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由双芽巴贝斯虫引起,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也称为红尿或血尿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殖的类型 一、生殖的类型: 生殖的类型有: 和 。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二、无性生殖: 1 、概念: 2 、无性生殖的种类: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 产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李伟. 对象 : 时期 : 特点 : 结果 :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腹有诗书气自华 邓 兵 2014年6月12日.
古代四大美女de风云 沉鱼 . 西施 落雁 . 王昭君 闭月 . 貂禅 羞花 . 杨玉环 编者:周惠婷,李雪蓉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一、银行保证金质押 二、理财产品质押 三、银行卡被盗刷的责任问题 四、票据纠纷
活力 射 四 简报 种子发芽咯 de 国培(2015)小学数学四组 3/11/2017.
传染病.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病原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第五章 原生动物.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企业战略策划 第一节 企业整体战略策划(一).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一节 男性生殖 Male reproduction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动物主要寄生虫及其检验 宁长申 二00七年八月六日.
浅表淋巴结检查.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漫漫人生 主办: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总第一期 2008年2月 主编:初二(11)班 肖遥.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糖尿病流行病学.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一章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班主任专业素养 漫 谈 普陀区教育局德研室 陈镇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十节 硬 蜱.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遗传学实验 实验01 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实验02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
资产宣传推介手册 2017年10月.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防蚊灭蚊.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钩虫与旋毛虫.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节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由双芽巴贝斯虫引起,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也称为红尿或血尿病。

病原:本病病原体是属于巴贝斯属的双芽巴贝斯虫。虫体寄生于牛的红细胞中,是一种大型的虫体,其形态有环形、圆形、椭圆形、梨子形等,两个梨子形虫体以其尖端成锐角相连,这是本病原体的重要形态特征,梨子形虫体的长度通常大于红细胞半径。

虫体多寄生于红细胞中央。一个红细胞中虫体数多为 1~2个。红细胞的感染率为10%~15%,严重感染时可高达65%,轻病例中只有2%~3%。虫体经姬姆萨液染色后,细胞浆呈淡蓝色,染色质呈紫红色,多为两团,位于虫体边缘。

双芽巴贝斯虫在牛的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最后形成配子体蜱吸血时,配子体随同红细胞进入蜱体内。配子体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繁殖,与泰勒虫相似,所不同的是配子体形成动合子,穿过蜱的肠壁后,进入蜱的生殖器官,并侵入蜱的卵内变为成孢子细胞,以后又发育成多核体,多核体分裂成为多个动孢子。 。

多核体大部分是在正在卵内发育的幼蜱的唾液腺细胞内形成的。当幼蜱孵出前后,动孢子便发育成梨状的子孢子,幼蜱吸血时子孢子通过蜱的唾液,进入牛的血液而使之感染。

3 4 2 1 图3-93 双芽巴贝斯虫 1.变形虫型  2~3.分裂型  4.成对型

1 3 2 4 图3-94 牛巴贝斯虫 1.分裂型 2.边缘成对型 3.中央成对型 4.变形虫型

A B C D E F G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图3-95 牛巴贝斯虫 在蜱体内的发育

A.牛血液内的原虫 B.虫体在吸饱血液的雌蜱 肠内发育 C.原虫在雌蜱卵内的发育 D、E.蜱卵的分裂 F.原虫在饥饿的幼虫体内 发育 G.原虫在饥饿的若虫体内 发育 H.原虫在饥饿的蜱体内发育

1.细胞内未变化的原虫 2.红细胞外的原虫 3~4.原虫的接合 5.形成合子  6.合子  7.合子经过肠壁钻入蜱的 卵细胞 8.卵细胞内的合子 9.合子变圆及生长

10.动合子 11.孢子母细胞的形成 12.孢子母细胞的孢子体 13.幼虫唾液腺内的孢子体 14.孢子母细胞和孢子体 15.若虫唾液腺内的孢子体 16.孢子母细胞和孢子体 17.雌蜱唾液腺内的游离孢 子体

感染双芽巴贝斯虫的雌蜱,可以经过卵将病原体传给它们的幼蜱,甚至可以在蜱体内传递保存达3个世代之久。因此,幼虫开始吸血时,就能够使牛感染牛双芽巴贝斯虫病。

在我国传播本病的有尾突方头蜱和有矩方头婢,这两种蜱都是一宿主蜱,主要寄生于牛。尾突方头蜱 1年可繁殖4~5代, 有矩方头蜱1年可繁殖2~3代。

因此,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在1年之内可暴发数次,一般多在春、夏、秋三季。但我国地区辽阔,各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不同,因而蜱的出现和繁殖代数也因地而异,在南方,本病多发生于6~7月,春秋季节则少。

诊断:本病一般以2岁以内的牛发病率最高,但症状不明显,死亡少。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显著死亡率高。 传播本病的蜱是在野外发育繁殖的,所以本病多在野外放牧时感染,舍饲牛发病较少。

本病多为急性经过,体温升高达到40~41.5℃,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肠蠕动及反刍弛缓,排粪 减少,常有便秘现象。呼吸脉搏加快, 粘膜充血。经 2~3天后, 病情迅速恶化,病牛显著消瘦,衰弱,呼吸粗厉,心跳亢进,粘膜发绀,胃肠蠕动废绝,排恶臭的褐色粪便。 、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病原检查和病理剖检的结果综合判断可做出诊断。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数减少,出现贫血和黄疸,可视粘膜上有小点出血。常在发病2~3天后出现血红蛋白尿 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在不治疗的情况下,病程一般为10天左右,有的发病后2~3天即死亡。病理剖检可参阅泰勒虫病。 。 。

防治:参阅牛环形泰勒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