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任新民教授
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大会的主题 大会确定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的主题,是省委综合分析判断面临形势、立足云南的具体实际作出的重大抉择。这一主题既反映了省委放眼全国看云南、着眼未来谋发展的宽广眼光,又体现了省委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抢抓机遇、负重奋进的勇气和魄力,是省委带领和团结各族人民奋力赶超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云南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意见,把云南对外开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云南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建设桥头堡,这是继1950年云南解放、1978年改革开放后,云南迎来的第三次黄金机遇期。 云南要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就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桥头堡战略给云南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安上了一个强大引擎。
我们必须以勇于变革的进取精神,摆脱束缚、打破框框,推开机遇的大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看,一个国家到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后,就会出现对外投资的高潮。在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制约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外贸进出口结构。对外战略必然要实现从“引进来”,转变到“走出去”,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主要是经马六甲海峡、宫古水道、大隅海峡3条出海通道。如川、滇、渝、黔等省份的进出口贸易,传统上是从广东下海,沿太平洋绕经马六甲海峡,或其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再及沿岸各国。 云南地处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结合部,向南经缅甸、泰国等出海,可直达印度洋。云南的区位利于发挥从陆路上连接我国腹地、东南亚、南亚、西亚四大潜在市场的优势。我国西南省区的进出口物资,由云南、缅甸方面出海直入印度洋,比由我国沿海各港口到上述地区近3000多公里运距,运时也缩短5-6天。 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西亚三个巨大的国际市场,这是一个覆盖了18个国家、21亿人口的地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这一地区开放的桥头堡,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云南省放在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提升我国沿边开放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迫切要求 2008年我国原油消费量3.65亿吨,其中进口量占到1.78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0%。 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5亿-5亿吨,原油进口将超过2.5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0%。其中,60%的物流,80%的石油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定位 ——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加快外接东南亚、南亚、西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建设,构筑陆上大通道。 ——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在对外经贸合作、对外文化交流、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合作。 ——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滇池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石漠化治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桥头堡战略为云南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桥头堡战略历史性地把云南推向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这一重大战略,是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打造国际陆路交通枢纽,培育西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加强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开放合作,完善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维护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这一重大战略,提升了云南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为构建第三欧亚大陆桥、开辟新的西向贸易通道提供了条件,为云南与西南乃至全国各省区市开辟了新的合作方向,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重大战略,为云南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有利于云南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汇集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加快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 这一重大战略,增强了云南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极大地提振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个桥头堡、两个出海通道、三类黄金走廊 构建大通道 培育大物流 培育大市场 建设大城市 推动大发展 “桥头堡建设带来4个机遇,即思想解放的机遇、拼搏奋斗的机遇、扩大开放的机遇、奋力跨越的机遇,要抢抓机遇。”
目前桥头堡建设的有利条件 云南开放发展的优势在于区位独特,云南开放发展的关键在于通道建设。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举全省之力,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截至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万公里;高等级公路80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12公里。 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为2491.3公里,其中准轨1830.5公里,电气化铁路1369.5公里,复线铁路142公里。 昆明新机场开工建设,云南目前拥有民用机场12个,开通国内外航线200多条。基本形成了公路“七入滇四出境”,铁路“四入滇一出境”,航空以昆明为中心、覆盖省内、辐射国内主要城市,面向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老东盟6国对我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至0.6%,到2015年,新东盟4国对我国90%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外贸总额为61.2亿美元,增幅列居全国第二,对东盟的贸易额则同比增长54.2% 。
(二)未来发展面临着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 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支撑我国经济30年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深层次的矛盾暴露无遗。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一是靠便宜,便宜的资源、环境、劳动力,走的是便宜的路线,而不是创新的路线;二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仅只挣到加工制造的少许利润,高端的核心技术,创意设计不在我们;三是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仅极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当金融危机结束,各国的国际分工中寻求新的定位时,也非常被动。 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新兴市场国际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央提出了明年 “稳中求进” 总基调。
(三)云南实现“三个发展”中的“四个十分艰巨” 到2020年,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经济总量较小,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较差,贫困面大程度深,加快发展任务艰巨; 二是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城镇与乡村、山区与坝区、内地与边境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三是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仍较突出,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尚未根本破除,科技和人才短板问题没有明显缓解,强化发展支撑任务艰巨; 四是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群众诉求更加多样化,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统筹兼顾各方、满足群众新期盼新要求的难度加大,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压力增大,化解各种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巨。
几组数据 云南省人口占全国3.4%,排12位,土地面积占全国4.1%,排第8位。云南在全国第二产业比重中占24位;投资中占22位;进出口占21位,财政税收占20位;居民收入占29位。 第一产业占全国2.2.%;第二产业占全国2.7%;第三产业占全国2.7%;进出口占全国0.5%。 GDP2000年全国17位,2010年全国24位; 人均GDP全国4600美元,云南2390美元;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00元;全省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160万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全省129个县市区,其中,110多个需要财政转移支付。
(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关键在跨越,重点在加快 未来5年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黄金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期。 立足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紧扣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着眼潜力巨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的发展省情,我们必须始终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云南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全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才能提升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只有坚持和谐发展这个保障,才能营造安定团结的生动局面;只有坚持跨越发展这个关键,才能尽快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早日实现云南人民富民强滇的美好夙愿。
当前,东部地区乘着率先发展的优势,正在大气魄、大手笔谋划新的发展蓝图,中西部各省区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各种机遇,千方百计推动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云南本身就底子薄、基础弱,如果再四平八稳慢慢发展,和其他省份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因此,新一届省委顺应了全省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的热切期望,提出了跨越发展的各项目标,就是我们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云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作为有效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幅提升我省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
怎样实现跨越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一产农业发展,自富;二产工业发展,资本财富双增加,三产流通,财富交换、资本交换。工业化是产业的中心,现代化的核心,城镇化的重心。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加快工业发展是我们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重要任务。 产业层次跨越。产业发展的五个纵向(资源、产业、资本、知识产权、人才。其中资本最重要)。五个横向,工业化增加财富;城镇化积累财富;市场化调剂财富,信息化放大财富。 “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证券货币化”的“四位一体” ;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资本证券化率、提高管理效率、强化融资创新 。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寻求突破,坚持发展靠政策推动、难题靠政策突破、活力靠政策激发,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切实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的政策,借鉴发达地区的有效政策,探索发展中的突破性政策,构建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政策体系,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5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战胜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等严峻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一些重点领域工作力度前所未有。要充分认识这些成就的取得,既来之不易,又鼓舞人心,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又增强了赶超的信心,从而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开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过5年努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预计生产总值从3988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11.9%;财政总收入从886亿元增加到2230亿元,年均增长20.3%,人均GDP从7809元增长到15749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1.0 %,比“十·五”年均增速快3.2个百分点。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从19.1:41.2:39.7调整为15.3:44.7:40;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
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28. 71亿元,增长速度达22. 1%。“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 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28.71亿元,增长速度达22.1%。“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6万亿元,年均增长26.2 %。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800亿元,完成1809.2亿元,增长21.4%,年均增长18.7%。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7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比年均增长22.7%。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全省三分之二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各族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与日俱增。预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070元增加到18000元,年均实际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50元增加到4600元,年均实际增长11.0%,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5461元增长到12476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 %。 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737.8万人下降到2009年末的5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和整体经济水平明显提高,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61元提高到2569元,人均GDP从2005年的4729元提高到2009年的7198元。
3、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谋划和推动桥头堡建设,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口岸和通关便利化建设得到加强。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对外贸易大幅增长,“滇企出境”步伐加快。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深入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取得积极进展,“央企入滇”初见成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发展活力增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法治、责任、阳光、效能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4、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千方百计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步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 5、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强省迈进,文化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新闻舆论引导和媒体建设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文化惠民工程深得人心,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6、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森林云南”建设取得新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及固碳能力保持较高水平。“长治”、“珠治”等水土保持工程持续推进,湖泊和江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加大,滇池由污染治理湖泊向生态恢复湖泊转变,其他湖泊水质保持稳定。 7、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更加巩固。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省,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社会法制化水平、依法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建设,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关系进一步和谐,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8、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得到加强。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云岭先锋”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基本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远程教育站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连续5年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扶。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杨善洲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年以来,经济上的“八个翻番” 预计生产总值从3988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增长1.13倍;年均增长11.9%; 人均生产总值从8929元增加到18414元,增长1.6倍; 工业增加值从1402亿元增加到3200亿元,增长1.28倍; 财政总收入从886亿元增加到2230亿元,增长1.5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380亿元增加到1090亿元,增长1.9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204.75亿元,增长到3000亿元,增长1.49倍;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62.3亿美元,增加到160亿元,增长1.57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220元,增加到7000亿元,每年以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
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是全面把握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
(一)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奋力跨越为关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夯实基础、强化保障,拓展空间、壮大实力,加力提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云南未来发展,把国家十二五规划基本精神与云南发展相结合;把云南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立足于云南省省情。
(二)今后5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六个“新”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四个翻番”。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实力大幅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16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四个翻番”。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 “两个倍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两个倍增”,就业更加充分,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有序。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建设再创新辉煌。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三)实现发展目标的“八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立足云南、着眼全局,以宏大的气魄谋划云南改革发展。眼界绘宏图,魄力铸伟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高远的视野、更加卓越的胆识,敢于摆脱束缚、推倒围墙、打破框框,自觉把云南发展放到全国和全球总体格局中定位,放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中谋划,以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战略思维认识云南、建设云南、发展云南。 二是必须坚持以跨越发展为关键,推动云南驶入发展快车道。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关键在跨越,重点在加快。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改变不了发展滞后的现状,解决不了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难。必须坚持好字当头、快字当先,能快则快、好中求快,牢牢抓住扩大投资、消费、出口的关键环节,采取创新性举措,率先在最具潜力、最有优势、最能见效的领域实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点的跨越发展新路子。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城乡、优化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四是必须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胆创造沿边开放新奇迹。 五是必须坚持产业强省,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六是必须坚持富民优先,千方百计增进广大人民的幸福感 七是必须坚持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保发展,巩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八是必须坚持科教兴滇、人才强省,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要充分认识大会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必然要求。要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着力在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十项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一)兴产业、调结构,壮大发展实力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产业不强是云南的软肋,经济要跨越,关键在产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化意味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数字化生产以及市场化经营。传统的耕作、经营方式早已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只有产业化发展才能真正撬动地方经济发展。 推进产业聚集。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央企入滇和有实力的民企入滇,加快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打造“3个10”,培育近10户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打造10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10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强化产业保障。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增强民间投资主体活力,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及财源建设行动计划,鼓励和调动更多的资金投向产业,力争产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
(二)谋长远、增后劲,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富民强滇、必先兴水。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形成以航空为先导、铁路和公路为骨干、水运和管道运输为补充、区域综合枢纽为联结,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高效便捷、内通外畅、城乡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重点推进“八出省四出境”铁路网、“七出省四出境”公路网、“两出省三出境”的公路网。 加强能源保障能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保障省内电力需求,抓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积极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及配套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传输能力和覆盖率,促进三网融合,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聚中心等。
(三)抢机遇、扩开放,拓宽发展空间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抓好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推进河口、磨憨、瑞丽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天保、孟定、猴桥、勐阿、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昆明、红河综合保税区和水富、富宁、景洪等口岸保税物流区建设 拓展区域合作空间。立足云南、惠及西南、服务全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位开放合作,打造对内对外经济走廊,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中印缅区域合作层次与水平。推进与周边国家通路、通电、通商、通关合作进程,拓展互惠互利合作领域。 提升对外经贸水平。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营造良好开放环境。
(四)强统筹、促协调,构建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区域合理分工,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加快构建“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促进“三化同步”的有效途径,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推进。 走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2009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GDP)完成6169.75亿元,是2005年的1.78倍,2006~2009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达11.1%。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加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省县域GDP超过50亿元的县有29个,比2005年增加17个,其中GDP超过100亿元的有12个,比2005年增加6个,而五华区和官渡区均突破了40亿元,分别达到48.72和41.12亿元。 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大踏步发展。
“一圈一带六群七廊” “一圈”,是指努力将滇中城市经济圈培育成为云南省加快发展的引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核心区域、西部区域性经济中心、支撑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一带”,是指努力将边境地区建设为云南省兴边富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带。 “六群”,是指努力将滇中核心城市群和滇西、滇东南、滇西北、滇西南、滇东北等五个次级城市群打造成为带动各类中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聚集、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点。 “七廊”,是指依托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密支那和吉大港4条对外开放经济走廊,以及昆明-昭通-成渝和长三角、昆明-文山-北部湾和珠三角、昆明-丽江-迪庆-滇川藏大香格里拉3条对内开放经济走廊,规划产业布局和区域物流中心布局,最大化发挥沿线地区经济潜力,逐步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五)抓改革、推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和产权多元化进程,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发挥国有经济在跨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推进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重大项目督查,提升行政效能。 大胆推进政策创新。坚持发展靠政策推动、难题靠政策突破、活力靠政策激发,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切实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的政策,借鉴发达地区的有效政策,探索发展中的突破性政策,构建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政策体系,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增收是民生之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 保障是民生之安。 教育是民生之基。 健康是民生之福。 (六)顺民意、惠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两床被子”:一是能享受农村惠民政策;二是能平等共享城市的公共服务。 “十件衣服”: ⑴、继续保留转户进城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⑵、宅基地及农房的使用权; ⑶、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 ⑷、原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 ⑸、参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红权等五项权益; ⑹、住房保障; ⑺、养老保障; ⑻、医疗保障; ⑼、就业保障; ⑽、教育保障
(七)重文化、强引领,增强发展软实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八)建生态、重保护,改善发展基本条件 实施绿水青山计划。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切实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以“森林云南”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增加森林碳汇。 实施节能减排计划。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清洁载能产业。 实施防灾减灾计划。
重视边防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九)聚人心、汇民智,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法治云南建设。 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 重视边防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十)保稳定、建和谐,营造发展良好环境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五、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强保证 办好云南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党的建设中的:“六个针对、六个着力” 1、针对精神懈怠的问题,着力强化奋起直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针对能力不足的问题,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3、针对脱离群众的问题,着力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针对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5、针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着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6、针对消极腐败的问题,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高原情怀,大山精神,是云南谋求新一轮大跨越、实现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高原情怀就是高远、开放、包容,大山精神就是坚定、担当、务实。 奋力赶超、推动跨越,是民心所向。 奋力赶超,推动跨越,是历史所鉴。 奋力赶超,推动跨越,是大势所趋。 奋力赶超,推动跨越,是使命所系。
秦光荣书记的报告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五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前瞻性、操作性。“四个有”、“四个特点”。 “四个有”:第一,有气度。报告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放眼未来,都把云南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这体现的是一种胸怀和气度。第二,有责任。报告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主题,真正把党和政府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机构,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第三,有感情。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改善民生作为省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第四,有精神。报告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革命精神。 “四个特点”:一是以发展为纲。整个报告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个主题来展开;二是以开放为要。报告通篇体现了全面开放的思想,从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开放,到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开放,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三是以幸福为本。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根本问题和现实问题,把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四是以创新为动力。报告始终体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更新观念、敢于超越的精神情怀,无论从政策措施上,还是思想观念上、体制机制上,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