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通论
中国银行业改革 的基本回顾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银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银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984年工商银行成立,人民银行不再办理对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存贷款业务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 1984年工商银行成立,人民银行不再办理对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存贷款业务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 1998年人民银行机构改革 2003年银监会成立,人民银行不再承担金融监督管理职能
银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国有商业银行的建立 多种形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 政策性银行成立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 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保险市场开放 人民币业务开放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949一1979年的外汇统收统支制度 1979一1994年的外汇留成制度 1994年以来的外汇结售汇制度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体系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三家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体系 十家股份制银行 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九十多家各类地方银行、民间银行 烟台住房银行、蚌埠住房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邮政储汇局等
中央银行通论
什么是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和执行该国货币金融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控制货币发行,并对该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通论》体系结构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编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督与管理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编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督与管理 第五编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金融调查统计与分析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内容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和特点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内容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和特点 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 五、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银行业发展 中央银行产生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 银行券发行问题 票据交换问题 最后贷款人问题 金融管理问题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 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而来 逐步集中货币发行权 为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 金融秩序紊乱 金本位的解体 新国家诞生 国外的支持 重建币制的需要 货币发行的制度化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和特点 特点: 为适应经济发展客观需要设立 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 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
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 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 国家控制是所有中央银行的共同变化 货币政策运用的发展 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
五、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 第一阶段:1948年——1978年 第二阶段:1979年——1983年 第三阶段:1983年——1992年 第四阶段:1993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 第一阶段:1948年——1978年 第二阶段:1979年——1983年 第三阶段:1983年——1992年 第四阶段:1993年——1997年 第五阶段:1998年——2003年
小结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 扩展 强化
小结 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 一身二任 混合式 单一式 职能操作体系改革 组织机构体系改革
重点掌握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能与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 中央银行的资本金结构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能与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 中央银行的资本金结构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作用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 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 一体式中央银行制 混合式中央银行制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 一体式中央银行制 混合式中央银行制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一元中央银行制 二元中央银行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 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资本结构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 流通中货币、存款、资本金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资本结构 流通中货币、存款、资本金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最高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 总行: 分支机构: 办公厅、条法司、货币政策司、统计司、会计财务司、支付科技司、国际司、内审司、人事教育司、研究局 分行(营业管理部)11个 中心支行326个 县支行1827个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是唯一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与金融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服务职能 调节职能 管理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监管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经理国库; 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 负责金融业的综合统计制度的制定和汇总,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进行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作用 稳定货币,稳定金融 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 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推动国际金融合作
小结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 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 中央银行资本的构成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小结 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情况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重点掌握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改革和业务调整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内容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内容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 的关系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也财政政策的关系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 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独立性稍次的模式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隶属关系的争论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小结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重点掌握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为什么要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如何体现的?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与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往来 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是国家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代表 是国家国际储备的管理者 是国家的国际金融活动的调节者和监管者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任务 负责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 负责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债的监测 负责外汇交易和管理 负责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 负责制定国家对外金融总体发展战略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往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成立于1945年12月。是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宗旨 1980年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地位。
世界银行 成立于1945年。形成了世界银行集团。 主要任务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 1980年恢复了我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地位。 目前,财政部代表我国政府参加该行的理事会,并派出执行董事。
国际清算银行 1930年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日本等6国中央银行,以及代表美国银行业利益的摩根银行、花旗银行组成的银团共同发起成立。 宗旨 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与该行建立业务关系。
亚洲开发银行 1966年成立的亚洲及太原市地区的国际金融组织。行址设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 中国人民银行于1985年11月代表我国参加了该行。 目前由财政部代表我国政府参加该行活动。
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为什么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国际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 金融风险增大 各国监管制度的差异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 支付清算系统委员会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和途径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中央银行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维持国际货币秩序,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货币政策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上顾全各国共同利益,实行协调与合作。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概念 国际间的货币安排,即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内容 汇率安排、确定储备货币、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金本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缓和本外币政策的冲突 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化的需要 货币替代效应的出现 外部经济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大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和途径 协调方式: 规则协调 随机协调 协调内容: 汇率政策 利率政策 协调途径
小结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与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往来 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
重点掌握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与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往来
第二编 中央银行业务
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 产 项 目 负 债 和 资 本 项 目 货币单位 贴现及放款 流通中货币 各种证券及财政借款 各项存款 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黄金外汇储备 其他负债 其他资产 资本账户 资产项目合计 负债及资本项目合计
第五章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什么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 证券买卖业务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其负债资金来源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金银和贵金属业务、外汇储备业务等。
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 产 项 目 负 债 和 资 本 项 目 货币单位 贴现及放款 流通中货币 各种证券及财政借款 各项存款 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黄金外汇储备 其他负债 其他资产 资本账户 资产项目合计 负债及资本项目合计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 贷款业务 再贴现业务
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的意义 中央银行贷款的对象和种类 中央银行贷款的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的意义 有利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 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贷款的对象 商业银行 国家财政部门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贷款的种类 对商业银行的放款 对财政部的放款 其他放款
中央银行贷款的特征 期限短 不以盈利为目的 对财政贷款有限制性 一般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发放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业务 贷款对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贷款方式: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再贴现 贷款期限:20天内、3个月内、6个月内、1年期 贷款业务管理
再贴现业务 概念: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由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再贴现与中央银行贷款的区别
第五章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什么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 证券买卖业务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证券买卖业务 证券买卖业务 为什么要开展证券买卖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中央银行证券业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什么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 证券买卖业务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中央银行经营金银外汇储备业务的目的 金银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经营金银外汇储备业务的目的 稳定币值 稳定汇率 调节国际收支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中央银行经营金银外汇储备业务的目的 金银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金银外汇储备的管理 结构多元 数量合理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中央银行经营金银外汇储备业务的目的 金银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机构 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 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目标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小结 什么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 证券买卖业务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重点掌握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主要内容 不同资产业务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我国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现状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 产 项 目 负 债 和 资 本 项 目 货币单位 贴现及放款 流通中货币 各种证券及财政借款 各项存款 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黄金外汇储备 其他负债 其他资产 资本账户 资产项目合计 负债及资本项目合计
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 流通中货币 各项存款:财政存款、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保险企业存款 中央银行债券 各种暂收款以及其他负债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的含义、意义和原则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货币发行制度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 国库体制 我国目前的国库体制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的职责和主要内容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业务概述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小结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重点掌握 货币发行的原则 我国货币发行的程序 国库体制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业务的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的体制和内容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 清算业务 金银管理业务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 国债的概念和分类 中央银行代理国债发行和兑付的意义 我国国债业务的内容
中国国债管理暨国债市场发展 1981-1987年:主要采取行政分配手段发行国债 1988-1996年:逐步形成以场内交易为主的国债市场 1997年至今:国债市场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 清算业务 金银管理业务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
清算业务 清算业务的含义 清算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的清算业务
中国的支付系统 支付系统概况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金银管理业务 业务概述 业务内容
中央银行业务基本经营原则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不支付存款利息 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 定期公布业务状况 在国内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 保持相对独立性
小结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 清算业务 金银管理业务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
货币政策概述 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特征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货币政策的功能
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特征 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政策调节机制具有间接性 货币政策调节目标具有长期性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的功能 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确保经济的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的含义 物价稳定目标的含义 防止通货膨胀 防止通货紧缩 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
货币政策目标-----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
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
货币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衡量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矛盾)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矛盾)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矛盾)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独立)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一致)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菲里普斯曲线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一致性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不一致性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物价的影响 物价的不稳定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小结 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货币政策的功能和作用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重点撑握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督与管理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与方法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督与管理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与方法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第十三章 银行系统风险的监测与控制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与方法 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金融监管概述
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 金融监管的含义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产生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发展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同模式及其评价 双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单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集中单一金融监管体制 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原因
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目标 原则 方法 监管手段
监管手段 预防性手段 应急性手段 存款保险制度
我国金融监管概述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关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讨论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1984-1992年 1993-1994年 1995-1997年 1997-2003年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特点 混业监管转变为分业监管 行政监管转变为依法监管 合规性监管转变为综合性监管 分层次监管转变为法人监管 管监合一转变为管监分离
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行三会” 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 银监会的监管职责 证监会的监管职责 保监会的监管职责
关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讨论 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全面理解 金融监管体制的未来选择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问题 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
小结: 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一) 含义: 指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依据有关金融法规与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和取得盈利。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二) 监管内容 监管方法
监管内容 市场准入 资本充足标准 组织形式 管理层任职资格 其他
监管内容 业务范围 经营范围 业务品种 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 货款风险 外汇风险和国家风险
监管方法 非现场监督检查 现场监督检查
对国外金融监管的介绍 主要国家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主要国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 金融机构的类型 对金融机构准入与退出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监管 分业经营原则 金融机构的业务划分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 金融市场含义和种类 央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央行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和内容 人民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人民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同业拆借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体系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保险市场 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货币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 票据市场
银行间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对外债的监管 外汇管理 人民银行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内容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内容 开业管理 资本管理 业务经营管理 机构数量及地域的限制 准备金和保证制度 利率限制 税收管理 日常管理
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对外债的监管 外汇管理 人民银行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外债的监管 外债和对外债监管 监管内容 监管方法 常用监管指标
对外债监管的内容 对外债借入的监管 对外债使用的监管 对外债偿还的监管
对外债监管的方法 制定外债规划,公布外债管理有关规定 对外债实行事前审批 对外债实行事后监测
常用监管指标 总债务/国民生产总值 短期债务/总债务 外汇储备/总债务 债务率 偿债率 债务余额
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对外债的监管 外汇管理 人民银行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外汇管理 外汇和外汇管理 外汇管理的内容
人民银行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外债的监管 对外汇的管理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概述 统收统支制度 外汇留成制度 银行结售汇制度 现行外汇管理体制:在市场汇率基础上,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外汇实行管制
小结 央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
第十三章 银行系统风险的监测与控制 风险的概念和识别 《巴塞尔协议》和“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践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第十三章 银行系统风险的监测与控制 风险的概念和识别 《巴塞尔协议》和“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践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银行评级制度 我国银行风险的监测、预警和控制
银行风险的概念 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招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的识别 概念:商业银行在宏观和微观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识别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额外收益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的基本要求: 正确判断风险类型 准确寻找风险根源
正确判断风险类型 系统性风险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竞争风险和投资风险
《巴塞尔协议》和“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资本组成 风险加权制 目标标准比率 过渡期和实施安排
《巴塞尔协议》和“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最低资本要求 监管约束 市场约束
《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践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原则 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构成的规定 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资产风险权重规定 增加资本金 加强风险资产管理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有效银行监管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主要内容
银行评级制度 银行评级制度是金融监管当局在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综合的内部审计之后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建立银行评级制度? 骆驼评级体系
我国银行风险的监测、预警和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划分的原则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建立我国银行风险监测系统的原则 我国银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构造 监测和控制我国银行风险的方法
小结 风险的概念和识别 《巴塞尔协议》和“新资本协议”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银行评级制度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 调查统计工作概述 信贷统计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经济调查制度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地位与作用 职责与任务 信息收集方法
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金融统计 经济调查统计 分析预测
调查统计工作地位与作用 地位: 基础业务部门 综合业务部门 信息支持 作用: 提供依据 检查反馈
调查统计工作的职责与任务 职责: 任务: 收集信息、判断形势、提出建议 为宏观经济金融决策服务 为企业生产和流通服务 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服务 为深化经济金融改革服务
信息收集的方法 统计方法 专题调查方法 动态反映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 调查统计工作概述 信贷统计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经济调查制度
信贷统计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收支统计报表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报表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析指标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析指标 资产分析指标 负债分析指标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 调查统计工作概述 信贷统计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经济调查制度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现金收支统计 现金收支统计表的编制和分析 货币发行和回笼的统计分析 货币流通统计分析 货币购买力统计分析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 调查统计工作概述 信贷统计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经济调查制度
金融市场统计 货币市场统计分析 资本市场统计分析 同业拆借市场统计分析 票据贴现市场统计分析 短期债券市场统计分析 证券市场统计分析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 调查统计工作概述 信贷统计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经济调查制度
经济调查制度 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 居民储蓄调查统计制度 物价调查统计制度
我国金融调查统计情况简介 《金融统计管理规定》 金融统计的含义和内容 金融统计的适用范围 金融统计组织机构 金融统计的实施方式 金融统计信息的发布
小结 金融统计工作的含义、作用和职责 金融统计工作的内容: 信贷统计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第十五章 货币统计表:货币概览与金融概览 金融统计资料的三级汇总 货币概览与金融概览 中国的货币概览与金融概览
金融统计资料的三级汇总 含义:金融统计资料的三级汇总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的关于货币概览和金融概览的编制方法。第一级是将金融统计资料合并成货币当局、存款货币银行和特定存款机构三个职能部门的概览表;第二级是将货币当局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第三级是将货币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概览合并形成金融概览。
金融统计资料的三级汇总 货币当局 存款货币银行 特定存款机构
货币概览与金融概览 货币概览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归并表。 金融概览是货币概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归并表。
中国的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 货币当局:中国人民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邮政储汇局 特定存款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信托投资公司、 租赁公司
2002年我国金融统计制度的修订 调整报表机构 扩大统计范围 对存在的错误与遗漏进行修正
小结: 货币当局、存款货币银行和特定存款机构 资产负债表和概览 三级汇总 货币概览和金融概览 我国的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是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 国民账户体系( SNA)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选择 标准和规范 核算资料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 国民账户体系( SNA)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选择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 经济循环帐户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 基本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 补充表: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自然资源表、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企业产出表、企业投入表、财政信贷资金平衡表、综合价格指数表
经济循环帐户 国民经济账户: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民可支配收入账户、投资账户、对外交易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 部门账户:生产、收入支出、投资及金融、资产负债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流程 国民经济核算公式 I-S=(T-G)+(M-X)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部分(实物分配部分) 金融交易部分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基本内容 金融分析 经济分析 基本方法
小结: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