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促進科技產業跨領域結合,發展新世代高科技產業 議題五:加強技術創新,完善產業環境 5.1.1促進科技產業跨領域結合,發展新世代高科技產業 陳聯泰 97.11.10
前言 我國高科技產業原創性不足,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及世界經濟環境變化趨勢,如節能減碳、油價高漲、資源稀有化,以及台灣邁向高齡化少子化社會之挑戰,如何結合既有優勢,建立下一波競爭實力,刻不容緩。 未來的社會生活形態將受前述發展之影響,產業須透過整合不同領域的技術或應用,才能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並創造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契機。 藉由關鍵議題之分析與討論,為高科技產業找到新的發展機會,並提供政府作為科技政策的參考。
壹、現況檢討(1/4) 一、問題說明 全球生活經濟環境變化及其影響 新興國家經濟擴張成長 → 市場成長,產業規模擴張 新興國家經濟擴張成長 → 市場成長,產業規模擴張 全球資源稀有化,物價上漲 → 產業結構變化 經濟發展造成 CO2 排放增加 → 環保及節能科技的契機 能源問題受重視,強調節能減碳→朝向“脫油”,再生能源商機大 醫藥發達,人均壽命延長 → 生技健康產業潛力無限
壹、現況檢討(2/4) 高科技產業兩極化 以「軟性製造」為主的產業享有高利潤,如:聯發科、宏達電 以「硬體製造」為主的產業則多是面對激烈競爭,難有高利潤 成長,如宏碁、聯電 部份硬體製造為主之高科技產業甚至逐漸走向傳統產業化: 組裝、代工及外移生產 生技產業可以說是新興高科技產業,但我國奮鬥多年仍難以茁壯, 門檻相對極高 產業跨領域結合、發展新世代高科技產業。以高值化、減碳化、智慧化為 發展我國下世代高科技產業目標。具潛力跨領域結合之新世代產業,如: 軟性電子產業、智慧型車輛產業、智慧化生活空間產業、奈米科技應用產 業、ICT平台產業等。
壹、現況檢討(3/4) 科技產業跨領域結合模式 軟性電子產業 結合高分子軟材料、半導體及光電技術,開發新型可撓曲、易攜帶薄型化之電子產品。 智慧型車輛產業 結合汽車、電子、資通訊、半導體及光電等科技開發智慧型車輛。 智慧化生活空間產業 以優質生活為出發點, 結合節能減碳建材、方便的人機介面,打造智慧生活空間 。 奈米科技應用產業 應用奈米科技於既有產業提升與既有產品之附加價值。 ICT平台產業 運用軟硬體開發技術整合現有之網路建設(網際網路、通訊網路等)與行動載具(如PDA、PC、手機等),進行跨產業應用之ICT平台建置。
壹、現況檢討(4/4) 二、問題檢討 產業跨領域整合必須考量之共通性問題: 不能僅只於舊技術之組裝。 跨領域研究並不只是分工,各自作業而已,而應特別重視研究人員之交流互動與分享 。 Domain knowledge差異大,必須突破跨領域技術語言之障礙。 創新風險高,市場評估必須周詳。 新法規的制定有助於新世代高科技產業的推動。(如智慧建築標章) 產業文化差異將造成跨領域整合之阻力。
貳、未來展望 創新發明將是台灣新世代科技產業的決勝因素。 世界是平的,加速建立全球資源整合及業務行銷能力是企業贏的策略。 以高品質產品及服務經營個別企業品牌與Made in Taiwan 國家品牌。 發展更多兆元平台產業及新興利基型跨領域產業。
參、建議可行方案-策略(1/2) 一、近程策略 培育跨領域技術人才與整合專家。 建立跨領域研究之合作機制。 跨領域產學研力量結合,加強研發創新及專利技術。 建構跨領域互動環境及工具平台。 8
參、建議可行方案-策略(2/2) 二、長程策略 注重智慧財產權共享、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用策略,建立跨領域團隊成員貢獻及成果分享機制,以促進跨領域產業結合。 引領產業從OEM、ODM轉向自有產品及品牌(OBM)經營模式。 以我國「強勢產業」的比較優勢為切入點,擴充至新興領域,以開創新機會 (如ICT產業) 。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標準制訂,共創新產品規格。 與國際大廠結盟,切入世界市場。 9
參、建議可行方案-程序 一、產業跨領域整合程序 二、計畫管理程序 1.規劃產業跨領域整合之運作模式。 2.以聯盟方式申請業界科專,進行跨領域合作研發。 3.建立異業聯盟跨領域交流平台,並進行國際化,醞釀商機。 4.開拓新世代高科技產業。 二、計畫管理程序 1.跨領域專家以高值化、減碳化、智慧化等未來產業需求做為評估選題之依據。 2.成立具廣度及深度之跨領域專家指導小組進行計畫審查。 3.跨領域專家進行計畫績效考評。 4.落實研發成果,推動建立新世代高科技產業。 10
參、建議可行方案-做法 (1/4) A.政府 制定政策協助新世代初期產業茁壯。 鬆綁財稅及科技法規(如技術輸出),吸引外資及台商資金回流。 增加法人的前瞻性研發投資,支持跨領域的研究,並協助產業後段商品開發。 協助產業界培訓科技背景之高級人才進行投資評估、技術移轉及智慧財產權管理等。
參、建議可行方案-做法 (2/4) B.產業界 結合節能減碳的觀念,智慧化的功能,加強新應用及高質化產品開發。 加強產品設計、品牌經營、軟體開發等之跨領域應用異業聯盟。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爭取主導權。 企業大型化,朝國際一流企業邁進,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加強區域性及世界性國際合作,運用國際優秀人才補強台灣研發及業務人才之不足。
參、建議可行方案-做法 (3/4) C.學術界 進行應用導向之基礎研究,結合法人單位共同支援高科技產業發展。 以產學合作或學界科專協助產業開發創新產品。 加強跨領域人才訓練,成立跨領域研發中心 。 舉辦交流活動、研討會、論壇等,發行刊物,共同發表論文等,以增進彼此間的交流及認識。 建立跨領域技術研發資訊網絡,如架設網站。 加強國際合作機會,加速與世界知識創新網路接軌,更可活用國際研發資源以搶佔先機。
參、建議可行方案-做法 (4/4) D.研發法人 加強高值化、減碳化、智慧化等原創性前瞻研究,開發創新技術。 培養跨領域人才團隊,加強跨領域研究,帶動新高科技產業的建立。 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制定。 建立有彈性的研發組織型態。 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前瞻創新技術的商業化。 加強產學合作,開發世界級新技術及產品。 掌握全球高新科技創新資訊,包括:網路資源、動態消息、研討會資料、電子報、電子期刊,專利論文,產業分析等。
附 件 參考資訊: 1.依據2006年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規劃產業新藍海,升級「台灣創造」”展望 2.投資台灣布局全球-經濟部台商回台投資服務辦公室,遠見雜誌企劃製作 3.工研院產業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經濟部,096-1401-03-0010 4.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2007 5.國家標準發展策略研究計畫-領域技術標準發展策略報告書 ,95/12 6.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96/1/17(民國96 年至99 年) 7.經濟部96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 8.2007相關科技研究發展白皮書 9.智慧型車輛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經濟部投資業務處,97/2 10.國家資通訊發展方案-行政院2007/3 12.智慧化居住空間推廣策略專屬網站,http://www.ils.org.tw/ids/research_list_1.aspx 13.從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推動計畫淺談分工當中的產業聯盟-工研院材化所,2007/12/22 14.工研院電光所,軟性電子技術,2007/12/04 15.軟性電子產業推動聯盟 16.綠建築標章包含9大指標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