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017 学系列重要讲话,增强“四个意识” 2016年9月14日
综 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系列重要讲话涉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外交方略、改革开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既来源于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 系列重要讲话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勾画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习系列讲话,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报告内容 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特色和风格 二、深入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内涵 三、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 9/10/2017 报告内容 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特色和风格 二、深入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内涵 三、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 四、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体会
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特色和风格
(一)高度的政治责任 对这一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勇敢担当,鲜明地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字里行间。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我们一定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刚刚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又郑重宣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一)高度的政治责任 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政治责任: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 这些承诺不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而且已经落实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二)鲜明的人民立场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讲得最深。 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他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他指出: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二)鲜明的人民立场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在甘肃省调研考察时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奉献,要更多关心、关爱农民工,特别是不能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凡此等等,都表达出心系人民、热爱人民的鲜明立场和真挚情感。
(三)严谨求实的精神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主线。 2012年5月,他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题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篇我们党的领导人系统论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文献,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月5日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讲话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四)辩证的思维色彩 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时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习近平还指出,作决策、办事情,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五)亲和的语言风格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打铁还需自身硬”,“苍蝇老虎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等,因举重若轻、通俗质朴,不仅为国人熟知,也为海外热议。 所言即所关注。梳理这些语句,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国家的“历史性课题”。“中国梦”、“中国道路”、反腐败、小康社会、大国外交等话题,无不为当下需要直面的内政外交要务。 文风即作风。这些语句质朴而通俗,不拔调子;直接而精炼,不绕弯子。谈改革开放,称其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谈国家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谈和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五)亲和的语言风格 话语即思想。思想所求,即共振和共鸣。这些妙语,一方面是与中国民心共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与世界共鸣,“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 言为心声。所言为所思的外在呈现,彰显个人情怀。某种意义上讲,元首情怀则同为国家情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句有情怀、有温度的话语,往往会凝聚极大正能 量。
二、深入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内涵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广泛认同 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节录)》:“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从中国看,中国梦置于国家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基本方面,前者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后者则是使每个人能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世界讲,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作用的信念。 对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
(三)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这是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和把握好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打开中华民族的“筑梦空间”。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四)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发展是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的根本途径 (四)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发展是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的根本途径 总依据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 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总任务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10/2017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一次用“战略布局”来概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五大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个词十个字,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主线,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最大最重要的亮点,同时也是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灵魂。
两 个 百 年 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力基础就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五)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持宗旨意识的实践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六)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七)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全面:以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治落实治党部署;以作风建设为引领,全面带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净化;以整治腐败为重点,全面展示从严治党的决心;从严:要求从严;措施从严;查处从严 把纪律挺在前面。
落实八项规定 改作风,从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地方入手,从社会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入手,增进了群众的信任,也增强了人民的信心。各项举措无不传递这样的信念:“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只有在拔除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软钉子”后,才能扎实践行。
扫除4种风气,做个好干部 习近平关于好干部”的“标准像”
对不正之风专项治理 身正心正廉政勤政才能“正衣冠”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优化政治生态有效载体 作风建设,最关键就是两字:一是“严”,一是“实”。严以律己,实以成事。最通俗解释:做好人,做好事。
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 重塑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从严治党提供明确的制度保证。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树立了高线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底线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八)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将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的极端重要性 反腐倡廉关键在于“常”“长”二字。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
习近平反腐语录: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 时间之久、强度之大、级别之高前所未有
(九)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 亲诚惠容“四字箴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第11次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在杭州召开,中国首次以东道主的省份设定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杭州峰会主题。 “二十国集团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二十集团机制建设,确保合作延伸和深入”。 “创新增长方式”可以解读为全球治理的目标设定,“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具体施策和手段,而“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和完善措施的制度保障。 杭州能否成为“G20”的转折点,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制度创新。
不走以邻为壑老路开创合作共赢新途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中国对外开放,不是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 “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
(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贯穿一系列讲话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讲好中国故事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 从问题出发;运用“底线思维”方法; “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好学才能上进”……
三、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
9/10/2017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摘编
第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第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9/10/2017 第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第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第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第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10月29日)
第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9日)
第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第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 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 伐。
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2013年3月4日)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是有优势的,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 ——《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2013年3月4日)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听取科技部汇报时的讲话》(2013年8月21日)
第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进一 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9月30日)
第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9月30日)
第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 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 ——《在〈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领制高点〉上的批示》(2014年6月23日)
第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科学技术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创新,特别是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科技为基础的系统集成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 ——《致二〇一五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贺信》(2015年11月20日)
第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 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二)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9/10/2017 (二)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二)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阶段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 9/10/2017 (二)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阶段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 全面把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与重大任务 二
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阶段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 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阶段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017/9/10
1 2 5 3 4 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依据和条件有五点: 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科技兴则民族兴 提出了关于我国科技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科技强则国家强 2 提出了关于我国科技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5 3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4 2017/9/10
(1)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标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重大转折。 18世纪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 19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催生了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前期,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形成了第二次科学革命。 2017/9/10
历史上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2)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历史上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2017/9/10
(3)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 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 2017/9/10
(4)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2013年,科技部组织行业部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16000多名专家开展第四次国家技术预测。技术预测结果表明: ●我国技术水平相当于美国的68.4% ●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为9.5年 2017/9/10
(4)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我国技术总体水平 11大领域、80个子领域的1300多项技术评价表明: ● 16%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领跑 ● 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并跑 ● 54%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 跟跑 2017/9/10
(5)科技发展新阶段的两个重要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发展新阶段提出了两个重要判断 一是 二是 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7/9/10
全面把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与重大任务 二 全面把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与重大任务 第一,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第二,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第三,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第四,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第五,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2017/9/10
第一,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要想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一方面要打好自身基础,使自身的科学技术实力雄厚;另一方面要准确判断科技突破的方向,使我们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 科技突破方向方面的特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创新发展所展现的特点是,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 2017/9/10
第二,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关键是战略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未来可能成为战略科技需求的一些高技术产业领域,如高端材料、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物、脑连接图谱以及深海、深空、深地等一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我们要通过布局,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2017/9/10
第三,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这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战略科技支撑的一个需求方向。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科技问题、经济发展问题,还有很多社会发展问题。 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2017/9/10
第四,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第一个需要关注的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成果评价体系。在成果中要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2017/9/10
第五,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首先提出要培育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 要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 在科学研究管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2017/9/10
四、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体会 第三,在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发有为 第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勇于探索 9/10/2017 四、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体会 第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肩负起历史使命 第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 第三,在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发有为 第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勇于探索
第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肩负起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勇担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中建功立业。 要增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信 要抓住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战略机遇 要担当破解中国发展科技难题的重任 2017/9/10
第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是形势所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在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以世界眼光抓好顶层设计,明确创新路径,引领未来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 2017/9/10
第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 习近平视察科学院指出,党中央对我国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2017/9/10
第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 我所“一三五”规划确定的使命定位:开展自然和人文要素驱动下湖泊-流域系统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与调控机理研究,为国家湖泊资源合理利用、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2017/9/10
第三,在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发有为。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创新中加快发展。 坚持把自力更生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点 坚持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自觉把科研活动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实现重点跨越 2017/9/10
第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勇于探索。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广大科技工作者应齐心协力破除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障碍,革除创新链条存在的诸多症结,攻克科技成果转化不力不畅的痼疾,使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利益藩篱 促进更大范围、更长链条的协同创新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扩散机制 推动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2017/9/10
结语 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赢得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认真领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