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俗称对子,是由一组对偶句组成的句子。过去,富贵人家住的是深宅大院,门前有廊和柱,挂在柱上的联语叫楹联,“楹”就是柱子。普通人家的门前没有其他建筑物,只有两扇门板与大街相隔,就把对子直接贴在门板之上,叫门联。后来对联“升堂入室”,门联、楹联就成为今天对联的一种了。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中华民族的艺术独创-----对联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格律 需要层次理论视界下的对联 趣味对联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南朝 秦汉以前 五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红纸对联 桃符对联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渊源于荆楚地区的节日习俗,后来以各种形式流传到全国,成为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的一部分,这正是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文化对中国岁时节令文化的贡献之一。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明代对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在对联的发展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过特殊的贡献,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世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除夕夜朱元璋微服出巡,见到五彩缤纷的春联,道不尽的喜悦。当走到,一位庶民门口时,见没有贴出春联,很是奇怪。一打听才知道,这家是以‘阉猪’为业的,不好意思写春联。朱元璋便亲题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全联并没有说出‘阉猪’二字,但‘阉’字却得到了体现。全联工整,贴切,让人赏心悦目,这样,由于朱元璋的一道圣旨,春联由宫廷豪门普及到了百姓门户,朱元璋也由此获得了“对联天子”的佳名。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到清代康、乾盛世,对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日榛完美的程度上至天子,下至臣民,对联被广泛运用,不仅内容涉及面广,口对笔题,而且名流云集,高手如林,直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仍然焕发着艺术的青春,发扬光大,受到亿万人民的喜爱,充分显示了对联强大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但多数作者为华侨,所用的也差不多都是汉字。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但多数作者为华侨,所用的也差不多都是汉字。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试,陈寅恪出了一个对对子的小题目,谜面是“孙行者”,结果周祖谟对以“胡适之”。陈寅恪说对得这么好,考任何系都该录取。别看轻三个字,既要讲平仄,又要词性相对。没有学养和聪敏的头脑,休想对得出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结构相称,节凑相应 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 当尽可能相同,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 驱鬼避邪 迎喜接福 由于受千年封建礼教思想的禁锢与长期战争的摧残使人民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把渴望和平、长命百岁等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佛,运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希望得到神仙的庇护、保佑。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社交的需要 -- 呼朋引伴 吟诗作对 随着诗歌的发展,文人墨客以诗会友、呼朋引伴、煮茶饮酒、吟诗作对、交流思想、张扬才华。 社交的需要 -- 呼朋引伴 吟诗作对 随着诗歌的发展,文人墨客以诗会友、呼朋引伴、煮茶饮酒、吟诗作对、交流思想、张扬才华。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尊重的需要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在中国古代,因为读书作为进入仕途的最主要途径,读过书的文化人因“学而优则仕” 。写对联,对对联是一个才华的展现,不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会赢得佳人的欣赏。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自我实现的需要 -- 提高境界 实现价值 对联艺术和书法艺术被视为姊妹艺术,文采飞扬的对联,借助于隽秀典雅的书法艺术来对联丰富的内在之美。 自我实现的需要 -- 提高境界 实现价值 对联艺术和书法艺术被视为姊妹艺术,文采飞扬的对联,借助于隽秀典雅的书法艺术来对联丰富的内在之美。 成为我国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文人墨客将二者有机结合,舒发情感、提高审美、实现价值。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南通州,即今日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日北京市通州区。“南北通州通南北”,是说乘船沿着大运河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东当铺,西当铺”,是纪晓岚看到街上的当铺很多,灵机一动对出来的,“东西当铺当东西”,前一个东西为方位,后一个东西表示物体,此为借对。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所对下联并不太好,有些俗气 。于是他对出了一个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果然比纪联儒雅一些。后一个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另外,还有一位澳门人对出:“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这里的“东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门的地名,更显贴切。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这副对联若仅从思想内容上看并无多大意义,若从形式上看还有些意思。上联是说一个人在夏天靠着南墙吃西瓜的情景,把南北西东四个方位词占全了。下联则独辟蹊径,用上下左右来对,描绘出读“左传”,书往右翻的状态,恰如其份,毫无做作之感,令人称奇。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年 还传说一光棍汉贴春联的故事。人家过年男女老幼阖家欢乐,贴春联,放鞭炮。自己过年也得像过年样,尤其贴对子不能免俗,因此,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年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一个家里卖豆芽的写了幅对联 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是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下联是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横批是cháng cháng zhǎng zhǎng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
寻回我们文化的‘魂’ 对联和我们的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一样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在我们接受外国文化的同时,请不要动摇我们民族的、传统的东西的地位。 教育技术专业-------杨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