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局域网工作原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NAT与ICMP交互.
Advertisements

局域网应用技术与实训 课程形式 ● 教师讲解 ● 教师演示 ● 学生实际操作 ● 习题、讨论 学习要求 ● 按时上课、认真听讲
知 识 回 顾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特点?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些? 4、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协议与分层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4.1数字通讯入门 4.2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讲人:沈丹萍 南邮吴江学院 
质访问控制方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该哪个结点发送数据? 发送时会不会出现冲突? 出现冲突怎么办?
第4章 网络技术基础 4.1 以太网络 以太网体系结构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MAC帧 Ethernet网卡的构成 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以太网组网示例 4.2 交换式局域网 交换的基本概念.
3.5 典型局域网的组网技术 Mbps以太网 Mbps以太网 Mbps以太网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二) 4.2 局域网.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5章 IEEE 802模型与局域网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该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
3.4 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 3.4.1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及存在的问题 交换局域网的特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与局域网基础 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模型-OSI参考模型 1.2 网络通信协议-TCP/IP协议模型 1.3.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与局域网基础 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模型-OSI参考模型 1.2 网络通信协议-TCP/IP协议模型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项目负责人 张嗣萍/本环节主讲教师 王磊 第2章 局域网的构建(3) 2007年度上海建桥学院教改课程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学习目标 本章要点 习 题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程.
4.6 局域网标准 专门的LAN标准 OSI/RM和TCP/IP均属于WAN标准 LAN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网络设计与管理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指导教师:杨建国 二零一零年三月.
4.1 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本章要点: ◆ 了解局域网的特点和网络适配器的作用和分类 ◆ 掌握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和Token
第2章 网络设备和综合布线.
第17章 实现路由器.
项目四 组建跨地区网络 授课教师:肖颖.
4.3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1)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2)广播网络(broadcasting)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讲人:沈丹萍 南邮吴江学院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郭仲英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讲 彭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主讲 彭红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WAN:point-to-point channel no need MAC
第三章 局域网技术 于银辉 教授 吉林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Computer Network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y Rao zhijian.
HL-004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及配置 ISSUE 5.1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瑞斯康达—MSG1500 产品类型: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198元 上市时间:2017 年 3月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第4讲 以太网组网及故障排除.
第五章 高速以太网.
存储系统.
區域網路類型 講師:陳育良.
大学计算机基础 5-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任课老师: 田家华.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IWLAN 基本概念 成功案例 方案配置 总结.
OSI七層架構 OSI階層 負責的工作 應用層 表達層 會議層 傳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結層 實體層 將應用程式所送出的訊息轉成字元資料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一部分 网络技术基础.
第4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 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4.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4.3 IEEE 802参考模型与协议
3.7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 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计算机网络 版权所有,2000 (c) Zhang Quanfang,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VisComposer 2019/4/17.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IT 安全 第 9节 通信和网络控制.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数据报分片.
无线网络特性展现 张琦.
谢聪.
数字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2:两类基本网络
IP路由协议 IP数据报从源主机无连接的、逐步地传送到目标主机,这就是IP协议的路由选择。.
3.6.1 虚拟网络的基本概念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 虚拟网络的优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章 局域网工作原理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了解: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了解:IEEE 802参考模型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掌握: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掌握: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掌握:交换式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了解: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公司、机关、校园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连网的需求; 局域网提供高传输速率(10~1Gbps)、低误码率的传输环境,传输速率达10Gbps的局域网在发展中;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4.2 局域网拓扑结构类型 与特点

4.2.1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的是“共享介质”方式; 所有结点都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 总线的传输介质通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所有结点可以通过总线以“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因此出现“冲突”不可避免,“冲突”会造成传输失败; 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问题。

总线型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需要解决: 该哪个结点发送数据? 发送时会不会出现冲突? 出现冲突怎么办? 总线型拓扑的优点: 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易于扩展,可靠性较好。

4.2.2 环型拓扑结构

4.2.3 星型拓扑结构

4.3 局域网与IEEE 802 参考模型

4.3.1 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以太网(Ethernet) 令牌总线网(Token Bus) 令牌环网( Token Ring)

4.3.2 IEEE 802参考模型的演变 IEEE 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一系列标准,它们统称为IEEE 802标准 IEEE 802.1标准:定义局域网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等基本功能; IEEE 802.2标准:定义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功能与服务; IEEE 802.3~IEEE 802.16标准:定义不同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相关标准。

目前,应用最多与正在发展的IEEE 802标准 IEEE 802.3标准:定义Ethernet的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11标准:定义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15标准:定义近距离个人无线网络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16标准:定义宽带无线网络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 802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4.4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4.4.1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方法 CSMA/CD发送流程可简单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CSMA/CD的工作原理

4.4.2 以太网帧的基本结构 帧(Frame)是以太网中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通常称为以太网MAC帧; 发送结点在数据的前后添加特殊字符构成帧,这些特殊字符是帧头与帧尾。

以太网的MAC地址

4.5 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5.1 高速局域网的研究方法 传统局域网技术建立在“共享介质”基础上,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S/CD与Token;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来保证每个结点能“公平”地使用公共传输介质; 每个结点平均能分配的带宽随着结点数的不断增加而急剧减少; 网络通信负荷加重时,冲突和重发现象将大量发生,网络传输延迟将会增长,网络服务质量将会下降。

高速局域网的研究方法 第一种方案:提高Ethernet的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Gbps ; 第二种方案: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划分成多个用网桥 或路由器互连的子网,促进局域网互连技术的发展; 第三种方案:将“共享介质方式”改为“交换方式”,促进“交换式局域网”技术的发展。

共享介质与交换局域网工作原理的区别

局域网产品类型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4.5.2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主要技术特点 使用 IEEE 802.5的单令牌环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使用 IEEE 802.2协议,与符合IEEE 802标准的局域网兼容; 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连网结点数最大为1000,环路长度为100km ; 可以使用双环结构,具有容错能力; 可以使用多模或单模光纤; 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能够支持同步和异步数据传输。

FDDI主要应用环境 计算机机房网 办公室或建筑物群的主干网 校园网的主干网 多校园的主干网

4.5.3 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又称为Fast Ethernet,传输速率比普通Ethernet快10倍,可以达到100Mbps; Fast Ethernet保留传统的帧格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组网方法; 1995年9月,IEEE 802委员会正式批准Fast Ethernet标准IEEE 802.3u。

Fast Ethernet的协议结构

4.5.4 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又称为Gigabit Ethernet,传输速率比Fast Ethernet快10倍,可以达到1Gbps; Gigabit Ethernet保留传统的帧格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组网方法; 1998年2月,IEEE 802委员会正式批准Gigabit Ethernet标准IEEE 802.3z。

Gigabit Ethernet

Ethernet组建企业网的全面解决方案 桌面系统采用传输速率为10Mbps的Ethernet; 部门级网络系统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Fast Ethernet; 企业级网络系统采用传输速率为1000Mbps的Gigabit Ethernet。

4.6 交换式局域网的 工作原理

4.6.1 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结构

局域网交换机的结构

4.6.2 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6.3 局域网交换机的技术特点 低交换延迟 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 支持虚拟局域网服务

4.7 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7.1 虚拟网络的概念 虚拟网络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 以软件方式实现对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 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一个逻辑工作组的结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物理网段上,它们之间通信就像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一样。

4.7.2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 用 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 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 IP广播组虚拟局域网

用交换机端口号定 义虚拟局域网成员

4.8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8.1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作为传统局域网的扩充 建筑物之间的互连 漫游访问 特殊网络

典型的无线局域网结构

4.8.2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 红外线局域网:定向光束红外传输、全方位红外传输、漫反射红外传输 扩频局域网:跳频通信、直接序列扩频 窄带微波局域网:申请执照的窄带RF、免申请执照的窄带RF

4.8.3 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标准

4.9 小结

局域网的设计目标是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在基本通信机制上选择与广域网不同的方式,从存储转发方式改变为共享介质与交换方式; 局域网在拓扑结构上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结构;在网络传输介质上主要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目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很快; 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以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是以太网Ethernet,它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即CSMA/CD方法;

随着各种应用对局域网带宽有更高要求,传输速率为100Mbps与1Gbps的快速以太网与千兆以太网出现,并成为高速局域网方案的首选技术; 交换式局域网改变共享介质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局域网交换机实现多结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 交换技术为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提供技术基础 ; 无线局域网作为传统局域网的补充,已成为局域网应用的一个热点问题。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是无线传输介质,按采用的传输技术可分为红外线局域网、扩频局域网和窄带微波局域网。目前,较成熟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是IEEE 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