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大纲及习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 其他几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概述与比较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会计从业资格 会计电算化 精讲班 主讲老师:黄德建.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初级会计电算化.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 要求 概 念 会计电算化岗位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第2章 会计循环 2.1 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经济活动 1.筹资活动 2.投资活动 3.经营活动 4.利润形成和分配活动 主要会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客户农行绑定流程.
会计从业资格 初级会计电算化.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四章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
第十三章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制作人:徐文亮.
会计电算化 主讲:李亭洁.
初级会计电算化.
工作任务1、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
《基 础 会 计》 王贤斌 教 授 主编 闽江学院管理学系 闽江学院管理学系.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活动4.1.1 岗前培训 活动描述 活动流程 活动资料 活动指导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从业资格 初级会计电算化.
公务员管理子系统建设步骤 1、组建由局长直接领导的体制,制定公务员管理、工资管理、其他业务用户的管理权限,以及各业务间的协作流程。
会计从业资格 初级会计电算化.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2.3 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一册第一章 第3节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作者:冯玉珊(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永安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计算机技能培训 2005年3月26日.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之基础会计.
第十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网络信息安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存储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典型案例之一 构建FPT服务器.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17章 网站发布.
CPU结构和功能.
Windows 7 的系统设置.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字符集 2、字符集四个级别 3、如何选择字符集.
微机系统的组成.
電子郵件簡介.
实验七 安全FTP服务器实验 2019/4/28.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内存的使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组织机构栏目内容管理 青海省教育信息中心 2018年12月18日.
文档创建与发布操作要点 青海省教育信息中心 2018年12月18日.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LOGIX500软件入门 西安华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11日.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第六讲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二) 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会计电算化大纲及习题

一、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 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 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 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二、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 anning,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范畴。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会计核算软件分为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两种。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 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始于( ) A、1981 B、1983 C、1985 D、1987 2、( )年,财政部发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的通知》 A、1975 B、1978 C、 1987 D、1989 3、( )年财政部针对企业发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A、1985 B、1994 C、 1996 D、2001 4、在会计核算系统中,( )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 A、账务处理系统 B、工资核算系统 C、固定资产核算系统 D、报表管理系统

5、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是对会计软件的()要求。 A、最高 B、最低C、较高D、较低 6、实现电算化后,下列()仍需人工处理 A、记账B、算账 C、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编制和确认D、报表编制 7、( )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A、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B、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C、会计核算软件 D、以上都不是

8、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 A、对账、查账 B、打印账簿 C、进行账务分析、参与经营管理 D、学习微机操作 9、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比商品化会计软件() A、通用性强,开发水平高 B、维护量小,购置成本高 C、成本低,开发水平高 D、通用性差,专用性强 10、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由()统一管理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B、国务院 C、财政部 D、国资委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一、计算机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计算机可按多种标准分类。从用户应用角度,一般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也称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 (1)计算机速度。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它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时钟频率的单位是兆赫(MHZ)。如通常说的“486微机”、“586微机”就是计算机速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2)字长。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字长标志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般个人计算机字长以32位、64位为主,服务器的字长一般都在64位、128位以上。 (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容纳数据量的能力。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每1024个字节称为1KB,每1024KB字节称为1MB,每1024MB字节称为1GB。 1个汉字占2个字节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信息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 (2)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涉及的复杂的数据运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人类完成相关的工作。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5)计算机通信。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领域的典型代表。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计算机通信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6)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

二、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它们由各种具体的器件组成,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部分组成。 (一)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程序、文字、数据、图像等)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等。在会计电算化领域,会计人员一般用键盘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关信息的输入工作。 (二)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指用来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会计报表、账簿等一般可以用打印机按要求打印输出。

(三)运算器 运算器是指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判断的计算机部件。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装置之一,在计算过程中,运算器不断从存储器中获取数据,经计算后将结果再返回存储器。 (四)存储器 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一般只存放急需处理的数据和正在执行的程序;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的会计资料一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五)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判断后产生一系列的控制信号,去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工作。

三、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的各种文档资料。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用于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监控和维护,以及对各类应用软件进行解释和运行的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支撑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如目前许多会计电算化软件采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即属于系统软件。 (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具体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计算机用户日常使用的绝大多数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都是应用软件。会计核算软件也属于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计算机软件一般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会计核算软件也是用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

四、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的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许多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资源共享、信息传送、分布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通常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区域内使用的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广域网也叫远程网,是由相距较远的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三)因特网 1.因特网 因特网也称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广域网的一种。 2.因特网的应用 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新闻组、万维网、电子公告板等。从使用者角度,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浏览网络信息、运行网络应用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等。

3.网址 Internet网址是因特网的重要标识,浏览网络信息、运行网络应用软件都必须输入Internet网址。Internet网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IP地址。Internet连接无数台网络服务器,为了明确区分每一台主机,就要为每一台入网主机分配一个IP地址。IP地址是用一个32位二进制数表示,为阅读方便将其分成四组十进制表示,组间用圆点分隔。例如:172.17.1.4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机服务器的IP地址。 (2)域名。由于IP地址不便记忆,所以一般采用与其相对应的域名来表示网址。域名一般用通俗易懂的缩写字表示,其格式如下: WWW.<用户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页的域名为: www.mof.gov.cn,其中:“cn”是一级域名,表示中国,每个国家都有惟一的一级域名;“gov”是二级域名,表示是政府部门的网站或网页;“mof”是用户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英文缩写;“www”是Worl d Wide Web的缩写,是Internet的一种表示方法,也称万维网。

(3)网络文件地址。网络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文字信 息和应用软件,都视为网络文件。为了便于查找,每个网络文件都有惟一的地址,网络文件地址表示格式如下: <协议>://<服务器类型>.<域名>/<目录>/<文件名> 如:http://news.sina.com.cn/c/2004-12-04/13314432645s.shtml (4)电子邮件地址。每个收发电子邮件的用户都必须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主要用来标识电子邮件用户,以便于处理用户的电子邮件业务。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般格式如下: <用户名>@<电子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zzz.@yahoo.com.cn表示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其中:zzz是电子邮件用户名,yahoo.com.cn是电子邮件服务器地址。

五、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1)系统故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硬件、软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人员对信息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关联方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网,以剽窃数据、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业等所产生的风险。企业关联方包括银行、供应商、客户等与企业有关联的单位和个人。 (4)社会道德风险,是指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 (5)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制造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的特点。保障计算机安全的对策有:不断完善计算机安全立法,不断创新计算机安全技术,不断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是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最有效方法是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用非原始启动软盘或其他介质引导机器,对原始启动盘实行写保护; (2)不随便使用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对外来软盘或其他介质必须先检查,后使用; (3)做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备份,并定期进行数据文件备份,供系统恢复用; (4)计算机系统要专机专用,要避免使用其他软件,如游戏软件,减少病毒感染机会; (5)接收网上传送的数据要先检查,后使用,接收邮件的计算机要与系统用计算机分开; (6)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查,对于联网的计算机应安装实时检测病毒软件,以防止病毒传入; (7)如发现有计算机感染病毒,应立即将该台计算机从网上撤下,以防止病毒蔓延。

(三)计算机黑客及其防范 计算机黑客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的计算机入侵者。防止黑客进入的主要措施有: (1)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加以约束; (2)在网络中采用防火墙、防黑客软件等防黑产品; (3)建立防黑客扫描和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被黑客攻击,迅速作出应对措施。

1、通常人们所说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 D ]。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主机和它的外部设备 D.硬件系统和软系统 2、计算机打开电源后,最先工作的部件是 [ C ]。 A.RAM B.ROM C.CPU D.CD-ROM 3、内存储器有随机存储器和 [ C ] A.RAM B.磁盘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磁带存储器 4、掉电之后,信息全部丢失的是 [ A ]。 A.RAM B.ROM C.软盘 D.硬盘 5、计算机的内存存储容量的计量单位是 [ D ] A.位 B.字 C.兆 D.字节 6、内存的存储容量为32MB的含义是 [ A ] A.32*1024*1024个字节 B.32*1048567个二进制位 C.32千个二进制值 D.32*1024个字节

7、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可分为 [ B ]。 A.系统软件和非系统软件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应用软件和非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和管理软件 8、Internet 是一个 [ A ]。 A.大型网络 B.国际性组织 C.电脑软件 D.网络的集合 9、代表中国的顶级域名是 [ C ]。 A.Com B.JP C.Cn D.Telnet 10、下列四项中合法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 D ] wang-en.Hxing.com.ce B.em.hxing.com.cn-wang C. em.hxing.com.cn@wang D.wang@em.hxing.com.cn 11、在键盘上,有的键标注了上下两个符号,如果要输入该键上边表示的符号应该 [ B ]。 A.直接按该键 B.同时按下Shift键和该键 C.按一下Shift键,再按该镶 D.同时按下A1t键和该键

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按照《会计法》规定,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相关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单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规范。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保证会计数据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2)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 (4)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的功能。 (5)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符合GB/T19581—《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要求。 (6)会计核算软件在设计性能允许使用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死机或者非正常退出等情况。 (7)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8)单位修改、升级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改变会计核算软件运行环境,应当建立相应的审批手续。 (9)会计核算软件开发销售单位必须为使用单位提供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人员培训、会计核算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方面的服务。

(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备以下初始化功能: ①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字及有关资料,包括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年初数、累计发生额及有关数量指标等; ②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未达账项; ③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记账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更改过程,在计算机内应当有相应的记录; ④定义自动转账凭证,包括会计制度允许的自动冲回凭证等; ⑤输入操作人员岗位分工情况,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操作密码等; ⑥提供必要的方法对输入的初始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 (2)应当具备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

(3)对记账凭证编号的连续性应当进行控制。 (4)下列数据输入应有必要的提示功能: ①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是否与已输入的机内记账凭证编号重复; ②以编号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当提示该编号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 ③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④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⑤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应予以提示并拒绝执行。

(5)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账簿的机内记账凭证,应提供修改和审核的功能,审核通过后,不能再对机内凭证进行修改。 (6)对同一张记账凭证,应当对审核功能与输入、修改功能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 (7)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红字可用负号“-”表示。 (8)采用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在生成正式机内记账凭证前,应当进行审核确认。 (9)由账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的,应当经审核确认后生成记账凭证。

(三)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 (1)应当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 (2)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和格式打印输出机内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 (3)总分类账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余额对照表替代。 (4)在保证会计账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中的表格线条可以适当减少。 (5)对于业务量较少的账户,会计软件可以提供会计账簿的满页打印输出功能。

(四)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1)应当具有根据审核通过的机内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登记账簿的功能。 (2)应当具有自动进行银行对账并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功能。 (3)应当具有机内会计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进行结账的功能。 (4)结账前,应当自动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登记入账,全部登记入账后才能结账。 (5)结账后,不允许再输入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凭证。 (6)应当具有自动编制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功能。对于根据机内会计账簿生成的会计报表数据,会计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功能。 (7)应当具有确保会计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功能。

三、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以下基本岗位: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此岗位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此岗位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上述电算化会计岗位中,软件操作岗位与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岗位为不相容岗位。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完成,平时根据人员的变动可进行相应调整。电算主管负责定义各操作人员的权限。具体操作人员只有修改自己口令的权限,无权更改自己和他人的操作权限。

四、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1)配有适用的会计软件,并且计算机与手工进行会计核算双轨运行3个月以上,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且软件运行安全可靠。 (2)配有专用的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 (3)配有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其中上机操作人员已具备会计电算化初级以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财政部门核发的有关培训合格证书。 (4)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数据与软件管理制度等。

五、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基本要求 (1)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存储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 (2)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机内会计数据、软盘等备份的会计数据,以及打印输出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 (3)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也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 (4)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并由专人负责。 (5)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要做到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6)对采用存储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存储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对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保管截止日期是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5年。

第四章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一、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与手工会计核算流程基本相同,但核算流程中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有很大差别。实际工作中,单位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因单位规模、类型和使用软件的不同而在具体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基本流程是一致的。

(一)编制记账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手工编制完成记账凭证后录入计算机。 (2)根据原始凭证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制记账凭证。采用这种方式应当在记账前打印出会计凭证并由经办人签章。 (3)由账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采用这种方式应当在记账前打印出会计凭证并由经办人签章。 (二)凭证审核 负责审核的会计人员审核已输入计算机的记账凭证。 (三)记账 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中的记账有以下特点: (1)记账是一个功能按键,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相关账簿登记; (2)同时登记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3)各种会计账簿的数据都来源于记账凭证数据,记账只是“数据搬家”,不产生新的会计核算数据。 (四)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手工会计核算流程中,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是两个工作环节,工作量大且复杂。电算化会计核算中,通过一次性预先定义账户结转关系和账户报表数据对应关系,结账和编制报表是作为一个步骤由计算机在较短时间内同时自动完成。

二、账务处理模块基本操作要求 (一)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初次使用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的过程。在系统初始化环节要求完成以下基础设置操作: (1)设置操作员及权限。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设置操作人员,并规定其操作权限。 (2)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①设置会计科目编码。科目编码必须惟一,科目编码必须按其级次的先后次序建立,科目编码用数字、英文字母等表示,避免用如&、@、空格等其他字符。 ②设置会计科目名称。科目名称用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等符号表示,不能为空。 ③设置会计科目的余额方向。 ④设置辅助核算科目。对需要进行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专项核算的会计科目进行辅助核算设置。 ⑤设置外币核算科目。 ⑥设置数量核算科目。设定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科目,以及数量核算计量单位。

(3)设置各辅助核算项目。定义并对往来单位、部门、项目进行编码。 (4)设置外币币种及汇率。 (5)录入科目期初余额。将各个科目及辅助核算项目,在开始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核算时的科目余额及发生额等相关数据输入软件系统,它是手工会计核算和计算机核算的衔接点。 (6)科目余额试算平衡。科目期初余额录入完毕后,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试算平衡。 (7)设置凭证类别。设置使用的凭证类别一般划分为收款 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二)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根据提供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会计核算软件完成凭证录入、审核、修改、查询、记账和结账工作。 (1)录入记账凭证。录入凭证时,应首先选择凭证类型,输入制单日期,凭证按月、分凭证类型自动连续编号;然后依次输入附件张数、摘要、会计科目、辅助核算信息、金额等,其中,会计科目要求输入末级明细科目。录入完成后,要保存已录入凭证。 (2)记账前凭证修改。对于记账前的机内错误会计凭证进行修改。 (3)凭证审核。只有经过审核的记账凭证才允许记账。凭证输入、审核不能为同一个人。审核人不能直接修改会计凭证。 (4)记账凭证查询打印。输入一定的条件,查询相关记账凭证并将其打印输出。 (5)凭证汇总。将记账凭证按照一定的范围、条件进行汇 总。 (6)记账。对审核后的记账凭证完成记账工作。凭证记账后就不能进行修改,如果发现凭证有错,只能用冲销凭证方法进行修改。 (7)账簿查询。会计凭证记账后,输入一定的条件进行查询,查询的结果可以屏幕显示,也可以打印输出。要求查询的账簿包括:明细账、总账、日记账等。

(三)结账 在会计期末,对指定月份进行结账。如果该月有尚未记账的凭证,则不允许结账。上一个月未结账,下一个月不能记账。结账后,不能再输入当月的记账凭证。 (四)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第一次使用时,也存在报表初始化的问题。所谓报表初始化,就是新建报表,定义报表格式,设置报表参数,定义报表取数公式和定义表内及表间的勾稽关系。 完成报表初始化后,报表的日常使用主要有:报表编制、报表汇总、报表查询和报表打印。

三、其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一)应收/应付账款核算模块的基本操作 1.初始设置操作 应收/应付账款核算模块初始设置操作要求包括:往来单位编码和名称定义、收款/付款条件定义、期初数据录入。 2.日常使用操作 应收/应付账款核算模块日常使用操作要求包括:收款、付款单据的输入、应收/应付账款核销、生成打印应收账款催款单/应付账款付款提示、账龄分析、应收/应付账款查询打印。

(二)工资核算模块基本操作 1.初始设置操作 工资核算模块初始设置操作要求包括:部门定义、工资项目设置、工资计算公式定义、工资原始数据输入和工资转账关系定义。 2.日常使用操作 工资核算模块日常使用操作要求包括:工资变动数据输入、工资计算、工资汇总、工资分配及转账和工资报表输出。

(三)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基本操作 1.初始设置操作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初始设置操作要求包括:固定资产编码设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残值设置、固定资产折旧分配和转账关系定义。 2.日常使用操作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日常使用操作要求包括:固定资产变动输入、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分配和转账、固定资产账查询。

四、计算机基本操作要求 (一)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 启动计算机系统有冷启动和热启动两种方式。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启动后应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密码)登录系统。 (二)运行和退出会计核算软件 运行会计核算软件可采用点击桌面会计核算软件图标,或通过“开始程序会计核算软件”进行。 通过不同窗口的切换可以实现会计核算软件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切换。

(三)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1)Windows的启动与退出。 (2)Windows的桌面环境:任务栏、“开始”按钮和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我的文档等图标。 (3)Windows窗口基本功能项。 (4)应用程序的启动及任务间的切换。 (5)文件操作。包括文件的复制、文件的移动、文件的删除、文件的重新命名。

(四)网络基本操作 (1)互联网上网基本操作。 (2)收发电子邮件。 (3)查询相关信息。

(五)文字表格编辑操作 (1)要求运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每分钟输入20个以上汉字。 (2)文字编辑操作: ①字处理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②字处理软件窗口的基本组成。 ③文档的输入与编辑。包括:文档的建立与打开;文档的输入;文档的浏览;文档内容的选取、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档内容的查找和替换;文档的保存。 ④排版操作。包括:字形、字体和字号处理,文字对齐、段落缩进、行距处理。

(3)表格编辑操作: ①新建表格。 ②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③修改表格,包括选定表格单元格、行、列,插入、删除表格单元格、行、列。 ④表格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