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各有10件價值連城的寶貝 都堪稱是寶中極品 鎮宮之寶 (按鍵翻頁)
北京故宮鎮宮之寶
1.乾隆款金甌永固杯 為故宮宮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釐米,口徑8釐米,足高5釐米,口邊刻有回紋。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皇帝對此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調用內庫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精工細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滿意為止。因此,該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法寶。 “金甌”寓意國家政權,取名“金甌永固”則反映永遠鞏固地保持政權的一種願望。 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大年初一)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每當元旦子時,皇帝在養心殿,把“金甌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倒入屠蘇酒,親燃蠟燭,提起毛筆寫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
2.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 張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傳世作品被一致認為是雕漆作品裡的珍品。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為故宮漆器的代表作品。高3.3cm,口徑19.2cm.盤木胎黑漆,內外均雕雲紋。堆漆甚厚,晶瑩照人,刻工圓潤。從此件具款的剔犀圓盤可知張成不僅是剔紅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極,此盤為研究元代剔犀工藝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實例。
3.青玉雲龍紋爐 青玉雲龍紋爐為故宮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徑12.8cm.爐青玉質。通體以“工”字紋為底,上飾游龍、祥雲和海水紋。器內底陰刻乾隆七言詩一首:“何年廟器贊天經,刻作飛龍殿四靈。毛伯邢侯異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韞匵閱桑海,所惜從薪遇丙叮土氣羊脂胥變幻,只余雲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禦題”。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元,通高13. 9cm,口徑16cm,足徑13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元,通高13.9cm,口徑16cm,足徑13.5cm。清宮舊藏。 爐銅胎,圓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爐頸部淺藍釉地,飾黃、白、紅、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寶藍釉地,飾紅、白、黃三色掐絲琺瑯纏枝蓮花6朵。其下飾蓮瓣紋一周。此器釉質瑩潤,有的部分釉質呈玻璃般的透明狀,琺瑯色澤渾厚諧調,富麗典雅,是一件高水準的元代掐絲琺瑯作品。唯其銅膽、象耳和圈足為後配。 4.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
《清明上河圖》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500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圖分為三個段落。 作者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宋徽宗時為宮廷畫家。少年時到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遊學,後習繪畫,尤喜畫舟車、市橋、郭徑,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的代表作,曾經為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絹本、淡設色,高24.8釐米,長528.7釐米,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5.《清明上河圖》
6.西晉陸機的《平復帖》 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故宮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蹟,內容為陸機向朋友問候疾病的書劄。 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故宮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蹟,內容為陸機向朋友問候疾病的書劄。 《平復帖》本為清宮舊藏,嘉慶帝將其當作珍玩稀品賞給親王,遂流出內府。 民國期間,為恭親王後人珍藏。 恭親王後人意欲出賣,幾經轉手落入英國。張伯駒以4萬大洋購入,並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平復堂”。不料日寇大舉侵華,張伯駒攜家人避禍到陝西,隨身將《平復帖》縫入隨身衣被,從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7.鐘錶之寶 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禦制鐘 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禦制鐘為故宮鐘錶的代表作。 高185cm,面寬102cm,側寬70cm.此鐘共有7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走時、報時、景箱內的活動裝置等,技術水準相當高。根據記錄,從乾隆八年接旨著手設計到十四年完工,歷時五年多。 17世紀前,中國皇宮一直以銅壺滴漏計時。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兩個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
8.沈子蕃緙絲《梅鵲圖》 沈子蕃緙絲《梅鵲圖》軸為故宮織繡的代表作品。 圖軸縱104cm,寬36cm.中國古代緙絲被認為是絲織工藝中最為高貴的品種,古人以“一寸緙絲一寸金”言緙絲作品之珍貴。 緙絲之高貴,首先因其耗費工時巨大,以萬縷千絲成其工巧,“如婦人一衣,終歲方成”。其次,緙技易學難精,雖摹緙書畫,並非簡單的照葫蘆畫瓢,而需要純熟的工藝技巧和相當的書畫藝術修養,許多緙絲書畫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清康熙,高20. 8cm,口徑6. 1cm,足徑9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清康熙,高20.8cm,口徑6.1cm,足徑9.1cm。瓶直口,長頸,垂腹,圈足外撇。足外牆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孔,可穿繫繩帶。 在容器上系帶是對無梁、無系、無扳手的器物進行提拿的傳統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實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擺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損壞。 該器通體施紅釉,因釉質在高溫燒造時垂流而使口部顯露出白色胎體,底部紅釉凝聚,釉色濃重。外底施白釉並鐫刻乾隆禦制詩:“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 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數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禦題。”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郎窯紅瓷器的喜愛和推崇。 9.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10.酗亞方樽高45.5cm,寬38cm,口徑33.6×33.4cm,重21.5kg。 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飾一象首,象首間夾飾獸頭,頸、腹、足均飾八條棱脊。獸面紋和夔紋是其主體紋飾,以雷紋作地。口內側鑄銘文。銘文大意:亞族祭祀諸位王后和太子的寶器。 尊是盛酒器,流行於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方尊傳世較少。傳世的亞器有50件上下,器型不一,有方簋、方尊、方罍、方爵和兕觥等, 再從本器銘文看,能祭祀諸王后和太子的,也不會是一般的部族。此外,早年間蘇埠屯還曾出土過一些“亞器”,也有學者就此推測蘇埠屯是亞族的墓葬區
臺北故宮鎮宮之寶
第一:西周 〔毛公鼎〕 (銘文字數最多,造型古拙)
第二:西周〔散氏盤〕(銘文字數多,銅質特佳) 散氏盤應為西周晚期出品,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盤內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銘文,記載了西周時散國和鄰國解決土地糾紛的協議。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第三: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真跡,天下排行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行草墨蹟,顏真卿書。縱28.2釐米,橫72.3釐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 元代鮮於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第四:蘇軾〔黃州寒食帖〕 (蘇軾代表作,後有黃庭堅跋,可與王羲之蘭亭及顏真卿祭侄並列三大行書)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黃庭堅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此外尚有諸名家及清乾隆皇帝題跋。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五代名家繪畫真跡,李後主題字) 第五:五代 趙幹〔江行初雪圖〕 第五:五代 趙幹〔江行初雪圖〕 (五代名家繪畫真跡,李後主題字) 絹本水墨設色 縱25.9釐米,橫376.5釐米.趙幹,江寧人(今南京),南唐後主李煜時為畫院學生。善畫山水林木,長於佈景,多作江南景物。畫“樓觀、舟船、水村、漁市、花竹,散為景趣,雖在朝市風埃間,一見便如江上。”(《宣和畫譜》) 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葦業樹林,江岸小橋,一片初白,寒風蕭瑟,江水微波;漁人衛寒捕魚,騎驢者縮瑟前進,表現出江南初冬漁民和旅行的生活情況,繪景畫人均積傳神。圖中樹石筆法老硬,水紋用筆尖勁流利,天空用白粉彈作小雪,表現出雪花的輕盈飛舞。 圖前題“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應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筆跡。有宋宣和,金明昌,元天曆,清乾隆,嘉慶諸印,以及柯九思,吳瑞,梁清標,安岐諸收藏印。
第六:北宋範寬〔溪山行旅圖〕 (范寬真跡,有東方蒙娜麗莎美譽,) 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繪畫代表作品。範寬(約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善畫山水,重視寫生。為人風儀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雄闊壯美,墨韻濃厚,筆力鼎健。晚年卜居終南、太華,置身自然,盡得畫意。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此圖描繪溪山行旅,氣勢雄偉,體現出北方山水畫派堅凝雄強的特點。畫面由上而下分三段佈局,分別代表前、中、後的距離,極富空間感。 《溪山行旅圖》歷來被稱為範寬的代表作,樹葉間有“範寬”二字題款。歷代評論家對此畫稱讚備至。徐悲鴻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故宮有其二。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占全幅面積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第七: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代表作) 《富春山居圖》紙本,水墨。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膾炙人口的一幅名作,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至正十年,黃公望年過八旬時,完成了這幅堪稱山水畫最高境界的長卷,其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佈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該畫于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1652年,收藏人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心揭下,重新接拼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做《剩山圖》。而保留了原畫主體內容的另外一段,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後來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值此,原《富春山居圖被分割成《剩山圖》和《富春圖》無用師卷長短兩部分,身首各異。前半卷《剩山圖》縱31.8釐米,橫51.4釐米 ,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縱33釐米,橫636.9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剩 山 圖
第八: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汝窯無紋片的唯一傳世傑作,造型優美) 汝窯水仙盆唯一存世品。 汝窯一向被人們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汝窯被認為在河南的臨汝縣,但一直沒有找到遺址。後經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在寶豐縣清涼寺找到了汝窯遺址。
第九:北宋 汝窯〔蓮花氏碗〕(汝窯另一代表作) 此碗呈十瓣蓮花式,碗腹壁稍呈圓弧,直口稍斂,口緣花瓣流暢貫連,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勻,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藍,有細開片。全器滿釉,圈足內底以五支釘墊燒,支釘點極細,支釘痕胎土呈灰黃色。 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
第十:清朝〔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一體成型,深受喜愛,在翠綠的菜葉上有兩隻昆蟲,體型較大的、伸長著後腳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則是蝗蟲。仔細看螽斯頭上延伸出來的兩根須須,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若從左側仔細看,確可發現左邊的一根須從頭部處缺損了一公分左右,但長須後半段仍附在菜葉上。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隻象徵多產的螽斯,祈願能多子多孫。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佈,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