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 (第二版) 7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主 编:危道军 刘志强 副主编:谢振芳 贾莲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人事科工作汇报 宗 旨 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位职工 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工总人数: 1077 人 在编职工 452 人 编外职工 293 人 江大编制 14 人 返聘 23 人 离退休 316 人.
Advertisements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 培训课程简介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单位:北京六度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学习情境一:认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1Z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 与环境管理.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毕业生派遣事宜.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资料学习课件 二〇一六年一月六日.
第十五章 企业会计工作组织 制作人:徐文亮.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执行董事批准/总经办审核/用人部门/人事处签署意见
数据采集软件 使用介绍 2011年11月.
1、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安全检查表(SCL)法( )。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15章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 15.1 施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和程序 15.2 施工伤亡事故的一般预防 15.3 案例分析
广元市国家二类城市 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 档案归集培训会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植物和我们.
卫生法规 主讲人:石悦.
授课人:田震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授课人:田震
建筑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 权利和义务.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主讲:刘祖容 副教授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七节 预应力筋原材料.
《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 生产管理办法》解读 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 安全生产培训.
第 3 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工程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 15级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Harvard ManageMentor®
化学品清单 类型.
青岛大东电子 环境监测资料
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人员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ertification personnel management.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一体化平台应用系统解读 1 工程项目建设监管重点功能解读-中标备案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Harvard ManageMentor®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六盘水师范学院固定资产报废程序 资产使用部门 1、提出报废申请,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报表 技术鉴定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工程项目管理 (第二版) 7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主 编:危道军 刘志强 副主编:谢振芳 贾莲英

7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目 录 7.1 概述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目 录 7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概述 1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2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3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4 7.5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案例 5 小 结 6

7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职业能力目标】 7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职业能力目标】 具备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基本能力;能进行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能进行文明施工和现场环境保护方案编制。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工程项目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及措施方法,了解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掌握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方案的编制方法。

7.1 概 述 7.1 概 述 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管理体系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7.1.1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概念

7.1 概 述 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要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考虑和避免因使用不当对使用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的危害。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要控制作业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考虑能源节约和避免资源的浪费。 7.1.2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7.1 概 述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是,建筑生产组织(企业)为达到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计划、控制、领导和协调的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并为此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7.1.3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

①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7.1 概 述 7.1.4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①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② 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多变性。 ③ 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协调性。 ④ 产品的委托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不符合性。

7.1 概 述 ⑤ 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持续性。 ⑥ 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性。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是为满足生产安全,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进行控制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 (1)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① 控制面广。 ② 控制的动态性。 ③ 控制系统交叉性。 ④ 控制的严谨性。 7.2.1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概述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2)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如图7.1所示。 ① 确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目标。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2)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如图7.1所示。 ① 确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目标。 ② 编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③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 ④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⑤ 持续改进,直至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图7.1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程序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3)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① 施工单位在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3)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① 施工单位在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 ② 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经过安全资格审查认可。 ③ 各类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 ④ 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进厂、进车间和进班组的安全教育。 ⑤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⑥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⑥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⑦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⑧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⑨ 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设备等)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落实,不得挪作他用。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7.2.2.1 工程项目安全计划的内容 ① 项目概况。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7.2.2.1 工程项目安全计划的内容 ① 项目概况。 ② 安全控制和管理目标。 ③ 安全控制和管理程序。 ④ 安全组织机构。 ⑤ 职责权限。 ⑥ 规章制度。 ⑦ 资源配置。 ⑧ 安全措施。 ⑨ 检查评价。 10 奖惩制度。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2.2 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2.2 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① 从建筑或安装工程整体考虑施工期内对周围道路、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全封闭防护或部分封闭防护);平面布置应考虑施工区与生活区分隔,以及自己的施工排水、安全通道、高处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安装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半径以外安全防护范围等,复杂的吊装工程还应考虑视角、信号、步骤等细节。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② 对深基坑、基槽的土方开挖,应了解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放坡坡度或固壁支撑的具体做法,总的要求是防坍塌。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还须有测毒设备和防中毒措施。 ③ 30m以上脚手架或设置的挑架、大型混凝土模板工程,还应进行架体和模板承重强度、荷载计算,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安全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段落,做好严密的随层安全防护。龙门、井架等垂直运输设备的拉结、固定方法及防护措施。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④ 施工过程中的“四口”(即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应有防护措施。如楼梯、通道口应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并加装安全立网;预留孔洞应加盖;大面积孔洞,如吊装孔、设备安装孔、天井孔等应加周边栏杆并安装立网。交叉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如上部作业应满铺脚手板,外侧边沿应加挡板和网等防物体下落措施。 ⑤ “临边”防护措施。施工中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走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或平台)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等均属于临边危险地域,应采取防人员和物料下落的措施。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⑥ 当外用电线路与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之间达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屏障、保护网等措施;如果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时,还应设置绝缘屏障,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和现场临时用电需要量,制定相应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如果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⑦ 施工工程、暂设工程、井架门架等金属构筑物,凡高于周围原有避雷设备,均应有防雷设施;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⑧ 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如夏季防止中暑措施,包括降温、防热辐射、调整作息时间、疏导风源等措施;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防坍塌措施;冬季防火、防大风等。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2.3 安全计划的实施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①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② 作业队长安全职责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7.2.2.3 安全计划的实施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①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② 作业队长安全职责 ③ 班组长安全职责 ④ 操作工人安全职责 ⑤ 承包人对分包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⑥ 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2)安全教育培训 ① 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内容。 ② 作业队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2)安全教育培训 ① 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内容。 ② 作业队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③ 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④ 对从事电工、压力容器操作、爆破作业、金属焊接、井下检验、机动车驾驶、机动船舶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认可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3)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是: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3)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是: ① 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② 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③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害和存在问题。 ④ 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⑤ 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⑥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⑦ 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⑥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⑦ 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①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② 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③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足够的有效的灭火器材,指定专门人员定期维护保持设备良好,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建立消防安全组织,坚持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④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定(详见教材第159页)。 ⑤ 施工现场安全纪律(详见教材第159页)。 ⑥ 个人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详见教材第159-160页)。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5)施工安全检查 ① 安全检查的分类 7.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 (5)施工安全检查 ① 安全检查的分类 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②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a.查思想。 b.查管理。 c.查隐患。 d.查整改。 e.查事故处理。 ③ 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详见教材161页)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事故即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 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7.3.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 ① 物体打击。 ② 车辆伤害。 ③ 机械伤害。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 ① 物体打击。 ② 车辆伤害。 ③ 机械伤害。 ④ 起重伤害。 ⑤ 触电。 ⑥ 淹溺。 ⑦ 灼烫。 ⑧ 火灾。

⑨ 高处坠落。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10 坍塌。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⑨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他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他伤害。

(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① 轻伤事故。 ② 重伤事故。 ③ 死亡事故。 ④ 重大伤亡事故。 ⑤ 特大伤亡事故。 ⑥ 急性中毒事故。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① 轻伤事故。 ② 重伤事故。 ③ 死亡事故。 ④ 重大伤亡事故。 ⑤ 特大伤亡事故。 ⑥ 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 ① 尘肺。 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③ 职业中毒。 ④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⑤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⑥ 职业性皮肤病。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3)职业病 ① 尘肺。 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③ 职业中毒。 ④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⑤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⑥ 职业性皮肤病。 ⑦ 职业性眼病。 ⑧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⑨ 职业性肿瘤。 10 其他职业病。

7.3.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 7.3.2.1 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7.3.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 7.3.2.1 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 安全事故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7.3.2.2 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安全事故处理程序为: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组织调查组 (3)现场勘察 ① 现场笔录 ② 现场拍照 ③ 现场绘图 (4)分析事故原因 (5)事故性质类别 ① 责任事故。 ② 非责任事故。 ③ 破坏性事故。

① 事故调查处理结论应经有关机关审批后方可结案。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d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d。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6)制定预防措施 (7)写出调查报告 (8)事故审理和结案 ① 事故调查处理结论应经有关机关审批后方可结案。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d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d。 ② 事故案件的审批权限同企业的隶属关系及人事管理权限一致。 ③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应根据其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来判断。 ④ 事故调查处理的文件、图纸、照片、资料等记录应妥善地保存起来。

① 员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现场勘察资料(记录、图纸、照片); ② 技术鉴定和试验资料; ③ 物证、人证调查材料;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9)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记录 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记录包括: ① 员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现场勘察资料(记录、图纸、照片); ② 技术鉴定和试验资料; ③ 物证、人证调查材料; ④ 医疗部门对伤亡者的诊断结论及影印件; ⑤ 事故调查组人员的姓名、职务并应逐个签字; ⑥ 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对该事故所作的结案报告; ⑦ 受处理人员的检查材料; ⑧ 有关部门对事故的结案批复等。

①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7.3.2.3 工伤认定 ①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 患职业病的; ⑤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⑦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①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h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②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①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h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②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③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①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伤亡的; ② 醉酒导致伤亡的; ③ 自残或者自杀的。

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统计和报告工作。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7.3.2.4 职业病的处理 (1)职业病报告 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统计和报告工作。 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按规定要求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① 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2)职业病处理 ① 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 ② 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③ 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

7.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④ 职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期工作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销,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1)文明施工的意义 7.4.1 文明施工的要求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1)文明施工的意义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主要包括: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7.4.1 文明施工的要求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文明施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① 文明施工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文明施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① 文明施工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② 文明施工是适应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 ③ 文明施工代表企业的形象。 ④ 文明施工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2)文明施工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① 管理组织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2)文明施工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① 管理组织 施工现场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的统一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② 管理制度 各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应有文明施工的规定,包括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奖惩制度、竞赛制度和各项专业管理制度等。 ③ 文明施工的检查 加强和落实现场文明施工的检查、考核及奖惩管理,以促进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提高。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3)保存文明施工的文件和资料 文明施工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3)保存文明施工的文件和资料 文明施工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① 上级关于文明施工的标准、规定、法律、法规等; ②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对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各阶段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 ③ 文明施工自检资料; ④ 文明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计划的资料; ⑤ 文明施工活动各项记录资料。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4)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4)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①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代表人的姓名、开工和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施工单位负责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 ②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③ 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现场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④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⑤ 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时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机械。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⑥ 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施工标志,并对沟井坎穴进行覆盖。 ⑦ 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⑧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⑨ 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10 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11 施工现场发生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依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执行。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7.4.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1)大气污染的防治 大气污染物包括: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7.4.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1)大气污染的防治 大气污染物包括: ① 气体状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苯、苯酚、汽油等。 ② 粒子状态污染物。包括降尘和飘尘。飘尘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危害人体健康。 ③ 工程施工工地对大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锅炉、熔化炉、厨房烧煤产生的烟尘,建材破碎、筛分、碾磨、加料过程、装卸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施工动力机械尾气排放等。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是: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是: ①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和施工运输过程中的降尘和飘尘对周围大气的污染,可采用清扫、洒水、遮盖、密封等措施降低污染。 ② 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如禁止随意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尽量不使用有毒有害的涂料等化学物质。 ③ 所有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2)水污染的防治 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包括: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2)水污染的防治 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包括: ① 水体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等。 ② 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各种有机和无机有毒物质以及热温等。有毒有机物质包括挥发酚、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有毒无机物质包括汞、镉、铬、铅等重金属以及氰化物等。 ③ 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类、混凝土添加剂、有机溶剂、重金属、酸碱盐等。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是: ① 控制污水的排放; ② 改革施工工艺,减少污水的产生; ③ 综合利用废水。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① 噪声的分类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① 噪声的分类 噪声按照振动性质可分为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 噪声按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如汽车、火车等)、工业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等)、建筑施工的噪声(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社会生活噪声(如高音喇叭、收音机等)。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② 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② 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具体做法是: a.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工艺,如采用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b.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c.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的方法主要有: a.吸声。 b.隔声。 c.消声。 d.减振降噪。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固体废物处理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固体废物处理 固体废物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废物体系,按照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照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包括: ① 建筑渣土。 ② 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 ③ 生活垃圾。 ④ 设备、材料等的包装材料。 ⑤ 粪便。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和处置方法有: ①物理处理。包括压实浓缩、破碎、分选、脱水干燥等。 7.4 文明施工与现场环境保护要求 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和处置方法有: ①物理处理。包括压实浓缩、破碎、分选、脱水干燥等。 ②化学处理。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浸出等。 ③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 ④热处理。包括焚烧、热解、焙烧、烧结等。 ⑤固化处理。包括水泥固化法和沥青固化法等。 ⑥回收利用。包括回收利用和集中处理等资源化、减量化的方法。 ⑦处置。包括土地填埋、焚烧、贮留池贮存等。

7.5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案例 7.5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案例 7.5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案例 7.5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案例 【案例7.1】某公司承接了小区7号楼的施工任务。2007年8月16日,电焊工张某在工地9层楼梯间进行配电箱避雷跨接作业。电焊机原来放在11层,他本应从楼内将焊机移到9层或从内拉线进行作业,但张某图省事,欲将电焊机从11层通廊外扔向8层通廊,结果焊把线落到了8层通廊顶槽内;王某从9层窗口去够焊把线,因重心失稳,不幸从9层窗口坠到首层采光井顶板上,坠落高度20m,当场死亡。

7.5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案例 经调查,电焊工张某是刚刚从农村来此做工不久的农民,虽然经过了培训,考核合格,但还未拿到特种作业上岗证。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涣散,制度执行不力,缺乏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造成施工人员在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上淡漠、违章、冒险、蛮干。 【问题】 (1)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2) 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和主要内容是 什么? (3) 简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小 结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内涵,明确其基本任务、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之一。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控制事关生命安全和工程成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有效实施是安全控制的重点。 明确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是安全事故处理的核心。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有效实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是环境管理的关键所在。

工程项目管理 (第二版) Thank You!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发行部 http://www.techbook.com.cn 工程项目管理 (第二版) Thank You!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发行部 http://www.techbook.com.cn 地 址:武汉市武昌珞狮路122号 邮 编:430070 电 话:027-87394412 87383695 传 真:027-8739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