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代 神 农 氏
神农氏:别名:五谷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然而关于神农氏是否就是炎帝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学习目标: (1)培养通过语段找出中心句和照应 句,把握文章的思路,从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2)训练对段意、句意、文意概括的 能力。 (3)掌握通过重点语句和词语准确概括的方法。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被誉为 “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字词导读 福音:比喻好消息。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主要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骄傲: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 增长:增加;提高。 赖:依赖;依靠。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水肿:由于皮下组织的间隙有过量液体积蓄而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 决计:拿定主意;决定。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孕育:比喻寄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遗传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物遗体和变异规律。 扬花:水稻、小麦、高粱等作物开花时,花药裂开花粉分散。
汗水如注:形容出汗极多。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影子的踪迹。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十年动乱:指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断送:丧失;毁灭(生命、前途等)。 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劫后余生:大灾难后幸存的生命。 晨曦:晨光。 霏霏:(雨、雪)纷飞;(烟、云等)很盛。 挑战:鼓动对方跟自己竞赛。 郁郁葱葱:状态词。(草木)苍翠茂盛。本文形容杂交稻长势好。 丰硕:(果实)又多又大。
初读体验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内容: 课文的主要讲的是袁隆平顶着巨大的压力,经过百劫千难,成功培育出杂交稻造福人类的故事。
初读体验 ❀给文章四个部分加小标题。
第一部分 勤奋学习,立志攻坚(奇妙构想) 第二部分 反复研究,大胆设想(迎难而上) 第三部分 苦苦寻觅,苍天不负(艰难寻找) 第四部分 历尽劫难,终告成功(终获成功)
1987年3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句导读:引用国际权威人士的话语高度评价袁隆平的突出贡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自然段导读:写袁隆平的贡献突出。
袁隆平荣获了特等发明奖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个国际性大奖。这是袁隆平的光荣。这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 句导读:此句点名文章题目。 自然段导读:写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
一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草和庄稼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神农氏——我们的祖先炎帝来到了人间。句导读:破折号其解释说明的作用。他造了一条神鞭,“啪啪、啪啪”,把地上长的各种树木花草都赶到大地一边,然后自己挨个挨个地尝,选出了人们可以吃的高粱、谷子、豆子和稻谷等五谷杂粮。后来他又发明了耒、耜,告诉人们如何耕种。神农氏的子孙,从此得以生存延续。 自然段导读:引用传说,而下文粮食不足、吃饭困难及袁隆平萌发“培养杂交水稻,提高面积产量”的念头做铺垫。
然而,神农氏只解决了什么东西能当粮食吃的问题,并没能解决给人们更多可以吃的东西的问题。当炎黄子孙骤增到人类1/4时,吃饭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自然段导读:写吃饭问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饥饿,像阴天蒙蒙的雨雾,笼罩在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中华大地上。句导读:把“饥饿”比喻成笼罩在中华大地上的“阴天蒙蒙的雨雾”,突出饥饿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袁隆平看到,在公共食堂的灶台上,堆堆野菜,大锅清汤,岌岌可危的村民住房里,躺着一个个因饥饿患水肿病的大人和孩子…… 自然段导读:举具体事例说明吃饭成了问题。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句导读:过渡句。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句导读:“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了袁隆平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一个黄色的小笔记本上,袁隆平记下了这个奇妙构想。他决计要像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样,制造一根神鞭,驱走在中华大地肆虐的饥荒恶魔。 自然段导读:写袁隆平要培养杂交水稻,驱走饥荒恶魔。
他借书看书,读书抄书。他学习英语、俄语,用这些语言工具了解国外科技的新成就,丰富他那扎实的专业知识。句导读:略写袁隆平勤奋学习,立志攻坚。他,开始了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中华大地正在孕育着一个当代的“神农氏”。 自然段导读:写袁隆平为了攻克杂交水稻的难题,开始努力学习。
二 世界上的水稻种植,曾由高秆品种改良为矮秆品种,亩产因此增加了150千克左右,被国际上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水稻杂交,又将比常规品种增产20%~50%,国际上认为这将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自然段导读:写水稻杂交的重大意义。 然而,水稻杂交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自然段导读:写水稻杂交难度大。
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句导读:用“偏偏”这个词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吐出来这一任务的艰巨。袁隆平认为,经典理论没有实验根据,因为他自己就曾经发现过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自然段句导读:写袁隆平决定攻克水稻杂交这一世界难题。 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袁隆平展开了科学想象的翅膀,希望大面积培育出杂交水稻。袁隆平要走自己的路,用事实来回答人们的疑问。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三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自然段导读:这一自然段是课文第二部分片段三的中心句,起统领作用。 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句导读:连续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艰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自然段导读:这三个句子极其简短却又都独立成段,起到强调作用,强调了袁隆平对“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苦苦寻找和期盼以及寻找的艰辛。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句导读:略写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句导读:这句话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工作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自然段导读:写袁隆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把这株稻子取名为“野败”。国际上叫它“WA”。袁隆平,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四 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十多个春秋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打击。“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 句导读:中心句,统领下文。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黄昏,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都被砸烂。稻苗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着这种惨状,他痛哭流涕: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袁隆平痛苦不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笃!笃!笃!”突然有人敲门。 袁隆平连鞋都来不及穿,赶快开门。进来的是他的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 “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袁隆平惊问。 李必湖说:“老师,我们知道要出事,事先藏了四钵稻苗呢!” “啊,藏在哪里?”袁隆平喜出望外。 尹华奇说:“在阴水沟里。” “快走,带我去看看。”
夜色下,袁隆平捧着劫后余生的四钵稻苗又悲又喜,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重点句导读:这个比喻生动地再现了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表现了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从那以后,不管是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是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句导读:体现了袁隆平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 命运,总是朝敢于向他挑战的人微笑。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 句导读:暗示了袁隆平的成功,同时也给人以启迪。
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自然段导读:运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真实可信,说服力强。 世界震惊了!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自然段导读:写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自然段导读:照应开头,文章在盛赞声中开始,在美誉声中结束,不但表现了袁隆平贡献之大,也是读者受到感染与震撼,敬意油然而生。
不计个人得失 献身科学事业 创始人——“世纪杂交水稻之父” (1、2) 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培育杂交水稻 苦苦寻觅,苍天不负吃苦耐劳 的艰辛历程 历尽劫难,忠告成功可歌可敬 (3~31) 结出丰硕之果 中国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32~34) 当代神农氏 不计个人得失 献身科学事业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为什么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 2、这时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 3、没有哪个良种像杂交水稻推广得这么快,效果这么好。 4、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还以迅猛之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5、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 6、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解决了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7、杂交水稻的出现,是世界的一大奇迹。是“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究的? 农民向福财饿着肚子爬高高的八面山,来回40里,为集体换良种。 描写当时农民的贫穷,揭示出袁隆平决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思想基础,表现出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品质。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解决异花授粉的问题。“三系”理论(别出心裁)
艰难:孤军奋战 独树一帜 前所未有 冷嘲热讽 心怀叵测 别有用心 人为破坏 曲折:文革人为破坏 痛心疾首 拼命献身 “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袁隆平经历了什么样的曲折和艰难? 艰难:孤军奋战 独树一帜 前所未有 冷嘲热讽 心怀叵测 别有用心 人为破坏 曲折:文革人为破坏 痛心疾首 拼命献身
你认为应该学习袁隆平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心系农民 为民分忧 不屈不挠 献身科技
成功的启示 我培养灵感有四个字,这就是知识+汗水。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袁隆平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荏苒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