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 《中国通史》 范文澜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美的历程》 李泽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浙大龙卡,浙大人自己的信用卡 庆祝浙大龙卡发行一周年 浙江大学教职员工特惠办卡. 浙大龙卡,浙大人自己的信用卡 2005 年 5 月 21 日,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和 浙江大学签订浙大龙卡合作协议 。2005 年 5 月 21 日,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和 浙江大学签订浙大龙卡合作协议 。 2005 年 6.
Advertisements

第3章 网上邮政—— 3.1 基本概念 Internet上最古老、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
体育专业网址.
收发电子邮件.
电气方面 电机与电器方面 电子方面 电子信息方面
议程 市场机会 需求和挑战 解决方案 搜索演示 销售技巧.
无线网址 灵信网站 WAP网站 Moblog业务 现有产品的无线应用 移动商务展望
第11章 网上聊天等多种流行应用 除了前面的一般应用外,在Internet网上还有一些流行的或逐渐流行的应用,如在网上聊天、参加BBS交谈、打IP电话、用手机连网、网上炒股、在网上玩对战游戏、听网上音乐、在网上看电影以及通过Internet网找工作等。这些真是Internet网上的一道风景线,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试探,去感觉,去潇洒,以至于流连忘返。
母公司: 日本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社 名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DAIWA HOUSE INDUSTRY CO., LTD.
信息安全概论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 秦志光教授(博导).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改造 技术路线图 路 宾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 副院长.
海南省琼州学院:胡爱民 联系QQ: 搜索引擎概述          海南省琼州学院:胡爱民    联系QQ: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初次游英国 – 线路推荐 (全英环线游) London – Windsor - Oxford (Bicester Village) – Shakespeare Country – Birmingham –Manchester/Liverpool – Lake District – Glasgow –
第5章 .NET框架类 5.
Mezzo Marketing Shanghai
第5章 .NET框架类 5.
请严格按下列文件命名:矿物学人简介-姓名-模板-年月日。务请 回复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 《中国通史》 范文澜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美的历程》 李泽厚 《中国通史》 范文澜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美的历程》 李泽厚 《美学散步》 宗白华 《心理学与文学》 荣格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心灵世界》 王安忆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参考网站 http://www.poetry-cn.com (诗歌网) http://www.guoxue.com (国学网) http://www.chinawriter.org/wszl/wszl.asp(中国作家网--文学史料)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研究性学习-诗歌鉴赏研讨会 要求: 1.阅读古诗词,找出一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说说它们在中国文学中 的象征意义。   的象征意义。 3.准备研究报告和演示文稿各一份(5分钟)。 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交的报告须注明小组成员的名单及具体分工情况、资料来源。    为避免选题重复,各小组先将题目报大班长审阅,由大班长统一协调。 研讨会时间: 

先秦文学概述 参考资料 《诗经译注》程俊英 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 《诗经译注》 袁梅译 注 齐鲁书社 《左传选》中华书局 《诗经译注》程俊英 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 《诗经译注》 袁梅译 注 齐鲁书社 《左传选》中华书局 《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著 中华书局 《论语》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 《孟子》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 先秦文学概述

阅读篇目 先秦文学概述 《诗经》: “蒹葭”、“汉广” 。 书上节选: 《论语》、《老子》的全部

先秦文学概述 重点掌握 1.《诗经》“蒹葭”、“汉广” 两首诗的注释、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诗经》名称的由来、编排和篇数。 3. 什么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先秦文学概述

先秦散文选讲 重点掌握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 2. 出自《论语 》 和《老子 》的成语、格言。 2. 出自《论语 》 和《老子 》的成语、格言。 3. 何谓“春秋笔法”(P61)。 4. 《秋水 》全文的翻译、理解。

先秦散文选讲 孔子《论语》与儒家文化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 哉我待贾者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 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先秦散文选讲 孔子《论语》与儒家文化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 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 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先秦散文选讲 孔子《论语》与儒家文化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 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 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 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 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先秦散文选讲 《论语》对汉语言文化的贡献 出自《论语》的成语: 分崩离析、患得患失、 道听涂说、理屈词穷、 色厉内荏、察言观色、 巧言令色、犯上作乱、 分崩离析、患得患失、 道听涂说、理屈词穷、 色厉内荏、察言观色、 祸起萧墙、和为贵、 温故而知新、 割鸡焉用牛刀、 欲速则不达、 既来之,则安之   不耻下问、当仁不让、发愤忘食、后生可畏、家喻户晓、见义勇为、举一反三、诲人不倦、见贤思齐、学而不厌、循序渐进、既往不咎、言而有信、名正言顺、以文会友、死而后已、欲罢不能、过犹不及、血气方刚、成人之美、

先秦散文选讲 《论语》对汉语言文化的贡献 小不忍则乱大谋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的格言: 小不忍则乱大谋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 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是以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教。” ---- 《老子》“二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使民心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老子》“三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 忠臣。” ---- 《老子》“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 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 忠臣。”     ---- 《老子》“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 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 朴少私寡欲。” ---- 《老子》“十九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 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老子》“六十五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老子》“八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长。” ---- 《老子》“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 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长。” ---- 《老子》“二十四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道’,强为之名 ‘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 《老子》 “二十五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老子》“三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 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老子》“四十三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 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 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 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老子》 “四十四章”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老子》 “四十六章”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 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 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老子》“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 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 《老子》“七十八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文学概述 老子《道德经》导读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 知,莫能行。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 圣贤人被褐而怀玉。” ---- 《老子》“七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老子》“八十一章” 先秦文学概述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 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 敢。” ---- 《老子》“七十四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 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 《老子》“七十五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 彰,盗贼多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 彰,盗贼多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 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 无欲,而民自朴。” ---- 《老子》“五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 《老子》“六十章” 先秦散文选讲

先秦散文选讲 老子《道德经》导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 《老子》“八十章”

参考资料 庄子《秋水》 《庄子现代版》流沙河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中华书局 《故事新编-“出关”、“起死”》鲁迅

阅读篇目 庄子《秋水》 《秋水 》

重点掌握 庄子《秋水》 1. 《秋水》全文的翻译、理解; 2. 课文后的注释。  

参考资料 司马迁: 《史记·屈原列传》(二十四史本) 中华书局 http://www.guoxue.com (国学网) 屈原和楚辞

阅读篇目 《山鬼 》 屈原和楚辞

屈原和楚辞 重点掌握 1. 楚辞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 楚辞的名称; 3. 《山鬼 》 课后的注释; 4. 楚辞的特色; 1. 楚辞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 楚辞的名称; 3. 《山鬼 》 课后的注释; 4. 楚辞的特色; 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背诵《九辩 》第一段。 屈原和楚辞

魏晋南北朝文学 参考资料 刘义庆:《世说新语》 郭绍虞:《古诗十九首新探》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鲁迅:《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王瑶:《中古时期文人生活·文人与药》

阅读篇目 魏晋南北朝文学 《行行重行行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别赋》 《搜神记》两篇 《世说新语》两篇

魏晋南北朝文学 重点掌握 1. 魏晋时期著名的作家及作品; 2. 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人和田园诗人; 3. 什么是志人小说?什么是志怪小说? 4.南北朝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唐诗选讲(一) 参考资料 《唐诗百话》 施蜇存 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宋名篇品鉴》霍松林 中国社科出版社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唐诗百话》 施蜇存 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宋名篇品鉴》霍松林 中国社科出版社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诗”部分阅读篇目 《春江花月夜》 《秋兴八首其一》 《苏小小墓》 《登柳州城楼》 《无题二首(其一)》 《蝉》 唐诗选讲(一)

重点掌握 一、背诵《秋兴》之一全诗; 二、 《秋兴》之一课后的注释。 三、中国古典诗词在意象运用及表情达意 方面的特点。 唐诗选讲(二)

重点掌握 王维、孟浩然 1. 名词解释: “山水诗派”、“边塞诗派” 2. 背诵王维《山居秋暝》诗。

参考资料 《人间词话》王国维 《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 《嘉陵论词丛稿》叶嘉莹 《唐宋词欣赏》夏承焘 《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唐宋词

唐宋词 阅读篇目 李煜《虞美人》词; 李清照的《声声慢》词。 《乌夜啼》“林花” 《八声甘州》“对潇潇” 《踏莎行》“雾失” 《摸鱼儿》“更能消” 唐宋词

唐宋词 重点掌握 背诵李煜《虞美人》词 李清照《声声慢》词。 2. 名词解释: (朝代、风格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花间派词”;    李清照《声声慢》词。 2. 名词解释: (朝代、风格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花间派词”; “婉约派词”; “豪放派词”。 唐宋词

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主编 《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 唐宋散文

阅读篇目 韩愈《进学解》(重点) 柳 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重点)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苏轼《后赤壁赋 》 唐宋散文

重点掌握 柳 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写作特色。 韩愈《进学解》课后的注释及全文的翻译理解。 名词解释: “古文运动”(P348) 唐宋散文

参考资料 林语堂: 《苏东坡传》 王水照、崔铭: 《苏轼传》 苏轼

阅读篇目 一、韩愈《进学解》; 二、苏轼《后赤壁赋》。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