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本 文學 Fontwork Fontwork 小說 Fontwork Fontwork 傳奇 竹南國中 陳明義 蔡娟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航海王 708傅御.
Advertisements

26/03 (星期五) 數學日營 (保良局大棠度假村) 全方位學習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話本 文學 Fontwork Fontwork 小說 Fontwork Fontwork 傳奇 竹南國中 陳明義 蔡娟娟

一、時代遞嬗 先 秦 其意義與後代小說之意義不同 《莊子‧外物》 莊子 小說家者流,概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內容 《漢書‧藝文志》 班固 代表作品 代表 人物 先 秦

先 秦 從中所錄十五種小說 《漢書‧藝文志 》 燕太子為最早 內容 《隋書‧經籍志》 代表作品

西京雜記 零星掌故 劉義慶.世說新語 名人舊事 干寶.搜神記 代表 漢魏六朝 神異鬼怪 筆記小說 種類 性質

沈既濟. 枕中記 神怪 杜光庭 .虯髯客傳 豪俠 陳鴻 .長恨歌傳 白行簡.李娃傳 代表 唐 愛情 傳奇 種類 性質

以話本為主(短篇白話) 話本 多仿唐人作品 特色 宋 傳奇 短篇小說 種類 性質

元 羅貫中.三國演義 (最通行文言白話交雜) 施耐庵.水滸傳 (第一部最著名白話章回小說) 代表 章回小說 性質

明 拍案驚奇初刻、二刻 今古奇觀 凌濛初.二拍 章回 小說 吳承恩.西遊記 施耐庵.水滸傳 許仲琳.封神演義 短篇 代表 性質 馮夢龍.三言 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明 馮夢龍.三言 短篇 代表 性質

清 代表 儒林外史 紅樓夢 吳敬梓 諷剌 短篇 小說 曹雪芹 言情 章回 種類 性質 晚清四大 譴責小說 1.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2.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劉鶚—老殘遊記 4.曾樸—孽海花 吳敬梓 諷剌 短篇 小說 蒲松齡.聊齋誌異 (短篇文言,體裁似唐代傳奇)。 曹雪芹 清 言情 章回 種類 性質 晚清四大 譴責小說

小說文學 二、入門概述

※小說雖為「虛構(情節)」, 但在虛構中寫出種種最「真實 (主題)」。 ※小說=主題+題材+情節+人 物。

如何讀小說? 1找出主角 2研究主角的性格 3找出故事中的問題 4如何解決問題

5故事發生的時空背景 6主題 7作者的觀點 8故事的前後時間及如何集 中描寫 9象徵的意義

【小說的要素】 一 (題材)是小說的基本 面,,是一些按時間順序排 列的事件的敘述。美好的故 事(題材)是小 說成功的先 決條件。

二 情節(事件的安排)是小說的靈魂,指事件的安排。其型態可分簡單複雜與重疊三種。

情節指的是小說、戲劇等文藝 作品所反映的矛盾衝突的發生、 演變和解決的過程。 完整的情節一般由「開端」、 「發展」、「高潮」、「結局」 等組成。

三 (詮釋的意義)指事件所釋 出的意義而言。小說(或文 學)的主題,並不等於一般所 謂的中心思想, 它經常是繁 複多重的。小說(或文學)的 奧秘, 即在於此。

四 (圓形人物---好人、扁 形人物---壞人)分簡單 的與複雜的兩種,人物刻 劃往往 關係到小說的成 敗。或是虛構的角色,或 是被誇大的歷史人物。

不管是主角或配角,他們的性格可 分為:英雄型(超人)、智慧型 (柯南)、憂鬱型(少年維特的煩 惱)、頑固型(愚公移山)、陰險 型(曹操)、慈悲型(唐三 藏)...並由他們的對話,了解 人物的身分、地位和個性。

五 對白:(對話)不僅有助於 人物的刻劃,同時 也可藉以 推動情節。生動、貼切的對 白往往是 好小說的關鍵。

六 (敘述的角度:全知、第三人 稱、第一人稱[我])敘述者所採 取的角度或立場,分第一人 稱、 第三人稱、全知等類型。作者必 須根據題 材的需要,選擇觀點, 以發揮小說的美學。

七 (時間與空間)即小說的背 景,適切的場景是小說成功 不能忽略的存在。

文學作品素質 一、能激動讀者:真 二、想像豐富與文字美妙:美 三、善的條件:涵蘊教善的意義

小說與作家 一、作家的經驗 二、小說創作的重點 1.人性 2.人生

【小說的分類】 以內容分: 歷史小說(三國演義)、 神話小說〈盤古開天〉 偵探小說(福爾摩斯)、 愛情小說(紅樓夢)、 科幻小說(倪匡)、 武俠小說(金庸)...

以篇幅分: 以時代分: 分 古典小說(西遊記)、現代小說 長篇小說:六萬字以上 中篇小說:三萬字至四萬字之間 短篇小說:一萬字以內  分 古典小說(西遊記)、現代小說 以篇幅分: 長篇小說:六萬字以上 中篇小說:三萬字至四萬字之間 短篇小說:一萬字以內 極短篇小說:約一千字左右 文言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 1.長篇寫整個人生,短篇寫人生之某一 部分 2.特色:三一律原則--- 同一人物(人數) 同 一空間(範圍有限) 同一時間(一天) 1.長篇寫整個人生,短篇寫人生之某一 部分 2.特色:三一律原則--- 同一人物(人數) 同 一空間(範圍有限) 同一時間(一天) 3.旨在表現人生中精采部分而非 敘述報告故事

長篇小說 1.表現整體人生之錯綜複雜 2.特色:注意全局之呼應,避免重複 矛盾缺漏,在複雜變化之中把握緊密 和諧 中篇小說 1.手法結構:如長篇,人與事較長篇 為簡 2.特色:介乎長短篇之間,寫作 較易成功

創作順序 定主題 設計人物、情節 情節設計 佈局

決定體式與手法 自述式:第一人稱 他述式:第三人稱

手法 一、平敘法:從頭到尾陳述出 來,缺點是過於刻板 二、倒敘法:利用回憶方式將 故事寫出。 ---鐵達尼號

三、突起法:使用突出之一點開始, 然後回溯或向後延伸。 ---劍魚<由一場爆炸案開始 演,調查每位涉入案件者,又由 涉入者帶領讀者回憶爆炸案策劃 的過程>

四、合攏法:雙管並進,漸漸 合一。<愛是您,愛是我> 五、錯綜法:以現在、過去、 未來三種時態的人事間錯綜 進行。

敘事觀點 一、第一身非主角敘述者 作者是故事人物之一,介紹讀者 進入想像的世界 如<和平飯店---小男生>、 作者是故事人物之一,介紹讀者 進入想像的世界 如<和平飯店---小男生>、 白先勇的<一把青>、小雛菊

二、全知全能敘述者 作者超離各個人物之外,凌駕 的眼光來交代一切人物事件 如:美麗待續、張愛玲的花凋

三、第三身主角敘述、第一身 主角敘述者 敘述者化身為小說中的主角,活動狀況全 繫於主角的心靈,以主角的思想情感感覺來 進行敘述,主角不離開,事件都與他無關。 如:金庸<神雕俠侶>

題材論---人的題材 外型 表情動作 性格 心理

小說文學 三、結構內容分析:以傳奇小說離魂記為例

離魂小說之背景 古代文學作品裡,常有「離魂」和「還魂」 的故事,特別是在小說、戲曲中。在六朝志 怪小說裡。,如《幽明錄》、《搜神記》中已 有離魂情節的產生,衍至唐朝,魂體分離的 設計已經成為故事中的重要轉折。由於小說 戲曲的格局內容,大多是以虛構或寫實的方 式,透過模仿社會現實生活來描寫人生社會 的情況,藉客觀世界的事象形跡來表現某種 人生意識。

造成靈魂與軀體的分離往往發生在兩種 情況下:一種是由於心神的極端作用, 造成靈魂脫出了軀體,但仍具其人形並 且能自由活動者,稱之為「生而離魂」。 另一種則是人死後,形體消逝,亡魂遊 走,以「鬼」的模式出現,此是為「死 後離魂」。這兩種離魂的狀態,都是靈 魂脫離形體而單獨存在作用的一種變化。

不論是生的離魂或是死後亡魂,能夠 「還魂」,卻是人們心裡一種美好的願 望。實際上,人死亡後,靈魂再度復歸 原身,或借屍還魂這樣的例子非常罕見, 即使有,也毫無科學依據。由於死亡時 間長了,留在人間的屍體就會被掩埋或 腐爛掉,此時亡魂能否與原屍身再度結 合成為復活觀念的關鍵問題。

中國人認為靈魂固然重要,榮枯 有限的肉體更是可貴,因此強調 人們應該一方面追求肉體與靈魂 的統一,另一方面則該注重肉體 所象徵的現實生活。復活不是來 生的開始,而是此生的繼續。

內容結構分析 <離魂記>經歷了五個曲折: 1、倩娘的父親很早應允把倩娘許配給王宙。 倩娘、王宙青梅竹馬、情深意篤,而及至倩 娘長成,其父竟又反悔,把倩娘許配他人。 風波乍起,情節逆轉。

2、王宙無奈、訣別上船,遠去他鄉。夜間, 忽然聞岸有一人行走甚遠,須臾至船,原來 是倩娘趕來。 3、倩娘與王宙私奔成功,經五年生二子,夫 妻和順,安享天倫,不料情節又轉,倩娘思 念父母,感到恩慈閒阻,無顏獨存,夫妻雙 雙還家。

4、及回家,倩娘父親張鎰說其女病在榻 上,不曾離去,不信王宙之說,待派人 上船檢視,倩娘魂與家中並體合為一人, 才使張鎰相信。 5、張鎰信了此事以後,會不會容忍這樁 婚事,其結果又將如何……。

癡心女子倩娘---生而離魂<離魂記>,中 心人物—倩娘,所反映的主題是青年男女對 自由愛情的追求,反對傳統之婚姻。 倩娘---幼女,端妍絕倫 張鎰---因官家於衡州,性簡靜,寡知友。 無子,有女二人,其長早亡。 外甥---鎰外甥太原王宙,幼聰悟,美容范, 鎰常器重。

敘事情緣評析 以男女情愛為主題,情節扣人心弦、纏綿悱 惻的愛情,才能獲得讀者的青睞。當倩娘得 知無法與王宙相守,當夜自己的神魂便不顧 一切的追隨王宙……。

對傳統的反抗(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社會規範等)、不信鬼神 <離魂記>中倩娘的形象十分鮮明,性格十分 突出。他與王宙自幼青梅竹馬,長大後心心 相印,感情彌篤。宙與倩娘長思感想於寤寐, 家人莫知其狀;他們是自由擇婚,並且兩相 愛慕,互為知己。

當聞婚變,倩娘徒行跣足,魂 靈追隨王宙而去,他解釋自己 的行動時說「今將奪我此志, 又知君深倩不易,思將殺身奉 報。是以亡命來奔。」她對封 建家長的包辦婚姻,表現了強 烈的反抗精神。

追求真愛、真情 倩娘為了愛情,不怕艱難險阻,願意「思將 殺身奉報。是以亡命來奔。」正 出於這種生死不渝的感情,她的靈魂才能突 破肉體的限制,衝破束縛,終於和相愛的情 人形影相隨。倩娘與王宙私奔成功,經五年 生二子,夫妻和順;倩娘是個堅貞、忠誠, 敢於反抗和追求的可貴女性。

離魂情節—生而離魂 他們兩相愛慕,互為知己。當聞婚變, 倩娘徒行跣足,魂靈追隨王宙而去。這 裡不僅寫出了特定的環境,而且寫出了 人物的心理活動。倩娘為了愛情,不怕 艱難險阻,願意「殺身奉報」。正出於 這種生死不渝的感情,她的靈魂才能突 破肉體的限制。

倩娘之所以會「離魂」,是因為要尋找「真 愛」;當他擺脫了「形體」之束囿 時(父命、封建體制、社會規範等),他的 「神魂」(自由意志、中心思想等)才能勇 敢地去追求屬於自己的真正幸福。但「離魂 相聚」只能解決暫時的分別與離愁,必須還 要經由「魂歸現實」的重要手續,才能在人 間秩序裡達到一個圓滿的周延。

魂奔---突破現實生活中禮教的, 實現愛情的理想 魂奔---突破現實生活中禮教的, 實現愛情的理想 在超乎正常的狀況下,活著的人發 生魂身分離的超現實現象,目的往 往是為了「為現實生活中所不能為 者」,是一種奇特的帶有達成自己 嚮往意味的靈魂活動,有別於人間 的私奔為,於是稱之為「魂奔」。

離魂觀斷出現於文學 作品中,是出自於作 者內心的深層投射, 人們所幻設出來的超 現實,尹飛舟稱這種 現象為「魂奔」。

彰顯家的功能—社會化 家中人認為這事太邪,一直 保守秘密,只有親戚有暗中 知道的。過了四十年後, 王宙夫妻去世,他們的兩個 兒子都被舉為孝廉,官作到 丞尉。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