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台灣仁愛鄉推出紅茶?
台灣茶葉改良的功勞者 ── 山本亮
武士的一生, 像是日本的櫻花 燦爛一時,瞬間萎謝,是一場悲劇, 他,身負國家重責, 用十年的光陰,學習最毒物質的合成, 完成任務,受到肯定之時, 卻漂然身退, 到日月潭畔的魚池鄉, 為改良茶樹而努力, 使台灣的紅茶,揚名國際。
日月潭
日月潭
1915年,他自北海道大學農產製造學系畢業,由於擅長有機化學與製造, 山本亮(1890-1983)是一個傳奇。 1915年,他自北海道大學農產製造學系畢業,由於擅長有機化學與製造, 大正年間被派往德國學習三氯硝基甲(CCl3 NO2)的製造。 當時德國與法國在馬其諾防線對打,為了驅趕躲在洞壕、地道的軍隊,雙方施放致命的毒氣,首開戰爭史的「神經毒氣戰」,三氯硝基甲是劇毒,在空氣中0.01ppm就有毒害。 http://lohas-dress.blogspot.tw/2011/03/blog-post_9026.html
山本亮學成歸國,1925年自製成功,民間公司大量生產。 但是同年,由於西方移民法的苛刻,日美交惡,日本由向西方學習,轉成惱怒西方,埋下日後第二次世界的導火線。 http://blog.xuite.net/e2202778/boaboa/16943573-%E7%8F%8D%E7%8F%A0%E6%B8%AF
西方在工業革命經過一百多年才上列強, 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 1894年就打敗清朝,成為亞洲新興的帝國, 1905年打敗俄軍,1910年佔領朝鮮, 大和民族在戰爭煙屑中看到未來的榮耀; 在視死如歸的作戰中,重新拾獲武士精神; 在迅速進步中,以為日本重建就是衰弱亞洲的重建。 http://zhongguolishi.baike.com/article-66100.html
這期間,也有異議之聲,但是1826年,日本憲兵、警察四處管制,實施恐怖政治,排除異己。 山本亮在這時離開日本,前來台灣,擔任「台灣總督府農林學校」教授。 他帶三氯硝基甲的原料前來,製成殺蟲劑, 先幫鳳梨防治枯萎病,後來用除蟲菌(或稱菌精)為茶葉樹消毒,逐漸走向另一個全新域── 「茶葉改良」。 農林學校的校舍,1935 http://linchunsheng.blogspot.tw/2010_11_01_archive.html
台灣在早期,就有野生茶樹, 明清時期大陸先民移入烏龍茶與包種茶。 1866年,台灣烏龍茶外銷美國, 1893年包種茶外銷印尼,但是台灣茶葉生產有四個瓶頸: 1.種植技術粗放,早期茶樹少剪枝、不施肥、蟲害多, 施藥未照季節。 2.茶葉製造都用手採,成本高,生產量少,衛生不佳。 3.茶葉缺乏品管控制,常有雜物夾雜或是劣等茶葉流入。 4.中間介入多層剝削,茶葉收益少。
二十世紀初期錫蘭紅茶大為行銷,烏龍茶與包種茶的市場大減,導致茶農四散,茶園荒廢, 1895年台灣茶園約剩一千公頃,大都在北部丘陵。 日據時期,安平鎮(今桃園平鎮)採茶情形 http://blog.sina.com.tw/stampinged/article.php?pbgid=1324&entryid=587466
台北帝大成立後,理農學部分為「生物學」、「化學」、「農業學」、「農業化學」專教「有機化學」與「農業藥劑學」。 他大力改良台灣茶葉,用豆粕給茶樹施用,用煙草燻蟲,建造機械製茶,使台灣製茶開始走向機械化,提出茶葉分級與品質管控。 1930年,日本總督府在林口的菁埔設立「茶葉傳習」,他是主要的老師,將製茶技術教導茶農,每年教40個,持續教了十年,教出的400位茶農成為日後台灣茶業發展的核心。
此外,也引進位於喜馬拉雅山麓高品質的阿薩姆茶樹(Camellia sinensis)進台灣。 阿薩姆茶是紅茶,口味濃稠,水色清澈,又帶麥芽香,適合生長在台灣中南部, 這幅1850年的版畫,表現了阿薩姆紅茶的製作過程 http://blog.youthwant.com.tw/ywabc/hakka/13/
依地形與氣候,他訂出四處最佳茶園區, 分別是位於台北木柵的文山(坪林), 苗栗頭屋的老田寮、南投鹿谷的凍頂山, 與南投名間、魚池, (後來又加上花蓮的舞鶴台地), 生產高品質茶。 南投魚池茶園 http://retrue.net/?p=81
1933年,山本亮幾乎是台灣紅茶的代名詞, 他使烏龍茶、包種茶、紅茶為台灣三大名詞。 1936年,他又推廣茶園山坡地的水土保持, 並推銷台灣紅茶到滿洲。 1940年,日本總督府宣佈台灣要配合南進政策, 山本亮辭職,回到日本擔任住友化學株式會社(Sumitomo Chemical Co. Ltd)研究員, 他用除蟲菊粉製成迴紋型驅蚊香, 稱為「金鳥蚊香」。 http://ja6nqo.c.blog.so-net.ne.jp/_images/blog/_e36/ja6nqo/DCSA0030-a79d5.JPG?c=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