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階段的概覽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大綱 壹、概論 貳、理論背景 參、目標 肆、結語
概論 一、探索階段的理論背景, 二、探索階段的主要目標在:建立投契以及發展治療關係、鼓勵個案說故事並探討感覺及想法、催化情緒、以及助人者能夠從他們的個案處學習。 三、探索階段的技巧包括專注與傾聽、開放式問句與探究、重述、情感反映、贊許以及再保證、封閉式問句、為探索而作的自我表露、有關助人歷程的訊息提供,及技巧之整合
理論背景: 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一、基本假設 二、人格理論:有機體評價歷程、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防衛與重整 三、個案中心理論之近期地位 四、個案中心理論與助人三階段模式 之結合
個案中心理論之基本假設 1.人具有積極與希望感的看法,認為人們有著健康以及創造性成長的潛能。 2.他的取向是以個案為中心的, 3.而且他是一個現象學家,這意味著他非常強調個個的經驗、感覺、和價值,或是所謂的個案的內在生活。 4.人類唯一基本的動機力量是自我實現的傾向,讓人們變成他們所成為的樣子,他相信每個人內在有個藍圖或一組潛能可以被繼續發展。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防衛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 有機體的評價歷程:嬰兒以經驗帶來的感覺來評價每個經驗。 人的行為由有機體評價歷程所統御,嬰兒能夠無扭曲的知覺真實發生的經驗,在有機體評價歷程,沒有所謂較有價值或較少價值的經驗,經驗就是經驗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1) 在無價值條件下,有機體評價歷程與自我實現間之途徑 有機體評價歷程→自我實現 真實我和理想我是一致的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2) 兒童只有在他們自我經驗與從他人相處得到的回饋相一致時,才會經驗到正向的積極尊重。顯然地,兒童必須社會化以能夠在家庭和社會中生存。兒童法總是依著他們內在的需求而行,他們的需求也無法立刻得到全然的滿足,因為這世界不是完美的,因為其他人也有他們的需求。相反的,當父母嘲諷孩子或者否認孩子的感覺,孩子會對他們的感覺覺得混淆,孩子可能覺得難過或厭惡,但父母說他或她沒有這些感覺。孩子要相信誰?他們自己的內在經驗或他們父母告訴他們的?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3) 有機體評價歷程‧ ‧ ‧ ‧自我實現 在有價值條件下,有機體評價歷程與自我實現間之途徑 真實我和理想我是不一致的,且價值條件越高,該不一致越大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4) 當價值條件變得廣泛,而有機體評價歷程變得失能時,自我感削弱,一個人無法辦認其感覺屬於自己。Rogers(1957)指出這種對自己感覺的不真誠是不一致,或者是真我以及理想我的分裂,它是焦慮、憂鬱、和人際關係中防衛的來源。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防衛 Rogers建議當經驗與自我感出現不一致時,人們會覺得受威脅。一個主要的防衛是知覺扭曲,這包括改變或誤解個體的經驗,而讓其與自我概念相符合,藉由扭曲經驗,案主避免去處理那些不愉快的感覺和課題,才能維持他們對自己的知覺。 第二種防衛是否認,包括忽略或否認事實,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可能拒絕去承認他們的經驗,因為那和他們對自己的自我形象不符合,案主藉由否認經驗來逃避焦慮。防衛阻斷了不一致經驗的覺察,以減少一個人自我感遭受威脅,同時讓我能發揮功能以及處理問題,然而防衛也讓自我至少付山三種代價。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防衛 第一、主觀的真實變得與外在真實不一致時,有時候人們無法繼續扭曲或否認下去,這將導致威脅與焦慮情緒的崩潰,以及自我的崩解。例如,兒童努力維持一種幻覺,在這幻覺裡,為視於外在。第二、一個人可能發展出很僵硬的知覺模式,她或他必須防衛以對抗現實的知覺。例如,一位女性可能非常需要去相信治療癌症的藥效,她不聽任何不確定的證據,導致她未去尋求已被證明有效的策略來治療她的癌症。第三、真實我與理想我之可能是不一致的,這是一種有關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之間的差異。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為了克服崩解、僵硬,或是真實與理想我之間的不一致,個體必須覺察那些被否認的經驗。Rogers的理論觀點認為,重整要能發生,個體必須(1)減少價值條件;以及(2)藉由他人無條件的積極尊重,增加正向的積極自我尊重。一個助人關係,這時對幫助個體克服他們的防衛,以及回到信任自己的有機體評價歷程來說,就非常動要。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Rogers相信助人關係本身就能讓個案有所成長,他說:「我把自己放進治療關係,有個假設或信念,那就是我的喜歡、信心、以及我對他人內在世界的瞭解,這些將引領我們到一個重要的成為過程」。 Rogers(1957)描述六種條件,這些是他覺得改變之所以會發生的必須且足夠的條件。 1.個案以及助人者必須在心理上接觸,一個治療關係或助人者以及個案間情緒連結是重要的。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2.個案必須處在不一致的狀態,他們的自我和經驗間的差距讓個案覺得脆弱或焦慮。 3.助人者在關係中必須是真誠一致的或者是統整的,助人者必須對她或他自己的經驗開放,並真誠的提供自己給個答案。 4.助人者必須對個案感到無條件積極尊重,助人者重視所有的情感(雖不必然是所有的行為),並對這些感覺不加判定。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5.助人者必須經驗到對個案的同理。同理心的意思是進入他人的私人知覺世界完全地住進。這包括對他人感受之流動、對其所懼、所生氣、所脆弱、所困惑、以及任何所經驗的,能夠時時刻刻保持敏銳。這意思是暫時地活在此人的生命裡,小心地隨其移動,但不做判斷。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個案中心之人格理論 有機體評價歷程失能之重整 我們可以在同理與同情之間做個區別,在同情,助人者為個案覺得可憐,而且常常像是站在高人一等而非平等的位置來看個案。我們也可以在同理與情緒感染間做個區別,對於後者,助人者感覺到和個案一樣的感覺。同理指的是對個案的感受所進行的深度瞭解。 6.個案必須經驗到助人者的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尊重、以及同理,如果個案未經驗到這些催化條件,從任何實務上的目的來看,這些條件都不在的話,那麼諮商過程就不太可能是有幫助的。
Rogers的理論如何與助人三階段模式相結合 Rogers的理論對探索階段而言提供一個基準點,並為洞察與行動階段做鋪陳。對一些人來說,被瞭解以及被鼓勵去表達他們的感覺,這本身就具有治療性,且能導致改變;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就需要再往前走到洞察和行動階段。再者,我們並不完全同意Rogers的說法,認為人與生是善的而且追求自我實現的,這個說法對我們來說似乎是欠缺足夠證據支持的假設。
目標 建立rapport, 探索案主想法並幫助其說故事, 輕觸情緒 對案主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