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各位同仁来到上埠镇第二中学检查指导工作! 2008年3月27日 芦溪县2008语文中考 备 考 会 热烈欢迎各位同仁来到上埠镇第二中学检查指导工作! 2008年3月27日
通知 1.4月初江西教研网网上论坛 2.4月小学初中教学案例和教案比赛 3.6月网络作文大赛 江西教研网网址:www.jxjyedu.cn/net/
学课标 抓效率 提素养 教技巧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命题努力的目标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体现时代的要求 (3)适合教学实际 (4)体现江西特点 二、试卷命制情况 (一)试卷结构与难度、区分度 (1)试卷结构、命题细目表 试卷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7个小题。试题易、中、难之比大约为5.5︰3︰1,全卷读写能力分值为98,占总分的81.67%;积累与运用分值22,占总分的18.33%,试卷呈能力型结构,以能力考查为核心。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表一:命题细目表 考试内容 题号 考查形式 试题内容 能力层级 分值 比例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填空 名句默写(记忆、理解、活用、开放型) ABCD 10 18.33% 2 修改字、句 D 3 名著阅读 B 4 概括图表信息 CD 5 简答 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古诗文阅读 18分 古诗对比阅读(6分) 6 诗句理解 5% 15% 7 情感表现方式 8 选择 诗歌情感态度体味 BE 文言文阅读(12分) 9 划线 句子节奏划分 10% 文言实词解释 C 11 翻译文言句子 12 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 BD 13 把握文段内容 14 人物形象的评价 E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表一:命题细目表 考试内容 题号 考查形式 试题内容 能力层级 分值 比例 三古诗文阅读 30分 散文阅读15分 15 填空 书写认读汉字、拼音 AB 2 12.5% 25% 16 简答 品味语言 DE 4 17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C 18 提取关键信息 B 1 19 把握文章思路布局 D 3 20 探究人物形象意义 EBCD 科普文阅读15分 21 欣赏标题特点 EC 22 理解说明的语言 23 理解说明对象、要点概括 24 把握文章思路、连贯语意 25 选择 正确理解说明内容 BD 26 创新阅读、提出措施 FBC 四、写作50分 27 材料﹢话题 以“磨炼”为话题写作 综合能力 50 41.67%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表二:试题能力层级设置表 能力层级项目结构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应用 欣赏评价 探究创新 总和 积累与运用 4 8 2 22 古诗文阅读 古诗阅读 6 文言文阅读 7 1 12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 3 15 现代文阅读二 前三部分合计 24 14 16 70 写作 50 总计 120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2)试题难度评价 难度 题目数量 试题题号 分值 占分比〔%〕 难度评价 0.80以上 1 T3 2 1.67 容易 0.60~0.79 8 T5、T6、T9、T12、T13\T20、T26、T27 68 56.67 较易 0.40~0.59 13 T1T4T10T11T14T16T17T18T21T22T23T24T25 38 31.66 中等 0.20~0.39 4 T2、T7、T8、T19 10 8.33 较难 0.20以下 T15 难 由此表可看出,多数试题属于较易,中等题适中,较难题、难题较少。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说明】第1题古诗文名句默写。有7个小题,分别从记忆、理解、活用、开放型题目的角度来考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名句均来自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考查了优秀文化知识积累的情况;[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⑷荡胸生曾云(或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⑸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⑹2007年4月18日8时05分,我省历史上首趟“和谐号”动车组发车,时速达到200公里,真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⑺古诗文中有很多表现民风淳朴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命题努力的目标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体现时代的要求 (3)适合教学实际 (4)体现江西特点 二、试卷命制情况 (一)试卷结构与难度、区分度 (1)试卷结构、命题细目表 试卷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7个小题。试题易、中、难之比大约为5.5︰3︰1,全卷读写能力分值为98,占总分的81.67%;积累与运用分值22,占总分的18.33%,试卷呈能力型结构,以能力考查为核心。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命题努力的目标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体现时代的要求 (3)适合教学实际 (4)体现江西特点 二、试卷命制情况 (一)试卷结构与难度、区分度 (1)试卷结构、命题细目表 试卷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7个小题。试题易、中、难之比大约为5.5︰3︰1,全卷读写能力分值为98,占总分的81.67%;积累与运用分值22,占总分的18.33%,试卷呈能力型结构,以能力考查为核心。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命题努力的目标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体现时代的要求 (3)适合教学实际 (4)体现江西特点 二、试卷命制情况 (一)试卷结构与难度、区分度 (1)试卷结构、命题细目表 试卷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7个小题。试题易、中、难之比大约为5.5︰3︰1,全卷读写能力分值为98,占总分的81.67%;积累与运用分值22,占总分的18.33%,试卷呈能力型结构,以能力考查为核心。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命题努力的目标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体现时代的要求 (3)适合教学实际 (4)体现江西特点 二、试卷命制情况 (一)试卷结构与难度、区分度 (1)试卷结构、命题细目表 试卷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7个小题。试题易、中、难之比大约为5.5︰3︰1,全卷读写能力分值为98,占总分的81.67%;积累与运用分值22,占总分的18.33%,试卷呈能力型结构,以能力考查为核心。
回顾※※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与答题例析※※ 一、命题努力的目标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体现时代的要求 (3)适合教学实际 (4)体现江西特点 二、试卷命制情况 (一)试卷结构与难度、区分度 (1)试卷结构、命题细目表 试卷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部分,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7个小题。试题易、中、难之比大约为5.5︰3︰1,全卷读写能力分值为98,占总分的81.67%;积累与运用分值22,占总分的18.33%,试卷呈能力型结构,以能力考查为核心。
二、复习建议 ※※积累与运用※※ 命题着重关注: 1、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量和理解、运用的程度; 2 、文学名著的基本阅读情况和掌握情况; 3、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体现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重在考查运用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的是优秀文化精髓积累和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积累与运用: 1、强化积累,突出重点。 2、抓住要领,训练题型。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一、新变化、新趋势 (一)对语言实际运用重视的程度增加; (二)语言实际运用的题型更丰富; (三)与生活有关的情境题增多; (四)重视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考查; (五)题目更生活,更灵活,更创新。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二、关注生活,凸现三大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源头活水。在课标精神的引领下,语言实际运用题越来越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连接与沟通,所选材料新鲜,时代感强。近几年的考查呈现新的动向,和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凸现生活化、实践性、人文性三大特征。 生活化即关注生活,注重时效性;实践性即学以致用,能力立意,知识迁移;人文性即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乡情民风,鼓励个性表达。这如源头活水,给试题带来了新鲜气息,体现了语文课改的新趋势。 2007年江西省语文考卷语言实际运用题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将目光投注到新闻时事等公众热点之上;关注省情民风,传承江西历史文化,展现江西风采,设计富有乡土文化特色或传统文化内涵的试题,文以载道,激发学生热爱故乡并引以为豪的情愫。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仿写题 (一)相关题型 1、嵌入式。要求仿写的内容镶嵌在语段当中,既有上文语境,又有下文语境。 2、续写式。要求仿写的句子是在给定了上语境的基础上,承接上文语句的形式,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 3、话题式。除给定例句外,还给定若干话题。 (二)考点剖析 根据语境要求选用、仿写相同句式的句子,考查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 (三)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5年第3题,2006年第3题,江苏盐城2007年第4题,广西百色市2007年仿写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修改题 (一)相关题型 1.以选择的形式,从句义表达或从修改的角度考查是否有语病或修改是否正确。 2.以语段中修改为主,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题型已很少见。 3.在语病修改的同时加入了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的修改,综合性较强。 (二)考点剖析 考查正确运用语言,养成规范用语的习惯。 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合理、句式杂糅等。 (三)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3年中考语文第30题,2004年第30题,2005年第2题,2006年第2题,2007年第2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排序衔接题 (一)相关题型 1、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 2、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且前后衔接一致。 3、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互相衔接的句子。 4、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排序。 (二)考点剖析 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三)经典考题 湛江市2006年第4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名著题 (一)相关题型 从近几年中考涉及到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看,名著题型有写推荐词、读书札记、叙述情节、对人物的评价等,主要以选择、填空、简答的形式命题。 (二)考点剖析 考查新课标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如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繁星·春水》、《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等。主要考查作品的作者、国籍、作品名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重要的故事情节、作品的主题思想;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江西省中考一般不会考得那么细,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大致了解即可。 (三)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7年第3题,陕西省2007年第3题,江苏省淮安市2007年第3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信息提炼、表述题 (一)相关题型 信息提炼、表述题是伴随着新课改出现的一类中考新型题,主要题型有: 1.概括文字材料要点(一般有字数要求)。 2.给新闻拟写标题或一句话概括新闻。 3.给新闻补写导语。 4.由事例概括观点。 5.通过漫画、图形、表格信息,转换成文字叙述,也称图表转述题。 6.拟写广告语、撰写标语、对对联、编写手机短信、拟写网络论坛的网友感言或留言点评等。 (二)考点剖析 1.提取关键词句,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材料语段的能力和理解归纳能力。 2.将图形、漫画、表格中的信息转换成文字,考查看图、识图能力。 3.语言表述宜准确、简洁、得体,符合相关要求。 (三)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4年第31题,2005年第4题、第5题,2007年第4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口语交际题 (一)相关题型 1、生活类情景对话题 2、辩论类口语交际题 3、采访类口语交际题 4、演讲类口语交际题 (二)考点剖析 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三)经典考题 广安市2007年第题,威海市2007年第8题,宁波市2007年第7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综合性学习 (一)相关题型 以开放性题目为主导,是对各种语言实际运用题型的整合,内容包括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主持、演讲、采访等,可谓百花齐放,别具一格又不拘一格。 (二)考点剖析 考查方式丰富、开放,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相结合,体现出生活大语文的理念。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生存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注重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注重人文性,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大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心他人、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7年第5题,黄冈市2007年第6题。
二、复习建议 ※※语言实际运用※※ (二)备考策略谋抓手 1吹响集结号 综合复习,抓效率,提素养。从四个方面指导总结:一是考试题型归类,二是解题方法总结,三是指导解题技巧,四是典型例题解析。 2、走进生活,引来源头活水 语言实际运用和现代文阅读试题关注生活实践,越来越重视与生活链接的深度,体现了考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窗外事。平时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家乡变化,把握时代脉搏,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 3、热词板块 (1)奥运元素(2)文艺空间(3)民生话题(4)生态文明(5)科技创新(6)江西风采(7)感动中国(8)和谐世界(9)抗雨雪冰冻(10)农民工(11)京剧进课堂(12)出生在江西的科学家吴俊义(13)廉租房和经济住房(14)红色基地免费开放等等
二、复习建议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1.领悟情感 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2.概括要点 怎样概括内容要点呢? 一要学会寻找诗眼;二要分析层次关系;三要认真审读题目。 3.描绘画面 怎样描绘画面呢? 一要激发想象,二要生动表达。 在平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想像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词,有意识地调动激发自己的想像。
二、复习建议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4.畅谈感受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4.畅谈感受 读一首好诗,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时的美感和享受,更为重要的是要获得一种人生的启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古典诗词所具有的这种教化功能,也是命题者常常举起的一面大旗。 关键是先读后感,找产生感受的关键性词语。 5.鉴赏评价 如: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此种题目为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解答这种题目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一是写景方法(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二是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三是词语锤炼。然后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即可。
二、复习建议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6.分析技巧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6.分析技巧 诗歌鉴赏中写作技巧(艺术手法)是为往往是必考内容之一。可把它概括为以下七类: (1)词语的锤炼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2)深层的含义 云南玉溪考黄庭坚的《次韵梨花》,设题为:这首诗表面赞美了梨花的,实则赞美梨花的品质。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洁白,不被风尘所染的高尚纯洁。 (3)诗眼的寻找 湖北黄冈考杜甫的《春望》,设题为: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二、复习建议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4)象征的手法 ※※文言诗文复习※※ 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4)象征的手法 浙江金华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设题为: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5)对比的手法 江西考杨万里的《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设题为:甲、乙两首诗都 (6)虚实的结合 河南考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设题为: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7)动静的结合 江苏泰州考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设题为: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二、复习建议 ※※文言文※※ 1.梳理教材,夯实文言基础 我们可以对课文中学过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进行归纳梳理,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要对常用实词的多义性予以特别关注。如归纳一词多义:道:1.不足为外人道也(说)2.伐竹取道(道路)3.得道多助(王道,仁政)4.中道而崩殂(途,路)5.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对句式类型的归纳和梳理同样重要。文言句式的考查,中考一般不单独设题,大多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复习时宜重点掌握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四种句式。 2.研究考点,把握设题规律 有人在中考复习中差不多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似乎除了大量做题,没有更好的方法。实际上,中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名句默写,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历年的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
二、复习建议 ※※文言文※※ 3.探究选文,进行拓展阅读 史传类的作品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文基本出自《二十四史》,而且以叙述为主,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生平中的重要事迹展开。 只要我们盘点一下这几年的选文便可证明我的判断没错: 2002年选自《新唐书·王勃传》,2003年选自《宋史·文天祥传》,2004年选自《梁书·范缜传》,2005年选自《三国志·王粲传》,2006年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2007年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4.培养习惯,掌握解题技巧 如: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时邕才学显著。 妙巧提问划节奏:诵读能力主要考查划分朗读节奏,分清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是关键,可以采用提问法。第(1)题可采用提问法:说的是谁?蔡邕;说他的什么?才学显著。因此,可以这样作答:时邕/才学显著。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一、回顾考题找规律 江西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一览(2000年—2007年) 时间 选文一 选文二 《人口与环境》 《爱的礼物》 2001年 《勤于用脑》 《兰草》 2002年 《可燃冰》 《紫藤萝瀑布》 2003年 《垂钓》 《科学是快乐的》 2004年 《心中的芦苇》 《生物入侵者》 2005年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谦卑的人有福》 2006年 《听雨》 《城市给了我们什么》 2007年 《看山老爹》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 ※※现代文阅读※※ 一、回顾考题找规律 江西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一览(2000年—2007年)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纵观跨入新世纪以来的8年中考16篇现代文阅读文选及命题,随着《课标》的实施和课改的深入,现代文阅读题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稳中出新,具体而言有如下特点和趋势: 1、篇幅:独立成篇,结构完整,不宜节选,文字量适当,一般700—1500字之间。 2、材料:全部选自课外,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材料难易适中,越来越生活化,与课内所学相当或接近,适合学生阅读。避免了把课内重点语段作为命题材料重复使用,避免了死记硬背、重复操练和生搬硬套,考出了学生的真实的阅读水平。 3、文体:丰富多彩,记叙文(散文、小说)、说明文(科技文)、议论文大集合,哲理散文(文化底蕴深厚的文章)受青睐! 4、内容: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时文,注重人文内涵和教育功能,语言规范优美,可读性强。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材料、关注社会热点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表现浓郁地域文化的材料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5、题型:客观题比例明显下降,主观性试题成为了现代文阅读的基本题型,题目越来越具灵活性、开放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6、答案:立足文本,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答到要点或大意即可。因此,现代文阅读试题答案的宽泛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发展的最大的亮色。 7、命题:以人为本,关注发展,贯彻《课标》要求,文本对话(重视考查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立意。突出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和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获得信息的能力。《课标》突出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成增多趋势,作品感受与内容探究题略有增加,体现个性化阅读的新理念。命题联系生活设计试题,体现语文阅读的生活气息。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二、品析考点求方法 分析这八年江西省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内容成为试题的核心考点,绝大多数试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注重对语言的品味赏析,注重学生的欣赏感受,注重对作品的延伸拓展。 (一)体会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课标》提出的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要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首先要从主题入手,全局考虑,注意该词与上下词语、上下文句的关系;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对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进行体味和琢磨;从作者的思想感情、语体特点、作品风格等方面理解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还可从准确、周密、简明和生动的角度去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1年中考试卷第18题、第25题,2002年第21题、第23题,2003年第20题,2004年第19题、第25题,2005年第21题,2006年第14题,2007年第17题、第22题。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二、品析考点求方法 (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应能体会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类语句常常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往往能揭示文章主旨,体现作者意图。分析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可根据修辞特点,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明确内涵,依托写作背景,围绕写作技巧,紧扣思想感情,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句意。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注意不同语句的表达方式的特点:说明语句简明、准确、丰富;议论语句准确、严密、鲜明;记叙语句丰富生动;抒情语句,则感情浓郁。通过对精彩语句的赏析、揣摩和鉴赏,体会文章的内蕴美,领悟文章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提高对文章的文旨文脉文风的感受力。 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1年中考试卷第29题,2002年第27题,2003年第28题,2004年第21题,2005年第24题,2006年第18题,2007年第16题。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二、品析考点求方法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意 《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不可能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必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意,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基调和结构框架等,这是阅读中最重要的一环。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的组合形式,它要服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都是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的架子,是文章内容的编织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循着文章结构,就能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文章主题。 经典考题: 2001年中考试卷第19题、第20题,2002年第16题、第24题,2003年第25题,2004年第20题,2005年第16题、第18题、第22题,2006年第23题,2007年第18题、第19题、第24题、第25题。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二、品析考点求方法 (四)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准确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主要内容,准确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概括既涉及理解分析能力,还考查表达能力,它是阅读训练的难点。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关键在于找准中心句、主旨句、点题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一般都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含义非常丰富深刻。当然,还可利用题目或利用开头、结尾的过渡,照应,并联系全文,筛选信息,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组合在一起,概括成中心内容。概括段落大意,要看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思考段落中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其法与概括文章要点是一致的。 经典考题: 2001年中考试卷第27题,2002年第26题,2003年第23题、第27题,2004年第22题、第27题,2005年第17题,2006年第17题,2007年第23题。
二、复习建议 ※※现代文阅读※※ 二、品析考点求方法 (五)对文章的语言、内容和表达进行鉴赏、感悟、探究,鼓励创新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课标》在阅读目标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顺应发展,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不断地改革创新,开放探究型试题越来越多,诸如对文章的内容、观点或写作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已知内容推测、想像未知内容等。答案也不强求统一,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目的是考查学生阅读思维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独到见解,让学生在答题中也能张扬个性,激活灵性和悟性。 经典考题: 江西省2001中考试卷第21题、第30题,2002年第22题,2003年第22题、第24题、第29题,2004年第23题、第28题、第29题,2005年第19题、第20题、第25题、第26题,2006年第20题、第26题,2007年第20题、26题,
二、复习建议 ※※备考策略※※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要求。 积累与运用 命题着重关注:1、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量和理解、运用的程度; 2、文学名著的基本阅读情况和掌握情况; 3、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体现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重在考查运用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的是优秀文化精髓积累和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诗歌欣赏 命题经常考虑:1、欣赏古今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古今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3、对古今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4、对古今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5、能品味古今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重在考查诗歌人物形象、情感态度、诗歌语言、表达方式的体味领悟能力;
二、复习建议 ※※备考策略※※ 文言文阅读 命题主要角度:1、诵读文言阅读材料,能够正确断句;2、能够借助语境理解文言阅读材料中的重要的实词;3、能够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4、能够理解文言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5、能够对文言阅读材料进行评价,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重点考查考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 命题关注:1、注重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整体感知,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心得,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到发现,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2、鼓励考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多元解读,不用答案的唯一去否定考生对阅读材料的多元反映,提倡有创意的表达;3、不仅让考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种种知识信息,正确地认识世界,还要让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种种体验;4、体味和推敲关键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重点考查学生阅读的理解分析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体验探究能力; 写作 命题关注:1、学生的作文能不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能否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无创意的表达;2、能否依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3、虽然是“淡化文体”,但具体写作文时有选择表达方式的限制,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4、能否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点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
二、复习建议 (三)、制定好复习计划,落实好复习措施。(另见)
要说谢谢了! 祝各位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祝2008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