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度輔導學校 實施學生體重控制計畫 成效報告 董氏基金會
評估方式 ◎調查母群:由承辦208所學校中,有繳交前 、後測資料者 138所(約66% ) ◎抽樣方式:分層隨機抽樣法 北區3所、中區6所、南區7所、 東區2所, 計18所學校,其中 國中9所、國小9所 ◎調查工具:介入前、後的身高、體重測量 及飲食、 身體活動狀況、體適 能等問卷調查 ◎資料分析: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有效樣本:402位
學童基本資料 項目 分類 人數 區域 北 74 年級 小四 23 中 154 小五 90 南 133 小六 75 東 41 國一 97 性別 男 235 國二 100 女 167 國三 17 學程 國小 188 國中 214
樣本介入前超重百分比分佈 % 第50百分位數值作為基準,計算每位學童超重百分比。其中近七成的學童超重百分比介於40~80之間。 超重百分比 人數分佈 <20.0 20.0 ~39.9 40.0 ~59.9 60.0 ~79.9 80.0 ~99.9 ≧100 % 5.0 21.9 44.5 22.1 4.5 2 BMI-基準BMI 超重百分比= ×100﹪ 基準BMI 第50百分位數值作為基準,計算每位學童超重百分比。其中近七成的學童超重百分比介於40~80之間。
體位差異比較 (一)介入前、後差異比較 前測 後測 t值 身高 體重 BMI 超重百分比 身高增加1.81公分 BMI下降0.54 N=402 前測 (平均數標準差) 後測 t值 身高 154.739.68 156.549.79 -19.62*** 體重 67.7214.56 67.7914.49 - 0.43 BMI 27.934.01 27.393.78 5.35*** 超重百分比 51.4918.91 48.1318.84 9.13*** 身高增加1.81公分 BMI下降0.54 超重百分比平均減少3.36$% (1)配對t檢定 (2)*** P<.001
體位差異比較 t值 (二)介入後與計畫結束一年後追蹤差異比較 後測 追蹤 身高(cm) 156.5215.0 158.4714.74 N=166 配對t檢定 後測 (平均數標準差) 追蹤 t值 (*** P<.001) 身高(cm) 156.5215.0 158.4714.74 - 8.35*** 體重(kg) 67.6216.08 71.2817.07 -11.89*** BMI 27.044.01 27.894.93 - 7.13*** 身高在一年後比介入後增加,平均增加 1.95公分 體重在一年後比介入後增加,平均增加3.66公斤 (1)配對t檢定 (2)*** P<.001
體位差異比較 (三)介入前與計畫一年後追蹤差異比較 前測 追蹤 t值 身高(cm) 154.4714.92 158.4714.74 N=166 配對t檢定 前測 (平均數標準差) 追蹤 t值 (*** P<.001) 身高(cm) 154.4714.92 158.4714.74 -14.31*** 體重(kg) 67.2715.90 71.2817.07 -10.59*** BMI 27.654.35 27.894.93 - 1.69 身高在計畫結束一年後比介入前增高,平均增加 4公分 體重在計畫結束一年後比介入前增加,平均增加 4.01公斤 BMI在計畫結束一年後比介入前增加,平均增加 0.24單位 (1)配對t檢定 (2)*** P<.001
體位差異比較 結論 1.學生在參加「體重控制計劃」後: 身高增高,BMI降低,超重百分比減少 顯示體重控制實施上有明顯效果 2.計劃結束一年後: ‧身高在計畫結束一年後比未參加體重控制前增加, ‧體重在計畫結束一年後比未參加體重控制前也增加, ‧BMI在一年後比未參加體重控制後也增加,但減重效 果是否回復,尚待進一步探討
行為評量差異比較 (一)介入前、後飲食狀況差異比較 項目 前測 後測 t值 a.均衡飲食攝取頻率(各類食物飲食頻率)N=379 (平均數標準差) 後測 t值 (*** P<.001) a.均衡飲食攝取頻率(各類食物飲食頻率)N=379 16.203.58 17.903.52 - 8.58*** b.高熱量飲食攝取頻率(高油高糖食物進食頻率)N=325 30.899.78 27.269.41 5.93*** c.不好的飲食行為頻率(各種情況下之飲食控制不當情形)N=351 28.186.58 25.156.60 7.96*** d.降低熱量攝取之頻率(進食技巧) N=358 31.816.66 35.836.66 -10.81***
行為評量差異比較 (一)介入前、後飲食狀況差異比較 ‧均衡飲食攝取頻率(各類食物飲食頻率): 介入後比介入前均衡飲食攝取的頻率增加,即學童在介入後較 傾向均衡攝取食物六大類。 ‧高熱量飲食攝取頻率(高油高糖食物進食頻率) 介入後比介入前攝取高熱量食物的頻率減少。 ‧不好的飲食行為頻率(各種情況下之飲食控制不當情形): 介入後比介入前不好的飲食行為頻率減少,意即學童在介入後 飲食控制能力有改善的趨勢。 ‧降低熱量攝取之頻率(進食技巧): 介入後比介入前降低熱量攝取頻率增加,意即學童在介入後進 食技巧能力增加。
行為評量差異比較 t值 (二)介入前、後測身體活動狀況差異比較 項目 前測 後測 e.一般運動狀況發生之頻率(運動習慣)N=399 (平均數標準差) 後測 t值 (*** P<.001) e.一般運動狀況發生之頻率(運動習慣)N=399 19.283.75 21.103.83 -9.59*** f.各類特定運動狀況發生之頻率N=396 10.553.35 11.683.00 -6.62*** g.靜態活動發生之頻率N=378 15.755.07 14.684.88 4.32*** h.不做日常身體活動發生之頻率N=362 15.614.57 14.224.47 5.93***
行為評量差異比較 (二)介入前、後身體活動狀況差異比較 ‧一般運動狀況發生之頻率(運動習慣) : 介入後比介入前運動狀況的發生頻率增加,即學童在介入後運 動習慣增加。 ‧各類特定運動狀況發生之頻率: 介入後比介入前做特定運動的頻率增加,意即學童在介入後做 特定運動的習慣增加了。 ‧靜態活動發生之頻率: 介入後比介入前靜態活動頻率減少,意即為學童在介入後最靜 態性活動,例如:看電視、玩電腦的頻率降低了。 ‧不做日常身體活動發生之頻率: 介入後比介入前不做日常身體活動頻率降低,即學童在介入後 做日常身體活動次數增加。
行為評量差異比較 結論 介入體重控制後,學童不良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均有明顯改善的趨勢: 1.飲食 ‧均衡飲食攝取頻率、降低熱量攝取之頻率介入後比介入 前增加。 ‧高熱量飲食攝取頻率、不好的飲食行為頻率介入後比介 入前減少。 2.身體活動狀況: ‧一般運動狀況發生之頻率、各類特定運動狀況發生之頻 率介入後比介入前增加。 ‧靜態活動、不做日常身體活動發生之頻率介入後比介入 前靜態活動頻率減少。
體適能評量差異比較 t值 (一)介入前、後柔軟度、一分鐘屈膝差異比較 項目 前測 後測 柔軟度N=387 22.7512.67 (平均數標準差) 後測 t值 (*** P<.001) 柔軟度N=387 (坐式直立體前彎)(cm) 22.7512.67 24.3912.49 -5.39*** 一分鐘屈膝 (次/分鐘) N=392 22.4010.72 24.7611.50 -7.26*** 柔軟度在介入後比介入前增加,平均增加 1.64公分 一分鐘仰臥起坐在介入後比介入前增加,平均每分鐘增加 2.36次
體適能評量差異比較 (二)介入前、後800(1600)公尺跑走 單位:秒 項目 前測 後測 t值 國小女生N=78 380.2174.85 (二)介入前、後800(1600)公尺跑走 單位:秒 項目 配對t檢定 前測 (平均數標準差) 後測 t值 (*** P<.001) 國小女生N=78 (800公尺) 380.2174.85 364.9069.53 3.66*** 國小男生N=98 370.1171.03 346.2064.62 7.13*** 國中女生N=75 350.6583.07 347.1265.41 0.49 國中男生N=93 (1600公尺) 691.85173.02 668.58128.78 1.67
體適能評量差異比較 (二)介入前、後800(1600)公尺跑走 ‧國小女生(800公尺): 介入後比介入前跑走800公尺秒數減少,平均減少15.31秒,表 示學童在介入後跑走速度變快,意即肌耐力能力增加。 ‧國小男生(800公尺): 介入後比介入前跑走800公尺秒數減少,平均減少23.91秒,表 示學童在介入後跑走速度增快,即為肌耐力能力增加。 ‧國中女生 (800公尺): 介入後比介入前跑走800公尺秒數雖有減少,且平均減少3.53 秒(表示學童在介入後跑走速度增快),但無統計上差異。 ‧國中男生(1600公尺): 介入後比介入前跑走1600公尺秒數雖有減少,且平均減少 23.27秒(表示學童在介入後跑走速度增快),但無統計上差 異。
體適能評量差異比較 結論 介入體重控制後,學童體適能能力有提升的趨勢: 柔軟度改善 一分鐘屈膝能力增加,表示肌力增加 跑走800/1600公尺秒數減少,表示心肺耐力能力增加,國小生明顯進步的情形,國中生由平均值看來為進步,但無統計上之差異。
影響學童BMI因素分析 體控班實施前影響學童BMI因素—— 1.年級 2.常吃糖果、巧克力、蜜餞 3.以脫、低脂奶取代全脂奶 4.吃肉時去掉肥肉及皮或只吃瘦肉 5.一天至少吃兩份水果 6.和朋友從事靜態休閒活動而非動態休閒活動 備註:以多元逐次回歸分析
影響學童BMI因素分析 體控班實施後影響學童BMI因素—— 1.年級 2.喝湯時會將浮油撈掉 3.常喝含糖飲料,如:加糖的茶、咖啡、巧克力、 碳酸、運動飲料、加味礦泉水 4.常吃油炸食物 5.地區 備註:以多元逐次回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