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的地理分布与城市化 全球民族和宗教活动的地域格局 全球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七章 黄金市场. 第一节 黄金市场概述 黄金的特殊地位 第一节 黄金市场概述 黄金市场分类 (一)按其作用和影响范围划分为主导型市场和区域型市场 (二)按交割期限可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三)按交易管制的程度不同划分为开放型市场和封闭型市场.
学习目标: 1 、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 3 、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上海 有限公司 logo: 网站:
世界地理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 地理科学专业.
人口增长.
第三章 世 界 的 居 民.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世界的居民 本单元的重点: 世界人口的近期数量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增加的 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世界人种的分布.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中国的工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当代世界经济.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机构 决策层 咨询 总经理 党群系统 总公司 党 组 管理层 实施层 技术委员会(环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第十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本 节 目 录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三、高效的益综合发展阶段 四、课堂巩固.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海外留学生活安全篇 Life abroad – Safety Issues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51- 关于巴西 About Brazil 巴西与中国 BRAZIL & CHINA 1.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Chapter Two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Phonemes Ivy Class.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Unit title: 假期 – Holiday
下一代网络营销探讨 —网络营销移动化问题思考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C1U5.1 You are Who?!.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K01 我来讲新闻.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讲 规范货物贸易的规则(一) 《1994年关贸总协定》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全球人口的地理分布与城市化 全球民族和宗教活动的地域格局 全球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五章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全球人口的地理分布与城市化 全球民族和宗教活动的地域格局 全球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的规律:数量越来越大,速度先快后慢(1970’)(Fig.) 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供养能力 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原因 国家控制(政府决策) 费用-效用(家庭决策) 恩格尔系数

世界人口增长 世 界 人 口 增 长 率

人口增长的不均衡(区域类型) 发展中国家:高出生、低死亡,人口的自然 增长率很高(非洲、亚洲和拉美) 发达国家:低出生、低死亡、自然增长率低 (西欧、北美) 过渡型:发展中→发达(如中国)

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率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人口数(亿) 全世界 2.2 0.9 1.4 60.5 发展中国家 2.5 1.7 48.07 非洲 3.8 2.4 7.84 拉丁美洲 0.6 1.8 5.19 亚洲 0.8 36.83 发达国家 1.1 1.0 0.1 11.98 欧洲 -0.1 7.29 北美 0.5 3.10 大洋洲 0.7 0.33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欧、中欧、地中海沿岸;几内亚湾、东非高原;美洲西岸、北美东南、拉美东南 大洲差异: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国家差异:人口大国的人口数量变化

世界人口分布密度图

2004年世界各洲人口数量和密度 指标 人口数 占世界人口 密度 单位 (亿) (%) (人/km2) 亚洲 38.70 60.5 115 欧洲 7.26 12.7 31 非洲 8.69 12.9 25 北美洲 3.29 5.2 14 拉丁美洲 5.50 8.3 大洋洲 0.33 0.4 3 世界 63.77 100.0 45

世界人口大国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5 (64) 中 国 印 度 美 印度 尼西 亚 巴 西 巴基 斯坦 孟加 拉国 俄 罗 斯 尼日 利亚 日 本 亿人 13.04 11.04 2.96 2.22 1.84 1.62 1.44 1.43 1.32 1.28 2050 (100) 民主 刚果 埃塞 俄比 16.28 14.37 4.20 3.08 2.95 2.60 2.58 2.31 1.83 1.70

三.世界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Fig.),世界各国城市化率存在较大的差异(Fig.) 大城市的发展(2000年,1000万人以上):东京、墨西哥城、圣保罗 、纽约、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布宜诺斯艾利斯、雅加达、上海、北京、首尔、里约热内卢等 大型都市地带的发展:波士华、五大湖;日本太平洋沿岸,欧洲西北部,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 (Fig.) 城市景观的扩散: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方式。卫星城,逆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初兴发展阶段→局部发展阶段→普及发展阶段

世界各国城市化率分布图

据Jean. Gottmann

蒙特利尔 多伦多 匹兹堡 克利夫兰

                                                                                                                                                                                                                                                                                                            

四.世界上的国家 1.按民族分类 单一民族的国家 两大民族并立的国家 多民族的国家 跨国家分布的民族 就第二、三种情况而言,可能出现两种趋势:民族独立与民族融合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亚 洲 欧 非 北 美 南 大 洋 合计 国家 47 43 53 23 12 14 192 地区 2 1 6 5 19 梵蒂冈不是联合国成员国

2.按经济发展阶段(GNP、GDP等) 发达国家(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0.9) 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UN):最不发达国家(50个)、发展中国家、石油输出国(OPEC 12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 3.按经济或政治体制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开发国家) 欧洲:西欧(东欧,前苏联)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以色列、墨西哥、土耳其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10年,44个

深蓝色:发达国家 浅蓝色:较发达国家 青 色:发展中国家 白 色:落后国家

第二节 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文化(广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文化(狭义):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文化活动:民族活动、宗教活动、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信息活动、经济活动…… 文化地域格局:文化分区

一.种族 (一)种族的划分 种族(人种)——人口在自然特征上的差异性。种族的自然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皮肤、毛发、眼睛、骨骼、五官和身材等方面。 分类:三、四个种族

(二)种族的分布与迁移 亚、非、欧分别是黄、黑、白种人的集聚地,而 美洲和大洋洲的居民是这三大种族自其源地扩散 的结果(Fig.) 黑种人:非洲→美洲(奴隶贸易)、欧洲(殖民体制) 黄种人:东亚→美洲(穿越白令海峡) 白种人:欧洲→世界各地(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扩张)

(三)世界种族问题 种族问题产生的背景:人的社会属性强加于人的自 然属性。 种族问题的实质:种族之间的歧视和矛盾。 种族问题的极端表现 西方殖民主义发起者“白种人” 二战发起者“雅利安人” 反种族主义斗争: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一直到1994年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结束。

二.民族 民族:人口在文化属性上的差异性。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地域) (一)民族的划分及分布 世界上的民族有2000多个,超过10万人的民族有551个(人口数占世界的99%+) 亚洲(1000+)→非洲、美洲、大洋洲(200-300)→欧洲(70+)

(二)世界民族的迁移、同化和融合 民族迁移:历史上一个民族、几个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全部或大部由一个地区到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居。 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迁移大都与战争有关 近100年来:移民(政策、技术、资本) 民族同化: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于受到强势民族的影响,有些民族的民族特性逐渐消失的过程。如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

民族融合:多个民族,共同地域,名族新特性 民族同化和融合的动力:人口迁移,经济全球化, 信息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侵略 民族同化和融合的影响: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动 力,但也是世界文明继续发展的结构性障碍。

(三)世界民族问题 民族间的发展不平等 民族之间的矛盾 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宗教 宗教——是一种主观意识对希望的执着而诞生的一 种强大的精神依靠(信仰)。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Fig.) 基督教 天主教:以南欧、南美洲为主体 东正教:以东欧为主体 新 教:西欧和北欧、北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西亚、北非、印尼 佛教(前5世纪,释迦摩尼):南亚、东亚、中南半岛

耶稣 基督教教堂 峨眉山佛像 清真寺

新教的新兴宗派、小宗派

(二)世界宗教问题 原因:宗教信仰的排他性 实质:宗教之间的歧视和矛盾 影响 世界政治环境 世界政治格局

四.世界文化 (一)世界文化分区 七大文化区;对世界政治和经济影响重大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Fig.) (二)世界文化冲突 表现:不同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之间的冲突 和解:建立一个既统一又多样的世界文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Huntington S P, 1996) 西方和非西方:西方的普世主义,武器扩散,人权和民主,移民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核心国家与断层线冲突,伊斯兰与西方,亚洲的中国和美国,文明与核心国家(正在形成的联盟) 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血腥的伊斯兰边界 结论:竞争共处与秩序(冷战冷和平,包容与理解)

第三节 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与特征 经济地域系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复杂空间地域体系。 空间尺度:全球、区域集团、国家、地区

一.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一)经济地域联系的开始形成 时间:人类出现 - 1760′ 事件:三次社会大分工→丝绸之路、香料之路→ 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 经济发达地区:东亚、南亚、中近东、南欧、西 北欧、北美南部、南美西北部 结论:新旧大陆连为一体,经济联系有所加强, 但并未形成世界经济地域系统(掠夺性质)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雏型 第一次科技革命(1760′-1860′):纺织机、 蒸汽机,产业革命 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国际经济联系:宗主国和殖民地 结论: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雏型(垂直分工)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科技革命(1870′-二战):内燃机、电,化学工业、炼钢技术等 经济发达地区:欧美并行(美、德、英) 国际经济联系 宗主国和殖民地(工业原料和粮食来源、商品销售市场和重要投资场所) 帝国主义之间的经济联系 结论: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开始形成(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以来):原子能、微电子,计算机与信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 经济发达地区:欧美日三足鼎立及多极化趋势 主要经济地域系统(Fig.) 国际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集团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 结论: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

世界范围的经济地带

二.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条件的特点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资源利用效益,新能源与新材料;海洋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等 交通和区位、信息和科技条件:临海和临空的区位;产业轴带;信息高速公路;科技、人口劳动力素质等 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条件与资金流动;政府干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等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流通服务,为生产或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讯、金融、咨询、设计等);科技教育 (二)产业结构的特点 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流通服务,为生产或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讯、金融、咨询、设计等);科技教育 产业转移迅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1950’-1960’:美国→日本、欧洲国家 1970’: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 1980’:→东盟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1990’:→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印度

主要国家GDP中三大产业构成变化 1980年 1995年 一 二 三 美国 2.5 33.5 64.0 3.2 21.4 76.2 日本 3.7 41.9 54.4 2.0 41.0 57.0 德国 2.3 48.1 49.6 1.0 38.0 61.0 法国 4.2 33.7 62.0 4.0 29.0 67.0 俄罗斯 8.7 54.3 37.0 6.4 42.5 51.1 巴西 11.0 43.8 45.2 52.0 墨西哥 8.2 32.7 59.0 8.0 28.0 印度 38.1 25.9 36.0 29.5 28.7 41.8 中国 30.1 48.5 21.0 47.2 31.8

(三)产业分布的特点 1.产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并行发展 传统产业大型化、联合化、集团化 高新技术产业小型化、专业化、分散化 世界分布的集中性 工业:北美、欧洲、亚太等 农业:美、加、法、澳、新、巴、阿根廷等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又是一种状态(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区域经济集团化:通过拆除阻碍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经济在体制上组合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 发展过程或状态: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

实质:商品(产品,服务)、要素(人员,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WTO:关税(种类、额度),贸易(种类、数量);服务,资本 跨国公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欧洲联盟(1952→1993) 北美自由贸易区(1980→1993) 东盟(1967→200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 其他:西非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条约组织、南方共同体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等。

发展中国家区域联合意识加强,区域主义加速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 2007年11月,第十三次东盟首脑会议签署了对东盟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盟宪章》 2008年5月23日,南美12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共同签署了《南美国家联盟宪章》,宣告南美洲国家联盟正式成立。 2008年8月16日,南共体第28届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南共体自由贸易区。南共体计划在2010年实现关税同盟,2015年建立共同市场,2016年成立地区中央银行和实现货币联盟,2018年实行统一货币。

欧 洲 的 联 合 : 共 同 的 矿 床 构 造

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状态)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 各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 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 例如,中国-东盟FTA,北美FTA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 结盟的目的:使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保护下,在内部市场上排除非成员国商品的竞争。 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例如,1960’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市场,安第斯条约组织等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成员国间除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移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成员国间除实现商品与生产要素完全自由移动,对非成员国建立共同关税壁垒外,而且要求成员国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 区域贸易协定,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各地涌现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落脚点。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着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一个国家起着主导作用的进程。 1950’-1960’ 以1956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标志 1990’初期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 1990’末期 区域贸易协定,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各地涌现

(四)世界生产力分布的不平衡 1.世界经济实力分布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 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Tab.) Developed Developing 工业 3/4+ 1/4- 世界财富 (GNP) 65%+ (八国集团) 10% 人均收入 最富有的15%人 占总GNP的60%+ 最贫困的20%人 占总GNP的2%-

世界银行GDP排名(2010)(国际汇价) 排名 国家 GDP(万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1 美国 15.6 53100 2 中国 6.5 4900 3 日本 5.4 42000 4 德国 4.2 50500 5 法国 3.4 56000 6 英国 3.1 51500 7 意大利 2.8 48200 8 俄罗斯 2.7 18600 9 西班牙 2.0 49700 10 巴西 10900 11 印度 1.6 1500 12 加拿大 1.5 46500 13 韩国 1.3 26900 14 澳大利亚 1.2 60800

世界银行GDP排名(2002)(购买力平价) 排名 国家 GDP(万亿$) 人均GDP($) 1 美国 10.40 37600 2 中国大陆 5.70 4400 3 日本 3.55 28000 4 印度 2.66 2540 5 德国 2.18 26600 6 法国 1.54 25700 7 英国 1.52 25300 8 意大利 1.44 25000 9 俄罗斯 1.35 9300 10 巴西 1.34 7600

2.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部门结构的差异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阶段 后工业化(知识经济)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 工农业产值 工业>>农业 工业=农业 or 工业<<农业 工业结构 重工业 采矿业,轻工业 工业发展水平 高层次 低层次 农业结构 畜牧业>种植业 (两者均发达) 畜牧业<种植业 (只有一种较发达) 农业发展水平 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 手工作业,粗放经营,多数自给,少数出口

3.对外贸易水平相差悬殊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 国家贸易额的对比 Developed Developing 贸易额 4/5 1/5 贸易对象 大部分为相互贸易 发达国家 出口商品 工业产品 农、矿原料和燃料,轻工业品 进口商品 工业产品,农、矿原料和燃料 工业产品,粮食

世界贸易排名 国家 2003 (亿$) 增长率(%) 进 口 出 口 世 界 77650 74820 16.16 16.47 美 国 13056 7240 8.57 4.40 德 国 6017 7484 21.97 22.25 英 国 3883 3039 14.27 10.15 日 本 3830 4719 13.85 13.44 法 国 3884 3847 19.00 16.75 中 国 4128 4382 39.84 34.58 意大利 2890 2902 19.87 15.16 加拿大 2456 2721 7.91 7.76 荷 兰 2611 2934 19.94 20.54 墨西哥 1790 1653 1.42 2.80

总结 全球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全球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格局

复习思考题 名词:民族迁移、同化和融合,经济地域系统,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世界人口分布有何规律?具有哪些都市地带? 世界范围内,种族迁移具有哪些规律? 世界文化差异性及文明的冲突的主要表现。 简述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过程。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