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基础知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Advertisements

计算机体系结构 应用程序 软件 操作系统 编译器 固件 指令集 输入输出 CPU 硬件 内存 (I/O) 集成电路 元件,逻辑门.
第二章 CPU 制作者:李天和.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第 2 章 中央處理單元.
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机电系计算机教研室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制作:卢瑜瑛.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 第1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 讲课教师:常姗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王 健 主讲 授课学时:40学时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 师:王 杨 群 号: 手 机:
●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第3章 中央处理器 本章要点 CPU的组成  CPU的性能指标.
CPU性能指标 制作者:李天和.
組裝電腦DIY 前言:提供基礎的電腦零件組裝教學,對於個人電 腦零件有基本的認識、並有組裝零件使電腦能運 行的能力、能親手 升級自己想要的零件、及基 本的簡易判斷無法開機的原因;最後並提供實做,親手DIY將電腦組裝起來並安裝作業系統。 對象:對電腦組裝沒概念或一知半解者;想要能自己解決電腦無法開機,或是能自己升級想要的專屬電腦配備;可以當家庭的電腦醫生不想電腦一碰到問題就叫修花錢者;自己是電腦軟體方面的工作者,想要增加自己的競爭實力.
CPU 一、基本知识 二、常见品牌 三、评价指标 四、AMD VS Intel 五、单核与双核 六、多核
電腦作業-CPU介紹 班級:117 座號:07號 姓名:周奕廷.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微处理器概述 CPU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2.1 CPU的基本概念 2.2 CPU的发展历程 2.3 影响CPU性能的因素 2.4 CPU的接口分类 2.5 几款主流CPU介绍
当今微处理器的主要技术特点.
第二章 中央处理单元 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
第2章 主机 李渊林 本章要点   CPU 主板 2.3   内存 2.4 机箱和电源.
微型计算机技术 教 学 指 导(一) 太原广播电视大学 郭建勇.
微型计算机技术 主讲教师:张德煌 三峡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CPU的发展史 高一二十五班 第3组.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3章 微型计算机主机 3.1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现代微机的CPU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高速缓存集成为一块芯片,因此它是微机中相对技术含量最高,且就单位重量或体积而言价值最高的一个部件。不同档次的微机即是以其CPU的档次来划分的,也就是说CPU的性能基本上就反映出一台微机的的性能。
                                                                                                                                                                
第2课 CPU 本课要点 具体要求 本章导读.
資策會 南區資訊處 教育訓練中心 吳建興 個人電腦組裝 PC DIY 資策會 南區資訊處 教育訓練中心 吳建興
Word 2003 學習導引手冊 第一章 WORD 基本操作 作者 丁安強 博碩-Word 2003 學習導引手冊 Ch01.
第 2 章 中央處理單元.
教育署「香港資訊教育城」編輯及親職教育顧問
第8章 现代微型计算机 x86系列微处理器 8.2 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8.3 存储管理技术 8.4 多任务管理与I/O管理
Kvm异步缺页中断 浙江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室 徐浩.
新電腦硬體 製作者: 陳卉茹 鄭如君.
二、计算机基本硬件介绍及选购 By:查宇
CPU資料處理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 轉
第二章 CPU 一、CPU的基本概念 二、CPU的发展历程 三、影响CPU性能的因素 四、CPU的接口分类
计算机组装、维修及 实训教程 第2章 中央处理器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
第三讲 CPU概述.
HP Pro 2000 商用台式机 dx2310 HP Pro 2000 特性对比 机箱 芯片组 CPU 输入/输出插槽 内存 扩展仓 显卡
第二章 古籍数字化概述 CPU与主板. 第二章 古籍数字化概述 CPU与主板 导 引 CPU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是整个电脑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电脑系统最高的执行单位。它负责整个电脑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运算、数据存储、传送以及输入输出的控制。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 用,以及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存储系统.
New Computer Hardware 二年19班 指導老師:徐必大 林純卉、游舒宇 製.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计算机组装、维修及 实训教程 第15章 微机硬件的组装 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第2章 计算机基本硬件介绍及选购 2.1 主板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内存.
认识计算机系统.
任务一:初识计算机 任务二:学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P /4/7.
電腦 報告.
微机系统的组成.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 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 陈丰 李宏量 孙瑜杰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论文课堂报告.
51单片机及最小系统板 MCU起航 QQ: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Cassandra应用及高性能客户端 董亚军 来自Newegg-NESC.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课程的特点:偏重硬件,软硬件结合 先修课程:导论、数字逻辑、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等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猜數字遊戲.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PU基础知识

什么是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 控制器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操作; 运算器主要负责对程序所执行的指令进行分析,并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进行工作。

CPU的工作原理 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CPU性能指标 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其性能可以反映出所配置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主频 主频(Clock Speed) 也叫时钟频率,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振荡的速度,也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其单位是M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就越高。

外频 外频是系统总线的始终频率,简称总线频率,也就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其单位是MHz。外频主要由主板决定,外频越高,CPU就可以同时接收更多的来自外围设备的数据,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速度进一步提高。

倍频 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主频=外频×倍频。

缓存 缓存又称为高速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 CPU的缓存分为一级缓存(L1 Cache)和二级缓存(L2 Cache)。 早期的CPU内部只集成了L1 Cache,而把L2 Cache放置在主板上,现在已经成功集成在CPU内部并以CPU相同速度的频率工作,称为全速二级高速缓存。

内存总线速度 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也就是系统总线速度)是CPU二级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主要用于协调内存和CPU之间运行速度的差异。

扩展总线 扩展总线(Expansion-Bus)就是指安装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ISA或PCI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

协处理器 协处理器也叫数学协处理器,主要负责浮点运算。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

地址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3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4GB)的物理空间。

数据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的CPU(286~486时代)制造工艺相对落后,工作电压一般为5V,导致CPU的发热量太大,弄得寿命减短。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现在CPU的工作电压逐步下降,一般为1.5V~2.0V,解决了发热过高的问题,延长了CPU使用寿命。

动态处理 动态处理是应用在高能奔腾处理器中的新技术,创造性地把三项专为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操作效率而设计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三项技术是多路分流预测、数据流量分析和猜测执行。 动态处理并不是简单执行一串指令,而是通过操作数据来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流水线 流水线(pipeline) 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

超标量 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奔腾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代的CPU越来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有超标量的CPU。

MMX指令集 MMX(Multi Media eXtension,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Intel公司在1996年推出的多媒体指令增强技术。增加57条MMX指令,它允许CPU同时对2、4甚至8个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在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很多。

3D Now!指令集 3D Now!是第一种3D加速指令集,由AMD公司开发。它一个时钟周期内可同时处理4个浮点运算指令或两条MMX指令,其在3D处理能力方面,3D Now!的威力强大。

SSE指令集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是Intel公司在Pentium III处理器中率先推出的。它总计包括70条指令:50条SIMD(单指令多数据)浮点指令,主要用于3D 处理;12 条新MMX指令,和旧的MMX指令一起加速系统整数运算速度;8条系统内存数据流传输优化指令。从软件实际运行效果来看SSE比3D Now!更胜一筹,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虽然不会直接影响CPU的性能,但它可以可以极大地影响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制造工艺越精细,CPU可以达到的频率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可以更多。从早期的0.5微米到现在的0.35微米、 0.25微米、0.18微米、0.13微米甚至更小。

CPU发展历程 CPU的发展非常迅速,就像列不断在加速的列车一样。个人电脑从8088(XT)发展到现在的Pentium 4时代,只经过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从生产技术来说,最初的8088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而Pentium Ⅲ的集成度超过了2810万个晶体管;CPU的运行速度,以MIPS(百万个指令每秒)为单位,8088是0.75MIPS,到高能奔腾时已超过了1000MIPS。

常见的CPU主流品牌  英特尔(INTEL)  超微(AMD)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奔腾) Pentium(奔腾)是Intel公司于1993年推出的新一代微处理器,集成16KB的L1高速缓存,L2高速缓存则做在主板上。接着Intel推出使用MMX技术的Pentium MMX(多能奔腾)和Pentium Pro(高能奔腾)。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奔腾)正面 Pentium(奔腾)背面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MMX(多能奔腾)正面 Pentium MMX(多能奔腾)背面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II(奔腾2) Pentium II与以往的Pentium处理器使用了不同的封装方式,它将处理器放到了盒中,采用SLOT 1模式的插座。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II(奔腾2)正面 Pentium II(奔腾2)侧面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III(奔腾3) Pentium III有两种规格,一种采用了与Pentium II 相同的SLOT1规格;另一种采用Socket 370规格。CPU内部集成了64K的一级缓存,512K的二级缓存仍然安装在SLOT 1的卡盒内。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III(奔腾3) Slot 1 Pentium III(奔腾3) Socket 370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4(奔腾4) 2001年11月20日Intel推出了Pentium4处理器,在Pentium 4中Intel使用了全新的x86体系结构,在指令集上也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新的SSE2特殊指令集。内部集成8KB一级高速执行缓存,256KB二级高速缓存。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4(奔腾4) 正面 Pentium 4(奔腾4) 背面

英特尔( Intel )CPU Pentium 4(奔腾4) 正面 Pentium 4(奔腾4) 背面

英特尔( Intel )CPU Celeron(塞扬) 塞扬属于Pentium的低价位版本,最开始的时候它是将Pentium II处理器的二级Cache去掉,并简化了封装形式,以后它也包含了128K 二级缓存。

英特尔( Intel )CPU Celeron(塞扬)早期产品 Celeron(塞扬)后期产品

超微(AMD)CPU AMD K6-2 AMD K6-2是AMD(超微)公司推出的与Pentium II抗衡、面向低端市场的处理器,率先支持“3Dnow!”指令集,它大大加强了处理3D图形和多媒体所需的密集浮点运算能力。

超微(AMD)CPU AMD K6-2

超微(AMD)CPU AMD K6-III AMD的K6-III是K6-2的加速版,同样支持“3DNow!”指令集,性能比K6-2增加不少。 K6-III 采用三层高速缓存(TriLevel)结构设计,核心内建64KB一级高速缓存及256KB二级高速缓存,另外在主板上还配置512KB~2MB三级缓存。

超微(AMD)CPU AMD K6-III

超微(AMD)CPU AMD Athlon(速龙) 代号为K7的Athlon 处理器是AMD推出的具有革命性的产品,采用Slot A接口规格。 Athlon具备超标量、超管线、多流水线的Risc(3-Way SuperScalar Risc core)核心,内建128KB全速高速缓存,256KB二级高速缓存。

超微(AMD)CPU AMD Athlon (速龙)

超微(AMD)CPU AMD Athlon(速龙) Thunderbird(雷鸟)

超微(AMD)CPU AMD Duron(毒龙) AMD Duron采用Socket 370架构插槽,拥有先进的K75核心,包含“3DNow!”核心指令集,核心内建128KB一级高速缓存及64KB全速二级缓存,号称“Celeron”杀手。

超微(AMD)CPU AMD Duron(毒龙)

超微(AMD)CPU AMD Athlon XP AMD Athlon XP 处理器是AMD为了在高端CPU市场和Intel公司竞争而推出的产品,内建128KB一级缓存,256KB二级缓存,具有增强型3DNow! Professional。

超微(AMD)CPU AMD Athlon XP(正面) AMD Athlon XP(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