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20世纪俄苏文学 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厚重的人道的传统 表现出自己独特个性与品格 理论与创作上都能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第十四节 20世纪俄苏文学 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厚重的人道的传统 表现出自己独特个性与品格 理论与创作上都能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其发展历程曲折,但成就辉煌
20世纪俄苏社会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传播,十月革命的发生 在西方资本主义包围下的国内战争与苏维埃 30年代的集体化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卫国战争 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 苏联的解体与独联体
白银时代的俄苏文学 白银时代(由俄国学者尼·阿·奥楚普与1933年在巴黎出版的俄文杂志《数目》上发表的题为《白银时代》的文章提出)指俄罗斯19世界末20世纪(1890—1921)初文学,相对于以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为代表的俄罗斯19世纪“黄金时代”文学而言。 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各种新流派(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纷纷登场,出现一批特色作家。如高尔基、蒲宁、库普林等老作家,还有许多充满特色的作家。 十月革命对当时文学的影响。
蒲宁 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 其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 (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1953) 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 其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
文学成就 创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1897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天涯》主要描写贵族庄园生活,中篇小说《乡村》的创作视野有了新的变化,转向广阔社会, 1920年起流亡国外后创作仍充满活力。 近200篇中、短篇小说,唯一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由艺术性的自传、回忆录、哲理性散文、抒情散文和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交融而成的一部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 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
勃洛克(1880-1921) 出生于圣彼得堡一贵族家庭,18岁开始诗歌创作。《美妇人诗集》(1904)是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充满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成为当时俄国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长诗《十二个》就是献给伟大十月的艺术杰作,运用象征主义方法歌颂革命时代的精神,揭示旧世界灭亡的必然性,预示新生活的广阔前景。 诗集《意外的喜悦》和《夜晚时分》、组诗《法伊娜》、长诗《报应》和《夜莺花园》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祖国的热爱。
《十二个》 12个赤卫队员(与“十二使徒”暗合)在暴风雨之夜正经历一次行军,行军的目的作家没有交待。途中巧遇叛徒凡尼卡和他的情妇卡季卡,卡季卡原是赤卫队员之一——彼德鲁哈的女友,追捕叛徒的过程中,彼德鲁哈朝凡尼卡射击,却误杀了卡季卡,他悔恨不已,在同志们的劝说下又将悔恨转化为盲目的仇恨,这时候,耶稣·基督站在了他们前面,引领着赤卫队员们前进。 主题复杂多义。
阿赫玛托娃(Ahmatova,A.A. 1889 - 1966) 女诗人。生于敖德萨一海军工程的家庭,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法律,但酷爱文学,尤其是诗歌。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是阿克梅派杰出代表。 1912出版诗集《黄昏》。1914诗集《念珠》引起轰动。20年代初期诗集《车前草》和《耶稣纪元》组诗《安魂曲》,其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矛盾。 卫国战争时创作诗篇《起誓》、《胜利》,1946年受到批判。晚期的诗歌有《没有主角的长诗》(1940-1962)和《光阴的飞逝》。
十月革命对(20年代)俄苏文学的影响 各种文艺思潮的出现与活跃 俄国形式主义诸理论思潮的形成(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和雅各布逊的“文学性”观点对于后来西方思想的影响。 “左”倾思想的影响。 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和法捷耶夫的《毁灭》(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 一大批作家的活跃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 早期诗歌具有未来派的色彩。 长诗《穿裤子的云》(1915)是爱情诗,基调批判资本主义。 1930年自杀。
文学成就 十月革命后创作进入新时期,有短诗《我们的进行曲》(1917)、《革命颂》(1918)和《向左进行曲》(1918), 剧本《宗教滑稽剧》(1918)和长诗《一亿五千万》(1921)等歌颂革命的作品。1919-1922主持“罗斯塔之窗”工作,诗画题材广泛,颇受群众欢迎,讽刺诗《开会迷》(1922)辛辣地讽刺了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 1924以后先后发表了长诗《列宁》(1925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和《好!》 (1927),长诗序曲《放开喉咙歌唱》(1930),讽刺喜剧《臭虫》(1928)和《澡堂》(1929),以及美国组诗和特写《我发现了美洲》等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1895——1925) 1914抒情诗《白桦》,1915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革命期间写《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抒发对革命感受。 1919参加意象派,写《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 1924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1925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11月因精神病住院,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3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 1934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为主席 “左”倾思想占主导,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苏联文学和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这种描写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教育人改造人的任务相结合。 出现了一批重要作家。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农民家庭,1919加入共青团,参加国内战争。1924加入共产党。1927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时创作了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 1929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用自己经历作素材,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得了巨大成功。 1935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在莫斯科逝世。
阿·托尔斯泰(1883—1945) 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创作。第一本诗集《抒情诗》(1907)自认是“颓废派”作品。第二本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和童话集《喜鹊的故事》(1910)努力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继了俄罗斯民间文学和现实主义传统。转向小说创作。 1918出国侨居巴黎和柏林,写自传体小说《尼基塔的童年》(1920—1922)和《苦难历程》第一部《两妹妹》。1923返回莫斯科,先后完成了《粮食》(1937)、《伊凡雷帝》(1942—1943)、《苦难的历程》后两部《一九一八年》(1928)和《阴暗的早晨》(1941)、长篇小说《彼得大帝》(1929—1945,未完成)。
《苦难历程》 (《两妹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书名取自俄国古经《圣母的苦难的历程》, 通过卡嘉、达莎和她们所爱的人捷列金和罗欣所经历的彷徨、苦闷、探索、追求,最后走向革命的苦难历程,揭示了知识分子只有与苏维埃俄罗斯相结合才会有出路和幸福的真理,用作者的话来说,他的《苦难的历程》也就是知识分子“失去了祖国而又重新得到了她”的历程。 广泛描写在旧世界崩溃和新世界诞生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并且着重展现了俄国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血与火的考验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 作者本人所经历的长期又复杂的精神探索的艺术反映。 语言朴素,情节生动,心理刻画细腻,结构有史诗风范。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1891– 1940) 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俄罗斯家庭。 1924完成《白军》以编年史形式讲述了一个白军军官的家庭遭遇。 20年代中期写科幻风格小说《坏蛋》、《狗心》等。 《大师与玛格丽特》(28-37)20世纪最好的俄语小说之一。三条主线:以外国魔术师沃兰德身份出现的撒但带着随从来到莫斯科;大师的爱人玛格丽特,被撒但选中为魔鬼舞会女主人而得到了超自然的能力;耶稣受难当天和彼拉多之间的对话,对当时真相的探求和描述。
卫国战争时期文学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战争文学 西蒙诺夫《等着我吧》、小说《日日夜夜》 特瓦尔多夫斯基长诗《瓦西里·焦尔金》 法捷耶夫《青年的近卫军》 波列伏依《真正的人》 柯涅楚克《前线》 列昂诺夫《侵略》
法捷耶夫(1901~1956) 前苏联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1912至1919年在海参崴商业学校学习时接近布尔什维克并参加革命活动。1918入党。1919至1921在远东参加红军游击队,出席党的第10次代表大会,见到列宁。大会期间参加镇压喀朗施培德反革命叛乱负伤。1924后受党派遣,先后在库班、罗斯托夫、莫斯科担任党的工作。1927起一直在莫斯科从事文学活动,任“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全苏作协领导工作,1956自杀。
主要创作 早期中篇小说《泛滥》(1922)、《逆流》(1924)和长篇小说《毁灭》(1927)是他亲身参加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都以国内战争为题材,以共产党员的战斗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 1945年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通过克拉斯顿诺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苏联人民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塑造了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青年英雄形象。
解冻文学 以爱伦堡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50年代中期出现的那些揭露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斯大林化,要求创作自由(向西方靠拢的趋向),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是对斯大林时代过于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要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复归,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 主要作品有:柯涅楚克的剧本《翅膀》、佐林的剧本《客人》、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游地府》,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叶甫图申科的诗歌《斯大林的继承者们》等。
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 - 1960) 苏联作家、诗人,出生于犹太艺术家庭。受到里尔克影响,早年喜爱诗歌创作,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14),第二部诗集《在街垒之上》( 1916 )步入诗坛。1922-1932有诗集《生活啊,我的姐妹》(1922)、《主题和变调》(1923)、叙事诗《施密特中尉》(1926)。 二十年代后期,转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1958年因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表彰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日瓦格医生》主要思想内容 写的是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命运史,文中几乎涵盖了1903年夏到194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俄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小说不以情节取胜,把人物放进这个动荡不安的大背景里挣扎,文本的力量完全来源于心灵叙事。在浓郁的抒情里,我们看到了良心。面对苦难,我们如何思索和承担,我们如何拯救自己的灵魂,柔弱的日瓦戈虽然抗击不了残酷的现实但却坚守住了做人的良知。 作家在小说中以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为依托,把对众多问题的思考统统熔铸在了命运遭际之中。 小说是诗人那个善感的心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变革时代人生存境况的真实领略。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一)(1918~2008) 苏联作家。1941年以优异成绩从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毕业,因酷爱文学,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前线被捕,并以“进行反苏宣传(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56年解除流放,17年恢复名誉,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索尔仁尼琴创作 1962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刊出,是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 1968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中篇小说《第一圈》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癌病房)在西欧发表。1969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 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1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1914年8月》,1973巴黎出版他《古拉格群岛》第一卷,1974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到西德 ,同年移居美国。
索尔仁尼琴创作和遭遇 在西方出版作品有《古拉格群岛》、《牛犊顶橡树》和《1916年10月》、《1917年3月》。 《古拉格群岛》由作者的个人经历 ,上百人的回忆、报告、书信,以及苏联官方和西方的资料组成,分七大部分叙述1918~1956年,特别是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各地关押迫害数百万人的(由于是不同时期,分批处决,具体数字难以统计)集中营的情况 ,书中描述的情况令人发指。 苏联剧变后,经叶利钦邀请于1994回归俄罗斯。 很多西方人视其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但索尔仁尼琴又抨击所有的民主派,资本家,个人消费者,自由主义者等,在他们眼中索尔仁尼琴是个难以理解和面对的人。
60-80年代的苏联文学 69-70年代,文学发展比较平稳,人道主义问题得到讨论,出现了一些有特点的作家作品。 战争主题的文学仍有发展,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贝可夫的《方尖碑》,拉斯普京的《活着,可要记住》、阿列克西耶维奇的《战争中没有女性》 出现反映当代生活讨论道德问题的作家作品。 80年代,国内改革推动了文学的反思。同时出现“回归文学”热。
特里丰诺夫(1925-1981) 苏联作家,著作有中篇小说《大学生》(1950)、《滨河街公寓》(197 6);长篇小说《解渴》(1963)、《急不可耐》(1973)、《老人》(1978)等。 创作的题材比较广泛,主要描写当代日常生活,反对市侩哲学。
钦吉兹·艾特玛托夫( 1928-2008) 吉尔吉斯作家,曾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吉尔吉斯科学院院士、驻外大使。主要用俄语写作。 1952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查密莉雅》(1958)、《群山和草原的故事》(1962)、《永别了,古利萨雷》(1966)、《白轮船》(1970)、《花狗崖》(1977)、《一日长于百年》(1980)、《断头台》(1986)、《成吉思汗的白云》(1990)、《卡桑德拉的印记》(1995)、《崩塌的山岳》(2006)等。
艾特玛托夫作品的影响 其作品已翻译成150余种外文出版,总印数达4000万册。曾获得“吉尔吉斯人民作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三次获得苏联国家奖金,荣获列宁奖金和列宁勋章。 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抒情色彩,提出了尖锐的道德和社会问题。艾特玛托夫的小说创作对中国当代作家有深刻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 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对于文学形成了巨大冲击。文学队伍发生分化、重组和调整,文学思想产生巨大变化,形成多元化格局。许多曾经被湮灭的文学思想得到了重新评价,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也为人们高度重视。 文学创作的几个重要主题:对于过往社会历史和极左思潮的深刻反思、对于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反映社会现实重视小人物的生活命运、表现知识分子阶层无奈与迷惘的心态
拉斯普京 ( Valentin Gritorbevich Raspukin1937~ ) 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西伯利亚的农民家庭。1959年毕业于伊尔库次克大学文史系。曾在伊尔库次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青年报社任编辑。1961年在西伯利亚的文艺集刊《安加拉河》上首次发表短篇小说《我忘了问廖什卡》。1966年出版短篇小说特写集《远在天边》和《新城篝火》。
文学创作 作品大多以西伯利亚农村生活为题材,心理描写细腻,笔调清新,富于抒情色彩和哲理性。成名作《玛丽娅借钱》写主人公奔走借钱而到处碰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关系。 1974年中篇小说《活着,可要记住》通过一个农村妇女由于丈夫从部队开小差回来而引起的复杂内心活动,探讨一个人“活着是为什么”的问题,引起普遍注意,获1977年度苏联国家奖金。其他作品有中篇小说《最后的期限》、《别了,马乔拉村》等。
维克多•阿列克维奇·佩列文(1967- ) 出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设备与工业和交通自动化系,1989年考入高尔基文学院函授部,但未毕业,经朋友介绍进入“神话”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主要小说创作 1989发表处女作《伊格纳特魔法师和人们》,开始以科幻小说家身份崭露头角。 1992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蓝色灯笼》,第二年该小说集获得小布克奖。1992年发表在文学刊物《旗》上的中篇小说《奥蒙•拉》使他在严肃文学界名声大噪。1993年相继发表了两部中篇小说《昆虫的生活》和《黄色箭头》。1996年推出两部轰动文坛的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恰巴耶夫与普斯托塔)和《百事一代》。
高尔基 Maxim Gorky (1868―1936) 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生平之一 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在漫游期间参加进步活动而多次被捕入狱。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其中包括《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并形成了他的平民意识与人道主义思想。 1905革命时参加布尔什维克,结识列宁。
生平之二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 ,定居卡普里岛。因为《忏悔》和列宁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对十月革命的悲观看法而与列宁发生了第二次冲突。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 ,直到 1928 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ERKJHIEOR》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回到苏联后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 1934年筹备并主持召开苏联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作协主席。36年因病去世。
前期创作(1892-1907) 1892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笔名,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前期作品有浓厚的社会批判色彩,基本主题是表现时代的惨烈与人民心中的渴望,追求解脱的努力。 浪漫主义小说赞美自由和积极争取的人生,如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 现实主义短篇揭露资产阶级的残暴描写小市民的空虚无聊表达底层人民的痛苦与不满。如《切尔卡什》和《游街》。 1899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以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形成为背景,塑造了资产者形象,描写了早期工人运动。
20世纪初创作: 讴歌革命理想,表现时代精神 《海燕》用象征手法把自然现象人格化,表现各种社会力量,歌颂革命者形象,以迎接20世纪革命风暴的到来。 《小市民》写小市民思想与工人阶级革新精神之间的冲突。 《在底层》展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底层人物的生活悲剧,并探索他们的出路,否定了安慰主义哲学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出了尊重人相信人肯定人的价值的思想。是“社会哲理剧”的典范。
《母亲》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学新纪元 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 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一次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阶段。 历史具体地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的自觉的工人和党领导下蓬勃开展的工人运动,日益觉醒的农民和农村的革命形势。 具有现实主义作品特有的具体性和逼真性,又是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这不仅表现为预见未来,展示通向未来的道路,而且表现在作者处处从未来的高度反映现实。
小说内容和艺术特征 索尔莫沃工业区工人斗争中出现的扎洛莫夫母子的事迹为依据。 第一部写帕维尔·符拉索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成长的过程;第二部通过母亲彼拉盖雅·尼洛夫娜精神觉醒,描写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 以1905革命中工人运动为背景,描写了读书小组、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法庭斗争和车站被捕等中心情节。 动态的眼光描写现实的发展和性格的变化;成功地采用了《复活》的结构模式;叙事中突出母亲的视点。
中期创作(1908-1917):关注俄国社会和人民的命运,评价社会思潮 《忏悔》因造神问题而引起争议。 一组揭露小市民庸俗气的小说三部曲。 1917年《不合时宜的思想》与列宁和矛盾。 特写《意大利童话》 《俄罗斯漫游散记》 《童年》和《在人间》(《我的大学》写于晚期)
晚期(1918-1936)坚持思想和艺术探索,更多地关注和表现生活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说共4 卷,展现了近半个世纪来俄国社会变迁的全景图,描写了民粹派的瓦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05年革命、一次大战和二月革命等重大事件,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尖锐冲突,着重考察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萨姆金的性格存在深刻矛盾:强烈的“领袖欲望”与实际上的平庸可笑,所谓的“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与实际上的随波逐流和投机心态。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一部分俄国知识分子市侩化和政客化的特征,集中抨击了这些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的生活观。他的人生道路是那些灵魂空虚的知识分子走向精神毁灭的历史。 另外《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童年》(1913-1914)3岁到11岁 真实记载了阿廖沙儿时在外祖父家中的所见所闻,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吵斗欧,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等等,以及那些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和沉重的感受,同时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现十九世纪末期俄罗斯人民悲惨而坚强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味,同时也用辛酸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幼年的寄居生活,揭示他后来的成长道路。
《在人间》(1915-1916)11岁到16岁 《在人间》中的阿廖沙切身体会到底层劳动大众的奴隶般非人的生活,开始模糊地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进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包围着他的市侩生活,同时也更多地发现了劳动人民所具备的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 本书不仅是作者童年时代的自传,不仅是一个少年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个时代艺术性的史册,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段手工业的瓦解过程。
《我的大学》(1923)16岁-21岁 记述了高尔基在喀山时期的活动和成长,主要是民粹思潮对他的影响以及带有革命情绪的大学生、青年秘密小组这所社会大学对他的启迪和教育,同时也展示十九世纪和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面。 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统治的活动,展示了这一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自传体三部曲 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青少年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
三部曲的重要意义 描绘了20世纪俄国社会中新人性格的形成历史,由此概括了一条人生道路:在苦难成长。 描绘了生活中正反两种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和主人公思想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过程,从而成为一个时代变化的见证人。 具体的描绘了人物思想性格发展成长的历程:生活环境中两种思想的影响;孩子经受磨炼,开始厌弃邪恶向往善良;在苦难中磨炼在读书中长大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追求;经历的人生课堂后开始向往并追求真理,并且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中逐渐走向自觉与成熟。 通过对于人物生活经历的反思,达到了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本质的领悟。 传记文学的典范。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 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苏联作家。连任多届苏共中央委员,当过苏联作家协会书记,两次获得列宁勋章。 1965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与顿河地区 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他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一些工作,担任办事员和扫盲教师,参加武装征粮队等。 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他的作品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变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哥萨克形象,并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
早期创作 1922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1923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人》、《钦差》和第一个短篇《胎记》。 1926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 1925年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经过14年的时间,1940年,《静静的顿河》完成,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被开垦的处女地》 在创作《静静的顿河》期间,肖洛霍夫又完成了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1960完成)。 小说以顿河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的建立、发展和巩固为背景,写出了斗争的复杂和尖锐。小说以顿河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的建立、发展和巩固为背景,写出了斗争的复杂和尖锐,反映了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苏联个体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过程,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尽管对这一运动本身和作家的评价态度有不同见解,但是小说中达维多夫、拉古尔洛夫和梅谭尼可夫等形象鲜明生动,戏剧性的情节紧张感人。
战争题材创作 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上过前线,写了许多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未完成)。
《一个人的遭遇》 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当代苏联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开篇之作。 作家通过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所表现出的坚韧品格,深刻地反映了法西斯的侵略战争给千百万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苏联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博大的胸怀和不可推摧的意志。 作家没有拔高人物的行为和涂抹理想主义的色彩,真实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家庭悲剧、精神痛苦和心灵创伤,作品散发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气息。英雄主义品格凡人化是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采用的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主人公的自述与作者的旁白相交融,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氛围得以强化。
《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 Дон) 生动地描写从一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邻居阿斯塔霍夫的妻子阿克西妮娅;富农之女娜塔莉亚;李斯特尼斯基中尉;杜妮亚希珈想嫁给珂赛伏依;珂赛伏依亲手杀死了葛利高里的哥哥彼德罗;加入了叛军月申斯克军队并很快因作战勇敢而成为师长。葛利高里又加入了红军布琼尼的十四师,一直干到团长;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加入了佛明匪帮;婀克西尼亚被征粮队哨兵打死,葛利高里万念俱灰。
哥萨克 哥萨克有根深蒂固的农民性。其祖先是一些逃亡的农奴、仆役、流放犯和破产的农民,为了追寻自由,逃到顿河库班大草原定居下来,成为自由民;在顿河草原上进行农牧业生产,但他们并不属于游牧民族,因为有固定的居所、村落、土地,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本质上是农民。 哥萨克身上的农民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土地的执着,对平静生活方式的渴望。永远对土地充满热忱,永远离不开土地,不惜用自己头颅捍卫土地,捍卫传统的生活方式。 他们人性的另一特点,就是善良。他们本质上是农民,所以他们想过的是一种和平的生活,一种合乎哥萨克传统生活方式的自由、和谐、和平的生活。哥萨克的军刀从来都是用来保卫这种“和平”的,他们善战但并不好战,所以在内战中他们曾经放弃过阵地,在暴乱时,他们不愿到顿河以外的地区作战。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 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他痛恨战争但又不得不参加战争,他象天上的浮云一样,飘来飘去。 参加过红军杀过白军,又参加过白军杀过红军。 在无序的历史过程中,战争让麦列霍夫家族家破人亡,他的思想也在反复无常的混乱中走向崩溃。 最后不得不回到苏维埃政权之下,等待着政府的审判。
形象意义 在苏维埃政权从腐朽的沙皇俄国诞生的过程中,强大的帝国主义和新生的还显得弱小的布尔什维克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在封闭的顿河边成长起来的哥萨克民族幼稚地认为,他们不要苏维埃,也不要沙皇,他们幻想走根本行不通的第三条道路,白军就利用他们的这个弱点,欺骗一些哥萨克走上了反苏维埃的道路。葛利高里不幸的命运,真实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哥萨克民族的这种思想和意识。 一方面葛利高里在痛苦地抗拒战争对他的人性的磨蚀和扭曲,另一方面,他在混乱的战争中一直在思考和寻找着战争的意义。 他在人格力量方面优于周围的人。具有人格魅力。
艺术特色 篇幅宏大,人物众多,无论从反映生活的深度或广度来说,都称得上一部史诗性作品。全面概括从一战到国内战争的整个时代风云变幻,描写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也描写硝烟弥漫的战场厮杀,还描写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哥萨克人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 说中的人物上至将军统帅,下至一般群众,都塑造得很有个性,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尤为鲜明生动。沉着干练的施托克曼,对革命忠心耿耿的彭楚克,勇敢乐观而又鲁莽偏激的珂晒沃依,令人掩卷难忘。彼得罗的顽固粗野,米琪喀的下流残暴,李斯特尼茨基的阴险狡滑,也都鞭辟入里。妲丽亚肮脏无耻,阿克西尼亚热情放荡,娜塔莉亚善良庄重,杜妮亚希珈天真活泼,这几个哥萨克妇女则描写得各具特色。 小说对顿河草原的壮丽景色的描绘,对哥萨克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非常出色。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
肖洛霍夫被质疑 一些持反对立场者忍不住发难,包括索尔仁尼琴在内的文坛重量级人士,直指“静静的顿河”真正作者是当年客死异乡的被俘白卫军官,也就是哥萨克作家费多尔·科留科夫(F.D. Kryukov),肖洛霍夫偷了他的手稿。否则何以肖洛霍夫能对陌生的顿河流域哥萨克与战争有生动描写,年仅23岁的作家,一没受过教育,二没生长背景,要完成这部巨作实在不可能。 肖洛霍夫一直未发表意见,晚年过得非常不平静,这个问题至他过世后仍是谜团。自《静静的顿河》后他确实未写出任何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肖洛霍夫另一个令人诟病的地方,是他为战后苏联文艺界的高压政策辩护,并对索尔仁尼琴为首的自由派作家进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