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a Water World Really Happe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風怎樣形成 天氣圖 高、低氣壓 天氣狀況與高低氣壓的關係. 91 年 11 月 6 日 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Advertisements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台灣海岸線全長:約1200km 台灣海岸分類: 北部岩岸 西部沙岸 南部珊瑚礁海岸 東部斷層海岸
資料來源:康軒出版社教學光碟.
全球暖化 製作人:五年一班 王小明.
高中地理(一) 第六章 水文.
主題35 古氣候變遷.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溫鹽圖的意義與用途 溫鹽深儀的測量原理.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通用橫墨卡托 ( WGS 84 ) 格網區 及 米方格網 49Q 50Q 114°E GE HE JK KK 2 00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第5章習作 水 文.
第十四單元 弧長與旋轉體的表面積.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埤塘之水資源與防災功能定位與應用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簡傳彬 博士 民國102年6月5日,土木館五樓 埤塘的功能定位 水資源調配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第5章 5-4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2.1 內能 物體儲存的能量 粒子的能量 物體的內能 進度評估 第 1 冊 單元 2.1 內能.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15.5 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問題 附加例題 9 附加例題 10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7章 台灣降雨長期變為化對水資源之衝擊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中華民國台灣 民國80年到92年人口問題 簡報 江聰輝ˋ吳彥儒 93年9月23日
若水庫的水位 每天增高6公分, 4天後 總水位變化會是多少?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三年級國語生字詞語補充教學 ※「凶」、「兇」傻傻分不清楚? ※當「河馬」遇見「荷馬」 …… ※到搖頭晃腦網站「首」 「頁」 ,顧顧「自」己的面子吧! 設計者:黃鈺涵.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第一節 臺灣的水平衡 第二節 臺灣水資源的利用與問題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人類的石油年代.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在地圖上量度距離 米 METERS A B 0.9 km A B 0.8 km 紙邊量度 A B 幼繩量度 A.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海面升降與 海岸地帶的命運.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1.2 温度計 伽利略温度計 温度計 進度評估 3 第 1 冊 單元 1.2 温度計.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4-2 容量與容積的關係.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一 可靠度問題.
聲音的產生.
自來水系統 生科、航太、機械、通訊及研發 自來水 下水道系統 循環水 總用水量 光電及半導體產業 污水處理廠 排放140640
認識比例尺 廖建榮.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ould a Water World Really Happen? Lecture 8 Could a Water World Really Happen? Is the Sea Level Height Rising ? Is the rising of SLH really related to Global Warming? Water resource problems in Taiwan

滄海桑田1 海水面上升之後,許多原來的河谷變成小海灣,河川的坡度緩,其所夾帶的沈積物不再傾倒入海,而在海灣及河口的位置開始堆積淤塞。著名的希臘故事,在伊利亞德(Iliad)時代(公元前1317年),特洛伊(Troy)是一個海港,兵臨城下的阿奇里斯(Achilles),將屠城木馬從泊在岸邊的船隻拖到城邊;那時候海水只在特洛伊城外咫尺之遙;而今天的特洛伊已是一個離海6公里的內陸城市。

滄海桑田2 台灣西部屬隆升海岸,長期以來呈海岸堆積的現象。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兵從鹿耳門(今台南安平區)攻打荷蘭人,船可直接開到禾寮港(今台南赤崁一帶)的位置。荷蘭人建「安平古堡」時,海浪花就打在古堡邊;三百年後的今年,海岸線已在 5公里之外。 如今離海甚遠的萬華(艋舺),原有通海之利。1697年來台採硫的郁永和《裨海紀遊》記載,由淡水入港,初「水道甚隘」,過「甘答門」後,「水忽廣,為大湖渺無涯涘,行數十里」,地質學者曾估計,當時水深約五公尺,海船可上達今日三重、板橋、新莊,《林朝棨,1957 》記載「湖中可泊大船數百,為通商之利」,這樣的湖灣河港到百多年後的嘉慶年間才因淤塞而消失。 明鄭時代的赤崁樓前即是台海

脆弱的海岸地岸1 海陸交會之處,提供了平坦舒適的生活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便利的水陸交通。海岸平原及近海地區棲息著豐富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是生物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 海岸地帶僅佔全球地表8%面積,卻佔了25%的植物量。紅樹林的單位生物生產力是一般開闊海區的20倍;河口、鹽沼、珊瑚礁區有5~15倍;大陸棚及湧升流區的生產力也高過開放海區2~5倍。臨岸海域的漁獲量約佔全球90%。 海岸地帶有其結構上的易變性和敏感性;珊瑚礁、泥灘、潟湖、濕地、三角洲都處於微妙的物理與生物的動態平衡之中。河流谷地的土地利用變遷,地下水的抽取,海濱植物相的改變,都可能改變海岸線的位置與地景,而弱化其抵擋海水入侵的功能。

脆弱的海岸地岸2 50%的世界人口是定居於離岸50公里的距離內 ◦ 全球暖化可能導致兩極及高山的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結果將直接威脅人口最稠密的海岸地帶。 全世界約有一億七千萬的人口居住在海平面高度低於1公尺的海岸地帶 ◦ 例如加爾各答,孟加拉,曼谷,馬尼拉,以及佛羅里達,路易西安那和紐澤西州等地都將因全球暖化可能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帶來的侵蝕作用和熱帶風暴升高的洪患威脅而有被淹沒的危險 ◦

海岸沉陷的人為因素 抽取地下水 抽取石油導致地層下陷 河川上游水庫的興建 開採砂石使河川輸砂量減少,使海岸線倒退 紐約 海岸沉陷的人為因素 抽取地下水 抽取石油導致地層下陷 河川上游水庫的興建 開採砂石使河川輸砂量減少,使海岸線倒退 德州 地殼隆升運動 過去100年來,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2mm

北歐過去三百年來的相對海平面高度變化 (Woodworth 1999) mm mm 北歐過去三百年來的相對海平面高度變化 (Woodworth 1999)

影響海平面升降的因素 與全球變遷相關的時間尺度

假如格陵蘭的冰棚因為暖化而全部溶解成水流入海洋的話,估計將使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上升7公尺 ◦

南極地形高度

兩萬年前冰河時期美國東岸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低122米

假如西部南極的冰棚溶解的話,美國東岸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高 5米

假如東部南極的冰棚溶解的話,美國東岸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高 52米

兩萬年前冰河時期西歐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低122米

假如西部南極的冰棚溶解的話,西歐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高 5米

假如東部南極的冰棚溶解的話,西歐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高 52米

兩萬年前冰河時期,中南半島一帶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低122米

假如西部南極的冰棚溶解的話,中南半島一帶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高 5米

假如東部南極的冰棚溶解的話,中南半島一帶的海岸線(黑線表示現今的海岸線)約較今日高 52米

海平面會繼續上升嗎? 過去一百年來,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約14公分 平均氣溫上升了0.6℃ 大氣中CO2及CH4濃度也都上升了 相關嗎? 人類活動 → 增加溫室氣體 → 全球暖化 → 冰川融化成水入海 → 海平面上升 → 大氣水汽含量增加 → 降雪量增加 → 冰川擴張 → 海平面下降

從十九世紀末迄今, 歐洲及冰島的谷地冰川(valley glaciers)向後撤退了數百公尺到三千公尺不等。

自1880年迄今,全球平均海平面大約上漲了14公分。 14cm

南極冰岩心的研究顯示:過去15萬年中,極區上空的氣溫越高,降雪量越大 ◦ 當對流層下層的溫度上升,大氣中的水汽含量會增加,當此潮溼的熱空氣傳輸到高緯帶的南極和格陵蘭,遇冷即降成雪,堆積而造成冰川擴張。上圖顯示,前一次間冰期(12萬5千年前)及全新世暖期(近一萬年),降雪量都是最高的。

近三十年的實地野外觀測及近十年的衛星影象也都顯示,儘管近十年有全球增溫的現象,南極冰帽的覆蓋面積似乎有增無減(Jacobs, 1992)。若這些觀察是對的,則過去百年來海水面的上升要歸咎於(1)谷地冰川的融化,(2)海水水溫上升的熱脹效果及(3)人類抽取地下水而排放入海所致。 trends in the length of the sea-ice season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Ocean from 1979 to 1999, as calculated from satellite data (Claire Parkinson, NASA GSFC)

Rate of elevation change (cm/yr) from 1992 to 2003 as determined by satellite altimetry measurements (from Davis et al., 2005).

除了冰川溶化效應外,必須考慮人為活動干擾水循環後所產生對海平面的影響。 (1)在許多河川與谷地,人類建立了大型水壩,蓄積淡水,大面積的水面也造就了高蒸發量,這些蒸發的水,最終的歸宿是大海。 (2)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結果,使原來藏身於地下泥沙孔隙間的水份被汲取出來,投身大海。 (3)學者估算,過去100年,人為用水使海面上升約12 cm,這個數字,就已經相當接近估測的14 cm了。 Aswan, Egypt Itaipu, Brazil Three Gorges, China

均衡作用與海平面上升 上次冰河期之後,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帶的冰原大規模融化,原本地表數千公尺的冰層一旦撤除,受壓區呈現一種緩慢回彈的現象,這是由於地球的均衡作用(isostacy)所致 ◦ 亦即,每一單位面積中,由地表以迄地心累積的質量需相若,當冰層覆蓋時,上部地函熔融狀的物質因受壓而流開;當冰層溶化後,地函物質則回復流入,形成補償作用。均衡作用很像人離開沙發後,一度凹下的沙發逐漸回彈的現象。 因為水的粘度低,流動性高;冰原融化後,冰水迅速排入海中,全球海水面迅速上升(上次冰期迄今,上升約122公尺);而地函物質粘度高,流動緩慢,均衡作用的調整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 因此,冰融所造成的海水面上升與反應較遲鈍的陸表之間有時間差,使各地所量測的相對海平面的變化非常複雜。

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Huon半島附近由珊瑚礁岩形成的400公尺高的台地,已經持續上升12萬5千年之久 ◦

自6000年前迄今,海水面上升速率平緩,每百年約10公分;此速率近似於過去百年來14公分的變化 。 第二冰融尖峰 大陸冰原的擴張及後撤 有些學者因此認為最近海平面的上升乃是長期變化的現象,與近百年溫室氣體的排放無關(Baltuck 1996)。 新仙女木期 第一冰融尖峰期

控制全球海平面變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現今格陵蘭與南極的冰原全部融解,全球絕對海平面將升高約60公尺。因此,就近數萬年而言,冰川體積的增長或減縮是導致海水面升降起伏的重要原因,而氣溫的高低及降雪的多寡等氣候因素,又控制了冰川體積的增減。 IPCC(TAR, 2001)的報告認為,西部南極冰川非常穩定,不會在短時間內融化崩解,造成海水面的劇烈上升。而過去百年來,東部南極及格陵蘭冰川融化的水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之幅度約為0~18公分。

海洋的熱力擴張 GMSST GMSLH 聖嬰年 Thermal Expansion:質量保持不變下,水體因為温度上升所導致的體積增加 ◦ 20世紀末的觀測值大約在1mm/year ◦

指數遞增 不同氣候模式實驗所評估海平面於21世紀(IS92a scenario)的全球平均上升速度(IPCC TAR 2001) → 21世紀,加速的T.E.約 0.11-0.43m

預估到2030年時,海水面將比現在高18cm,到2070年時,高出44cm,到2100年,則高達58cm

根據Warrick and Rahman(1992)的估計,1/3的海水面上升量已不可避免(到2100年約上漲20cm),而其餘的2/3上漲幅度(40cm),則可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措施而避免 ◦

台灣海岸地帶的變遷1 台灣本島依地質、地形等特性,大致可區分(林朝棨,1975)為 1.東部斷層海岸 2.南部珊瑚礁海岸 3.西部隆起海岸 4.北部沈降海岸 西部海岸受到人為的衝擊最大;自1904至1975年近七十年的變遷主要為 (1) 靠近潟湖的內側海岸因堆積而向西前進 (2) 離島沙洲因沙供給量減少,沙洲向陸移動,面積亦逐漸減 少,如雲林之外傘頂洲漸向南移動、向東退卻、不斷陸沈。

台灣海岸地帶的變遷2 光復以來各主要河川遍築水庫,導致來自河川的沈積物供應減少,及河川濫採砂石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自1980年代以後,雲嘉南及蘭陽平原海岸皆因抽取地下水而有明顯地層下陷,導致海岸線幾乎已全被海堤、消波塊所圍繞。最近大型的海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例如雲林麥寮工業區,更加劇對西海岸的影響。 台灣地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約與世界平均值相同,但是,低窪的地區,如西部沖積平原和宜蘭平原尚有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的問題,兩者綜合起來的效果,60年後相對海平面即可上升1公尺,海岸線將向陸上退卻達1公里。 總的來說,氣候變遷對海岸的可能衝擊包括海岸侵蝕、洪氾、鹽水入侵及其他間接效應(施學銘,1994)。 「最高海水面」,是海岸工程、海堤設計及洪患防治的重要參數:最高海水面=平均海水面+平均高潮位+暴潮

Maintain the equilibrum profile 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海岸侵蝕     原近岸剖面 新海平面 侵蝕 h 原海平面 堆積 海平面上升後之近岸剖面 海岸後退 R Bruun Rule Maintain the equilibrum profile

勃倫法則: 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海岸侵蝕 Bruun(1962)認為海平面上升將造成潮汐沖刷增強,有機物積聚的速率將減小。而且波浪的能量也會加強,造成沈積物移動性增加,加速海岸侵蝕及後退(Ellison and Stoddart, 1991)。海岸侵蝕速率與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有密切關係。海平面上升後近岸地形原有的均夷剖面(equilibrium profile)受海洋作用影響將向陸側並向上移動。海灘沈積物受海洋作用侵蝕後,堆積在近岸海底地形剖面上,以維持海水基準面改變後之近岸均夷剖面。 其關係式為:海岸後退(R)= 平均近岸坡度(S)× 海平面上升(h)  

台灣海岸地帶的變遷3 平均海水面上升1公尺,估計所引發對最高海水面上升的效應約2公尺。此估測所暗示的意義是,往後五、六十年,台灣的洪患頻率及海堤維修費用將成倍增加。而高潮期若恰逢大颱風侵台,則海岸地區海水倒灌的損失將更為巨大。 海水面上升的另一個衝擊是鹽水入侵河流及海岸地帶地下水體,而使地下水鹽度增加,土壤鹽化。海水面上升後,相對於地下水面的高度增加,距離縮短,使海水更易入滲到地下水體。台灣西南海岸因養殖業長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亦增加海水向地下水體滲透的壓力梯度,大範圍地區已有地下水鹽化的現象。 考慮颱風、潮差、波高、地形、海面上升(地層下陷)等災害因素,學者曾對台灣西海岸進行災害潛能評估,發現高致災潛能區正位於目前六輕工業區及離島工業區,這些地區以地勢低緩之潮浦地、河口淺灘、沖積扇、溼地、潟湖為特徵。

結語1 對多數人而言,「滄海桑田」或許只是神話故事,然而,近百萬年來冰期與間冰期之輪替交迭,使得厚約120公尺的全球海水時而成為陸上冰原,時而回注大海,成為近期地質時代中,海水反覆升降的主因,也形塑了全球海岸的背景形貌。 二萬年前,隨著氣候漸暖,冰原融化,海水面不斷回升,在9000年前到達與現今相似的水準,各地地殼由於均衡作用的緩慢回應、河川沈積物的供輸、及海岸地帶的沈積與侵蝕作用仍在持續進行,尋求新的動態平衡,造就各地相異的海岸特性。 全球暖化及抽用地下水等因素使得全球平均海水面在過去百年間上升約14公分,這個趨勢似乎方興未艾,科學家估計,百年之後,海水面比現今高出58公分,但是其中不確定因素極大,上升幅度可能介於21公分到105公分之間。

結語2 台灣地區的西部海岸在過去萬年、千年及百年期間皆呈現了明顯的變化,因其坡度平緩,人口密集,海水面變遷的波動將帶來面積廣泛的鉅大衝擊。 除了自然因素的調控外,人為因素(河川整治築壩、超抽地下水、港灣工程、海堤設施及海埔地開發等)大規模介入,使台灣海岸地帶在未來百年間的變遷變得十分複雜,其對台灣政經體系的衝擊之鉅大亦不言可喻。 對台灣而言,「全球變遷」最大的本土性衝擊大約要表現在台灣西部海岸地帶,值得我們高度關切、及早因應。

台灣的水資源問題: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 地球上的淡水量並不多

降水的空間以及時間分布,又相當不均勻

對某些地區而言,水是珍貴的資源,應該像森林,稀有動物一樣,被珍惜、被保護。「水的戰爭」一書甚至預言,水可能是未來國際間爭奪的重要資源,對缺水的中東國家而言,水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中東將因水( 不是石油 )而分裂。因此,水是「未來世界危險的種子」。 「水的戰爭」, 約翰‧布洛克與阿道爾‧達維斯,1994。新新聞文化,281頁

台灣地區的降水 蒸發量主要受到地表狀況、風速、日照等因素影響 ◦ 比較降水量與蒸發量的空間分布,西部沿海中南部地區年蒸發量大於年降水量,其餘地區則是年降水量大於蒸發量。因此台灣地區乾旱大多發生於中南部。

台灣平均年降水量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乍看之下,似乎不少,。但是,若除以人口數,則平均每人每年獲得年降水量只有4290立方公尺,約是全球平均值的1/4.6,全亞洲的1/2.6,非洲的1/8.3,南美洲的1/24.1。

進一步分析台灣每一縣市平均每人可獲年降水量,大於4290 ( 立方公尺/人 )的縣可獲年降水量,大於4290 ( 立方公尺/人 )的縣市只有宜蘭、南投、花蓮和台東,為「多水地區」,少於30%的縣市為台北、桃園、台中、彰化、雲林、台南和高雄,為「貧水地區」。若再扣除蒸發量,上述貧水地區,每年乾季多達半年之久,可用水量更少。

台灣地區的地表水 台灣地形陡峭,河川不長,因此落差頗大。雨季又多集中在梅雨季及颱風季(在南部,佔50% 以上),一旦山區大雨,河水暴漲,湍流入海。一到乾季,河川多乾涸,河床見底。這種自然因素,原已不利於水資源的儲存及利用,加上近年來森林的濫砍、濫伐,破壞森林涵養水份的功能,更使其喪失調節河川逕流量( runoff )的能力。這些人為的因素,使得台灣河川逕流在乾季與雨季之間的差異,更形加大,水資源的運用與調配更加困難。

河川逕流是台灣重要的水資源之一。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的可用逕流量卻很少。如表6 河川逕流是台灣重要的水資源之一。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的可用逕流量卻很少。如表6.3所示,台灣平均每人獲得的年逕流量為3180立方公尺/人,是全球平均的1/2.7,亞洲的1/2,歐洲的1/1.5,南美洲的1/17.4,非洲的1/3.9。

台灣地區的地下水 降水掉落地表,部份滲入土壤,逐漸形成地下水層。地下水佔了陸地上總水量的24%,與大氣所含水份,甚至降水相比,宛若天壤之別。以全球平均降水量來計算,必須要69年才能累積到目前的地下水量。況且,只有少量的降水實際進入地下水層。以1983年的台灣為例,滲入地下水層的水量是該年水資源總儲存量( 年降水量減去年蒸發量 )的5.6%。因此,形成地下水層所需的實際時間遠大於69年,甚至數千年。

台灣地區的地下水 科技的進步,使得抽取地下水變成極其容易的事。經過幾千、幾萬年才累積的地下水,在幾秒之內便能被抽至地面消耗掉。地下水庫的看似龐大,使得我們肆無忌憚的抽取地下水。在1991 年,台灣總用水量的40.6%,便是取自地下水。隨著經濟的發展,台灣每年抽取的地下水量也逐年增加,到了1983年,便已超過補注量(經由降水灌溉等)。在1991年,年抽水量已將近年補注量的二倍。最近的量測更發現台灣有些地區已經在抽取幾萬年前形成的地下水。超抽地下水除了用盡台灣「未來」的水資源,更造成了西南沿海部份地區的嚴重地層下陷。

台灣地區的地下水 超抽地下水的另一問題是海水滲透進地下水層。澎湖年降水量遠低於年蒸發量,水資源嚴重缺乏。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政府於民國75年建造了一座地下水庫。亦即,在地層中建造地下截水牆,攔住滲入地層的雨水,增加地下水量,再用抽水井將之抽上來使用。最近發現由於抽取過量的地下水,反而造成海水滲入陸地,使得地下水質鹽化。這些地下水井約只用了10年,目前已經有許多抽水井因地下水含鹽份過高已無法使用。

台灣降水量的長期變化 台灣各地年降水量的年際變化相當大。定性上,高雄年降水量有下降趨勢,花蓮則有上升趨勢,其他測站則無明顯上升或下降趨勢。柳等(1994)分析比較1961-1990年與1901-1930年各月及全年平均降水差異發現,東部及北部有增加的趨勢,而西南部有些微減少。

結語1 台灣北部及東部年降水量大於蒸發量,水資源的補充較沒問題。中南部則降水量都集中於梅雨季及夏季,乾季長達半年之久,具有潛在性乾旱的特性。如果梅雨不顯著或侵台颱風太少( 如1993,2001),則隔年發生缺水的機率相當高。 台灣水資源不足,不能全歸咎於自然的變因。森林濫砍、山坡地濫墾等環境破壞,擾亂水循環過程,以及毫無規畫地濫用水資源,恐怕才是造成水資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結語2 IPCC報告認為氣候模式對降水變化的預測仍有相當的出入,是數值模擬最弱的一環。以目前的知識要定量判斷如果溫室氣體加倍,台灣地區降水增加或減少,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為的破壞、環境改造對台灣區域水循環及水資源的影響速率及程度,應遠大於溫室氣體增加可能帶來的衝擊。更應該要擔心的是,如果氣候變遷嚴重影響台灣的降水量,區域效應( 如,人為的破壞 )加上全球效應( 如,全球暖化 )可能使台灣的水資源問題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