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Facilities Planning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内容 第1章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概述 第2章 供应链及物流分析基础 第3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 第4章 设施布置设计 第5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6章 库存管理及仓库规划 第7章 设施布置问题模型与算法
CH1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概述 章节导学 第一节 设施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发展
第二节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发展 1、物流工程起源 2、物流工程的发展 3、物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4、设施规划的总趋势
第二节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发展 1、物流工程起源 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专业分工”能提高生产率的理论。引发“工厂设计”。 18世纪末美国发明家惠特雷提出将生产过程化分成几道工序,使每道工序形成简单操作的成批生产,并提出“零件互换性”概念。他用10年的时间发明、设计、制造自己提议的机器,并布置他的工厂。 20世纪初,工业工程的创始人吉尔布雷斯,动作分析和流程分析。有物流分析的含义。 结论:自从有了工业生产,就产生了工厂设计和企业物流的问题。
第二节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发展 2、物流工程的发展 20世纪初 以泰勒为首的工程师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组织管理问题,提出“科学管理”。 20世纪初 以泰勒为首的工程师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组织管理问题,提出“科学管理”。 “工厂设计” ——操作法研究、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主要凭经验和定性方法) 20世纪30年代——“设施规划”取代“工厂设计”——广泛采用系统工程理论、运筹学、统计学和概率论、计算机技术等。(非工业设施:机场、医院、超级市场等)
20世纪50年代起,管理科学、工程数学、系统分析的应用,为工厂设计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创造了条件。 代表著作:如爱伯尔的《工厂布置与物料搬运》、穆尔的《工厂与设计)、1961年 Muther 提出系统布置设计SLP(80年代引进国内)和《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其中Muther提出的物料搬运分析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易于实现的阶段划分、程序模式和习惯表示法。这种逻辑的、条理化的分析方法,被各国广泛采用。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CAL、成组技术——CRAFT(位置配置法)、CORELAP(相互关系法)、PLANET(分析评价法)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仿真——研究柔性问题、专家系统、多目标优化 20世纪90年代——结合先进制造技术——CIMS、JIT 现在——设施布置与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
第二节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发展 3、物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搞工厂设计,“苏联模式”,定量选择设备,定性布置。粗放型布局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初,“物流”概念引入中国。1982年Muther访华。1987日本物流专家河野力访华。此后,物流工程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工程作为正式学科在我国出现,设施设计与物流技术更为人们所重视。 当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已被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社会化、现代化,已成为企业共识。
第二节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发展 4 设施规划的总趋势 一方面继续发展Muther的系统布置设计SLP; 另一方面,构建更完整的布置模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更好的算法,开发通用的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