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立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 及金融机构体系.
Chapter7 其他金融机构.
Chapter4 金融体系 与 金融改革.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货币银行学 各章要点.
第10章 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金 融 学 第十一讲 金融机构体系.
第十一章金融法 第一节金融法概述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法 第五节 银行业监管法.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 4.1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代表机构,也是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主体。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从货币经营业发展而来的,银行的演进经历了从货币经营业到早期银行、现代银行的发展过程。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第一节 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第八章 中央银行.
“ 坚果壳”理论: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八章 金融中介概述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
第十一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十四章 金融机构 学习目的 了解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及其主要分类,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而理解现代银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新时期现代银行发展的趋势;
Finance 金 融 学.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Chapter1 金融与经济.
Chapter 11 金融创新.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十章 货币银行法 知识点1: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立法模式和基本原则 (一)我国人民银行法的制定情况 (二)立法模式
《金融理论与实践》 第五讲 金融监管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曹 立 教授.
CHAINFIN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供应商 物流商 采购商 融资 签订合同,融资 提供上游企业资质评估 提供资质评估 风控体系
互联网金融和比特币 云南开发者2014聚会分享 王楚安.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以德国与美国为典例 银行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机构体系之对比
收单行 acquirer (含专业化服务机构) POS中心 POS center
第十一章 投资银行.
第九章 国际商业借贷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第六章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体系.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学.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现代金融概论》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教研室 葛联迎.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杨东 金融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杨东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6.1.1 银行与银行法 一、银行 银行最初的涵义: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轩所著的《资政新篇》。 现代银行的定义:银行是专门经营存款、贷款和汇兑等货币信用业务,充当结算、理财和保险箱等信用中介或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
银行和储蓄者.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讲 金融与货币信用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 长 茂 2016.
保险学基础 学习情境12 保险监管.
第五章 金融中介机构.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商业银行管理》考前辅导 2013年6月7日.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Lehman, Lee & Xu 雷曼律师事务所 年12月
7.1市场经济的气象站——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作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立法

一、金融体制的概念 金融体制是指一国划分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业务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业务范围,协调彼此之间的活动及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制度系统。

二、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金融体制与金融立法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1、美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2、日本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3、英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4、法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5、德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二)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金融体制的共同之处 1、都十分重视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2、都实行“二级银行制度”,即最高一级是中央银行,第二级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3、都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和调控。4、商业银行因其吸收支票存款、发放短期贷款而在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曾居于重要地位。不过,其地位因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宽,其他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投资机构的迅速发展而有所下降,各金融机构通过采取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金融混业、全能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5、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融资多元化、市场化、证券化倾向日益明显,直接融资比重显著增加。6、为弥补民间金融机构对一些特殊经济领域融资的不足,各国都由政府出面建立或担保设立了不少政策性融资机构。

世界上第一部银行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性的金融法律为1844年《英格兰银行条例》。 1、银行立法 包括中央银行立法和普通银行立法。   (三)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立法概况 世界上第一部银行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性的金融法律为1844年《英格兰银行条例》。 1、银行立法 包括中央银行立法和普通银行立法。 2、证券立法 3、票据立法 4、信托立法 5、保险立法 6、金融监管立法

1、放宽金融管制,鼓励竞争,逐步加速自由化趋势。 2、提高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独立性加强金融宏观调控。   (四)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立法趋势 1、放宽金融管制,鼓励竞争,逐步加速自由化趋势。 2、提高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独立性加强金融宏观调控。 3、强化监管机构的地位和职权,建立健全动态调适的、以风险监管为本的金融监管体制,确保金融安全。 4、随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越来越重要。

三、旧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立法    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官商合办,由清末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提议并创办,标志着我国银行现代信用事业的开始。 1905年根据清朝户部凑准的《试行银行章程》,正式成立了官办的户部银行(1908年该银行根据《大清银行则例》改名为大清银行,1912年改组为中国银行)。中国第一部金融法即1908年的《大清银行则例》。 1910年清政府颁布《铸币则例》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银本位制,但仍银元与银两并用。1933年国民党政府颁布《银本位铸造条例》废两改元,正式确立了银本位。1935年改革,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使得中国进入不兑换纸币本位时期。 此外,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票据法》,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证券法——《证券交易法》。   

四、新中国金融体制的沿革与金融立法 1、1949——1977年是我国单一制的银行体制时期,即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垄断金融的时期。    (一)新中国金融体制的沿革:分五个时期 1、1949——1977年是我国单一制的银行体制时期,即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垄断金融的时期。 2、1978——1986年是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时期。即在恢复、分设专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另设中国工商银行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此种银行体制为二级银行体制,又称中央银行体制。 3、1987——1993年为我国试办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中央银行体制的时期。 4、1994——2002年是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时期。 5、2003年至今是进一步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时期。

1、沿革 计划经济时代盛行“法律虚无主义”,以行政手段为主,无所谓金融法。 2、现状 (1)银行立法方面 (2)货币立法方面    (二)中国金融立法的沿革与现状 1、沿革 计划经济时代盛行“法律虚无主义”,以行政手段为主,无所谓金融法。 2、现状 (1)银行立法方面 (2)货币立法方面 (3)票据立法方面 (4)证券、期货、投资基金立法方面 (5)信托立法方面 (6)保险立法方面

  (三)中国金融立法趋势 1、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法层次整体上仍然不高,法律效力低;法律体系系统性差;现有的高层次的金融立法内容抽象、欠缺操作性;缺乏反映国际金融及监管潮流同时更维系着我国未来金融业改革发展成败的前瞻性金融法律、法规制度。 而国际上公认的“好”的金融体制应具备有效的法律体系、良好的会计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

(3)以《政策性银行法》为基础,研究制定政策性银行挂你的单行法规(条例),依法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组织及业务开展,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   2、改进 (1)研究起草出台有关立法,如《政策性银行法》、《存贷款管理法》、《外汇管理法》、《融资租赁法》、《期货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法》、《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监管法》等等。 (2)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抓紧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等基本法律的配套法规和相关操作规程。 (3)以《政策性银行法》为基础,研究制定政策性银行挂你的单行法规(条例),依法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组织及业务开展,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 (4)研究制定《商业银行法》的配套法规,进一步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法人性、独立性,提高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内控机制、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 (5)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立法,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有序竞争、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体系。 (6)适应金融混业、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综合化发展的需要,积极着手研究出台《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服务法》、《资产证券化法》、《金融衍生产品管理法》、《金融监管(协调)法》。

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的金融体制应包括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和金融制度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形成了在法制基础上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为监管、调控中心,以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体,与信托、保险等其它金融机构并存,以货币、资本、保险等金融市场为枢纽的金融体制。

金融衍生产品又称衍生金融工具,它是在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货币、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与金融产品有关的期货或期权合同.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的不是金融产品本身而是金融产品的期货或期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