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人口迁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院 卢晓军 把握规律 科学备考 —— 新高考备考策略探讨. 第 2 页 诚信 专业 有为 23:24 教师 “ 五有 ” 与 “ 三年备考意识 ” 心中有考纲 脑中有考题 手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耳中有信息 一年高考三年备,三年高中一盘棋.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
人口的空间变化 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 田 俊. 一、人口的迁移 1 .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 变化。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 1 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 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 的外国人等。
1978 年和 1979 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 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 “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 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 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 ”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专题三 第二课. 第一步:设立经济特区 海南省 深圳 厦门 珠海 汕头 知识小贴士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6 中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问题一: 历史上我国人 口迁移的方向是什 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 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 王彦峰.
第五章 第2课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邯郸四中高三 2014.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概论.
蓼 科Polygonaceae.
§1.6 中国人口迁移.
中国的工业.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 主讲人:湖南师大附中梁良樑.
1.6 中国人口迁移.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PPT特产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 第七单元 特产.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机构 决策层 咨询 总经理 党群系统 总公司 党 组 管理层 实施层 技术委员会(环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统筹城乡发展 3号 翟晨辉.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2015年新疆兵团教师远程研修学习简报 园文化环境介绍 张 琳.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譚老師同意上載於本中心網頁內,供同工使用,特此鳴謝。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深圳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来自 人口自然增减 和 人口迁移 。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赤道雨林地区、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必修2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的空间变化.
1.2 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松口中学高一级地理学科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古代 近代 现 代.
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浅谈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1.3 人口迁移.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人大)中国发展指数(RCDI) 编制研究报告
LO GO 通用工作汇报PPT模板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北纬.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文化传播网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6 中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问题一:   历史上我国人 口迁移的方向是什 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原因 方向 黄河中下游平原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意义 人口中心南移,改变人口地理分布格局 安史之乱 方向 黄河中下游平原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意义 人口中心南移,改变人口地理分布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表1.6 1954至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 阶 段 总迁移量 年均迁移量 表1.6  1954至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 阶   段 总迁移量 年均迁移量 1954至1960年 活跃时期 1.958亿 2797万 1961至1976年 低潮时期 2.548亿 1593万 1977至1984年 回升时期 1.437亿 1796万

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广西 表1.7  1954至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情况 净迁出地区 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 迁出、迁入平衡地区 西藏 净迁入地区 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广西 表注:表中未反映我国台湾省的情况。现海南省、重庆市的人 口迁移分别包含在广东省、四川省之中。

问题二:   新中国成立后 到80年代中期我国 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什么?有什么主要 特点? 特点:(1)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流动数量较少 (2)自发的迁移少,以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为主。 方向:沿海 内地、边疆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民进入城市。

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有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口答下列移民是哪种方式? 1、三峡工程移民 2、生产建设兵团进驻新疆 3、上海城市人口大量迁出 4、大庆市已经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00万的石油城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问题三: 80年代中期以 后我国人口迁移的 方向是什么?主要 原因是什么?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问题三:   80年代中期以 后我国人口迁移的 方向是什么?主要 原因是什么? 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 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特点: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原因:(1)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2)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3)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的阶段 人口迁移的特点 人口迁移方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 规模小,频率低 (1)-(7)种方式 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 流动人口增加 农村→城市;内地→沿海 务工、经商、学习、培训

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资料二]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求职业,引发了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每年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在各大、中城市打工的农民返乡,形成所谓的“民工潮”,人数达5000万人。 [资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的一些知识分子、高技术人才向东迁移,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资料四] 三峡移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规模的移民,至2009年竣工,计划搬迁人口将达到133万人。 [资料一] 1964年--1965年,国家从战略角度考虑,把沿海和内地密集的工业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转移,开始了大规模地“三线”建设。迁移人员主要包括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及家属。 E F

读课本图1.19,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迁入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 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开发资源,发展边境贸易 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互济的发展. 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