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伦理学概论
参考书目: 1、《伦理学》人民出版社,罗国杰主编 2、《伦理学》,人民出版社,周中之主编 3、《伦理学》,高教出版社,唐凯麟主编 4、《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新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海明著 6、《伦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程炼著 7、《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国荣 8、《伦理学原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英(摩尔)
9、《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英(亚当·弗格森) 10、《哲学的伦理学》,汤姆·彼彻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商务出版社 12、《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德性之后》,美(麦金太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试:专业必修课。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伦理学的学科定位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一、伦理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研究对象的四种观点: 1、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善”,伦理学是关于善与恶的科学; 2、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的理想”或“人生的幸福”,伦理学是“人生理想之学”; 3、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原则和规范”; 4、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道德现象”。目前,学术界持第四种观点的较多。
1、伦理与道德之区分 “伦”本义为“辈”。《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汉语大字典。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中说“伦,辈也”。一般引申为人际关系,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关系。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提出的“五伦说”,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的说法:人类社会的相互需要,使得各种禀赋的人,要相互配合。 如何配合?强调个人素质的先天性的差异,认为人一出生就存在着本质的优劣。关于人分“金、银、铜”三个种族,进而有着分工。国王是由金子做成的;贵族和武士是由银子做成的;生产者是由金属铜铁做成的。各个阶层各尽其责,不互相干扰和越位,理想社会。
在今天看来,柏拉图宣扬的是一种等级观念,对于我们今天这个以平等作为主轴的政治思考来说,柏拉图的理论似有疑点。 但柏拉图的这样一种解释,对我们解释政治生活的起源有一个重要的启发作用:人与人之间的需求是具有相互性的。你需要我,我需要你,我们大家需要配合。
儒家: 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日常人伦关系结构出发来改善政治生活。即使这种人伦关系被董仲舒神学化和纲常化,自孟子提出的双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服从。即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转变为君为臣纲、夫为妇纲和父为子纲的单向义务关系。讲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霍布斯: 是第一个成功地建构了系统的政治社会起源解释理论的人。 1、人生存先解决物欲,在生产资料稀有的情况下,父与子相残(物欲) 2、人人需要安全,为了我的安全,我有一万个理由来灭掉你,以保证我的安全。先天具有一种攻击性(安全) 3、人们对权力的欲望,有了权力就可以满足欲望(权力) 结论:人和人之间是一个战争的状态。
在霍布斯的分析中,人类生活自一开始就相互冲突。冲突到对对方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构成了彼此都存在的威胁。 那么,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根本原因:人的自我保护和追求幸福的欲求以及人的理性。自然法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和法则。
自然律中最关键的三条: 1、在有和平希望的时候追求和平,和平确实无望,诉诸战争寻求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也是可以的; 2、当一个人要求别人放弃某种权利的时候,他自己也得放弃同样的权利; 3、我们都得遵守所订立的一切契约。
但谁能够保证人人都遵守自然律呢? ——利维坦
洛克: 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与霍布斯完全不同。 1、人类原初是自由的。一种自由得接近于散漫的状态。这种状态中,既没有政府也没有战争,人们相对安适地生活着。(自由) 2、这种自由状态中,对每一个社会的个体来讲,都是平等的。(平等) 3、基于自由和平等的自然法则。 结论:人与人之间不是战争状态,而是一种规范和秩序状态。
为什么霍布斯与洛克的解释完全不同呢?原因在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是不同的。霍布斯看到人类现实生活的人与人那种具有侵略性的特殊情景;洛克看到人类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性质。
卢梭: 认为,无论是霍布斯还是洛克,他们解释社会的起源,无论是战争状态还是和平状态,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人类本质上最为重要的因素。即人始终会有怜悯和同情。 他们不可能对他们的同类做出最狠毒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人和人的关系一定有情感因素的支撑。
无论是霍布斯的战争状态,还是洛克的合作状态,还是卢梭的怜悯和同情说,还是早期柏拉图的分工协作,还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们都落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理: “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事物的纹理和条理,近而引申为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 伦理就可以理解为: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应当遵循一定的道理和准则。比如说就像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像柏拉图所说,由金子做成的国王是统治者,由银子做成的贵族是执行者,由铜铁做成的生产者是劳动者。就像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遵守自然律,洛克所说的自然法则。卢梭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怜悯和同情。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伦”是“理”产生的原因和根本。“理”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而“理”是为“伦”服务的,“伦”的和谐和融洽有赖于“理”。
道: 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规则、秩序”,即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理”的涵义相同。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德: “德”本义为“得”,《说文解字》上说:“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东汉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说中:“志于道,据于德”,其“道”即是人之为人之道,“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 朱熹谓“德者,得于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 “德”字偏旁为“ 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即强调主体的实践行为。 简而言之,道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范,长期身体力行后而自己内心有所得、有所收获的东西。
在西方伦理思想中,道德为morality,伦理为ethics,二者不仅拼写不同,含义也是不同的。 据黑格尔的的《法哲学原理》“moral是指个体品性,是个人的主观修养与探索,是主观;ethics是指客观的伦理关系,是客观法”。
概而言之,伦理是从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道德是从个体的角度身体力行伦理规范而后有所得,道德的根源在于人心,“发明本心”、“致其良知”,就是道德。
区分的意义: 区分使我们明晰了各自的问题域和发展方向 问题域:伦理重在“理”,是义理之学,如何确立为实现社会人际互动的良性展开而提供保障的制度规范是其问题的核心。 道德重在“德”,是心性之学,如何培植人们的品性美德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德性氛围是其问题的关键。
发展方向: 伦理是对人们行为应当如何的规范的确立。伦理建设的任务就在于“立法”。 道德建设要着重解决如何培养道德意识、树立道德自觉、培育道德主体性的问题。
2、道德现象 非道德现象:指不涉及用善恶标准评价,现象的发生与道德没有关系。 不道德现象:指事件的发生违背了道德。 道德现象:道德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调解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现象分为三个方面: 1、道德意识现象。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体善恶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简言之,就是行为活动之前的意识动态,是什么样的意识在指引着你做或善或恶的行为。 2、道德规范现象。指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符合这些准则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善的,而违背这些准则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恶的。 3、道德活动现象。人类生活中环绕一定的善恶而进行的、可以用善恶观念评价的群体活动和个人行为。 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
二、伦理学研究的类型和方法 伦理学研究类型可分为非规范的和规范的两大类。 非规范的(描述伦理学和元伦理学) 规范的(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是一种基于经验分析的伦理学研究类型。 传统伦理学强调道德上的“应当”,然而这种“应当”只有建立在对社会道德状况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生活的指南。 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是否符合社会成员的实际水平,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都需要通过描述伦理学的研究获得经验性的证明。
元伦理学(分析伦理学): 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解释道德术语的意义、分析道德语言的逻辑,寻找道德判断的理由和根据。不涉及道德的实际内容,只研究道德的形式,对善、恶、义务、正当等伦理概念的涵义、能否下定义以及道德判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等。 兴起标志:1903年英国哲学家摩尔《伦理学原理》把逻辑方法引入伦理学。
直觉主义 价值论直觉主义:摩尔———“善” 义务论直觉主义:普里查德、罗斯 ——“义务” 情感主义:把伦理学作为一种非事实描述的情感、态度和 信念的表达。 罗素(晚期)、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 普、艾耶尔、史蒂文森 规定主义:情感主义伦理学立足于“非认识主义”的基点上,使其在许多基本问题上陷入了难以解脱的理论矛盾之中,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史蒂文森提出了道德语言分析的重要性。 黑尔、图尔闵
规范伦理学: 伦理学研究中的主流派别。把研究对象指向现实生活,通过探讨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之间的界限与标准。论证道德价值,制定道德规范,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活实践。
道义论 人们的行为必须按照某种道德原则 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动的道德理论。 康德、罗斯、孔孟等 功利论 以实际的功效或利益做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边沁、密尔、墨子等 美德论 人的品格的判断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
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规范伦理学之所以成为古今中外伦理学研究的主流派别,绝不是偶然的。 描述伦理学为规范伦理学提供事实和经验的证明,元伦理学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概念,而只有掌握清晰的概念,才能更好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应用伦理学: 以规范伦理学的原理为依据,着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伦理学研究类型。 战争、贫困、社会不公正、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克隆、试管婴儿等一系列问题,使伦理学更多地与现实接触,与具体科学紧密结合,以交叉学科的形式,建立了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拓宽了伦理学研究的领域
应用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欧美世界。它的研究是现时代一系列崭新问题引发的,诸如,经济伦理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生态伦理中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生命伦理中知情权问题、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问题,科技伦理中真与善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向传统的道德理论的适用范围提出挑战。 应用伦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力求使道德决断在一种严密的集体性的理性决策程序中进行。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程序得以实现。
三、道德的根源和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体之外去寻找道德的根源。 董仲舒的“天”、二程、朱熹的“理” “美德是我们天赋的本性” --托马斯·阿奎那
“摩西十诫”(“黄金定律”)
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体之内去寻找道德的根源。 孟子“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代王守仁:“吾心之良知”。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康德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的根源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必须从社会的物质条件中去寻找道德的根源。 第一,劳动与道德——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主客观基础
第二,社会关系与道德 劳动使类人猿最后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的领域,由于客观条件和人本身能力的限制,不得不结成劳动共同体,抵御大自然的侵袭,保障自己的生存。 两性基础上的劳动分工。每一个性别不仅有自己的特殊劳动地位,有自己相应的劳动工具。生产和分工的明确化,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剩余产品的出现,如何分配?个人、他人、集体? 调整个人和整体的关系以及对个人行为须提出明确的要求,否则氏族和部落的整体就不可能维持,个人也无法生存。
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而变更。依次相应形成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道德
原始社会 团结互助、平等分配、勇敢 食人之风,血缘群婚、氏族复仇 乱交、群婚、到氏族内部通婚的禁止
奴隶社会 一,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 二,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三,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 四,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道德规范。
封建社会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的历史发展昭示人们: 道德是有历史性的。 在阶级社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人类道德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道德的本质 神的意志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第三,道德的许多原则和规范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又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第四,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首先,它的制定。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其次,它的执行。它并非用强制性的手段强迫人们执行。 再次,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思考: 道德和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有何不同?
首先,从调节的角度上看。 其二,从调节的范围上看。 其三,从调节的尺度上看。 再四,从调节的偏颇上看。 最后,从调节方式上看。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
具体表现在: 第一,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 第二,道德的目的不是再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第三,道德把握世界是要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动员全部身心力量克服恶行、培养德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