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利用敏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达到测量目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2章 温度传感器 2.1 温度测量概述 2.2 热电偶传感器 2.3 金属热电阻传感器 2.4 集成温度传感器 2.5 半导体热敏电阻
第三章 温度测量及仪表 本章主要内容 膨胀式温度计测温 热电偶测温 热电阻测温 温标 仪表.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 本章介绍温度和温标的基本概念、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分类、特点及使用、冷端延长的方法、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和技术、控温仪表的使用等。
3.5 温度检测 仪表 温度测量的方法 热电偶温度检测仪表 热电阻温度检测仪表
第四章 温度测量 *概述 1.温度测量的重要性 2.温度的测量方法:计量某些与温度相关的物理量 3.温度计的分类 (1) 接触式测温
第七章 电势型传感器及应用 §7-1 热电偶 1.掌握热电偶、热电效应及热端和冷端的定义。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第11章 热电式传感器 11.1 热电耦传感器 11.2 热电阻传感器 11.3 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 11.4 集成温度传感器
3.1 概念及仪表的性能指标 控制仪表与装置分为: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任务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第三章 温度测量 第一节 温度测量概述 一、温度与温标 (一)温度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第5章 热电偶传感器.
JUMO温度测量 *基本概念 *系统组成 *产品概述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学习情境二:工业窑炉温度控制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及热电偶的的相关知识与应用。 [学习重点]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自动检测技术 山东大学控制学院 李现明 电话:95803,
—— Potential-pH Diagram
黄平捷 2011年10月12日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自动化专业课程《现代传感技术和过程检测系统》 2.4 电容式检测元件 黄平捷 2011年10月12日.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微机系统的组成.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大学物理实验 测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物理教研室.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诺 金 EE07系列 小型OEM数字输出温湿度变送器 产品特点: 典型应用: ► 气象应用 ► 加湿器、除湿器 技术参数: 选型指南:
思考题 请举例说明减小或消除仪表非线性的方法,要求三种以上。.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 Potential-pH Diagram
1/27 高速采样压力控制器 模块化数字型控制器 RKC挤出机温度,压力控制解决方案.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电阻的串联 2014机电班.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利用敏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达到测量目的。 8.1 热电偶 8.2 热电阻 8.3 热敏电阻 8.4 集成温度传感器 返回 下页

8.1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如果将它们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各为T和T0(设T>T0)的热源中,则在该回路内就会产生热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作热电效应。由这两种导体的组合并将温度转换成热电势的传感器称为热电偶。 热电效应示意图 返回 上页 下页

① 结构简单:其主体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互相绝缘并将一端焊接在一起而成的; 热电偶作为敏感元件优点为: ① 结构简单:其主体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互相绝缘并将一端焊接在一起而成的; ② 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③ 测量范围宽,常用的热电偶,低温可测到-50℃,高温可以达到1600℃左右,配用特殊材料的热电极,最低可测到-180℃,最高可达到+2800℃的温度; ④ 具有良好的敏感度; ⑤ 使用方便。 返回 上页 下页

8.1.1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称为温差电势或塞贝克电势,通称热电势。回路中产生的电流称为热电流,导体A、B称为热电极。测温时结点1置于被测的温度场中,称为测量端(工作端、热端);结点2一般处在某一恒定温度,称为参考端(自由端、冷端)。 返回 上页 下页

式中 k — 波尔兹曼常数,为1.38×10-16; 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 接触电势 T — 接触处的绝对温度; e — 电子电荷数; NA、NB — 金属A、 B的自由电子密度。 接触电势 返回 上页 下页

同理可以计算出A、B两种金属构成回路在温度T0端的 接触电势为: 但 与 方向相反,所以回路的总接触电势 由上式可见,当两结点的温度相同,即T=T0 ,回路中总电势将为零。 返回 上页 下页

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 当导体两端的温度分别为T、T0时,温差电势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A—A导体的汤姆逊系数。 对于两种金属A、B组成的热电偶 回路,汤姆逊电势等于它的代数和, 即: 温差电势 返回 上页 下页

综上所述,对于匀质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其总电势为接触电势与温差电势之和,用式子可表示为: 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 返回 上页 下页

①如果热电偶两电极材料相同,则虽两端温度不同(T≠T0)。但总输出电势仍为零(均质导体定律)。因此必须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才能构成热电偶。 讨论: ①如果热电偶两电极材料相同,则虽两端温度不同(T≠T0)。但总输出电势仍为零(均质导体定律)。因此必须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才能构成热电偶。 ②如果热电偶两结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的总电势必等于零。 由上述分析知,热电势的大小只与材料和结点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尺寸、形状及沿电极温度分布无关。应注意,如果热电极本身性质为非均匀的,由于温度梯度存在,将会有附加电势产生。 返回 上页 下页

8.1.2 热电偶基本定律 中间导体定律 标准(参考)电极定律 连接导体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 返回 上页 下页

在热电偶回路中,只要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间导体后,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无影响。可用式子表示为: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只要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间导体后,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无影响。可用式子表示为: EABC(T,T0)=EAB(T,T0) 具有中间导体的 热电偶电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标准电极定律 如果将导体C(热电极,一般为纯铂丝)作为标准电极(也称参考电极),并已知标准电极与任意导体配对时的热电势,则在相同结点温度(T,T0)下,任意两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可由下式求得: EAB(T,T0)=EAC(T,T0)+ECB(T,T0) 三种导体分别组成 的热电偶 返回 上页 下页

连接导体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 连接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如果热电极A、B分别与连接导线A’、B’相连接,结点温度分别为T、Tn、T0 ,那么回路的热电势将等于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n ) 与连接导线A’、B’在温度Tn、T0 时热电势 EA’B’(T,Tn ) 的代数和,即 : EABB’A’(T,Tn,T0)=EAB(T,Tn)+EA’B’(Tn,T0) 用连接导线的热电偶回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中间温度定律: 如A与A’、B与B’材料相同,且结点温度分别为T、Tn、T0时,有: 热电偶在结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值EAB(T,T0 ),等于热电偶在(T,Tn ) 、 (Tn,T0 ) 时相应的热电势EAB(T,Tn )与 EAB(Tn,T0 ) 的代数和。如下式所示: EAB(T,Tn,T0)=EAB(T,Tn)+EAB(Tn,T0) 返回 上页 下页

举例: 已知A、B组成的热电偶在(1000C,00C)时热电势为1mV,且A、B组成的热电偶在(10000C,00C)时热电势为10mV,则它们在(10000C,1000C)时的热电势为: 10-1=9mV 返回 上页 下页

8.1.3 热电偶材料、结构及常用热电偶 热电偶的电极材料主要要求: ①配制成的热电偶应具有较大的热电势,并希望热电势与 8.1.3 热电偶材料、结构及常用热电偶 热电偶的电极材料主要要求: ①配制成的热电偶应具有较大的热电势,并希望热电势与 温度之间成线性关系或近似线性关系。 ②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并且在长期工作后物理化 学性能与热电性能都比较稳定。 ③电导率要求高,电阻温度系数要小。 ④易于复制及成批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标准化热 电偶有:铂铑—铂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镍铬— 康铜热电偶等。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种热电偶可在1300℃以下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可测1600℃高温,复制精度和测量准确性高,但此热电偶的材料为贵金属,成本较高。 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S) 这种热电偶可在1300℃以下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可测1600℃高温,复制精度和测量准确性高,但此热电偶的材料为贵金属,成本较高。 镍铬—康铜热电偶(E) 热电动势大,电阻率小,价格便宜;但抗氧化性差,适用于还原性和中性气体下测温,测量上限较低。 镍铬—镍硅热电偶(K) 化学稳定性较高,测量范因为–50~+1312℃,复制性好,产生热电势大,线性好,价格便宜,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热电偶。 返回 上页 下页

热电偶的结构 将两个热电极的一个端点焊接在一起组成热接点,就构成了热电偶。工程上实际使用的热电偶大多数是由热电极1、绝缘材料2、保护套管3和接线盒4等部分组成。

常用热电偶 热电偶按其结构又可分为普通型热电偶和铠装热电偶。 1) 普通型热电偶 普通型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气体、蒸汽和液体等介质的温度。可根据测量条件和测量范围来选用,为了防止有害介质对热电极的侵蚀,工业用的热电偶一般都有保护套。热电偶的外形有棒形、三角形、锥形等,它和外部设备的安装方式有螺纹固定、法兰盘固定等。

2) 铠装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是将热电极3、绝缘材料2和金属保护管1组合在一起,经拉伸加工成为一个坚实的组合体,所以又称套管热电偶。它具有强度高、寿命长,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8.1.4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0℃恒温法(冰浴法) 把冰屑和清洁的水相混合,放在保温瓶中,并使水面略低于冰屑面,然后把热电偶的参考端置于其中,在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即可使冰水保持在0℃,这时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与分度值一致。实验室中通常使用这种办法。近年来,已生产一种半导体致冷器件,可恒定在0℃。 返回 上页 下页

补偿导线法

热电动势修正法 热电偶特性曲线 返回 上页 下页

温度补正法 设TZ为仪表的指示温度,Tn为热电偶的参考端温度,则被测的真实温度可表示为: K为热电偶的修正系数 返回 上页 下页

补偿电桥法 补偿电桥法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动势来补偿热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动势变化值。

软件处理法 对于计算机系统,不必全靠硬件进行热电偶冷端处理。例如冷端温度恒定但不为0℃的情况,只需在采样后加一个与冷端温度对应的常数即可。对于经常波动的情况,可利用热敏电阻或其他传感器把信号输入计算机,按照运算公式设计一些程序,便能自动修正。

8.1.5 热电偶测温电路 热电偶直接与指示仪表配用 热电偶与动圈式仪表连接,如图所示。这时流过仪表的电流不仅与势电势大小有关,而且与测温回路的总电阻有关,因此要求回路总电阻必须为恒定值,即: Rr+Rc+RG=常数 一支热电偶直接配一台仪表 返回 上页 下页

串联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也可将n支型号相同的热电偶依次串接,如图所示。这时线路的总电势为: EG = E1 + E2 + … + En = nE 式中的E1,E2,… ,En为单支热电偶的热电势。显然总电势比单支热电偶的热电势增大n倍。 热电偶串联测温线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并联 用若干个热电偶并联,测出各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如果n支热电偶的电阻值相等,则并联电路总热电势为: 返回 上页 下页

热电偶并联测温线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如图所示为测两点温度差的线路。两支型号相同的热电偶配用相同的补偿导线,并反串连接,使两热电势相减,从而测出T1和T2的温度差。 热电偶测温差的线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8.2 热电阻 8.2.1 热电阻的材料及工作原理 测温原理: 大多数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具有正温度系数。 特点: 8.2 热电阻 8.2.1 热电阻的材料及工作原理 测温原理: 大多数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具有正温度系数。 特点: 一般用于测量-200~+500℃范围内的温度参数,精度较高,适宜于测低温。 返回 上页 下页

铂电阻: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靠,测温复现性好,但价格昂贵,成本高。 (0~850℃) (-200~0℃) 根据国家标准工业用标准铂电阻R0 有100Ω 和50Ω两种,并将电阻值与温度t对应关系列成表格,称为铂电阻分度表,分度号分别为Pt100和Pt50。 铂电阻的纯度通常用W(100)表示(R100与R0的比值),目前铂电阻的纯度最高可达5个九。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铜电阻:铂是贵金属,价格昂贵,因此在测温范围比较小(-50~+150℃)的情况下,可采用铜制成的测温电阻,称铜电阻。 (-50~+150℃) 铜电阻在低温测温范围内线性和稳定性较好,温度系数较大,且价格便宜,但测量精度较低。铜电阻的R0 亦有100Ω和50Ω两种,其分度号分别为Cu100和Cu50。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铟电阻:是一种高精度低温热电阻。在-269℃~258℃测温范围内灵敏度极高,缺点是材料很软,复制性很差。 锰电阻:在-271℃~210℃低温范围内,灵敏度高,缺点是脆性大,难以拉制成丝。 碳电阻:在-273℃~268.5℃低温下灵敏度高,热容量小,对磁场不敏感,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缺点是热稳定性较差。 铁电阻和镍电阻:这两种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较高、电阻率较大,故可作成体积小,灵敏度高的电阻温度计,其缺点是容易氧化,化学稳定性差,不易提纯,复制性差,而且电阻值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差。 返回 上页 下页

几种纯金属的电阻相对变化率与温度变化间关系 返回 上页 下页

8.2.2 测量电路 最常用的测量电路是电桥电路 热电阻测温电桥的三线连接法 返回 上页 下页

热电阻测温电桥的四线连接法 返回 上页 下页

8.3 热 敏 电 阻 热敏电阻是用一种半导体材料 制成的敏感元件,其特点是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能量的变化。 8.3 热 敏 电 阻 热敏电阻是用一种半导体材料 制成的敏感元件,其特点是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能量的变化。 热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较稳定、制作简单、寿命长、易于维护、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因此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应用于远距离测量和控制及温度补偿电路中。 返回 上页 下页

热敏电阻的结构及符号 热敏电阻的结构形式 返回 上页 下页

8.3.1 热敏电阻的主要特性 电阻—温度特性 对于NTC(负温度系数),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1 — NTC 2 — CTR(临界温度) 3 — PTC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返回 上页 下页

伏安特性 表征热敏电阻在恒温介质下流过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之间的关系。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NTC)伏安特性 返回 上页 下页

正温度系数(PTC) 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指在不同外加电压情况下,电流达到稳定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反映了热敏电阻的动态特性。 电流—时间特性 指在不同外加电压情况下,电流达到稳定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反映了热敏电阻的动态特性。 电流—时间特性 返回 上页 下页

8.3.2 热敏电阻的特性线性化 串联补偿电阻 串联补偿电阻 返回 上页 下页

并联补偿电阻 并联补偿电阻 返回 上页 下页

其它线性化电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8.3.3 热敏电阻的应用举例 半导体点温计电原理图 返回 上页 下页

热敏电阻自动控温仪电路图 返回 上页 下页

热敏电阻作温度补偿用

8.4 集成温度传感器 工作原理 AD590属于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是一个输出电流与温度成比例的电流源,由于电流很容易变换成电压,因此这种传感器应用十分方便。

1. 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应用 温度测量

温度控制

多点温度测量

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可把温度信号直接转换成串行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处理。 2. 数字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可把温度信号直接转换成串行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处理。

DS1820测量温度时测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