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导论》 第四章 商业银行 主讲教师:唐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Advertisement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永康杯”2015年度邢台 青年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上海 有限公司 logo: 网站:
第六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6.1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 6.2 资产负债管理的一般方法 6.3 利率敏感性与缺口管理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教学安排 ★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类型、组织、经营原则)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概述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 财务评价基本报表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认识报表.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实验项目.
第6篇   银行风险管理.
第六章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
财务管理学 第1章:总论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白秀萍 2017/3/3.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 及金融机构体系.
Chapter7 其他金融机构.
货币银行学 各章要点.
第八章 银行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种类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 第四节 信用合作机构.
第二章 货币市场.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存款的种类和构成 存款的定价 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第10章 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自主创业.
第四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与流动性需求 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 4.1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代表机构,也是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主体。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从货币经营业发展而来的,银行的演进经历了从货币经营业到早期银行、现代银行的发展过程。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Chapter5 商业银行.
第一章 货币银行基础 学习目标: l了解货币的职能、熟悉货币本位的概念; l了解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l认识银行的产生与职能;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第一节 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护卫英语口语.
第十四章 金融机构 学习目的 了解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及其主要分类,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而理解现代银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新时期现代银行发展的趋势;
Finance 金 融 学.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第十章 商业银行.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学 金融系.
第八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8.1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 8.2 资产负债管理的一般方法 8.3 利率敏感性与缺口管理
第5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管理 5.1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1)自有资本
银行类金融机构.
第7章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 存款负债 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 银行资本 表内业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现金资产 信贷资产 资产业务
三、 中间业务.
金融企业会计 授课人: 毛亦奇 公共邮箱: jrqykj2016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信用卡前景展望论坛暨腾讯网信用卡评测报告发布
收单行 acquirer (含专业化服务机构) POS中心 POS center
第九章 国际商业借贷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 第三节 国际清算银行.
学习目标 1、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世界银行集团 4、国际清算银行 5、亚洲开发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二级银行体制 (一)二级银行体制的含义 整个银行系统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层次
第五章 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的经济学基础 金融中介的分类 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章 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
6.1.1 银行与银行法 一、银行 银行最初的涵义: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轩所著的《资政新篇》。 现代银行的定义:银行是专门经营存款、贷款和汇兑等货币信用业务,充当结算、理财和保险箱等信用中介或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
银行和储蓄者.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商业计划书模板 框架完整 内容实用 严谨专业 BUSINESS PLAN POWERPOINT TEMPLATE LOGO.
《商业银行管理》考前辅导 2013年6月7日.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7.1市场经济的气象站——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作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金融学导论》 第四章 商业银行 主讲教师:唐琳

本 章 导 读 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十分复杂的。如果我们近距离地观察遍布世界的金融体系,就会发现是金融中介,尤其是商业银行,是世界各国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金融系统中历史最悠久、服务范围最广泛、对经济活动影响最大的金融中介机构。本章将追溯商业银行产生发展历程,总结商业银行职能,介绍商业银行业务及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学 习 内 容 第四章 商业银行 4.1 现代银行的产生、发展与职能 4.2 商业银行的业务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了解现代银行的产生、发展模式 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 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了解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学 习 目 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了解现代银行的产生、发展模式 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 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了解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一般原则 掌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理论

本 章 重 点 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理论

完成本章在线学习(讲解视频、知识点学习) 完成本章自测题 浏览本章案例分析并参加讨论 本 章 活 动 完成本章在线学习(讲解视频、知识点学习) 完成本章自测题 浏览本章案例分析并参加讨论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及职能

英文“bank”的起源: 银行起源于意大利,1587年威尼斯银行是比较有现代意义的银行 汉语“银行”一词的含义 英国银行的发展:1694年英格兰银行 货币交换业务货币保管业务货币支付和兑换发放高利贷存款业务采用部分准备金措施演变为早期银行

(一)现代银行的产生及发展 英国式的短期资金融通模式 德国式综合银行模式 特点: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 原因:英、美等资本市场比较发达 优点:清偿力,安全性;缺点:银行业务发展受限 德国式综合银行模式 特点:不仅提供短期商业性贷款,也提供长期贷款,及证券等金融服务 原因:德国等资本市场欠发达 优点:银行业务全方位发展;缺点:加大银行经营风险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已有“银行”一词,最早起始于唐代(公元618-907年),公元845年苏州出现了“金银行”,到明、清两代,钱庄、银号、票号先后兴起,其中最富盛名的银行是山西票号。 鸦片战争后,盛宣怀的努力下,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正式开业,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享有发行纸币特权的银行。该银行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四行二局一库”金融体系 民族资产阶级银行 “四行”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二局” 指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蓄汇业局; “一库”指中央合作金库。 民族资产阶级银行 “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 “南三行”(浙江兴业、浙江实业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及大陆银行)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1、1949~1978年间: “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体系 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即“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金融机构,其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域从中央遍设全国各地,业务内容也很庞杂,既从事国家信贷政策的制定和金融管理,又从事存款、贷款、结算、现金出纳等具体业务。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2、1978年迄今:银行体制的改革 以产业分工为主要特征的专业银行机构诞生,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 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1993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将政策业务与商业金融分离,对商业银行起到了减压减负的作用 多层次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使银行服务“触手可得”变为现实。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3. 2001年底加入WTO后,工、中、建、交均已成功实现A+H股上市 4. 各种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的批准设立 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是由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共同组成的。

4.1 现代银行的产生、发展与职能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 支付中介职能 信用创造职能 金融服务职能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 信用中介职能 2. 支付中介职能 1. 信用中介职能 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业务,把这些资金投入到需要资金的社会经济各部门,银行充当了资金融通的中介 2. 支付中介职能 指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功能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3. 金融服务职能 4. 信用创造职能 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以及通过在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过程中获得的大量信息,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良好的信誉和雄厚的资金力量,为客户提供担保、代收代付、财务咨询、现金管理、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各种服务 4. 信用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在此基础上,通过贷款、投资业务,派生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

信用创造功能 银行 存款 贷款 准备金 货币增加数 A 1000 800 200 B 640 160 C 512 178 D 409.6 B 640 160 C 512 178 D 409.6 102.4 E 327.68 81.92 合计 5000 4000

问题: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是否是无限的?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受基础存款规模、贷款需求、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自身现金准备等因素的制约,不能无限制或凭空进行信用创造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T-账户分析法 中国银行 资产 负债 库存现金 +1000 存款 中国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00 存款 +1000 贷款 +900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资产业务:指商业银行把通过负债业务筹集到的资金加以运用并取得收益的业务 1、现金资产 2、贷款 3、贴现 库存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 2、贷款 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约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日期归还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途径 3、贴现 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买进其尚未到期的票据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负债业务:指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有两方面,即商业银行的自有资产和吸收的外来资金。我们所讨论的银行负债时指吸收外来资金的部分。 中国银行 资产 股东权益 库存现金 +1000 000 000 股本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吸收外来资金 1、吸收存款 2、借款 3、发放债券 是银行的最主要负债,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类 商业银行向其他商业银行(同业拆借)、中央银行(再贴现、再贷款)或者企业借款(出售回购协议),以弥补暂时性的准备金不足或获取额外的利润 3、发放债券 25

4.2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四章 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 贷款 贴现 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 借款 发放债券

4.2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中间业务 指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称狭义的中间业务或金融服务类业务 4.2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四章 中间业务 指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称狭义的中间业务或金融服务类业务 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

4.2 商业银行的业务 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指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 分为三类:即贸易融通业务,金融保证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章 安全性原则: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流动性原则: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需要的能力 盈利性原则: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 以上三条原则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产管理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第四章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产管理 概念: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项目进行管理,将银行资金在现金、贷款和证券等各种资产业务中进行合理分配,寻求其最佳组合。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2. 途径 银行力图寻找到既愿意支付高利率又不太可能对贷款违约的借款者。 银行力图购买到高回报、低风险的证券。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第四章 2. 途径 银行力图寻找到既愿意支付高利率又不太可能对贷款违约的借款者。 银行力图购买到高回报、低风险的证券。 在资产管理中,银行必须通过资产多样化来降低风险。 银行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力图使多余的现金资产减少到最低限度。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3. 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Loan Theory)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第四章 3. 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Loan Theory) 资产转移理论(The Shift-Ability Theory) 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Income Theory)

1、商业贷款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高度流动性

2、资产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

3、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负债管理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第四章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负债管理 概念: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项目,来满足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方针。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负债管理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第四章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负债管理 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不需要完全依靠资产管理来满足其流动性,向外借款也可满足需要。只要负债管理有效,借款途径较广,就不需要大量持有库存现金、短期债券等高流动性资产,而将这部分资产投资到利润更高的其他资产业务中去,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性。

4.3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 第四章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资产分配法 缺口管理法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1、资产分配法:强调根据各种资金来源的特点来确定资产的分配方向 2、缺口管理法:根据期限或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即缺口(gap),进行分析和管理 3、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监控和管理。监控指标: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指标、对股东贷款比例、拆出资金比例、单个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等

利率缺口管理 资产 负债 利率敏感型资产 2 000 万元 利率敏感性负债 5 000 万元 可变利率贷款和短期贷款 可变利率定期存单 短期证券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固定利率资产 8 000 万元 固定利率负债 准备金 支票存款 长期贷款 储蓄存款 长期证券 长期存单 股权资本

假定利率平均上升5%,则该银行的资产收益增加100万元(=2000×5%),而负债则增加250万元(=5000×5%),于是该银行的利润缩减150万元。反之,如果利率下跌5%,则该银行的利润增加150万元。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对利率未来走势的预测,来选择不同的缺口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