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讲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翁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2 年 9 月 9 日. 第一部分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依据 (一)、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 部发〔 2006 〕 70 号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国人部〔 2006 〕 87 号 (三)、《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粤人.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职业卫生管理 工程部 张剑.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专业网站.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关于汇率计算.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职业卫生工作有关政策法规 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 执法监督处(政策法规处) 雷晓明.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用人单位如何依法开展 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萝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张 伟 康 二0一三年七月
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劳动卫生与放射防护科 姜雪松 2011年5月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控制职业危害 保障职业健康 苏州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2.1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全省安监系统学习宣传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视频会
卫生法规 主讲人:石悦.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讲座 东莞市总工会举办 主讲:许慕樵.
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处 王小清 2012年4月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 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 与思考 安监局 张伟康.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协调司(职业安全监督管理司) 张宏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 3 章 基本概念.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化学品清单 类型.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六 兽药的管理.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销售人员的职业规划 Andy Cheng.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职业安全健康讲座

职业安全健康综合讲座 职业安全健康概述 1.什么是职业安全健康——包含的内容——解决的问题 2.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1)国外发达国家 (2)我国 职业健康基本概念 1.常见术语 2.职业病及职业危害 3.职业健康监管职责

职业安全健康综合讲座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 (1)我国的法律体系 (2)主要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理规定》等

第一章 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第一节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1. 1职业及职业活动 1.1.1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社会专业化分工,出现了行业及其专业,如畜牧业、农业、工业、商业、教育、安保业;医师、护士、教师、保安等。 1.1.2 每个人选择且相对固定从事的行业或专业的工作——职业。 职业外喜欢做的事——业余爱好。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1.1.3 工作过程——职业活动。职业活动具有目的性。 1.2 安全与健康 1.1.3 工作过程——职业活动。职业活动具有目的性。 1.2 安全与健康 1.2.1 安全:不受危险或伤害威胁的;没有受到损害、伤害的。 1.2.2 健康:表现正常、符合规律,无疾病、伤害、缺陷。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1.3 职业安全、职业健康、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的定义 1.3.1 职业安全(劳动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装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1.3.2 职业健康(劳动健康、职业卫生、劳动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 1.3.3 职业安全健康(同义词: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护):以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等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工作领域不只是作业场所。如立法、技术研究、装备生产、教育培训。 ——职业安全以防止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职业健康以防止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受各种有害因素侵害而健康受到影响为目的,在我国指的是患法定职业病。 ——手段:采取法律、技术、装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即“3E(三大)”对策: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法治:法律、组织制度; 技治:技术、装备; 人治:教育。 ——职业安全事故的致因是职业危险因素,事故发生的瞬间从业人员不伤即死;我国法定职业病的致因是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的伤害有一个时间和量的积蓄,人员不致立即死亡。广义讲:职业致病、致伤(残)、致死统称为职业危害。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职业安全健康包括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由来已久,伴随职业活动而生。如军人在军事活动中的伤、病、死。 职业安全健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需求。服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美国人:心理学家、行为学家)的需求层次理论,建立在实际观察、科学实验基础上。组合方式不同,行为有差异。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理想、抱负等得以实现 被尊重的需要 社会地位、名望、威信、成功获得他人认可 归属与爱的需要 感情、交际、友爱等 安全需要 工作及生活稳定性、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 生理需要 衣、食、住、行、氧气、睡眠等。谁动我的奶酪我要他的命!

职业健康相关概念 职业安全健康是英文“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y ”的中文译文。也有的人译成职业安全卫生。英文“health”的中文直译为“健康”,意译为“卫生”。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修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时,将“职业卫生”一词修订为“职业健康”,并正式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职业活动中的危害因素 一般 疾病 工作相关疾病 工伤 职业病

广义的职业危害类别        致死(工伤死亡) 职业危害   致伤、残(工伤、残疾)        致病(职业病、与工作有关 疾病)   “      ”为作用条件

第二节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1国外发达国家 第二节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1国外发达国家 18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机械的革新和蒸气机的出现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 19世纪至20世纪,德国因电力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煤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工开始出现。如合成染料、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兴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了X射线、原子能、高频、微波、红外线等新技术,新原料、新化学物质和高科技等被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又开始了以航天、材料、遗传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1.1工业化是职业安全健康的催熟剂 2.1.1.1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使职业安全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府关注的社会、经济及政治问题。 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段时期,由于政府、社会各界广泛缺少职业安全健康意识,同时,资本家为了利益的最大化采取了低投入、低工资、延长工时、监工监督等手段,强迫工人在十分恶劣的劳动条件下“机器人”式的作业,导致工伤事故经常发生、急性中毒、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为了争取和获得应有的职业安全健康权益,工人们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罢工,从而引起了社会对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对工人的同情和支持,职业安全健康成了社会、经济及政治问题,英国政府不得不开始重视并解决这一问题。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938年出板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世界名著,被多次拍成电影、电视和舞台剧),较为充分地揭露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 2.1.1.2工业化催生各国政府立法保护和完善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纺织厂童工工作时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有的译为童工保护法)。这是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与职业安全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法规;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1833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工厂法》,该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健康、福利作了明确的规定,成为工厂立法时期的坐标。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人运动的高涨,进入19世纪中叶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步英国后尘,也先后出台了《工厂法》。如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但《工厂法》的效力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某个或几个经济部门、某些种类的工人和某些地区,有大量的劳动者得不到类似的法律保护;且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及必要的惩罚办法,得不到严格的贯彻实施。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的高速发展和高、新、尖端技术的广泛运用,一些国家愈来愈感到必须把职业安全健康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并制定一部统一、综合、全面的职业安全健康法来解决。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1970年,美国颁布并实施了《职业安全健康法》。标志立法保护工作从工厂法、劳动法过渡到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时代的到来。 随后,日本、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芬兰、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也颁布和实施了类似的法律。 重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作用,标准配套齐全。如美国标准4大类:一般工业标准、建筑业标准、农业标准、海运业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及时修订与完善,如日本自1972年6月颁布实施《劳动安全健康法》以来,至2003年已修订、补充、完善20次;20多年来,美国标准有1000多项被废除。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职业安全健康法下的监督管理体系 教育培训 预防 职业安全 健康监督 管理体系 技术支持 工伤保险 科学技术 补偿 安全监察 应急救援 康复 法规、标准 监察执法 检测认证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以专业化监管为主。 (3)工伤赔偿社会化——工伤保险;民事化——民事诉讼。 (1)监督管理体系:组织系统上几乎全部实行中央到地方,一直到企业直线领导的金字塔形管理系统。 (2)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以专业化监管为主。 (3)工伤赔偿社会化——工伤保险;民事化——民事诉讼。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1.1.3工业化使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复杂,也使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好 工业革命一方面不断产生大量的、新的、严重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如新材料(新化工原料)、新设备(设备设计缺陷)等带来的职业危害。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为全面解决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提供了有力手段。如采用本质安全程度较高的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工艺、方法,无毒或低毒材料进行生产。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1.2现状 2.1.2.1全球每年约有2.7亿起伤亡和非伤亡职业事故,约1.6亿 工人患职业病,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WHO)专家认为相当于全球GDP的4%;(ILO)认为相当于全球GDP的5%。部分发达国家的比值统计:法3.25%、意2.03%、比1.82%、德1.49%、美0.985、英0.87%。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1.2.2美国自1993年以来,工人职业伤害及职业病发病率已经下降了30%。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职业健康问题已上升为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主要矛盾,但已程逐年下降趋势。如日本1978年发病27456例,至2004年为7609例。 2.1.2.3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职业健康工作范围已开始由传统职业病扩大到生理、心理、精神领域。如日本有“过劳死”。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2职业安全健康的中国化发展 2.2.1称谓 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健康。 2.2.2监管体制 1998年以前,劳动部门;1998以后,卫生、安监、劳动部门、工会共管。其中1998年~2003年,职业卫生由卫生部门负责,2003年以后,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责部分划转安监;2010年,中编委又对安监、卫生、劳动、工会的职责进行了调整。

职业安全健康的发展与现状 2.2.3法律 《宪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 2.2.4现状 2.2.4.1职业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事故死亡人数保持了多年持续下降;职业病发病率有上升之趋势。 2.2.4.2现有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无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指标。如致病率、致伤率、致死率、致残率等。

4.法律 《宪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 5.现状及趋势 (1)职业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事故死亡人数保持了多年持续下降;职业病发病率有上升之趋势。 (2)现有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无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指标。如致病率、致伤率、致死率、致残率等。

二、我国的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面临的形势 (二)职业健康监督管理

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势 1. 全国形势。总体上,我国职业健康工作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表现在: 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职业健康监管队伍 防治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从2008年以来多次强调:“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各级党、政越来越重视。 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但职业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业危害的范围广,接触有害作业的人员多,职业病患者总量大,尘肺病患者多。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近8亿人员就业,分布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30多个行业、1600多万个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有害作业的职业人员有2亿人以上。建国以来,截止2009年,累积报告职业病722730例,其中尘肺病为652729例(已死亡148431例,现患504298例),占总病例数的90.31%。职业危害接触人数、分布领域、患者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病发病率高,新增患者多,近年仍呈上升趋势。按时间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报告职业病50多万例,占建国以来累积报告数的70%以上,近年全国每年报告的新发职业病在15000例左右, 2008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共报告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占总病例数的78.79%,累积尘肺病例64万。2009年达到18128例,尘肺病占总病例数的79.96%,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尘肺病例数的91.89%,呈上升趋势。

底数不清 职业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完善 信息不畅、不准,迟报、错报、漏报 体检率、监测率底 技术服务覆盖面窄

ILO认为中国职业病漏报情况严重,ILO推算中国与职业危害相关的事故造成的死亡每年应有7.36万人。 四川省每年有1200多万人到东南沿海地区或煤炭生产大省打工。据该省卫生部门统计显示,近两年来他们共受理职业病诊断申请7万多起。但是,多年来到底有多少人在外打工者受到职业伤害,这个底数也不清楚;上海和江苏两地卫生和安全监管部门分析,在当地具有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企业比例约达30%-50%。

三是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转移严重 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快速转移 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由国外向国内转移

四是维权失控职业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影响极大。 河北白沟导致6人死亡的苯中毒事件 2002年春节河南许昌等地部分到河北省高碑店市箱包生产加工企业打工人员,在回家过春节期间,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并有6人相继死亡,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有25人苯中毒。 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职业危害事故 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职工陆续患矽肺病,截止7月2日,已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1343名职工中有200人患矽肺病。

福建仙游县尘肺病事件 2000至2003年在仙游县各石英加工作坊打工的贵州返乡农民工89人中有46人被确诊为尘肺病,其中18人死亡。经检查,仙游县63个石英作坊粉尘含量超标,最严重的竟然超国家规定标准361倍! 盘江锑白厂砷化氢中毒事故   2007年5月4日至10日,安龙县盘江锑白厂生产电解锌作业场所,陆续发生作业工人砷化氢中毒,造成23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  

佛山一首饰厂近5000名工人因尘肺病问题拒绝返回工作岗位与厂方对峙,事发当天当地警方出动数百警力以防止事端扩大 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1300多名工人罢工 广西1001农民工在海南金矿打工确诊225矽肺病,14人已死亡 云南63农民工在安徽凤阳石英砂厂,确诊30矽肺病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

五是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ILO指出:全球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4%。2009年我国GDP为33.5353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照此估计,我国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4万亿元 。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六是造成的社会后果严重

2.我区职业健康形势特点 一是有可能正进入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的高发期。我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晚,现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加工比例较大,煤炭、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是重要支柱产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职业危害严重,一线从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较多,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较低,缺乏职业健康知识,自我防护意识差。

生产经营企业大部分都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以来建设生产的,多数企业的建设都未执行职业健康设施“三同时”,因工艺落后、管理上重视不够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二是控制生产安全伤亡事故的任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将十分繁重,使安全生产监管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为主转变面临极大的挑战。我区以煤矿、非煤矿山、煤化工、建材、落后的道路交通等构成的高危行业产业结构难以一时改变,使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压力难以缓解,安全生产监管的重心难以向职业健康转移。

三是职业健康工作基础差。存在职业危害的中小型企业点多面广,生产工艺落后,缺意识、缺装备、缺设施、缺管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缺职业健康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缺人员、缺装备。

职业健康 =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二)职业健康常见术语 1.职业健康(卫生) 职业健康 =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职业卫生 劳动卫生 工业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国标GB/T15236-2008) 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国标GBZ/T224-2010) 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ILO和WHO:促进和维持所有职工在身体和精神幸福上的最高质量;防止工人中发生由其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各种有害健康的情况;保护工人在就业期间免遭由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所产生的各种危险;使工人置身于一个能适应其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职业环境中。 所

国际职业卫生协会和美国职业卫生协会:职业卫生学是对产生或存在于作业场所,并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科学;研究上述危害因素对周围的社区和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ILO《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55号) 第3条(e)款:“与工作有关的‘健康’一词,不仅指没有疾病或并非体弱,也包括对于工作安全和卫生直接有关的影响健康的身心因素” 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均是防止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因此国外许多国家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

2.职业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生产活动----疾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法定职业病制度) 18世纪前的农业社会---没有职业病的记录 从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矽肺,可以推测古代给法老王修建金字塔的石工因接触矽尘而罹患矽肺病。但“矽肺”这个名词直到1870年方才出现。

德国的Agricola(16世纪)所著的《论金属(Deremetallica)》中述及金、银、铅、铜、锌、汞等引起的职业病。 Ramazzini “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意大利Ramazzini(1633~1714年)出版了《手工业者疾病》(1700年)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石工等的疾病和金属中毒等,成为职业病的经典著作,而Ramazzini也因此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工业革命---职业病复杂多样化 18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机革新和蒸汽机),工业上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劳动条件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并出现雇佣童工等问题。 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推动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开始煤化学工业的生产,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等。但也出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癌等问题。

20世纪,许多发达国家又兴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合成生产了许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性肿瘤等新的职业卫生问题。 职业卫生的概念内涵随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

我国《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108号,卫生部、劳动保障部) :10类115种职业病 1.尘肺:13种(含其他)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含其他) 3.职业中毒:56种(含其他)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6.职业性皮肤病:8种(含其他) 7.职业性眼病: 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9.职业性肿瘤:8种 10.其他职业病:5种

2002年ILO《关于职业病名单及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登记与报告建议书》(第194号建议书,简称2002年职业病名单建议书) (1)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 化学因素所致的疾病:32种(含其他) 物理因素所致的疾病:8种(含其他) 生物因素所致的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

(2)目标器官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职业病: 10种(含其他) 职业性皮肤病:2种 职业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3.职业肿瘤:15种(含其他) 4.其他:矿工的眼球震颤

3.职业危害 狭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职业病危害) 广义:致死、致伤、致病 4.职业危害因素 狭义:指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从业人员患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广义:能导致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各种因素(危险因素、危害因素)

5.职业禁忌 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6.职业健康监护 以对作业人群实行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作业人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检查及其档案管理

7.工作相关疾病 也称职业多发病:职业危害因素只是诸多发病因素之,或者只是诱因或是加重因素。大部分人群调离或改善工作环境后,疾病可以痊愈或缓解。 8.职业接触限值(OEL) 全称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用于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评价,方法分为个体检测法和定点测定法)

(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的接触浓度。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转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3)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瞬间值)

9.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 8h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10.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11.工作地点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点

12.呼吸性粉尘(dae)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能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µm以下,其中直径在5µm的粉尘采样效率为50%,简称为呼尘(dae)。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 一、卫生部职责 二、安监总局职责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责 四、全国总工会职责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一、卫生部职责 ㈠负责会同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拟订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规划,组织制定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㈡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 ㈢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出职业病防治对策。 ㈣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个人剂量监测、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等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㈤负责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 ㈥负责职业病报告的管理和发布,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科学研究。 ㈦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工作。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二、安监总局职责 ㈠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组织拟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工程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相关标准。 (文件) ㈡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组织查处)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㈢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负责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前期预防) ㈣负责依法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工作。负责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前期预防、中介监管、培训) ㈥负责汇总、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信息,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综合协调)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㈠负责劳动合同实施情况监管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定劳动合同。 ㈡依据职业病诊断结果,做好职业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四、全国总工会 (一)依法参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反映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在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职业健康法规体系 二、主要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职业健康法规体系(5个层次)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主性法规 规 章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宪法:全国人大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 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主席令第××号) 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及法律制定和颁布的(国务院令第××号) 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 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布的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基本五个层次: 1、宪法 2、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 3、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9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 4、地方性法规 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 5、规章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管总局23号令)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国家安管总局27号令)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主要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二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对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总体规定。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的专门法律 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三项总体要求:一是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二是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三是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一章 总则(1--12条) 第二章 前期预防(13—18条)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条) 第五章 监督检查(55—61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62—76条) 第七章 附则(77—79条)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病立法的目的: 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病具备的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职业病具备的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防治结合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含意: (1)预防为主,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治”的负担与代价;   (1)预防为主,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治”的负担与代价;   (2)所谓“治”,不只是对职业病的诊断治疗,更重要的是对职业病危害的治理,这既是“防”,也是“治”;如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控制措施和治理措施;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3)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后果的工作场所,做到“防”中有“治”,“治”中有“防”,以“治”促“防”,通过“防”解决“治”的问题。所谓“防”中有“治”,就是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一边对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治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边及早地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安排职业病人的诊断治疗。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所谓“治”中有“防”,如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对职业病的病因学诊断分析,找到其致害原因,分析发病机制、发生规律、总结预防工作经验与教训,进而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上的问题作出分析诊断,并提出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对策和有效措施。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分类管理 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分类管理; (2)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3)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4)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综合治理:  是指在职业病防治活动中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如立法、行政、经济、科技、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等,并将其纳入到法制化统一监督管理的轨道,对职业病危害所进行的治理。包括政府的规划管理与组织领导、安监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工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自律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会组织的督促与协助、劳动者的民主监督等。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七条  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七条  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