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二、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四、旅游需求的衡量指标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1、需求与旅游需求 2、旅游需求的形成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 的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 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 数量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 的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 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 数量 有旅游欲望和闲暇时间 旅游 (旅游产品) 2、旅游需求的形成 (1)旅游动机 (2)支付能力 (3)闲暇时间 跳转到3
(1)旅游动机 ①界定: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自主、能动的主观愿望,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关系?) ②分类研究(求证?怀旧?从众?弥补稀缺?) Mackintosh和Goeldner(1984)、Dann(1977)、 Iso-Ahola(1982)、WTO ③影响因素 信息的影响 回到2
Mackintosh和Goeldner(1984) 身体方面的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 交际方面的动机 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
WTO 消遣与更换环境 休息与松弛 寻求赏心悦目的环境 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Dann(1977) 情感梳理 自我提高 想入非非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英·法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作任何特别规定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假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美·港 美国洛杉矶 香港 随动假日:公共假日随阴历和星期的计算方式而定,以便连休 节假日:节日10,假日140天;若为联邦政府公务员则10天都要指定,且5天为星期天 学校的寒暑假:公立与私立学校不同,不同区域的学校也不一样。公立学校也因学校采取轮休方式而不同(180/2=90天) 香港 随动假日:公共假日随阴历和星期的计算方式而定,以便连休 节日或纪念日与周日重叠则增加1天,形成连休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巴·澳 巴西圣保罗 澳大利亚悉尼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方式支付 澳大利亚悉尼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10年以上则可获6周,15年则13周;雇主有义务给予4周连休假,若分开使用休假,雇佣双方协商,最多不超过4次
(3)闲暇时间 影响旅游地域范围,产业关联效应发挥 影响旅游方式,旅游需要实现程度 影响旅游效用函数,产品结构升级 影响旅游需求集中程度,进而经济质量 返回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3、旅游需求的特性 指向性:时间指向性(原因?价格调节?) 地域指向性(原因?从众行为?) 敏感性:经济的与社会政治的(脆弱性?) 多样性(略)
二、旅游需求的层次分解 1、层次分解 2、层次分解的意义 (1)各种分解研究 (2)我们的分解及解释 (1)增加可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 (2)增强旅游支付能力 (3)着力于国内与出境旅游需求的有效化 (4)继续重视国际入境旅游 跳转到三
各种旅游需求层次分解研究 返回 Lavery(1974)、Wall(1981)、Cooper et al(1993):effective demand//deferred demand// potential demand D.G Pearce(1981)、张辉(1991):actual demand// potential demand 林晏州(1984)将有效需求进一步分为:manifest demand// existing demand Johnson(1988):latent demand(:potential/deferred) Bull(1995):effective or actual demand suppressed demand;potential demand;deffered demand//no demand
旅游需求的分解及解释 返回 旅游需要 现实旅游需求 非意愿潜在 旅游需求 强制替代旅游需求 符合意愿的 旅游需求 总潜在旅游需求 意愿性潜在 旅游需求 现实旅游需求 非意愿潜在 旅游需求 强制替代旅游需求 符合意愿的 旅游需求 总潜在旅游需求 实现旅游需求(购买) 无效旅游需求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一)旅游需求的基本规律 (二)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1、Da=f(Pa;P1,P2,……Pn;I;T) 2、MaxUi=Ui(Z) 3、MaxU=f(X1,X2,……Xn,Tt) (三)模型展示的规律图示及特例解释
MaxUi=Ui(Z) 返回 约束条件: 消费技术约束Z=g(X) 收入约束P·X≤Y 时间约束T·X≤V X≥0,Z≥0 i 单个旅游者或可确认的细分市场;Z 旅游产品的一系列特征向量,X 各旅游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数量;P 组成部分的价格;T 各个组成部分需要的时间;Y 可自由支配收入或用于旅游的预算;V 可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预算
MaxU=f(X1,X2,……Xn,Tt) 返回 约束条件: Pt·Tt≤M T·Tt≤S X1、X2……Xn 表示除旅游产品外的产品或服务; Tt 为旅游产品;Pt 为单位旅游价格;t 为单位旅游产品所需的消费时间;M 为可自由支配收入;S 为闲暇时间
旅游与其他产品间的替代关系 G 旅游 其他产品 T1 G1 T D I
旅游价格下降引发的消费组合变化 T2 I2 I1 其他产品 G2 E T′′` G 旅游 T1 G1 T D
旅游价格与收入的关系 I1 其他产品 G2 G3 E F T′′` G′ G 旅游 T1 G1 T D I2 I3 T3 T2 T1 G1 T D I2 I3 T3 T2 图1.4 旅游价格与收入的关系
旅游价格的希克斯效应 旅游 其他产品 G3 T3 I1 S PP I2 I3 G2 E F T′′` G T1 G1 T D T2 T1 G1 T D T2 图1.5 旅游价格的(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旅游需求与价格及价格弹性 D1 D O P1 P2 P Da=f(Pa) 旅游价格 旅游需求量 D2
旅游需求与价格及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四、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调整的时间 旅游的目的 单项组成部分的功能 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旅游需求与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需求量 I1 I I2 D2 D D1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五、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的共同决定 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需求 I2 I1 I D D1(D2)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五、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的共同决定 D 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需求 I1 I2 I12 D1 D2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影响因素 客源地因素 ①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 ②收入分配 ③消费习惯 ④度假的权利 ⑤货币的价值 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1 2 ⑥税收政策及旅游花费限制 跳转到目的地因素
Manila Declaration on World Tourism 4.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都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性的权利以参加上述活动,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必须符合每个国家的主次轻重,惯例和传统。 返回上页
消费者类型 返回上页 1.凯恩斯 原始的、短视的消费者 2.杜森贝里 后顾的、攀附的消费者 消费者类型 返回上页 1.凯恩斯 原始的、短视的消费者 2.杜森贝里 后顾的、攀附的消费者 3.莫迪里安尼和弗里德曼 前瞻性消费者 中国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限制 返回上页 出境旅游征税 严格申领护照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改革 规定换汇数量 旅游外汇管理(2001) 人民币出境(2003)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影响因素 目的地经济因素 ①总体价格水平 供给水平 旅游吸引物 交通 服务 居民 ②供给竞争程度 良性 效率提高 恶性 创新损失 ③旅游产品质量 ④对旅游者的经济管制 旅游者税收 跳转下页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影响因素 两地间因素 ①两地的比较价格 ②在客源地的促销努力 ③汇率 金融危机后的泰国 ④旅行的距离:时间/费用 ③汇率 金融危机后的泰国 ④旅行的距离:时间/费用 ⑤不寻常的事件 跳转下页
返回
四、旅游需求的衡量指标 1、旅游人数指标 2、旅游者停留天数指标 3、旅游者消费指标 4、旅游者出游率和重游率(总/净出游率) 1993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 1997年农民国内旅游抽样 2、旅游者停留天数指标 人次数与人天数的均衡(增加停留天数?) 3、旅游者消费指标 1994年外汇定期报表制度 1994年后公安部(人数)+统计局(抽样) 4、旅游者出游率和重游率(总/净出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