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涂裕春 E-mail:yutu99@163.com QQ:254391632
主要参考书 1.(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 2. 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Krugman P R:《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袁志刚,宋京:《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7.《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国际金融报》、《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等相关专业理论报刊。
考核方式 考勤和三次平时作业或课堂讨论(30%) 期末考试(70%)
第一章 绪 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学并不是为了设计和制定政策,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国际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第一章 绪 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学并不是为了设计和制定政策,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国际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世界最大炼油厂被炸的影响 --国际黄金价格的涨跌 --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的贸易摩擦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国际经济环境中: 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经济上孤立存在。有句俗语:美国打喷嚏,欧洲就发烧,全世界就感冒。人们还用“蝴蝶效应”来比喻各国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可以使世界股市剧烈波动……。
国际经济学有助于你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如何从中受益及如何分配? 为什么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为什么又要主张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为什么中国要加入WTO?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
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沿革和发展 一、二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济恢复迅速 国际金融稳定 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对日益膨胀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研究的国际经济学产生
二、国际经济学和国内经济学的区别 国际经济发生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而国内经济发生在一个主权国家之内。 国家与地区家庭不一样。国家可以在各国和本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竖起各种各样的的壁垒。作为主权国家,它可能觉得其它国家的利益无关宏旨。国家可以使用种种政策工具:他们自己的货币、自己的贸易壁垒、自己的财政政策、自己的有关公民资格和居留权的种种法律。 只要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国际经济学就必然是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每个国家都有一整套国家政策。并且,对于每个国家来说,这些政策都是旨在为本国某些选民的利益服务的。人们应该记住,各国几乎都不会把外国人的利益和本国人的利益同等看待。
国际经济发生在不完全竞争的、分割的市场环境中, 而国内经济发生在高度竞争的, 统一的市场环境中。 国际经济发生在跨国环境中,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货币银行制度、税收保险制度、 人们的收入水平、 偏好、文化习俗以及语言不同。而国内经济发生在相同的经济制度、文化习俗的环境中。 就每个主权国家来说,他不仅有一种单独货币,而且政府有其自己的财政开支和征税的权利。不同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的差异,一般来说要比国内省市之间在税收政策上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税收的差异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和商品流动。 银行纷纷去巴哈马建立分行,因为那里的资本收益率税率低,帐目检查比较松。海运公司纷纷到利比里亚和巴拉马注册,因为那儿的注册费用很低,而且可以不必像其它国家那样必须雇用工资较高的该国海员。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 生产资源、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效率不高; 国内经济的要素流动效率相对比较高。 古典经济学家强调要素在国内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而在国际上则不行, 目前虽然资本、 劳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流动, 但是在各国之间仍然存在要素收益的差异。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结构 一、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查尔斯· 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关系。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结构 一、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查尔斯· 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关系。 第尔伯特·斯奈德: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间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数量、原因、过程及其趋势, 以及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瓦尔特: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陈彪如: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所引发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独立主权国家相互作用的一些经济问题:贸易利得(收益)、贸易格局(模式)、贸易政策、国际收支、汇率确定、国际政策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
彼得·林德特: 只要国家存在, 国际经济学就必须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学科而单独存在的分析体系。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研究直接约束这一流向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是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模式、 国际贸易的利益产生和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外汇理论、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储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流动)
国际经济学的有关问题是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些特殊经济问题已引起,这里始终贯彻着7个问题:贸易收益、贸易格局、贸易保护主义、国际收支、汇率决定、国际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经济学分为两大部分:国际贸易的研究和国际金融的研究。国际贸易分析首先着眼与国际经济中实物的交易,即商品实物的转移或者经济资源的有形转移;国际金融重视国际经济学的金融方面,例如汇率的确定, 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世界金融交易等等。在现实的世界中,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之间没有一条简单的界限划分。大多数国际贸易中包含着货币交易,许多货币变化是贸易的重要结果。 保罗·克鲁格曼
三、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征 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国民收入、就业、货币供需、 汇率、进出口、 国际交换价格的确定、利益的分配、关税、 福利效应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经济图形工具、经济数学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以静态为主的发展经济学:比较利益陷井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相结合。
规范经济学侧重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 判断应该怎样做才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所以规范经济学通常被称为政策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实证分析为规范经济学提供分析的基础,离开实证分析的理论是缺乏说服力的, 而仅有实证分析而没有规范研究则会失去经济学的社会意义。
在国际经济学中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和方向、 贸易利益和分配;利用规范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如何利用适当的国际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和合作, 达到世界资源配置合理化。 在国际经济学中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流动、债权和债务以及货币因素对国际收支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汇率的确定;利用规范经济学研究如何建立适当的国际金融制度, 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国际贸易纯理论 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国际贸易的基础(原因) 国际贸易的模式(流向) 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 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均衡价格)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国内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全部贸易理论基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其一,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 其二,大卫李嘉图的继承与发展阶段。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以比较利益为支柱的古典贸易理论便最终确立起来。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 政策主张: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 Mun ) 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平衡论。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
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 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案例: 伊丽莎白即位后,表面上曾项布一些禁止海盗活动的法令。如1565年11月8日,枢密院通过法令,指定官员来镇压海盗,并制定具体措施。1566年又制定了一个追捕海盗的计划,并对其进行严密监视。事实上,当她看到海盗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并可资利用时,就转而采取招抚政策,使其为王国服务。女王暗中给予海盗集团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资助和支持,唆使他们去大西洋一带抢劫来往的西班牙船只,后来又干脆指使他们直接侵略西班牙沿岸及其在美洲的殖民地。此时,海盗已成为英国在殖民掠夺和国际角逐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德雷克、霍金斯、弗罗比歇等这些著名的海盗头目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海盗式的军事远征活动,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和贸易独占,为英国掠夺了大量财富。据统计“英国至少获利一千二百万英磅”。正是这笔巨额财富转化为资本,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 亚当.斯密,1776
一、背景知识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Adam Smith (1723-1790)
二、基本概念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
三、基本观点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四、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 假设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 假设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 假设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假设5: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 假设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假设7: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
(二) 生产和贸易模式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 的产品;
(三)一个例子 表1-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从表1.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量)为8(120/15),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20(100/5);美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和10,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美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 小 麦 布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英 国 15 120 5 100 美 国 10
从表1.2可以看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仍是240,没有变化,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400,比分工前增加了200个单位。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表1-2 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 麦 布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英 国 20 400 美 国 240
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与美国12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1 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与美国12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1.3所示。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美国各增加了100单位布的消费量。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 表1.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小麦消费量 布的消费量 英 国 120 200 美 国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第二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另一个国家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则这两个国家之间不会进行贸易。根据这一理论,国际贸易可能只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任何贸易。这显然与国际贸易的现实不符。1871年,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一、基本概念 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一)大卫·李嘉图模型的基本假设: 1×2×2模式:一种资源、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固定的要素禀赋水平、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商品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而且生产成本是不变的,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技术的差异,技术水平是不变的; 进行贸易的国家国际收支处于完全平衡状态, 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 自由贸易,不存在贸易限制; 完美市场: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自由竞争; 不考虑运输成本; 不考虑货币因素的影响;
(二)生产和贸易模式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三)一个例子 从表1.4可以看出,中国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中国在小麦上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4,而布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相比之下,中国布的绝对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小麦的绝对优势比布的绝对优势要大,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专门生产布,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 表1.4 国际分工前各国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小 麦 布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劳动生产率 美 国 10 120 12 100 中 国 40 3 20 5
如果假定美国以120单位小麦与中国150单位布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水平比国际分工前都增加了50单位,小麦的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没有变化,由此可见,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开展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因此,不仅美、英等发达国家之间可以开展自由贸易,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以开展自由贸易。 表1.5 国际贸易后各国产量分配 小 麦 布 美 国 120 150 中 国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之后,两国的总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增加情况如表1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之后,两国的总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增加情况如表1.6所示。进行国际分工后,世界布的产量由200增加到300,增加了100单位。 表1.6 国际分工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 麦 布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劳动生产率 美 国 20 240 12 中 国 60 300 5
比较优势的来源: 国际贸易的效应: 自然禀赋的差异; 企业家精神; 劳动者的技能; 组织能力; 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亚当·斯密): 实现专业化分工(大卫·李嘉图) 吸收外国的技术;改变需求结构;激励企业家精神;鼓励发明创造;(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绝对利益论 I1 T X M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C A I0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Z E QM O QX J P
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U国的生产均衡点在E点,在该点Px/Pm=Lx/Lm, 即边际生产率与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因此作为社会福利象征的无差异曲线I0也就必然在此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整个经济处在其资源条件所许可的帕雷托最优状态。 开放经济下的均衡 U国将获得一种有利的贸易条件(上图中的TP线)。这种贸易条件根源于U国在生产X商品时所具有的生产率方面的绝对优势。它决定了U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X商品,却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出售X,由此增加国民福利。 同样W国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可见,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不是零和博弈。
我们可以从下图的演变过程来看李嘉图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封闭经济均衡 M Iw' W 开放经济均衡 Ew' U" Iu' Ew Eu' U Iw Eu Iu W" 45° X O U' W'
大国经济模型的构造 放松U为小国的假设,我们得到由两个经济规模相当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其中U生产X有优势,W生产M有优势。 大国经济模型的假设,使得我们可以把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加而得到下图:
大国经济模型 大国经济贸易模型 H: 两国全部生产M时M的最大产量 It EH: W国专业化生产M, U国两者都生产 M Iu H E G E: U国专业化生产X, W国专业化生产M H E G EH: W国专业化生产M, U国两者都生产 EG: U国专业化生产X, W国两者都生产 O X G: 两国全部生产X时X的最大产量
各种均衡状态的福利比较 ---世界无差异曲线It相切于E,这表示U国与W国两国均实行专业化生产,X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就是U国的贸易条件)正好处在U国与W国的相对成本之间(即Iu)。由此,U国可以把X卖的贵些,而W国则可以买的便宜些。此时社会福利最大。 ---相切于EG段,此时U国专业化生产X, W国两者都生产,这种情况与U为小国模型时基本相同。 ---相切于EH段,此时W国专业化生产M, U国两者都生产,与上面结论完全相反。
所以,当一国面临x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于其机会成本时, 该国就专门生产x产品,当x产品的相对价格低于x的机会成本时, 该国就专门生产y产品。
两种可行的图形表述 对于一个国家,给定一定的劳动和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以下的等式: 专业化生产X产品的数量: 专业化生产Y产品的数量: 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相对成本): 其中,alx/aly 是相对成本,也是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如果, 两个国家的相对成本存在差异,可以用以下的图形表示:
在这样的贸易条件下,1国出口0A的X产品,按照世界市场的交换比例,可以进口OF的Y产品。比较国内的交换多出EF。反之亦然。 Y=(alx/aly) 2x y Y=(alx/aly) interx G F E D K Y=(alx/aly) 1x C ρ B β α 0 H A x 其中(alx/aly)inter为贸易条件,为tanρ。1国国内交换比例为(alx/aly)1,为tan α, 2国国内交换比例为(alx/aly)2,为tan β。 tan α < tanρ< tan β。 在这样的贸易条件下,1国出口0A的X产品,按照世界市场的交换比例,可以进口OF的Y产品。比较国内的交换多出EF。反之亦然。
0 A” E X2 Y2 B” ρ β 转换曲线表示约束条件, 虚线表示一系列的实际收入水平,离原点越远的虚线,表示真实收入水平越大,在相关约束条件下, 求解实际收入的最大化。从上图可见是B”点, 也就是说,在贸易条件为ρ时,该国要获得最大实际收入的生产点是专门生产Y2产品,即实现完全的专业分工。
世界收入最大化 其中,两种产品的产量为世界各国两种产量之和,资源约束为世界各国劳动资源约束;所以求解世界实际收入最大化就是求出距离原点最远实际收入曲线和世界转换曲线的交点。
YW HY R E F E’ ρ 0 HX A XW 在这里可以看到,根据从A点出发,由于两国的相对成本的差异,II国减少一单位X产品的资源,生产Y产品多于I国,所以两个国家实现世界实际收益最大化的点时R点,两个国家分别完全专业化生产X、Y产品。这一点又称为李嘉图点。 在世界转换曲线上的任意点的实际收入都大于转换曲线内的任意点, 所以,帕累托认为国际贸易有可能引起比较封闭情况更坏的结果在这里是不能证明的。同时也不需要引进效用函数来证明。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
第三节比较利益的分解 一、互惠贸易的交换比率与比 较优势理论的例外
(一)互惠贸易的交换比率 国内商品的交换比率由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决定,比如在美国单位劳动投入的小麦(W)产量为12,单位劳动投入布(C)的产量是10,因此美国国内的交换比例是:1W=5/6C(即相对价格),同理中国国内的交换比例是: 1W=5/3C。 互惠的国际贸易的交换比率要在参加贸易的两个国家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之间,否则其中一国就会退出贸易。上例中美国和中国之间互惠贸易比率范围是:5/6 C < 1W< 5/3 C。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 比较优势原理有一个不常见的例外,那就是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者的不利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例如,如果中国单位劳动投入的布的产量不是5单位,而是2.5单位,则中国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均只有美国的1/4那么美国和中国将均无比较优势,两国不会有互惠的贸易发生。
二、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劳动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劳动的不同质性; 所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优势原理可以不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1936年哈伯勒·戈特弗里德(Haberler·Gottfried)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 哈伯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曾经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和讲授经济学。1936至197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授。
图示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W Wmax A B C Cmax C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s, 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机会成本”则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例如: W Wmax A ⊿W B ⊿C C Cmax C PPC和机会成本
一个例子 在前面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例子中,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美国要增加种植一单位小麦,就必须放弃5/6单位布的生产。于是,美国种植一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5/6单位布。相同的道理,中国增加一单位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是5/3单位布。小麦的机会成本在美国要比中国低,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一)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而中国应专门生产布。在这里我们虽没有作出劳动是惟一生产要素和劳动是同质的假设,但得出的结论与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1、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
(1)机会成本不变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PPC为一条直线; W 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的W均为3/5个单位。 C 机会成本不变
(2)机会成本递增 W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增。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PPC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C 机会成本递增
(3)机会成本递减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PPC凸向原点。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PPC凸向原点。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减。 C 机会成本递减
(4)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一个例子 表1.6 美国、中国小麦、布的生产可能性组合 表1.6给出了美、中国两国小麦和布的生产可能性组合。可以看到美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3单位的布。中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的布。 美 国 中 国 小 麦 布 180 150 120 90 60 30 20 40 80 100 50 10
(5)无贸易时美中的PPC和消费可能性曲线 W W 180 斜率为1/2 A 斜率=3/2 60 90 B 40 60 120 C 40 120 C 图1.5 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1.6 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一国只能消费它可生产的产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人们的偏好决定了该国事实上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合。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美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图1.5中的点A(90W和60C);中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图1.6中的点B(40W和40C)。
(6)生 产 模 式 W W A1 180 斜率为1/2 A 斜率=3/2 60 90 B 40 B1 60 120 C 40 120 C 图1-7 中美的生产分工 根据机会成本原理,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中国应专门生产布,则美国生产组合将会从没有贸易情况下的点A(90W,60C)移动到点A1(180W,0C),而中国的生产组合将会从点B(40W,40C)移动到点B1(0W,120C)。这种分工,扩大了经济的整体规模。两国小麦的总产量由贸易前的130单位增加到180单位(全部由美国生产)。两国布的总产量由贸易前100单位增加到120单位(全部由中国生产)。分工带来产量净收益为50单位小麦和20单位布。
(7)贸 易 所 得 W W 贸易三角形(美国) A1 贸易三角形(中国) 180 A2 110 B2 70 90 A 60 B 40 B1 60 70 120 C 40 50 120 C 图1-8 中美贸易所得 设美、中进行贸易的国际比价为1W=1C,美国生产的180单位W,自己消费110单位,其余70单位用来交换70单位C。图中,A2点(110W和70C)为贸易后美国的消费组合点。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净受益为20单位W和10单位C。同样,中国生产120单位C,自己消费50单位,其余的70单位交换70单位W,图B2点(70W和50C)为中国贸易后的消费组合点。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净收益为30单位W和10单位C。
补充:比较优势理论的小结与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小结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一)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 (二)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命题,同时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
(三)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 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是比较完美的。 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迷此类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出现了比较利益陷阱。
二、所谓“比较优势陷阱” 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一)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 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二)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课堂讨论题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