩建为大城市; 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新建大城市,以推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大城市论 (3)大城市论的主要依据: 农村城市化有其客观规律性,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就是实现国家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必然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工业,而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城市。因为只有高度集中的大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的大工业对供应、协作、运输、市场、情报、科研和服务等各项要求,才能把人、财、物汇集在一起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农村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是以人口持续地、大规模地向城市集中为特征的。
大城市论的主要依据 从经济效益上看,大城市的每百元资金的产出最高。因为劳动力、资金、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本身就能带来规模效益,规模效益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因此,集中型、集约型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大城市论的主要依据 小城市、小城镇经济效益低,基础设施落后,其改造总费用大。 作为小城市、小城镇发展基础的乡镇企业,其能源、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 总之,在我国资金短缺,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少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不利于农村城市化顺利、健康地发展。至于小城镇论者所渲染的“大城市病”,只要通过合理规划、积极预防是可以避免的。
⒊中等城市论 从我国的情况看,中等城市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其在人口、空间、经济这三大要素的结合上矛盾最小,比大城市、小城镇都易做到各种效益的圆满结合。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小城镇之优势,而又避免了两者的劣势。因此,中国城市化要以发展中等城市为重点。
⒋多元模式论 认为: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其城市化的进程也很不一致。因此,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模式不可能是一元的,应该是多元的,各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城市化的进程,选择不同的农村城市化发展重点。
多元模式论 “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方针在全国没有普遍适用性。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别要建设好“城镇体系”。 “对各级各类城镇、不依规模大小作硬性规定,凡是经济效益高、区位位置好、发展前景大的城镇,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应重点建设。”
5.区域现代化 主张以某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以若干小城市为中介,与地区内众多小城镇与乡村形成网络,实现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前,增长缓慢,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增长,原因是:政治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1958年~1978年前后,增长缓慢,由于“左倾”政策和十年“文革”内乱的影响,经济发展较慢。 1978年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迅速。
农村城镇化 农村地区城镇迅速扩张,即小城镇道路使农村城镇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城镇农村化 指的是由于城镇行政辖区的无限扩张所引起的城镇范围内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一般来说,在城镇范围内,农业人口占20%—30%是合理的。如果超过了30%,则城镇人口定义过宽。——城镇农村化。
问 题 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 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是不足还是过度?
四、中国农村城镇化的途径与模式 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1)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提出: 大城市重点论 小城市重点论 大中小城市并重论 多层次、非均衡发展论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2)国家的选择: 根据中国国情,确立了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小城市和建制镇)为主体的城镇化道路 以小城镇为主体是指通过大力发展小城市和建制镇,使之成为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主要是指通过发展、完善大中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合理布局,进一步发挥大中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并使之真正成为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⒊农村城镇化的模式选择 一个国家对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城市规模的大小或所谓的由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实践总结出来的城市化规律以及国情,还要用系统的观点考虑农村城市化问题。 结论:因地制宜,实施多途径、多元化的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应采用不同的途径,实施不同的模式。
农村城镇化的模式选择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模式: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群体。
农村城镇化的模式选择 中部地区模式: 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网络群体打好基础。
农村城镇化的模式选择 西部地区模式: 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干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一、农村现代化的含义与特征 二、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背景 三、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模式
一、现代化的含义 一般认为,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过程,首先是在城市范围内开始的,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一般都晚于城市,并且是在城市现代化的推动下启动的,这是由农业生产力滞后于工业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因此,农村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范式是必要的。
⒈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是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整体进程,永远具有正向的矢量演化,即在“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中,阶梯式地朝向一组复杂的、具有空间边界约束的、纳入时代内容特征的、其相对目标集合不断提升的、非线性的动态轨迹,其演化序列的极限追求即构成全人类现代化的绝对理想终极。
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发展水平的标准,更是一个过程,即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各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
⒉农村现代化的含义 (1)农村现代化的定义: 即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2)农村现代化的表现 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 农村内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 农村人口的内、外部社会流动日趋频繁; 农村人口的聚居方式也由分散向集中发展;
农村现代化的表现 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发生激变; 农村的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 农村乡村工业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城乡物流、信息流、人流的畅通,城乡差别日益缩小逐渐趋向城乡融合。
⒊农村现代化的特征 (1)农村现代化以城市工业的发展为前提: 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方法与手段均需以城市工业为基础; 农村企业的崛起,离不开城市工业的发展。 我国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相一致的,沿海发达的城市工业与城市经济,也促使了沿海地区农村社会现代化较内陆地区为先。
农村现代化的特征 (2)农村现代化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农村经济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发达的经济作后盾,农村社会现代化只是一句空话。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农村现代化的特征 (3)农村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然的社会变迁 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农村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促使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逐步使得分散的小农转变为融合于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现代农民,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农村民主规范与制度也应运而生。
农村现代化的特征 (4)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 农村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以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为既定目标的。
三、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 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逐渐减少,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向其他行业,农村“职业非农化”趋势会日益明显,与“职业非农化”相伴而生的便是农村人口城市化。
农村现代化有赖于城市化的发展,因为农村各项事业的 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依赖城市提供各种现代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 农村城市化程度是衡量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通过农村城市化实现城乡融合。
二、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国际背景 历史背景 制度背景 资源背景
国 际 背 景 中国现代化的国际背景 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国际背景
历 史 背 景 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第一阶段:(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社会系统和体制不断解体、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兴起、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近现代价值观念得以传播并伴随内忧外患的过程。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第二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建立了初具规模、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国民经济体系,但代价沉重。最大弊端是把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决然隔离,农村现代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第三阶段:(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逐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传统农民将逐步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四步曲之后走向终结。
(三)中国现代化的特征 模仿性 长期性 不平衡性 二元结构呈稳定性 政府指导的重要性
制 度 背 景 城市 农村
资 源 背 景 社会资源 人口众多等 自然资源环境 总量多,人均少
三、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多元模式 苏南模式。苏南模式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其特点是以集体企业为主以中小城市为中心构成城镇群体,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一体的格局。 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小工业。第二个特点是专业大市场。第三个特点是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珠江三角洲模式。作为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发挥本国、本地区优势,取得比较好的利益。二是积极创造外向型经济的前提条件,超前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比如电力、交通、通讯等,改善投资环境。 其他的模式:如小城镇发展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等,不管哪种模式,都受特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任何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都不可能是普遍适用的。
讨论思考 农业大学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的角色与地位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城市化 逆城市化 现代化 农村城市化的模式。 现代化的特征。. 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名词解释:城市化 逆城市化 现代化 农村城市化的模式。 现代化的特征。. 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论述:试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模式选择与存在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