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英国 南靖四中 王东建 中国 法国 俄罗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中国现代史复习 目标: 1. 能建构清晰的第一单元 的知识网络 2. 熟知各重大事件及意义 3. 进一步熟悉并提升知识的 应用、解题能力.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 和中外关系.
第十讲 中美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美 国 日 本 俄 国 法 国 德 国 英 国 印 度 澳大利亚.
走进联合国之二 --中国与联合国 主讲人:冯明臣 主办单位:社会科学系.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感受时代风云,领略伟人风采 第26课新中国外交.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中美关系 回顾与展望 张昆鹏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8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
课标版 历史 第15讲 专题小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美国犹他大学 暑期学期招生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宝洁的品牌战略.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五章 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一节 中国与国际组织(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分析框架
中国政治之外交篇 制作人:寇广鹏 王琳 李珂珂 崔新钰 王奕添 韩鹏.
中美关系.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市桥陈涌小学 吴秀堎.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 家 利 益 执教:省丹中 林兴文.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当代中美关系( ) 肖佳灵 副教授.
Geophysical Laboratory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快 乐 的 音 乐 课 开 始 了! 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二小 拉毛措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USER-PRODUCER DIALOGUE IN CHINA
西藏 Tibet.
Harvard ManageMentor®
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 第十二单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1976年)
10/0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国 际 法 第 三 十 五 讲 兰州大学法学院 李晓静.
第3课 美苏争霸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第六课 我 的 国 家.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建交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C1U5.1 You are Who?!.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欢庆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卿红玉.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习奥庄园会晤 李娜.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环境保护 / 能源 / 绿色城市 / 生态环境 / 林业局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建国六十周年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 2019/9/2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美国 英国 南靖四中 王东建 中国 法国 俄罗斯

打开外交新局面

材料二:到1970年,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提案,第一次超过支持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 51 47 材料一: 支持票 50 40 34 30 24 20 10 10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 (年份) 材料二:到1970年,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提案,第一次超过支持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 案的票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挡。 提问:请结合示意图和材料,及课本内容回答美国阻挠中国在联 合国合法席位的局面是怎样被逐渐打破的?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0世纪50——70年代 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中国,并在1970年超过反对国家 (2)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 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3)第三世界已成为联合国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改变了联合国的政治力量对比。这一点对中国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至关重要。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 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 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 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3)1971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到达纽约, 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历史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美国长 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它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讨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 (1)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3)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4)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调整战略 从中国方面看: (1)国际地位的提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美国在亚洲的收缩和保守战略 (3)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4)综合国力的增强,特别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事 (一)试探、初步接触阶段 (1)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 大门 (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二)重大突破阶段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三)开始走向正常化阶段 (1) 1978年底,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2)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是新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 访问

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 集团建立……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 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没有提出异议。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 建立这种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起这种霸权的努力。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 思考:两个联合公报的相同点是什么?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大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

(1)两个公报的相同点: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 分,从台湾撤军。 (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 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 区谋求霸权。 (3)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间敌对关系的结束, 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它反对霸权主义的原 则,有利于反霸斗争。

中日关系的改善 原因和条件:(1)20世纪50、60年代的民间外交, 为两国的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 (2)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 (3)美国避开日本政府谋求与中国关系的活动,强烈振 动了日本政府。 (4)田中角荣采取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

中日关系的改善 进程: 1、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两国决定建 立外交关系。 2、1973年初,中日互派大使。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 建立了外交关系。 3、1978年,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的重大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打破了 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外交打开了 新局面。 2、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揭开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关 系的新篇章。 (2)有利于中美、中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 定。它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