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月亮上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关于汇率计算.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如“两弹一星”、高产量杂交水稻、航天工程等。这些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你知道“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火炬计划”?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你知道“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火炬计划”?
科技节系列报道一 ——观看《十大科技发明》视频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阅读领航 便民生活 绿色科技 追风小队.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文化与科技 课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杨利伟 神舟七号我们的骄傲 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中国人的骄傲 神舟七号.
                                                                                                                                                                
在新课程改革中, 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自己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实践中不断创新,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历史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以高中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为例:
第八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第八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一、戈壁升起蘑菇云 美、苏已经步入了核子时代!而中国…… 1945年美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随即、原子弹被投入战争。美国用原子弹做了什么?影响怎样?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美、苏已经步入了核子时代!而中国……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含不同杂原子共轭单元的有机光敏染料的超快发光动力学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姓名XXX.
我叫“神舟号”.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西藏 Tibet.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10/0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 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OWASP中国介绍 作者:RIP 时间: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欢庆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卿红玉.
基因信息的传递.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0月舆论焦点 10月5日, 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医学奖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 屠呦呦 她是?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中国,文明的国度》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英国学者李约瑟 我们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和骄傲过,你能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我国从古到今科技所走过的历程吗?

辉煌 衰落 振兴 古代—— 近代—— 新中国—— 我们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和骄傲过,你能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我国从古到今科技所走过的历程吗?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如四大发明 近代—— 衰落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受制于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新中国—— 振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了解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3、理解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一、自主学习:建国后科技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领域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原子能技术 1964年 1991、1994 航天技术 1970年 1999年起 2003年 农业 1973年 生物技术 1965年 20世纪末 计算机技术 1983年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加强国防,打破核垄断; 提高地位,维护和平; 取得经济社会效益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号”发射成功 世界第五航天时代国家 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 世界第三载人航天技术大国。 袁隆平杂交水稻南优2号 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有助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 加速国家信息化发展

拓展延伸: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结果怎样?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努力: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 结果:促进我国近代科技发展,但仍处于弱国无外交的落后地位 原因: 地主阶级洋务派学西方是为维护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时代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启示2: 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除了向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外,最根本的是要获得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科技领先的前提。

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探究三: 1、国家的独立(保障) 2、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实施国家战略。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1、国家的独立(保障)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2、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实施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 新中国成立——“文革”前 “文革”之后 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 1963年,我国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导弹、原子能、氢弹的研究实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 “文革”之后 1978年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6年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

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探究三: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科学家的努力与无私奉献 5、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

感受精神 勇于奉献,民族脊梁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航天之父” 。 钱 学 森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感受精神 勇于奉献,民族脊梁 接到任务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妻子表示支持; 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 。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2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

感受精神 勇于奉献,民族脊梁 屠呦呦对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始于近半个世纪前。1969年,作为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团队开始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她历经380多次实验,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终于在1971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新型抗疟药奠定了基础。 屠呦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虽然当时科研条件极为艰苦,但是这是国家交给的任务,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做成。 屠呦呦:国家需要就必须持之以恒的把它做出来,应该有这种信念和信心,其中过程确实是非常曲折。 启示3: 科学家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自我牺牲和艰苦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进步。

【针砭时弊】 近期媒体关注有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和黄晓明此时舆论的PK结果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娱乐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我们的反思 一个只知娱乐的民族没有未来! 民族竞争力最终靠的是科技! 在屠呦呦和黄晓明此时舆论的PK较量中,我们输了精神,赢得了一场2亿元的排场秀。当一位挥金如土的演员极尽奢靡办一场奢华的婚礼秀,费用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屠呦呦穷其一生所获报酬竟然不如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这种巨大的反差与价值观的扭曲,进一步的放大了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奢靡的思想风气。 当社会虚荣成为风尚,娱乐成为主流,浮华成为氛围的时候,我们的民族竞争力靠什么去屹立世界之林,是黄晓明、还是屠呦呦? 一个只知娱乐的民族没有未来! 民族竞争力最终靠的是科技!

感谢各位! 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组 颜子翔

美苏两极争霸 美英敌视中国 探究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2 材料1 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侵略战争与核威胁。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材料2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较量 美苏两极争霸 美英敌视中国 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中苏关系恶化 增强国防力量 巩固新政权 探究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3 材料4:陈毅元帅表示,“脱了裤子当当,也要把我国的尖端武器搞上去。”据聂帅在其回忆录中描述,陈帅多次对他风趣地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 —《1960:国防过大关 》 增强国防力量 巩固新政权 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C 美国敌视 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局势紧张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2、目的: ①国际 ②国内: (一)两弹一星 1、背景 下列与新中国的“两弹一星”战略决策没有直接关系的 A、加强了国防力量,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B、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C、“大跃进”和“文革”的推动 D、提高国际地位 1、背景 C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2、目的: 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增强国防,巩固新中国政权

探究一: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启示1: 科技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 2、不赞成。核技术有消极性。 理由: 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破坏和平; 核泄漏危及环境; 1、赞成。核技术作用巨大。1 理由:4 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保卫世界和平; 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等方面考虑。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 秦山核电站 据图和所学,你赞成中国发展核技术吗?请说明理由。(5分) 启示1: 科技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 邓小平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探究二: 1970年,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开启了中国的航天时代。 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探究二: 国家:美国和苏联 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材料1: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进入轨道,在天空中响起东方红的乐曲,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总体目标:上得去,抓得住,看得到,听得见。 材料2: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问题:(1)据材料1、2,“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4分) 国家:美国和苏联 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侧重点: 材料1、2——打破垄断,政治意义。 材料3———和平发展,经济意义。 原因: 探究二: 航天技术与中华民族复兴 材料1: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进入轨道,在天空中响起东方红的乐曲,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总体目标:上得去,抓得住,看得到,听得见。 材料2: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侧重点: 材料1、2——打破垄断,政治意义。 材料3———和平发展,经济意义。 原因: 材料1、2: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材料3: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材料3: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 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 ……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2012年4月13日《西安晚报》 (2)材料1、2与3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