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历史佛教文化之“最” 11级历史三班 王素立 学号:110710076
授课提纲 一.佛教传入朝阳在东北地区最早 二.朝阳佛教文化历史最久远 三.朝阳佛教达到佛教最高境界 四. 朝阳佛教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最广 五.朝阳佛教文化在北方民族融合作用最大
佛教传入朝阳在东北地区最早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自从西汉开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印度佛教逐渐东传。至东汉永平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都城洛阳,汉明帝刘庄接见了他们。第二年,汉明帝敕令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东晋十六国时期传入中国东北。
东晋永和元年四月,即公元345年,龙山,即今朝阳城东的凤凰山,该山隔白狼水(今大凌河)与龙城相望,距离约一公里。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上龙山观看黑白二龙,离龙二百余步处,用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来祭祀。慕容皝回到皇宫后颁诏令,赦全国所有囚犯,为新建的皇宫起名叫“和龙宫”,并在龙山上创建龙翔佛寺。
慕容皝在龙山上创建龙翔佛寺,是朝阳乃至东北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史籍所载迄今朝阳地区在内的前燕统治区内第一座佛教寺庙,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佛寺建筑,并在凤凰山南沟山崖上凿摩崖佛龛,现仍存63个,数量之多,令人称奇。
二.朝阳佛教文化历史最久远 自从三燕时期佛教传入朝阳,当时就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周边地域的佛教中心。一千六百多年来,朝阳的佛教文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氏以龙城为都建立三燕政权,三朝开国皇帝慕容皝、慕容垂、冯跋都崇奉佛教,建龙翔佛寺,
隋唐时期,隋文帝一生致力佛教的传播,曾三次下令全国各州建立塔寺,派高僧分送佛舍利于各州,供奉于佛塔内。
唐玄宗天宝年间,大约公元750年前后,营州军民与众僧又奉诏对隋文帝敕建的舍利塔进行维修,并在塔檐束腰处装饰了彩画。修后的寺称开元寺,塔为开元寺塔,宝塔高耸,庙宇恢弘,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十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占燕云十六。 这一时期,朝阳地区在前代佛教发展的基础上,达于极盛。塔寺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数量急剧增加。
金元时期朝阳美公和尚的墓塔,时代是金代“大定十六年”,就是公元1176年。这是朝阳地区现在唯一有明确纪年的金代塔。 朝阳地区元代寺庙也比较多,遍布各地
三朝阳佛教达到佛教最高境界 “见舍利如见佛陀”,教徒和信众能亲自参拜舍利,就像见到了佛祖一样,而拜奉佛祖真身舍利谈何容易。
燃灯佛舍利和释迦牟尼佛舍利,先后在朝阳发现;两佛舍利同现一个城市,目前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 伴随舍利出土天宫的珍贵遗物也向世人展示了佛教文物的博大精深
四.朝阳佛教文化在东北亚地 区的影响最广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心川研究员说:“朝阳文化底蕴深厚,特色突出,保存完整,是中原文化、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交融的重要结点,对于北方佛教文化及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佛教史的研究将提供有力的佐证,具有可填补中国佛教史空白这样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
五.朝阳佛教文化在北方民族融合作用最大 历史上朝阳境内先后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恒、鲜卑、库莫奚、契丹、靺鞨、蒙古、女真、汉族等诸多民族繁衍生息。朝阳地域是汉族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相互交往、共同生活之处所。 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法宝——宗教。
朝阳堪称辽金佛教文化的‘标本’,是北方佛教文化传播路线上的重要结点,朝阳佛教对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国家政权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