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林 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黄鹤楼送别 油小 杨思娟. 孟浩然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风 猜谜语 云儿见它让路, 苗儿见它弯腰, 树儿见它点头, 花儿见它微笑。 (风) 来无影, 去无踪, 来时树动花摇, 去时水平浪静。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风.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虞 美 人 李 煜.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1896~1989),江苏省镇江市人,著名 桥梁专家。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 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有人 _ 夕阳西下的地方就是天的 _ _ ,但是我看到_ 尽头也看不到家乡。 说 尽头 最 含义
说木叶 林庚.
诗歌押韵的规律 作者:临川一小 杨联根.
品一口香茗,点一盏明灯。 在诗情画意之间, 让旋律滋润我们的双耳。.
古诗欣赏《咏柳》 (唐)贺知章.
说“木叶” 林 庚 马鞍山二中 贾洁.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油田一中高语组.
第十六讲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本讲内容: 1 概述; 2 屋顶做法。 本讲重点: 中国古代屋顶的基本形式及屋面曲线的形成原因。
春江花月夜.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寻觅春天的足迹.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西安城 这是今天哪一个城市? 它是一个十三朝古都; 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都城 ; 它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说“木叶” 林 庚.
说     “木叶”.
说“木叶” 林庚.
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木叶’’ 林庚. 说‘‘木叶’’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林庚.
说“木叶”.
说 “木 叶” 林庚.
说“木叶” 林 庚.
说‘‘木叶’’ 林 庚 授课人:张英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思考: (1)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从课文中找出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那画家是谁?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Members : 张姣,韩丹娜,潘欣, 董晓雪,黄梓丹,刘佳芸.
第四組-幼兒安全 4990U005 朱靖棻 4990U051 戴安妮 4990U054 黃珮華 4990U055 周 凌
声声慢 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静夜思 静夜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 静夜思 一年级二班 嘎玛次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自从我认识耶稣.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家.
语文园地二.
找人随时随地 完善的控制权限 通讯录信息字段自定义 支持各种组织架构 支持既有人事系统.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字 雨 鱼 蝶 蝈 星 叶.
目 录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学法设计 4 教法设计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A hisitoric woman in china Poetess----liqingzhao
说‘‘木叶’’ 林庚.
用计算器开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DESIGN IN SU LAURN.
扇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静夜思 静夜思.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说“木叶” —林 庚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走近作者

二、林庚 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与季羡林、 吴祖湘、李长之在早年并称“四剑客”, 著名诗人,学者。1933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与季羡林、 吴祖湘、李长之在早年并称“四剑客”, 与吴祖湘、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 四老”。学术研究长于唐诗方面。

给右边加红颜色的字注音 袅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能锭 言筌 窸窣 迢远 niǎo pǔ bāo zhuó gāo zhēn cén dìng quán xī sū tiáo 给右边加红颜色的字注音

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现 象 “木叶” 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

关 键 点 在“木”字

重点研读探讨 第4、5、6段

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 “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空阔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落木千山

饱满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枝叶繁茂

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它“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它“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请先听读这段前面的内容) 精读课文第6段: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请先听读这段前面的内容)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抓关键词句,相互讨论,合作探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 木叶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落 叶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树(叶) 枯黄 (落) 木 (叶) 脱尽 叶子 秋风叶落 空阔疏朗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 干燥 春夏之交 枝叶繁茂 饱含水分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联想 (落) 木 (叶) 树(叶) 脱尽 叶子 秋风叶落 空阔疏朗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 枯黄 干燥 春夏之交 枝叶繁茂 饱含水分 饱满绵密 绿(叶) 褐绿 (干) 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

木叶 疏朗绵密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疏朗绵密

落木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潦倒悲怆

树: 叶: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树叶 浓密繁华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萧纲《折杨柳》 树叶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浓密繁华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暗示性 启发性 感染性 诗歌语言

全 文 总 结 疏 朗空 阔 木 叶 暗 示 性 ? 一字千里 相去无几 绵 密 饱 满 树 叶

全文思 路 分析问题 (4—6) 总结全文 (7) 发现问题(1—3)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思考 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 “说‘木叶’” ,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生活常识暗示 暗示 文化传统: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 文化心理暗示

关于意象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往往用它表示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例如:风、月、梅、菊、柳、花、烟、松等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柳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岸晓风残月。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喻送别。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鸿雁 鸿雁:指书信。相思之情。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西洲曲》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鸿雁 鸿雁:指书信。相思之情。

梧桐 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 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

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杨万里《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杜鹃:悲苦,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乡愁乡思。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怨禽血染成。 羇客有家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杨 斋《杜鹃花》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常见意象 月:寄托对家乡、亲人思念;怀 古之情。 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 折柳:喻送别。 月:寄托对家乡、亲人思念;怀 古之情。 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 折柳:喻送别。 杜鹃:悲苦,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乡愁乡思。 鸿雁:指书信。相思之情。

松:象征孤直的品格。 梅:象征高洁的品格。 竹:象征君子的品德修养。 菊:表现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荷花:象征纯洁、清高。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寓归隐。 蝉:指餐风露宿的雅士高人。高洁象 征。 芳草:常喻离恨;喻离别忧愁。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 的惆怅 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南浦:水边送别之所。喻离别。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喻离别漂泊。 西楼:相思之所。喻思念、忧愁。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 我们的生活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拓展练习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离别之情 怨恨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念之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忧愁情绪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脱俗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圣洁 坚贞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 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含“月”“梅” 柳等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柳 传统意象凝固性

《堤上柳》 《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折杨柳》 施肩吾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堤上柳》 戴叔伦 诗中“柳”与“留”;“丝”与“思”,即为“谐音”修辞格,传达出一对情人在堤柳荫下,那种相思、相爱,难分难舍的情状。用“柳”作“丝”织成一张张思念的“网”,网住了爱人,用千丝万缕传达这份浓厚的“思念”之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反传统,反“套板”,从传统中中翻出新意来。 练习二:梅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高贵 圣洁 坚贞

卜算子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愁 字典(概念解释) :忧伤的心情 诗歌(形象解释)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亡国之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失意闲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孤独之愁)

鸟 有空远感觉 两个黄鹂鸣翠柳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恨别鸟惊心 千山鸟飞绝 柴门鸟雀噪 鸟鸣山更幽 羁鸟恋旧林

雨 一是清新可爱的,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 骤雨初歇 夜来风雨声 渭城朝雨浥轻尘 红雨随心翻作浪 空山新雨后 叶上初阳千宿雨 山色空濛雨亦奇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

相思情、愁别意 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云母屏风烛影深 银烛秋光泛画屏 红烛自怜无好计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洞房昨夜停红烛

日 夕阳 ,表示一种感慨 夕阳无限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东边日出西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