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课前寄语 1 、保持纪律 2 、相互配合. 第三节 公民的投资 —— 公民的存款储蓄 课堂导入.
Advertisements

旅遊實務Ⅰ 授課教師:李健民 上課班級: 320. 課程大綱 旅遊業之設立程序 旅行業組織結構 旅行業之分類 旅行業之管理.
1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2] [1]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親 ( 四 ) 親近神的路. 一、親的三字訣、七字訣: 親近神,親愛人; 與主交通親近神,同情關心親愛人。 甚麼是親? 1. 親有親近、親愛,更有關心、同情、親切的 意思。 2. 親的人與人沒有間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 離,並且樂意幫助人,與人相調建造在一起。
語文教學分享心得 組員: B 蘇品綺 B 張慈真 B 陳怡君 B 蕭美玲 B 王雅萍 B 蔡佳珍.
5·20 学生营养日 勤工办 学生营养日来历 1989 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 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人人享 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 1991 年至 2000 年 10 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其中确定每年 5 月 20 日 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
第二班群教師團隊 105 張心平 107 鐘于寧 106 黃意評 108 鄭婉茹. 第二班群之班親會說明 學校規定事項說明 教學活動說明 班群活動介紹.
環保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從選購產品方面 家庭廢棄物的處理 住家的節約能源方面.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社會功利主義過盛,疏忽善盡設備的責任; 缺乏惜福愛物的觀念,以自我為重心,任 意破壞使用資源; 「家」的觀念過度狹隘,只顧裝修生活的 表面,缺乏公同經營人類共有的家 — 地球 的概念; 無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以金錢的謀取為目.
縮短公共工程工期之 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参、適用案件類型 肆 、 結語 2.
差勤.
申論題要拿高分並不容易,因為他是 有一定的技巧的,如果你遵照下列技 巧來作答申論題,相信高分並不難拿, 其技巧如下:
102大學甄選入學 個人申請、繁星推薦說明 主講人:簡慧嫻.
新進教師研習 教務處報告 報告人:教務處 林永仁 2011 年 8 月31日.
「明清時期台灣古典散文」 教師:田啟文.
宿建德江 內容探究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絕句淺說 借代修辭 (補充說明借代法)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二)
母親的教誨 胡適 投影片設計:邱芳芸、謝瑞珍.
新頒解釋函令 ● 所得稅扣(免)繳相關法令、 ● 所得稅扣(免)繳申報實務 ● 扣繳常見稅務違章類型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屏東分局
工 业 产 品 设 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狭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第五章银行负债业务 孙小平 经济教研室.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班级:建工134 学号: 姓名:韩秀昆.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佛山市同济小学 张秀香.
鼻炎 症狀: 鼻(眼睛)內發癢或不舒服、 打噴嚏、 流鼻涕(水)、 鼻塞………等 。 鼻子內的任何發炎。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山东师大附中 侯新磊.
如何生动形象地 写人记事.
壹、相見歡 貳、成立班親會組織 參、導師報告 肆、臨時動議 伍、散會
货币的职能 卢瑞瑞.
整理者: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模块七 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 主要内容 房地产营销渠道类型 房地产营销渠道选择方法 开发商与代理商的合作模式.
小组工作实训课(1) 第 教案 04.
遣詞造句知多少? 中文系 王偉勇教授 兼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
(4)理论体系与实训模块 必须衔接、融合 本课程把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模块结构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高职课程体系。
最有利標及評選優勝廠商 講師 劉金龍 經歷:臺中市政府發包科科長.
三、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产品研究法。是以物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即在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产品市场分别进行研究。 (2)机构研究法。是以研究市场营销制度为出发点,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即集中对整个市场营销系统中的各特定机构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研究。 (3)职能研究法。是以研究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所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过程中,市场营销组织所发挥的功能的方法。
2016年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咨询与信息发布会.
第1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考 点 聚 焦 考 题 探 究 考 点 拓 展 1.
青春期 要長大囉! 男女有別 生命的誕生~兩性結合才有下一代的新生命 為什麼會有月經? 經痛怎麼辦 ? 渡過快樂青春喜歡自己
不为追"星"所累 (三) 第四课 青春故事 授课人:商城县汪桥一中王启学.
親愛的吉姆舅舅:   今天吃完晚餐後,奶奶說,在家裡情況變好以前,您要我搬到城裡跟您住。奶奶有沒有跟您說,爸爸已經好久沒有工作,也好久沒有人請媽媽做衣服了?   我們聽完都哭了,連爸爸也哭了,但是媽媽說了一個故事讓我們又笑了。她說:您們小的時候,她曾經被您追得爬到樹上去,真的嗎?   雖然我個子小,但是我很強壯,只要我會做的我都可以幫忙,但是,奶奶說,做其他事情以前,要先把功課做完。
网络的利与弊 2017/3/1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实验二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在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 2006年5月.
最有利標及評選優勝廠商 講師 劉金龍 經歷:臺中市政府發包科科長.
當 家 新 鮮 事.
新阳光·新希望·新收获 新阳光摩托车新闻发布会暨新车定货会活动方案 重庆巴蜀艺术广告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
歡迎蒞臨 一年二班家長日.
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講師:張智昇.
<<文獻學學習報告>>
当一回消费者 泰安高新区北店子小学 刘清艳.
2-1 力的分解與合成 2-2 力矩與力矩原理 2-3 力偶 2-4 自由體圖 2-5 同平面各種力系之合成與平衡 影片連結.
2007 學校國民教育 交流研討會 學校經驗分享.
中國美術史報告-我最喜歡的一幅畫 班級:2年2班 姓名:郭馥甄 座號:23.
高鐵炫風 製作人林淑蘭老師.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 勞退舊制與新制分析說明 高雄市政府人事處 99年2月1日.
2007/5/23初訪螢光蕈 (等了兩年).
典藏豐富、深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館 鹽分地帶文化館興建募款啟事 施工中 歡迎蒞臨參觀 建館緣由
主題課程的設計與實例 黃繼仁 課程發展與設計.
开始 结束.
第七章 统计指数 学习目标 理解统计指数含义和种作用 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掌握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
注音符號 首冊教學 說明.
閩南語初階研習報告 《我的冊包》 改編自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程詩嵐 林幸玫 李佩瑾 吳瑛瑛 李逸琦 朱嬿蓉.
青少年常見犯法行為.
幼稚園課程標準中的節奏樂器教學 4990U014李宜芸 4990U047陳靜芳 4990U049黃鈴珊 4990U050葉佩汾
佛山房地产市场周报 2018/7/ /8/3 合富研究院(佛山)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33号百花广场30楼 室
霧台--魯凱族祕境.
分組專題報告 陳錦蓮、陳麗妃製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3.5 奇妙的透镜.
高雄區12年國教入學方式 報告人: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局長 鄭新輝.
客語歌謠-四季歌 台中市葫蘆墩國小教師 吳國銘 張郁棻.
注音符號教學 實務分享 公正國小 簡美月.
太陽能車、船競賽分享 主講:電子資訊學程 吳冠蓓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政治经济学原理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章 货币 本章所研究的货币的范围: 在现实生活中,货币既执行着一般货币的职能,即充当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也执行着资本的职能,即作为增殖的手段。本章的研究限于作为一般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暂不涉及执行资本职能的货币。

第一节、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 产生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因此,商品也应当有两种形式: 第一节、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 产生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因此,商品也应当有两种形式: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自然形式,如形状、性质、用途等。 商品价值的表现:价值(社会)形式 价值形式是价值借以表现自己存在的形式。

商品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 商品价值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因此,也只有从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 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自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另一个商品才能相对表现出来。 商品价值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因此,也只有从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谁都知道商品具有同它们使用价值的五光十色的自然形式成鲜明对照的、共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 ——马克思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演化的结果。 因此,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价值形式的演化过程,来“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迷就会随着消失。”

价值形式的演化是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矛盾推动的。 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矛盾:商品作为价值存在,要求表现价值的特有性质。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又不能充分表现这一性质。因此,要求有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寻求更加适合的形式。

价值形式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发展到货币阶段。 这四个阶段是: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2把斧头 左端:相对价值形式:即用其它商品把自己的价值相对表现出来的商品,它处于主动地位。 右端: 等价形式:用自己的使用价值(或者说)物质实体表现其它商品价值,它处于被动地位。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称为个别等价物。

“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马克思 简单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起点。 简单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不同部落之间出现的偶然的、个别的交换中的“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简单价值形式中价值的表现方式: 价值在质上的表现:绵羊=斧头,斧头就是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对绵羊来说,斧头就是价值。如果绵羊能交换成斧头,绵羊的所有者就拿到了自己商品的价值。

价值在量上的表现: 1只绵羊=2把斧头 价值表现的相对性:斧头作为绵羊价值的代表,而不是直接表现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用斧头的数量相对地表现绵羊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

等价形式: 一种商品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最简单的价值表现,如20码麻布=1件上衣,就已经提出了等价形式的迷让人们去解决。 ——马克思 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所具有的神秘性不是来自它的自然属性,而是来自与其它商品的关系。

简单价值形式所反映的两个商品间的关系, 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使用价值 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价值 简单价值形式的缺点: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属性没有充分得到表现。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它一系列商品上。 形式:1只绵羊=2斤茶叶,或=50斤小麦,或=2把斧头,或0.2盎司黄金,或X量其它商品。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进步: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的价值从质上和量上表现得更充分。 一种商品的价值在性质上真正表现为与其它任何商品相同 。在数量上,劳动时间作为价值量的尺度表现得更加准确。

扩大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仍是不充分的: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有许多种;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个特殊等价物。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形式。价值作为商品界无差别性质仍未得到表现。 这一缺点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反映为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2斤茶叶= 50斤小麦= 2把斧头= 1只绵羊 0.2盎司黄金= X量其它商品=

一般的价值形式: 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历史上的飞跃: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是简单的和统一的。 商品界共同活动的结果使商品界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所有的商品在质上等同,在量上可比。

一般等价形式的缺点: 仍有地区的局限性。在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习惯等因素。通行着不同的一般等价物。随着交换地域的扩大,要求有更加统一的一般等价物。

四、货币形式: 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贵金属来充当时,一般等价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2斤茶叶= 50斤小麦= 2把斧头= 0.2盎司黄金 2把斧头= 0.2盎司黄金 1只绵羊= X量其它商品=

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贵金属(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坚硬,不易磨损等,使它适于充当表现价值的材料。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贵金属质地均匀; 价值量可以是任何数量——贵金属便于分割; 价值必须在交换中实现——贵金属携带方便; 价值可以保存 ——贵金属不易发生损坏

货币的本质: 可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货币产生后的社会影响 货币的产生使价值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货币形式成为商品经济中社会财富的代表。 商品界分裂为商品与货币两大部分,一切商品都只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只有货币作为价值存在。商品要真正成为价值,就必须转化为货币。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因此,商品也应当有两种形式: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自然形式,如形状、性质、用途等。 商品价值的表现:价值(社会)形式 价值形式是价值借以表现自己存在的形式。

商品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 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自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另一个商品才能相对表现出来。 商品价值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因此,也只有从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谁都知道商品具有同它们使用价值的五光十色的自然形式成鲜明对照的、共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 ——马克思

第二节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第一节曾经从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考察了价值的货币形式是如何从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而来。 第二节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第一节曾经从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考察了价值的货币形式是如何从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而来。 这里再从物物交换过程的经济关系与矛盾的角度,进一步深入说明货币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商品生产与交换关系;说明货币是商品关系下交换矛盾运动的产物。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一 、商品交换矛盾源自商品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一 、商品交换矛盾源自商品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 “商品”这一范畴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的概念,它体现着生产者之间特有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关系。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在人类物质生活中,每个人的需要都是多方面的,但是社会分工使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成为单方面的。这种需要的多样性与生产的单一性并存决定了在分工条件下,生产者为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相互之间必须进行交换。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每个生产者从事生产都是为了自己的需要,都要从自己的生产中取得自己的经济利益。他的劳动产品就构成了自身利益物质代表。 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者必须以商品交换的形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他人的劳动产品。这就构成了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二、商品生产关系在交换过程中的反映 商品生产关系是通过交换过程表现出来的。在交换过程中反映出: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二、商品生产关系在交换过程中的反映 商品生产关系是通过交换过程表现出来的。在交换过程中反映出: 1、生产者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对方产品的所有者; 2、每个生产者对他人商品的需要; 这些关系使每个生产者必须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交换他人的产品。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三、商品交换矛盾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三、商品交换矛盾 在交换过程中,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希望用自己的商品能够交换自己所需的所有其它商品,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自由地交换他人的商品。 事实上这就是把自己的商品当作可以直接交换他人商品的“价值代表”来对待。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在物物交换中,每个人的商品都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一个人的商品能否被别人接受取决于别人是否需要这种商品,取决于别人是否把这种商品当作“价值的代表”。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商品当作能够直接交换他人商品的“价值代表”,那末,社会上就没有一种统一的“价值代表”,每个人的商品就不是必然地能够与他人商品自由交换。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由于没有统一的、为所有商品生产者认可的“价值代表”,交换中就总会遇到困难,妨碍着交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由于没有统一的、为所有商品生产者认可的“价值代表”,交换中就总会遇到困难,妨碍着交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商品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使他们必须交换他们的商品。商品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商品交换得到同样程度的发展。这样,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尖锐起来。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一切商品直接形态上都是使用价值,但是,它的所有者却是把它当作价值对待的。而在交换过程中,交换的对方却未必把这个商品当作价值,即一般人类劳动的代表来对待。这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交换过程中的表现。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四、商品交换矛盾导致货币的产生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四、商品交换矛盾导致货币的产生 商品交换矛盾要求社会上存在着为所有商品生产者所认可的“价值代表”,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困难。在实践中,每个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他人商品面前真正成为“价值代表”,就力求把自己的商品首先换成某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由于商品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们最终占据了“价值代表”的位置,成为货币。

商品交换矛盾 与货币的产生 可见,货币的产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也不是靠国家权力强行规定的。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矛盾作用下,社会共同的行为所致。 货币的产生代表着商品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商品生产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的职能 价格标准:为使货币更好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所规定的贵金属标准数量及其等分。 价格标准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名称逐渐脱离重量名称,在各国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影响下,形成当今各国特有的货币单位及其名称。

货币的职能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有可能从量上和质上背离商品的价值。 即,较少的价值有可能表现为较高的价格;没有价值的物品也可以表现有价格。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用想像的货币来执行的。 这两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成为虚假价值产生的条件,虚假价值的存在是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货币的职能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货币在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中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 W1——G——W2 在商品价值形态变化中,第一形态变化,即W1——G是商品生涯中决定性的一步。

货币的职能 “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马克思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形成商品生产者全面的社会联系 生产者甲 W1——G——W2 其他生产者 ┅ ┅

货币的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关于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同期内同一单位货币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期内同一单位货币 的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的职能 商品流通形成危机的可能性: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货币形态的演变。铸币、纸币

货币的职能 纸币: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是由它作为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产生的。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应限于它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通货膨胀: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它在流通中所代表的金属货币数量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及物价上涨。

货币的职能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做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保存的职能。 货币充当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起到货币的蓄水池作用。 (调节机制:见教材第58页)

货币的职能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货币用作清偿债务及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的手段。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客观原因;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通; 债权债务关系带来的危机可能性。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支付信用”产生的基础,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

货币的职能 “支付信用” 商品生产者乙向甲以延期支付的形式购买商品时,甲就向乙提供了商业信用。此时,如果乙向甲开出票据作为支付保证,那末甲可以用这一票据支付对别人的欠款。银行也可以用货币或自己的票据(银行券)购买这一票据,向生产者提供支付信用。

货币的职能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的变化 货币流通公式: P×Q-C+D-E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 V

货币的职能 银行信用存在条件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P×Q-C+D-E GM+MM= —————————— V

货币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主要用于: 1、平衡贸易差额; 2、充当购买手段; 3、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在国家转移。

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职能是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要求有统一的“价值代表”的要求产生的,它必须由真正的贵金属来承担。或者由可以稳定地兑换成黄金的国家货币来承担。 世界货币数量也必须符合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在多种货币同时承担世界货币职能时,不同货币之间必须保持稳定的比价。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中的前两种,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后三种职能是由这两种职能派生出来的。 五种职能的逐步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着商品经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逻辑。

第四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到此为止,我们主要是以作为商品的贵金属为对象来阐述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目前所说的货币,更多的是指交易中使用的纸币、银行账户及磁卡划转的数字。货币不仅已经远远脱离了作为商品的贵金属,也在逐渐脱离代表它其它物质实体——纸张。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一、货币形式的演变方向 货币形式的演变显示出以下两个特征: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一、货币形式的演变方向 货币形式的演变显示出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货币越来越摆脱各种具体的物质实体,成为单纯代表着按照一定单位对社会财富占有数量的一个数字。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第二、货币本身的价值基础越来越脱离作为价值实体无差别人类劳动,越来越依赖机构与制度(中央银行制度)的作用来赋予货币所能代表的价值。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二、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二、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货币是价值向独立化实体发展的结果。贵金属的自然形态赋予了价值独立化的最初形式,但是,价值作为一般性的人类劳动的社会形式,在金银形态上,它的运动仍束缚于金银的自然形态的运动。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与其它各种使用价值相比,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不易磨损、便于分割等优点,适于充当货币材料。因此,人类首先把金银推上货币的位置。 但是,这些优点也是相对的。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扩大,金银的自然属性与充当价值代表的社会职能之间矛盾日益显现。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货币的自然属性与社会职能矛盾的表现: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货币的自然属性与社会职能矛盾的表现: 1、商品流通只是价值形态的变化,要求其间不因货币的转手运动带来不便。但是金银货币的转手仍是不方便的。 2、商品生产与流通的扩大要求作为价值独立化体现的货币量相应地增加,但金银的蕴藏量与开采、提炼赶不上商品流通扩大的程度。 这些使货币有必要脱离开金银的物质实体。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也产生了用贱金属乃至纸制品代表贵金属执行职能的可能性;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得人们在保证票据的支付可靠性前提下,用票据代替货币进行流通。这一切都使货币有可能摆脱贵金属,用没有价值的物品乃至没有实体的方式实现价值的运动。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当货币脱离了一定的表现材料,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创造出来的时候,货币代表的价值也就不能再依赖于生产货币的劳动。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就必须由人来主动地控制,才能保证货币正常地执行自己的各种职能。中央银行就是人们建立的执行控制货币数量,保证货币价值的专门机构。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三、泡沫经济与通货膨胀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三、泡沫经济与通货膨胀 所谓泡沫经济就是经济中虚假价值的大量增加,同时(无价值的)货币量相应地增加支撑着这些虚假价值的流通。泡沫经济使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带动物质生产的一定增长。但是,由于货币所支撑的是虚假价值,所以一当虚假价值消失,经济会迅速衰退。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使物价普遍持续上升这一现象。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使物价普遍持续上升这一现象。 泡沫经济与通货膨胀并不是一回事,但是,泡沫经济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当我们将虚拟资产交易所需要的货币也加以考虑时,在无价值基础的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公式就变为: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当我们将虚拟资产交易所需要的货币也加以考虑时,在无价值基础的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公式就变为: P X Q PS X QS M= ————— + ————— V1 V2 实物经济 虚拟经济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在上式中,如果证券等虚拟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同时货币供给量也随之增加,那么,一旦泡沫破裂,流通中的大量货币就会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上述公式也可以反映另一种情况,即当证券等虚拟资产价格迅速上涨时,货币量没有相应的增加,这时有可能吸引用于商品流通的货币进入证券投机,从而使商品流通的货币量不足,从而阻碍商品流通、妨碍社会再生产的进行。这时,尽管表面上股市繁荣,但实际经济并没有真正的繁荣。

货币形式的演变 及其内在逻辑 货币是商品交换矛盾的产物,它在执行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进而产生出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现象。只有在深刻认识和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这些复杂的现象得出科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