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救梵谷 文生•梵谷 (1853-1890).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梵谷 - 燃燒的靈魂 他的心藏在不為人知角落 他用畫筆點燃了他的靈魂 ← 文生‧威廉‧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組長:05 周軒安 組員:02 吳彥萱 06 林庭宇 24 吳聖雲 29 陳彥安 901第四組.
Advertisements

平面空間的形成 敘述 *經由構成元素點線面的配置產生許多變 化,表達構成結果 ( 秩序、位置、動 感、方向、大小、形狀、發散、引力、 拉力、張力等 ) 。 *以二次元元素 ( 透視、 重疊、色彩明暗 ) 表達 三次元的立體或空間感.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可愛小詩欣賞 (四) --選自爾雅叢書.
中國人壽 徐真真.
《春曉》.
組員介紹:劉家宏、張芷廷、彭博彥、陳ㄧ志、吳若凱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認識梵高 文生•梵谷( ) 改編自丘永福老師 坦克美術教育網提供.
<萬鴉飛過廢田>補充教材 木柵高工 張翠蘭老師.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燃燒的靈魂 梵谷 Vincent van Gogh.
燃燒的靈魂 梵谷 VINCENT WILLEM AN GOGH 正修科技大學‧蔡獻友 VAN GOGH VINCENT WILLEM
P119.
時間設計 視覺傳達- 四眼妹妹 4A31C003 4A31C009 4A31C107 4A31C112 0A30F082
梵谷(Gogh, Vincent van ) 1853一1890.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製作人:六年五班 蔡佩伶 何若華 林怡萱 指導老師:黃芝莉
後印像派畫家 梵谷 行銷四C 廖珈以.
梵谷 (Van Gogh).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認識疊詞.
【小小的夢想】.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All For The Love Of A Girl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All For The Love Of A Girl
達利.
煥然一新 All Brand New 主的光 散發喜樂的生命 主的愛 洋溢動人的熱情 享受在 主的甜蜜恩典裡 我的生命 煥然一新!
He’s Been Faithful Carol Cymbala
雷諾瓦 作者:江馥樺、鄭君柔、吳佩熹 指導老師:黃芝莉老師.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煥然一新 All Brand New 主的光 散發喜樂的生命 主的愛 洋溢動人的熱情 享受在 主的甜蜜恩典裡 我的生命 煥然一新!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下學期 專題欣賞.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這是對比彩度配色嗎?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likeyesterday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重複圖形.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黃美廉:幼時罹患腦性麻痺.
法國 27 所博物館 典藏畫作 4秒自動換頁.
同心合意 腓一:1~11.
You will see a very spectacular picture 你將看到一幅蔚為奇觀的圖片
服飾3 王筱潔 b t-shirt 設計.
三年級下學期 專題欣賞.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類似色調配色之效果與運用.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摩西的會幕:長30肘、寬10肘、高10肘(約 5 m) 所羅門聖殿:長60肘、寬20肘、高30肘(約15 m) 窗櫺 銅祭壇 金香壇 三層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經文:歌羅西書 1:1-8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 摩太 2 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裡有忠心的弟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誰能救梵谷 文生•梵谷 (1853-1890)

梵谷出生 文生梵谷出生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荷蘭小村莊─松丹特。 1853年3月30日,文生梵谷出生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荷蘭小村莊─松丹特。他父親是基督教牧師。 19歲的文生梵谷

梵谷幼年 梵谷在幼年時期並沒有任何特殊奇異的表現,他的幼年時代值得一提的只是一顆善良的心,對自然界的動物、花鳥特別關心,但有時也難免性情暴躁。 9 歲時梵谷的素描

梵谷年輕時 10歲時的作品。 文生小時候並未展現繪畫才能,19歲任職於古伯畫店時,才與繪畫藝術較接近,同時還常常與弟弟西奧討論畫家的作品。 13歲的文生梵谷。 11歲時的作品。

梵谷初戀 1873年梵谷20歲被調到英國倫敦的分店,愛上房東的女兒,求婚失敗,招呼顧客也無精打采。叔叔見狀將他解雇。此後他以當牧師為目標, 進入布魯賽爾的牧師養成所, 1879年26歲到偏僻的礦區傳教。 梵谷20歲的作品

梵谷傳福音 1879年6月,他到貧困的礦區擔任非神職的牧師去傳福音,村裏的礦工及家屬們生活困苦,文生為了要受到礦工及家屬們的認同,將自己塗黑抹髒,並跟著工頭到不見天日又缺乏新鮮空氣的礦坑巡查,甚至將自已僅有的一點錢、食物及衣物分送給村民,幫助他們渡過寒冷的冬天,自已反而染上一身的病。 梵谷27歲的作品

梵谷傳福音 礦工悲慘貧窮的生活不僅激起了梵谷傳播福音,改良社會的雄心,也喚醒了他的藝術熱情。他寫道:「我經常畫至深夜,既為了留做紀念,也為了加深我對周遭事物情不自禁的感觸。」他的傳教活動,雖以失敗告終,但這段生活對他來說並非毫無益。 梵谷28歲的作品喜歡畫勞工生活

梵谷獻身藝術 在礦區的八個月,他畫了大量的素描,而且正是在這裡,使他立志獻身藝術。此後,梵谷經歷了許多感情及生活上的波折,重新回到家中。他在家居住期間,畫技有了驚人的進步。他廢寢忘食地工作,畫了近兩百件的習作。 梵谷29歲的作品

編織的老婦 梵谷失戀 1881年梵谷28歲的水彩畫,把持荷蘭的傳統畫法,用畫筆直接傳達顏料效果。這幅以黃昏為背景的作品,可以看出他遭表姊拒絕後沮喪和低沈的心情。 梵谷重返布魯塞爾,開始畫畫。勤練素描,畫農夫,畫礦工,畫勞動者,他不願遵照傳統畫石膏像,那是虛假的,他希望能畫出表現人性的東西。 這段期間,他愛上表姊,凱特不願接受他,梵谷遭到拒絕後,竟將手插到煤油燈裡要脅,但終究沒達到目的。愛情再度受挫,只好又寄情於繪畫。

梵谷當爸爸了 克麗絲丁 梵谷很窮自己都吃不飽,還要多養三個人(克麗絲丁、老母、孩子) ,還得分擔克麗絲丁的醫藥費。 1883年梵谷30歲,認識一個妓女克麗絲丁,是個很醜面容憔悴的女人,當時懷有身孕。 梵谷要求她當他的模特兒。由於梵谷那時很窮,也沒有辦法給追個模特兒滿意的薪水,不久克麗絲丁卻逐漸被梵谷吸引,兩個人就同居了。

梵谷的畫 梵谷的畫,立即引起藝術界的交相指責,主要是因為,他的畫跟當時的印象派比,並不唯美。印象派是繪畫史上相當「科學」的繪畫,因為他們用原色交織,企圖捕捉室外變化多端的光影,這是需要很多對顏色與光的研究的。印象派相信他們最貼近「真實」。 1883年梵谷為躲避克麗絲丁的糾纏,他拖著疲憊的身心去德倫杜,德倫杜是個偏僻又貧窮的農村在阿姆斯特丹東北方。梵谷心情沉重,景象也顯得孤獨陰沉。

吃馬鈴薯的人 1885作,農家在昏暗的燈下吃晚餐,眼神充滿了無助。餐桌上聽不嘈雜的談話聲,每個人都像是孤立的一樣,將視線投往不同方向,充滿著疲憊和忍耐的沈默。 梵谷的畫 12月時梵谷在德倫杜待不下去了,回到努能家中和父母同住,拼命作畫。 不久,梵谷和母親的看護談戀愛,因女方家長反對而失敗。瑪葛蒂無法接受失戀的痛苦,自殺了,梵谷生在牧師家,發生此事使他受到許多嚴厲的責備,他整天如同行屍走肉般,除了畫畫沒有一點樂趣。

梵谷的畫 梵谷早期畫作的告別作,是一幅熄滅的蠟燭靜物畫。 聖經,是西方世界長久以來的價值體系。但在梵谷時代,社會完全沒有福利政策,階級劃分明顯,貧富懸殊,而最能代貧苦小人物發言的教會,卻與自私的有錢人勾結,為了自己教會的利益,緘默不語。 梵谷的畫 梵谷早期畫作的告別作,是一幅熄滅的蠟燭靜物畫。 此靜物畫佔據最大畫面空間的,是一本聖經,畫面右方上側有兩個燭台,火都已熄滅,畫面右下角,是一本破舊的小說,是左拉的「愉悅人生」。 左拉的小說,顯然是為貧困人民請命的,小說裡面陳述很多中下階層的貧困、病、髒、與墮落。

梵谷用兩隻熄滅的蠟燭,來控訴當時西方社會最重要的價值體系──信仰中應當存有的悲憫、公義,在教會界已蕩然無存,社會陷入黑暗,貧困的人民已經被棄絕的事實。 很奇怪的是,教會界與當時代高雅的資產階級,都紛紛指斥左拉作品的污穢,罔顧左拉作品中陳述出來的因貧困而有的苦難。

美術學院   1885年冬,梵谷考取了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美術學院,但卻因與教授發生爭執,退學前往巴黎。

梵谷巴黎行 此時梵谷的畫受到印象派的影響而比以前明朗。 1886年在巴黎重新點燃了繪畫激情。此時梵谷已三十三歲,認真而專注的開始學習。透過弟弟結識了巴黎藝術界的大批名流,如:羅特列克、畢沙羅、秀拉等人,得到畫家高更的讚美。梵谷與這些藝術家在一起,獲益很大。

羅特列克 羅特列克這幅海報表現了當時巴黎的劇院時尚文化。右方紳士的柺杖,仕女的身體曲線與椅背,和舞台前方提琴頭形成一系列的S曲線對比。   羅特列克1864~1901法國人,童年意外致雙腿殘廢,影響繪畫傾向。出生貴族的羅特列克由於家境富有,不需要靠畫為生,因此視畫為自我感情的抒發,長期記錄著他對生活中人性的觀察,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的不受到當時畫風的影響而自成一格。

秀拉 梵谷在1887年春天,常跟點描畫的畫家西捏克一起到巴黎郊區寫生,在1887年秋天認識畢沙羅,經由畢沙羅介紹才認識秀拉。   梵谷在1887年春天,常跟點描畫的畫家西捏克一起到巴黎郊區寫生,在1887年秋天認識畢沙羅,經由畢沙羅介紹才認識秀拉。 他們畫公園、海邊度假勝地、都會街道、賽馬場,既不觸碰城市裡的貧窮與剝削,也不頌讚農村勞動者,充滿享受生活的中產階級和上等階級。 秀拉當時已是新印象派畫家領袖。西奧希望梵谷能多與巴黎畫家聯繫,那年初冬他和秀拉,西捏克,莫內一起參加安托萬露天劇場辦的畫展。

畢沙羅 畢沙羅畫上大片的天空,其輕淡的顏色呈現出巴黎冬天的氣氛,並以渲染著粉紅與淺藍的灰色及奶油色調來反映光與影的效果。   他畫了不少 巴 黎、盧昂、等地一系列的作品。畢沙羅的連作畫畫的是一個城市不同的地點,多重的風貌。 他對巴黎街景心馳神往,乾脆住進市中心的旅館房間,由房間窗口俯瞰畫下聖 拉撒爾街上熙來攘往的人潮及巴黎的大 道。

梵谷變色 梵谷的色彩變了,不像在努能的沉鬱,開始滲入新印象派畫家「點描」手法,色彩變得鮮明亮麗。描繪手法不以面,塊的整理技巧,開始採用對比色彩的細緻線條和小點。

梵谷在巴黎 唐基老爹 文生在巴黎作畫時,改變了以往的用色方式,而以較明亮、鮮豔的色調作畫。 梵谷曾在唐基老爹的店中買過好幾幅浮世繪,在梵谷美術館中就可見梵谷與弟弟西奧收藏200多幅的浮世繪,梵谷他欣賞浮世繪的線條及造形,並將那種愛慕日本浮世繪的情懷運用到他的畫上。 梵谷在巴黎   文生在巴黎作畫時,改變了以往的用色方式,而以較明亮、鮮豔的色調作畫。 他接觸到印象主義與其他前衛運動。這一切都深刻地影響了他的繪畫和作品主題。在其畫作中,社會和道德的寓意開始消失,素描中出現了不少饒有情趣的都市風光。

他認為要提高繪畫技巧最快、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畫人物,因此他就看著鏡子畫自己。畫中的他眼神總透露出不安的訊息,表情嚴肅眼光銳利,反應著他畫畫時的心情,以及他對自己的看法。 梵谷自畫像   在巴黎時梵谷總共創作了30 幅自畫像,它們有個共同的特色,是那不安而銳利的眼神,那像癡呆又發愣的表情,是那麼無助無奈!

梵谷自畫像

梵谷阿爾行 他給巴黎朋友寫信,請那些印象派朋友,到阿爾來享受陽光,讚美色彩,還稱「黃色小屋」是大家「南方畫坊」 。   1888年梵谷35歲,梵谷在巴黎很疲憊了,他接受羅特列克的建議前往法國南部阿爾,繼續去完成他「南方畫坊」、「詩人庭院」的夢想。 「黃色小屋」是從阿爾車站要進入古防禦牆進口處斜對面,拉馬丁廣場右邊,左邊是隆河,樓房對面有個公園,梵谷常到那兒曬太陽繪畫。

紅頭巾的喜衣女郎 梵谷在阿爾 阿爾是他一生中繪畫最華麗的時期,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黃色調子,充滿了澄清的大氣及歡樂的色彩。   梵谷接受羅特列克的建議前往法國南部阿爾,繼續去完成他「南方畫坊」、「詩人庭院」的夢想,他租了一間黃色小屋,在大自然的田野中畫畫,這裡的景色使他精神很愉快,畫了許多的鄉間風景、小橋、橘子園、紅頭巾的喜衣女郎...。

梵谷在阿爾 阿爾的吊橋 在1987年6月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賣出美金2024萬(台幣6億4768萬)。 阿爾小鎮-河水冰翠、大地碧色連天、落日熔金、太陽燦爛輝煌,梵谷在三個月內一口氣畫了一百九十件作品,阿爾的吊橋是梵谷在阿爾最初的代表作,畫面呈現出一派春天的景象,岸旁一群穿著鮮豔外衣戴著無檐帽的洗衣婦女、馬車正在通過的吊橋,這正是梵谷在故鄉荷蘭隨處可見的吊橋及愉快勞動場面的翻版。

夜晚的咖啡館 梵谷表現最為精湛的乃是事物發光的能量,如輕描淡寫的幾點黃,幾圈白,即繪出星光燦爛耀目;濃淡深淺不一的黃揉合而成一團動人的氣氛及暖意。 梵谷在阿爾   明朗柔和的煤油燈光自咖啡座內發散出,和靛靛的夜空形成對比而彷若隔離出一個極為愜意,溫暖的空間;豐富的鮮黃和湛藍的交會點卻又匯出一股奕奕的生命力襯托出一種不完全黑暗的纖巧雅致氣氛。

梵谷在阿爾 夜晚的咖啡館內 1997年5月在紐約的佳士得拍賣會賣出美金1030萬(台幣3億2960萬)。   1888年9月梵谷花了3個晚上完成的作品,以單純飽和的紅色與綠色,來強調衝突與對比。 咖啡館中的客人寥寥無幾,老闆孑然一身看起來很渺小,悽涼,孤寂和令人不安的場景。梵谷用對比色造成一種氣氛,如魔鬼的硫磺火爐,以表現下等酒店裡黑暗的力量。

梵谷在阿爾 梵谷在阿爾最高興的是郵差來了,帶來弟弟的信,和每個月的生活費。這位郵差很關心梵谷的生活, 幫忙他找房子,打理生活的需要 。   梵谷在阿爾最高興的是郵差來了,帶來弟弟的信,和每個月的生活費。這位郵差很關心梵谷的生活, 幫忙他找房子,打理生活的需要 。 梵谷的朋友都成為他的模特兒。

梵谷在阿爾 向日葵 在1989年倫敦的佳士德拍賣會上賣出美金3989萬(台幣12億7500萬)   梵谷的向日葵呈現出豐富的色調、強烈的色彩,每一張的味道都不同,以堅實有力的筆觸畫出向日葵的生命力。 他捕捉的向日葵,是即將凋萎前的瞬間,彷彿是要透過這種捕捉,陳述一種心靈狀態──永不妥協的堅持、儘管現實對己不利。

高更來了 向日葵是梵谷崇拜的太陽之光,是光與熱的象徵、是他內心翻騰的感情烈火寫照、也是苦難生命的縮影。 畫向日葵的梵谷 他 為了迎接高更來訪時,梵谷用了十二幅向日葵的油畫佈置工作室,這是其中一幅。高更在阿爾看過梵谷的向日葵後,稱之為真正的花,在那裡高更還畫了正在創作向日葵的梵谷。 高更畫梵谷,高更剛到阿爾時看到梵谷的向日葵,曾讚美「這才是花」。

高更 高更阿爾行 高更自比為受難的基督,他畫了很多幅自己成為受難基督的含意的繪畫,自己站在受難基督前面的自畫像,他處處透過繪畫表明他雷同基督的受難 ,是藝術家不被理解的受難。這多少顯露出高更藝術家心靈中的自我中心與狂妄。 高更本來家財萬貫,為了藝術,他放棄這一切,不僅妻離子散,被朋友遺棄,而且就此落魄潦倒。高更跟梵谷一樣的一樣,不肯居就當時的印象派主流,堅持走自己的風格,當然,這也是他窮困潦倒之因。而這一切表現,都是把藝術作為一種救贖、透過藝術向腐化社會抗議的梵谷所衷心共鳴的。

高更大溪地行 聖母馬利亞 基督 高更要表白:人只有棄絕文明,回返原始,才有救贖的希望。 高更他把大溪地畫成近似天堂,大溪地的母子圖標題訂為「聖母馬利亞」,或以大溪地土著為背景,畫出基督誕生,將土著畫成亞當夏娃。  這種用文明與未開化來區隔墮落與救贖,淺藏在一些對高度現代化、商業化不滿的人的心中,是一種不可能達到的嚮往,是西方的「桃花源記」。

高更大溪地行 我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我們是什麼? 透過這幅畫,高更要表白:採摘文明之果,導致自然的生老病死之外,出現整體社會的墮落。 高更要表白:人只有棄絕文明,回返原始,才有救贖的希望。高更用這幅畫,將夏娃採摘罪惡之果,變成了採摘文明之果。人有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的過程,但採摘文明之果,導致自然的生老病死之外,出現整體社會的墮落。

梵谷和高更   梵谷邀請高更來與他同住,梵谷為高更準備畫具,布置畫室,梵谷心中高更是他的好朋友及繪畫上的好老師,但是他們兩人的性格差異很大,整天在一起不愉快的磨擦事件就產生了。這兩把椅子就是當時梵谷用來描寫與高更之間兩人的世界。 梵谷的椅子上放著他心愛的煙斗及煙葉,冷清的氣氛下孤單的椅子,似乎暗示著渴望友誼的內心。 以紅色和綠色來描寫不安的感覺,椅子上的小說,書名是「人類可怕的激情」,暗示高更的內心世界。

梵谷割耳 自畫像 這時的梵谷,根本已是瘋狂狀態。他不僅用黃、紅、綠來表達瘋狂與絕望,眼神,也充滿憂鬱、瘋狂、與絕望感。   梵谷與高更終究個性差異太大,高更反叛、我行我素、自負甚深,而梵谷悲天憫人、憂鬱、對所愛的人又很固執、很神經質,其實兩人相處在一起時是很大的磨難。 這樣的相處,不到三個月,高更就受不了想離開了。於是梵谷演發藝術史上很有名的「割耳」事件。

星夜 梵谷住院 扭曲的線條繪出的柏樹彷彿搖動著,應著陰冷和颼颼的厲風,起伏層的山頭也像在浮動著,反映出梵谷激烈狂暴混亂的精神狀態,及他內心的孤獨寂寞和悲傷。   1889年梵谷36歲,梵谷因精神錯亂及失血過多,被送入醫院。 深藍的夜空上滾動著耀眼燦爛的光團,如煙花般華麗,又如怒放的快燃燒起來的花般叫人不敢逼視。夜空星月的表現極具動態美及律動感。相對深穹的熱鬧燦美,就映襯出人間的冷清荒涼。

梵谷賣畫 紅色田園 1889年梵谷在精神醫院的這段時間內,作品有生以來第一次被售出。   梵谷在聖瑞米療養院時,西奧曾寫信催梵谷快出院,因布魯塞爾有一新進畫家的展覽,要求西奧送梵谷的作品去,使梵谷產生了勇氣,逐漸恢復正常了,沒多久,更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梵谷在布魯塞爾展的畫賣掉了一幅400法郎,這是唯一在梵谷生賣掉的畫「紅色田園」,此畫是阿爾時期的作品,俄羅斯普希金美術館藏。

梵谷出院 嘉塞醫生 嘉賽醫生的受苦表情,刻畫的非常鮮明。 1994年5月賣出美金8250萬,這是有史以來油畫最高價。   梵谷出院時,西奧拜託朋友嘉塞醫生,代為照料梵谷。1890年梵谷到奧維的第二天就幫他畫像,梵谷曾說「我希望畫一位藝術家友人的像,他滿懷偉大理想、寬容待人,我希望畫進我個人的感覺及愛慕之心,我誇張了他的金黃色的頭髮,我不畫普通的牆壁,以強烈、豐厚、深沉的藍色塗出背景,使金黃色的頭髮像星星嵌在藍色的夜空中。」

梵谷出院 鳶尾花 在1890年5月所畫,畫中有日本浮世繪版畫的風味,但色調筆觸有些改變。1987年5月賣出美金5390萬,引起全球的震撼。   這幅畫是梵谷1890年居留精神療養院期間,在花園裡找到創作題材,那時他以作畫來抵抗幻覺。 療養院附近看來婀娜多姿的鳶尾花,在他的筆下卻顯得激動澎湃,可看出他已將內心的熾熱的感情如縷如刻般地鑄入畫幅中。

梵谷出院 麥田群鴉 1890年梵谷37歲,這是梵谷自殺前的作品,畫中反映他瀕臨崩潰的痛苦與絕望。   梵谷「麥禾上的鴉群」是梵谷最後的作品,深沈陰鬱的天空厚重的下壓,給人一種窒息的壓抑。金黃的麥田也像在極其浮躁地滾動著,一刻也不得安寧。一排烏鴉飛過,彷彿激盪著淒厲的叫聲,也預告了死亡的信息,畫中詭譎怪異的氣氛向是訴說著文生對生命的痛苦與掙扎,鬼魅似的於腦海中揮之不去。

梵谷一生 梵谷是一位用盡生命創作的畫家,瘋狂追求真愛及真實的感受。 梵谷短暫的一生,坎坷多磨及負悲劇意味,他一生追求簡樸真實。它用強烈的色彩、奔放粗野的線條、扭曲誇張的形體來表現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敏感的梵谷在生活中屢屢遭受失敗,但這種失敗的滋味卻成就他在藝術上的輝煌表現。

坎坷的路 梵谷天使般的仁慈與天真、嫉惡如仇的個性,使他無法適應充滿邪惡的社會生活。 梵谷在生活及感情的道路上走得相當坎坷,梵谷只好在繪畫上宣洩內心的感情。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作品特點多為熱情洋溢。

友誼的盼望 如果,高更不曾到阿爾,或許,梵谷就不會發瘋了?當時,全心崇敬高更,期待與高更共創藝術家的南方畫坊的梵谷不會知道,他的人生因此轉變了。 梵谷為何挑上愛慕高更呢?相當有可能是因為高更正是一個用藝術抗拒社會的藝術家。如果梵谷把救贖冀望於藝術,自然會對高更的勇氣讚服萬分。但是這一幅蠟燭熄滅的繪畫作品,表明他對透過藝術救贖自己或救贖社會的心已徹底絕望。

自畫像 友誼的失落 畫中梵谷瘦削的臉和深陷的眼睛雖然用極粗略的筆法畫出,卻流露出深沉的痛苦和憂傷—只有為了別人的不幸而時常思慮著的人,才會有這樣一種深刻而深重的憂傷。   這幅自畫像是梵谷割下耳朵後不到一個月時畫的,對他來說,重拾畫筆意味他要以繪畫來對抗瘋狂。 由於先天的癲癇症、亢奮和疲勞過度的神經過敏、幻聽、被害忘想、自我毀損…..使梵谷發生比以往的躁鬱還異常的割耳行為。

背棄的信仰 奧維的教堂 這是一幅矛盾及統一的畫,就像隱隱訴說著梵谷的人生經歷。而梵谷不畫門的背面,也可象徵他生涯中為教堂背棄的痛苦。   1890年梵谷畫「奧維爾的教堂」是末期作品中傑出的代表作。畫裡準確的描繪教堂形式,給人一種量感的建築物印象,而這幢建物和大自然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結合,天空鈷藍色是夜景色彩,使整個情景感覺幽暗,並利用內在的光線加以營造,使畫面空間更加深幽,黃、藍的對比色也加強了畫面的視覺美。

好撒馬利亞人 信仰的寄託 梵谷重返信仰的救贖之路。這幅「好撒馬利亞人」的畫,是對「透過上帝之愛帶出來的救贖」作他個人的信念表白,他也堅持繼續向當時的社會體制提出控訴 !   1890年梵谷畫「好撒馬利亞人」這幅畫,說出他的領悟:這社會不能不要信仰與價值。如果教會有錯,應當是更新教會,而不是厭棄上帝。教會錯在沒有堅持好撒馬利亞人的精神 ── 這精神是表明,不管我們處在怎樣的時代,除去階級、種族的藩籬,向需要的人伸出我們的手,堅持沒有階級種族的人類大世界之愛,是信仰唯一的愛的出路。

「好撒馬利亞人」 梵谷一生也遇見好幾個「好撒馬利亞人」----幫助他的好人。 弟弟—西奧

他需要的是怎樣的教會呢?怎樣的信仰? 救贖在哪裡 他晚期畫作仍然不忘懷教堂,對教會始終滿懷渴望。

救贖在哪裡 他需要的是怎樣的愛情呢?怎樣的生活? 在感情生上,梵谷一生亦倍受愛情的打擊。他近乎醜陋的外表及倔強的性格,以及感情衝動時行為變得極為魯莽,使得他所追求的女性望而生畏。有位克莉斯汀的妓女,愛上了梵谷,卻因梵谷困頓,克莉斯汀又自甘墮落,重操舊業,梵谷無法再忍受,便獨自離開。

救贖在哪裡 這麼高價,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為了藝術,他付出健康、青春、自由。 在生活及感情的道路上,走得相當坎坷,梵谷只好在繪畫上宣洩內心的感情。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作品特點多為熱情洋溢,筆觸大膽強烈,卻一再的揭露內心不安的情緒 。「沒有鬍子的藝術家」,在1998年11月以7150美元的高價售出。

天哪!救贖在哪裡? 繞圈的囚犯 一生孤獨寂寞的梵谷,終於不堪精神上的紛亂和痛苦,飲彈自盡。 「我是個熱情的男人,但總是做一些愚蠢的事。我感到一股可怕的沮喪正吞噬著我的精力,命運似乎壓抑著我的原始情感,而令人窒息及厭惡的洪水包圍著我。我要狂喊:天哪!還要多久?!」

梵谷本身卻長久受困於其精神及身體狀況的不佳,終以自殺結束自已悲慘的一生 (據研究梵谷的傳記學家指出,梵谷及其家人如他的弟弟西奧皆有極度的精神憂鬱、沮喪疾病。 天哪!誰能救我? 1890年7月29日凌晨1時30分,文生梵谷去世。在梵谷的房間找到一封 未完的信,裡頭寫著:「.....我以生命作賭注來畫畫,為了它,我可是喪失了正常的理智。......」1891年1月25日,西奧也病逝於尤特雷希特的療養院,1894年,西奧的遺體被葬在奧維爾梵谷的墓旁,兩人一起長眠地下。

誰能救梵谷 誰能救梵谷? 信仰?友誼?親情?醫生?藝術?愛情?名利?其他?

信仰?友誼?親情?愛情?藝術?醫生?名利?其他? 誰能救梵谷? 信仰?友誼?親情?愛情?藝術?醫生?名利?其他?

網路資源 燃燒生命的梵谷 http://www.maxedu.com.tw/cai/art/8730/ 文生梵谷 http://ajet.nsysu.edu.tw/%7Ehp51/index.html 梵谷說畫 http://www.fcu.edu.tw/%7Eerika/time/image/west/test002.htm

網路資源 浩然藝文講座 http://p105.lib.nctu.edu.tw/speech/lecture.htm 浩然藝文講座 http://p105.lib.nctu.edu.tw/speech/lecture.htm 解讀瘋狂天才-梵谷 http://home.pchome.com.tw/art/sunee/index.htm 藝術大師作品鑑賞 http://catman.iii.com.tw/

網路資源 現代藝術的濫觸:梵谷與高更 http://www.fhl.net/gp/2k0903.htm 尋找梵谷的蹤跡 http://home.pchome.com.tw/art/sheauya/index.htm 世界最大最豐富的梵谷網站 http://192.41.62.196//

謝謝 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