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南大學西洋古典音樂賞析課程 授課教師:黃志方 現代音樂與電子音樂 開南大學西洋古典音樂賞析課程 授課教師:黃志方
現代主義 (Modernism) 的定義 現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前 的幾十年中興起的新藝術與文學風格,是藝術 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敘事成規,轉而用一 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 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性與邏輯,實 驗探証,並主張無神論。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 、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 現代主義奠定重要的基礎。 有些人將20世紀區分為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 ,有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大範圍時期的兩 個階段。本文章是關於從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 初期發展出來的運動。
現代主義的藝術 典型的現代主義建築:平屋頂,簡單粉刷的外牆,水平條窗,沒有多餘的裝飾。
現代主義的音樂風格重點 現代音樂,也稱現代古典音樂(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繼承歐洲古典音樂而來的 一個音樂紀元,音樂門派繁多,風格多樣。 現代音樂一個極重要的特點是開始有所謂傳統及前衛之 分別,它們的音樂原則在一方佔極其重要性者,在另一 方往往不是那麼重要或不被接受。 例如魏本、卡特、瓦雷兹、米爾頓·巴比特等人對前衛領 域有重要貢獻,但是,在此領域外就常常被攻擊。 隨著時間,前衛的概念已經逐漸的被接受,兩個領域彼 此之間的分野不再那麼壁壘分明,並且出人意表的,這 些開拓性的技巧常常被流行音樂所引用:Beatles、平克· 佛洛伊德、邁克歐·菲爾德、超脫樂團、電台司令等等耳 熟能詳的歌星,還有許多電影使用的配樂。
第二維也納樂派:無調性音樂和序列音樂 荀白克是二十世紀一個重要的人物。他的早期作品 屬於後浪漫風格,被華格納和馬勒所影響,但稍後 他放棄了這一整個路徑,改而寫作無調性的音樂, 這種作曲法被認為他的首創。 序列主義 (Serialism):他發明了十二音列作曲法,企 圖取代傳統的調性系統。 他的學生,魏本和貝爾格更進一步擴展了這一理論 ,並且在應用上也有所成就。因而他們三位被稱為 荀白克三人組,或第二維也納樂派。如同名字暗示 的,這種新音樂意欲達致如同古典的維也納樂派的 影響力,如同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一樣。
實驗音樂 (Experimental Music) 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音樂,無論是浪漫派、古典派或是非學院派的民族 音樂,無一不在“表達”某種情緒或是信仰,作曲家的“自我”是在 場的;而實驗音樂意在追求一種高度純粹的、不負載任何意義的聆聽 。比如森林中的鳥獸魚蟲所發出的聲音,比如電腦音樂家製作的“聽 程式邏輯在跑的聲音”,甚至像深圳這個城市裡某個路段的錄音。 “讓聲音自己說話”是實驗音樂與一切傳統音樂的最大不同。 噪音樂派要追本溯源到1913年的未來派畫家Luigi Russolo發表的“噪音 藝術”宣言的。噪音音樂從本質上來說是加工化了的“噪音”,正如 電影是“被加工過的現實”。經過分割、失真、放大、拼帖出來的, 但與僵硬幼稚而單純的不懂絲毫變化與藝術再加工的現實噪音還是有 很大的不同。 “聲音藝術”是已經完全剝離了旋律本體、器樂本體、人聲本體這樣一 些再普通不過、傳統不過的看似產生“音樂”必不可免的元素,而作 出來的又充分讓人折服的有“藝術”性質的、適合參加聲音界雙年展 的、不一定能適合入人耳的、極度有創作原始動機和新鮮感的聲音文 化。還可細分為電聲 (Electroacousitc Music),環境音樂,具象音樂 (Music Concrete) 等,作品常滲透到視覺、聲音、表演、舞蹈、影像、 裝置、科技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