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概论》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教研室 葛联迎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本章内容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二、国际金融机构
一 、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 2、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的关系。 3、我国现有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1、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 一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会使金融机构体系发生变化。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经历了以下二个阶段:
(1) 建国后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 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 (1) 建国后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 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官僚资本银行采取了没收政策,没收了国民党政府的“四行二局一库”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按当时的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2)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阶段的改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10年的改革实现了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分设以及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初步发展。 第二阶段的改革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这一阶段的改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深入,是我国金融制度变革和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2、金融机构体系之间关系 金融机构: 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 市场经济制度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 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 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 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三类机构构成了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场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等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新型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十八家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场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等
3、 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的关系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相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且形成了严格分工,相互协作的格局
二、 国际金融机构 1、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先后曾出现各种进行国际金融业务的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其发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并响应地建立了几个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实施这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机构。1957年到70年代,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的国家为发展本地区经济的需要,通过互助合作方式,先后建立起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如泛美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
2、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金融公司 世界银行集团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3、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区 域 性 金 融 机 构 亚洲开发银行 加勒比开发银行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 美洲开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