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网若干基本问题的讨论 申思 2003年5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W3C 标准制定及数据可视化社区组 工作介绍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W3C Standards Making and Its DataVis Community Group W3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年 9 月 20 日 中国 北京.
Advertisements

广州宜家选址分析 0连锁 李若谷 陈玉风 黄小飞 蓝柔盈.
APEX数据和知识管理实验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第 12 章 SOAP技術.
国际数据标准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分析 东北石油大学 袁满 2015年7月23日.
第二章 知识与知识表示 第一节 引言 一、知识 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整理、解释、挑选和改造而成的。 二、知识类型 1、事实性知识
歷史思維與社會動脈 秦朝 班級:電子一乙 組長:何明展 組員:王致乾、蔡君彤、耿銘宏、張恆、張書銘.
10-1 資料庫管理系統簡介 10-2 關聯式資料模式和查詢語言 10-3 Access 簡介 10-4 XML 簡介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使用牙膏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六年級專題報告 姓名﹕李燊樺 班別﹕6B 日期﹕
中國歷史人物武則天 G組組員 韋紫恩, 余詩琪 蔡煦齡, 黃榮紳,.
语义网(Semantics Web) 语义网概述 RDF 本体 语义网描述语言.
第2章 数据模型 2.1 实体联系模型 2.2 关系模型 2.3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习 题 2.
通訊科技教育改進計畫 「網路應用與服務組」 行動電子商務課程 XML之簡介.
第五章 網際爭霸戰 ~網站技術與經營模式大進化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第十一章
Web of Distributed Ontologies
網頁技術簡介.
无处不在的计算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冯志勇教授.
全球暖化 想知道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嗎? 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組員:陳儀君60524 蘇鈺祺60526 于玉琳60528 林宥嫻60521.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课程网址:
关于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 组织和管理的思考 白 薇 广西桂林图书馆
關鍵字廣告工具、 搜尋引擎最佳化、 損益表實例
利用关联数据实现机构知识库的语义扩展方法研究
HTML5全栈开发序列课程 《前端入门》之HTML入门 余鹏作品.
本体方法及其时空推理应用 胡鹤
數位典藏 - 全文檢索系統簡介 Reporter:Chia-Hao Lee
Joomla! Extension Course - 1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具備可攜性及通話品質量測功能之軟體電話架構設計與實作
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KDKW35) KDKW35的简介 KDKW35的系统结构 KDKW35的功能 KDKW35的技术特点
第 15 章 網路安全.
从制造业的发展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热点问题
第十二章、EPCglobal Network
Chapter7 全球資訊網與瀏覽器介紹 網路應用入門(一) Chapter7 全球資訊網與瀏覽器介紹
Ch01網際網路、HTML 、 Script 、 ASP.NET簡介
第2章 网络营销工具.
软件服务生态中的非确定性科学问题、互操作性的应用基础问题
何謂名稱空間 何謂URI 名稱空間的作用方式 使用名稱空間的注意事項
第九單元 Classes and data abstraction I
第 13 章 體驗Web Service.
酒店HTML5手机网站介绍 罗盘HIMS云计算为您提供技术支持.
第一章 網站架設流程與空間申請 講授者:詹雅愔.
校園網路架構介紹與資源利用 主講人:趙志宏 圖書資訊館網路通訊組.
課程名稱:_____________ 指導教授:_____________
基于语义网的军事问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报告人:汤顺雷 指导老师:程龚.
XML基礎課程 5 數位芝麻網路公司 XML講師:蔡斐婷.
CALIS资源整合服务模式探讨 ——云计算下的变革
北極熊 華德學校 田根繩.
實作一個電腦輔助軟體工程工具以提昇軟體文件 可追蹤性及軟體可維護性
架站實做—AppServ
第九章 Web資料採掘 9. 1 非結構化Web資料來源 9. 2 Web採掘分類 9. 3 Web內容採掘 9. 4 Web結構採掘 9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of linked data
Answering aggregation question over knowledge base
电子商务 王素凤
张孝祥IT课堂 -深入体验Java Web开发内幕
第 1 章 簡介XML.
SOA模型设计 杨子 2009/09/30.
Why Semantic Web? Speaker: 呂瑞麟 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從 ER 到 Logical Schema ──兼談Schema Integration
瀕臨絕種—北極熊 設計者:吳柏曦 班別:5B1 學校:華德學校.
關鍵字廣告工具、 搜尋引擎最佳化、 損益表實例
HTML大探索.
IEEM 5352 Enterprise Integration
閱讀調查- 書本不敵網路魅力 102王婉汝、莊雅鈞.
面向高考地理智能问答的知识库体系设计进展及问题讨论
增進單元>第1章 中文字處理的基本概念 [T_CS11CH01_1.ppt] 5.1應用於生活層面的電腦通訊 5.2電腦通訊的網上應用
搜尋引擎最佳化.
陳昭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副教授
日本的蜻蜓.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动态网页设计(JSP) 补充 JSP操作XML文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语义网若干基本问题的讨论 申思 2003年5月

目录 语义网的由来 Web上的知识表示 XML(S)和RDF(S) XML和RDF进行Web知识表示的比较 Ontology 一个语义网应用的描述 研究热点和展望

一 . 语义网的由来 当前Web所存在的问题 更好的通讯模式 什么是语义网 语义网同现有网络的区别 语义网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Web的特点 WWW是最大的信息资源仓库, 包含几乎任何领域内的文档和媒体资源,并且这些数据可以在瞬间被个人和组织访问

当前Web存在的问题 Web的大小使得很难定位相关的信息资源 目录服务(Yahoo)和搜索引擎(Google)提供了一些帮助,但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的,用户更难以让Web作更多的、功能远远超过目录和搜索的事情,比如让Web为用户安排一个完美的度假 其根本的障碍在于一个事实:Web不是设计给机器处理的

人类之间的通讯 人类的交流建立在语义的基础上,通过指称把客观世界和意识世界联系起来 语言 主体A 主体B Common Knowledge

当前Web上的通讯 主体A把信息放到网页中,Web在主体B的浏览器端显示出来,实际上仍然是人之间的通讯,Web并不理解网页中的内容 World Wide Web Common Knowledge

语义网上的通讯 Web携带语义信息,使机器能够理解Web页面,从而实现强大的功能。 需要一个人和机器都能理解的Ontology 主体A Machine Ontology

如何让机器理解Web 两种途径: 1.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然而仍然有很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 2. 用知识表达语言来描述Web页,即构造一种新的Web--语义网

什么是语义网 Tim Berners-Lee的定义: The Semantic Web is not a separate Web but an extension of the current one,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given well-defined meaning, better enabling computers and people to work in cooperation.

Semantic Web - Layers

Semantic Web - Layers 最底层是URI和Unicode层,该层是整个语义网的基础,其中Unicode处理资源的编码,URI负责标识资源。 第二层是XML+NS+XMLSchema层,用于表示数据的内容和结构。 第三层为RDF+RDFSchema,用于描述资源及其类型。 第四层为Ontology 层,它用于描述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 第五层到第七层是在下面四层的基础上进行的逻辑推理操作。 其中核心层为XML,RDF,Ontology,这三层用于表示Web信息的语义。

A scenario by Berners-Lee 彼得的妈妈需要进行理疗,让代理来安排这个预约。给语义网络代理下指令后,代理立即从医生的代理处查到了妈妈的治疗处方,在诊所清单中进行查找,从中找出那些在母亲家方圆20英里的范围内,在信用评级服务中评级为出色或很好,在母亲的保险计划范围之内的诊所。然后,它将可能的预约时间(由各家诊所通过其网页提供)和彼得日程进行匹配。 几分钟之后,代理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方案。彼得对此不太满意。从母亲家到这个医院要横穿整个城镇,而他从医院返回的时间又恰好是交通高峰时间。他设置了更多的时间和地点方面的限制,让自己的代理重新进行搜索。 几乎一瞬间,新的方案又出来了:医院离家近了,时间也提前了。但是,同时有两点警告。首先,彼得要重新安排他的一些不太重要的预约。彼得查了一下,没什么问题。另一点是,这家医院不在保险公司的理疗医院的清单上。代理为解除彼得的顾虑,说, “通过其他方式,可以保证予以确认服务类型和保险计划,需要细节内容吗?” 彼得表示同意,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语义网同当前Web的区别 大多数当前的Web是设计给人浏览的,语义网是设计给机器处理的 当前的计算机可以解析Web的显示,处理header,链接到其他页面,但是他们无法处理语义:比如这个页面是张先生的主页,这个链接会指向孙小姐的简历等等。

语义网所要解决的问题 搜索引擎的缺陷,不理解词语的语境和检索词之间的关系 代理在处理Web服务时必须依赖于一些预先定义的Web页面 推系统在匹配用户Profile和Web页相关性时的不准确 通过对Web信息的抽取,可以支持对更复杂内容的可视化

二 . Web上的知识表示 传统的知识表示结构 Web上知识表示相对于传统知识表示的特点

传统的知识表示结构 语义网络 在一个语义网络中,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节点来表示,互相关联的概念由箭头连接起来 语义网络使用特别的箭头来表示抽象概念,一个is-a箭头,表示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子类,而instance-of表示一个概念是另外一个概念的实例。这些箭头同基本的集合理论相关:is-a类似于子集关系,instance-of类似于元素关系。 is-a的集合定义了类序,这个类序通常称为分类法或类继承。分类法用来用一个概念来归纳很多的抽象类,或者为很多抽象概念定义一个类。Yahoo和Open Direcotry的流行已经证明,分类法在辅助用户定位信息的时候非常有用

传统的知识表示结构 框架系统 这个系统中,一个框架是一个数据对象,有一些槽,每个槽表示这个对象的一个属性。 KRL是一个早期使用在框架系统中的语言。KRL的基本实体是单元,由一个唯一的名称,一个目录类,和一些槽构成。每个类都有一个原型个体,代表类的典型成员。一个有趣的特征是,KRL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个个体。比如,the age from Person G0043 可能是整数,而the age from Traveler G0043可能是一个集合中的元素{Infant,Child,Adult}. KL-One继承了框架系统的传统,同时派生出了描述逻辑。描述逻辑关注词的定义,以提供比语义网络和框架系统更精确的语义。词的定义通过比较概念和其作用而形成。描述逻辑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处理自动分类的能力,即自动把一个给定的概念插到分类表中合适的位置

Web上知识表示的特点 语义网依赖于将内容同形式化的意义表示对应起来。这一点上,知识表示领域为设计语义网的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它的研究一直在努力的将知识形式化。然而,Web的特性对传统的知识表达工作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Web的一些重要特征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Web上知识表示的特点 Web是分布式的 Web的发展的推动力量就是自由而非集中控制。然而,由于Web是许多个人的产物,缺少集中控制对信息的推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不同的组织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词表,导致了同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缺少审查和质量控制,可靠性是个问题,有相当数量的Web欺骗,其发布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误导 由于没有一个全球统一的信息合成,Web上不同来源的信息可能会发生冲突。

Web上知识表示的特点 Web是动态的 Web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没有任何一个用户或是智能代理可以跟的上 随着新的页面不断增加,已有页面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一些页面相对稳定一些,另外一些则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这些变化可能会完全改变内容 一个Web代理必须清楚它的数据会并且经常会过期

Web上知识表示的特点 Web的数量巨大 虽然每个Web页可能只有一点代理可以收集的知识,但是累计起来的数据库将使推理很难进行 大多数情况下,代理应该假设它只采集了相当少的,并不完备的知识。然而,为了推断更多的事实,许多推理系统用来完整世界假设,即那些没有收到知识库中的都认为不真。

三 . XML(S)和RDF(S) 从HTML说起 XML和DTD(XML Schema) RDF和RDF Schema

从HTML说起 Berners-Lee开发HTML的初衷是使用超文本作为组织分布式文档系统的一种方式,Html的标签主要是面向显示的,但其一直在努力增加一些标签来提供语义: HTML2.0引入了META元素和REL属性。META元素以名称、值的形式规定了元数据。META一个流行的用法是表示关键字,比如<META name = “kewyords” content=“Semantic Web”>,这样会帮助搜索引擎标引这个页面。 HTML3.0增加了Class属性,可以被任何标签使用来建立该元素的子类,不过这个语义标记很少被使用,不过即使被使用了,他们所提供的语义也是很有限的。 为了解决HTML的语义局限性,Dobson and Burrill试着将其同ER关系模型结合。这就是超级HTML,它由一系列简单的标签定义了文档中的实体,文档体的标记部分作为这些实体的属性,然后定义从实体的外部实体的关系。这是正式为Web页面增加结构数据的首次尝试,从而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是之后XML设计的动机。

从HTML说起 尽管非常流行,HTML存在两大问题: 因为HTML主要设计成显示给人看的,它很难让机器抽取内容以及执行自动的文档处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W3C开发了XML。RDF和XML成为开发语义网需的两个主要技术

XML XML让每个人都能创建自己的标签,例如<姓名>,从而支持应用程序将这些标签运用到复杂的应用中。也即XML允许用户在文档中加入了任意的结构 由于结构任意,XML交换的双方需要一个使用上的一致性,这样的一致性描述就是DTD(XML Schema) 然而,XML并不提供标签的意义。标签<p>可能意味着分段(paragraph),也可能意味着一部分(part)。这需要通讯双方事先达成理解的一致

DTD&XML Schema DTD仅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结构描述:他们定义了元素出现的结构,位置,可能的属性等等。 XML Schema被设计来代替DTD。XML Schema有几个优于DTD之处: XML Schema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语法来描述元素的结构,比如你可以定义元素出现的次数,默认值; XML Schema提供支持数据类型。比如你可以定义电话号码是一个五位数字; XML Schema提供了包含和继承机制,使你可以重用共同的元素定义,也可以将存在的定义运用于新的应用 XML Schema以XML作为其编码的语法(因为XML是一个元语言),使得工具的开发变简单了,因为文档和文档定义都使用了相同的语法。

DTD&XML Schema 尽管DTD为XML文档提供了一个语法规范,DTD并不提供语义信息。也就是说,DTD中的一个元素的意义,或者是由人根据在DTD中的自然语言描述的名称和注释来理解,或者在DTD之外再编写一个文档中来专门描述意义。 这样,XML文档的交换就必须要求交换的实体事先在DTD的使用和意义理解上都达成一致。 如果只是固定的合作实体之间,可能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是在Web上……

DTD&XML Schema Web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建立互操作关系,从而我们无法预知信息的使用者,从而也不可能向每一个使用者解释DTD的语义 这就产生了一个信息合成的问题,由于软件工具无法获取语义,它们就不可能通过DTD来合成信息资源

DTD&XML Schema 当然,如果我们在一个普遍的DTD上达成一致,DTD之间的映射问题就不存在了; 但是即使在一个企业,数据标准化也是很困难和很耗时的,而Web上的数据标准化就更不可能了。 即使可能有一个理解普遍的DTD,它会大到没法使用,也没法维护,修改它

RDF RDF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于描述资源,属性和值之间的关系。资源是可以用URI标识的所有事物,属性是资源的一个特定的方面或特征,值可以是另一个资源,也可以是字符串。总的来说,一个RDF描述就是一个三角:一个对象,一个属性,一个值。 在RDF中,文档中的声明通常是某个事物——人、网页或其他任何东西对于某些值——另一个人、另一网页拥有某些属性(例如……是……的父母,……是……的作者)。

RDF RDF是一个机制,用于描述数据。它不是一个语言,而是一个模型,用于表达Web上数据。 RDF是忽略语法的,它仅仅提供一个模型用于表达元数据。这种可能的表达可以是有向图,列表或其他,当然XML也可以是一种可选的表达。 以下是几个RDF的简单示例

RDF 用XML表示的RDF示例: <rdf:Description about=“www.books.org/ISBN0012515866”> <rdf:type rdf:resource=“http://description.org/schema/#book”> </rdf:Description>

RDF 用列表表示的RDF示例: Object Attribute Value ========================== http://w3.org/ created_by #anonymous # anonymous name "John" # anonymous phone "477738"

RDF 用属性-值三角的形式表示的RDF示例: hasName ( "http://www.ddddddddddd", "jime lenr") authorof ("http"//www.ddddddddddd", "http://book/ieiei") hasPrice ("http://book/ieiei", "$83")

RDF 用有向图的形式表示的RDF示例: John name http://www.w3.org 匿名对象 Created By phone 48382

RDF 虽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表示RDF数据,RDF数据的交换必须由一个固定有序的语法来支持。XML是一个选择,而RDF规范使用的正是它。 然而,RDF数据模型并没有被帮定到一个特定的语法上,它可以用任何语法来表示,它也可以从非RDF的数据资源中抽取。用XML序列语法来表示的RDF很难理解,而RDF应用程序接口使开发者可以不管序列语法的具体细节,而把RDF数据当作是图表来进行处理。

RDF RDF被设计用来为元数据提供一个基本的对象、属性、值的数据模型。 对于这些语义,RDF并没有预先建模,同XML一样,RDF数据模型没有提供声明属性名的机制。 RDF Schema和XML Schame,提供了一个词汇定义的方式,还可以定义哪些属性可以应用到哪些对象上。换句话说,RDF Schema为RDF模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类型系统。

RDF Schema RDF Schema,使用了一些预先定义的词汇集,比如class,subpropertyof,subclassof,来指定特定的schema。 RDF Schema是一个有效的RDF表达,就像xml Schema是一个有效的xml表达 subclassof允许开发者去定义每一个类的继承机制,subpropertyof对属性是一样的。属性的限制可以用domain和range结构来实现,这个结构可以用来扩展词汇表,下面是一些简单的示例:

RDF Schema 定义类及子类 <rdfs:Class rdf:ID=“Wine” /> //定义类Wine <rdfs rdf:ID=“RedWine”> <rdfs:subClassOf rdf:resource=“#Wine”/> </ rdfs :Class> //定义Wine的子类RedWine <rdfs :Class rdf:about=“#WhiteWine”> <rdfs:comment>no wine is both a red and a white wine</rdfs:comment> //注释 <rdfs :disjointWith rdf:resource=“#RedWine”/> </rdfs :Class> //定义子类WhiteWine及相斥关系

RDF Schema 定义类的实例 <RedWine rdf:ID=“MyFavoriteDrink”> <rdfs:label>MyFavoriteDrink</rdfs:label> <rdfs:comment>MyFavoriteDrink is a RedWine.</rdfs:comment> </RedWine> //RedWine的实例 <RedWine rdf:ID=“MariettaZinfandel”> <rdfs:label>MariettaZinfadel</rdfs:label> </RedWine>

RDF Schema 定义类的属性 <rdf:Property rdf:ID=“hasWineColor”> //定义属性ID <rdfs:range rdf:resource=“#WineColor”/> //属性所属的类 <rdfs:domain rdf:resource=“#Wine”/> //属性所赋予的类 </ rdf:Property >

四 . XML和RDF进行Web知识表示的比较

知识表示对语言的要求 普遍的表示能力。因为无法预测可能用途,一个基于Web的交换格式必须可以用来表达任何格式的数据。 语法的互操作行。应用程序必须能够抽取数据,并将其用于开发。软件模块(比如Parser和查询API),应该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尽可能的重用。当用来操作数据的Parsers和APIs很容易获得时,语法的互操作行就是很高的。 语义的互操作性。数据交换格式的一个最重要的需求时数据可以被理解。语法互操作性是关于解析数据的,语义互操作性是关于定义语言到内容之间的映射,因而需要内容分析。

使用XML进行知识表示 XML完全满足普遍的表示能力需求,因为一个语法所能定义的任何数据,都可以用XML来编码。 它也满足语法的互操作性,因为一个XML的Parser可以解析任何XML文档,它也可以作为一个重用的模块。 但是在语义的互操作性上,XML就有了弱点。 XML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仅仅描述语法。我们没有办法从一个XML文档中识别一个语义单元,因为XML的目标是文档的结构,而没有对文档中使用的数据附加任何的解释。

使用XML进行知识表示 假设两个组织之间要交换数据,那么他们必须使用相同的DTD(或Schema)。因此,就必须首先分析他们相关的领域和对象模型,然后通过对象关系表述出来,再将其转换为DTD 而且,重要的一点,他们必须都同意并且使用DTD所给出的文档结构的隐含意义,否则就无法利用XML数据。 如下图:

使用XML进行知识表示

使用XML进行知识表示 但是,由于同样的域模型可以构造出很多不同的DTD,这样就丢失了从域模型到DTD之间的直接对应 丢失这种直接对应,一是名称使用习惯上的差别。比如,元素<PERSON> and <INDIVIDUAL> 可能是同义词;类似的,元素<SPIDER>可能是一词多义的,这里可能是爬行软件,那里可能指蜘蛛。而且名字问题在属性名称中同样存在。 另一个困难是结构的差别。XML的灵活性使得DTD的作者可以有很多选择。设计者对于同样的概念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描述。

使用XML进行知识表示 也就是说,在域模型和DTD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就不可能从一个DTD来推断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即很难从DTD中重建域模型 考虑到这一点,使用XML的优点就只有解析模块的重用性了。这只在组织间固定通讯,并且事先有一致认识时有用。而忽略了Web通讯的需求,即很多的合作者,而且他们不断的更新。 XML在应用程序都知道数据是什么的时候,进行数据交换非常有用,但是它并不适合新的通讯对象不断变化的情况。而在Web上,新的信息资源不断的涌现,新的合作伙伴不断的加入。因此减少这种通讯成本就非常重要。 一个域模型不能被简单的映射为另一个域模型,是因为他们都以DTD的形式编码。基于不同DTD的直接映射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语法映射,而是一个领域到另一个的映射。

使用RDF进行知识表示 RDF的对象-属性-值的结构满足我们普遍表示能力的需求。而独立于应用程序的RDF Parser也可以得到,因此RDF满足语法的互操作性。 在语义的互操作性方面,明显优于XML。 RDF的对象-属性结构自然的给出了语义单元,而所有的对象都是实体。 定义了兴趣领域中的对象和关系的域模型,可以用RDF自然表达。域模型到RDF有着直接的映射关系,因此两个RDF就可以直接进行语义的转换

使用RDF进行知识表示 在某种程度上,RDF是Web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互操作的最小集。由于是面向对象的,它比XML更是交换信息,而且它在定义新词表上是完全灵活的。 使用RDF作为数据交换模型,提高了复用的层次,远高于Parser的重用,Parser正是XML所能提供的层次。 而且,RDF模型在当前的XML语法发生变化或消失时仍然可以使用,因为RDF描述了一个独立于XML的层次。

五 . 为什么需要 Ontology Ontology为人类和应用程序系统提供了一个对于主题的共同理解

Ontology的概念 最早是一个哲学概念,从哲学的范畴来说,Ontology 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

Ontology的组成 在Web团体内,通常认为Ontology由一组知识术语,包括词汇,语义互联和一些简单的推理规则与逻辑组成,用于某个特定的主题。

Ontology的类型 顶级Ontology: 描述的是最普通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空间、时间、事件、行为等等,与具体的应用无关

Ontology的构造规则 Precision 形式化,无歧义,高度忠实 Flexibility Explicitness 表达性,演化性 清晰,重用 Systematic 控制,质量,明确

An example ontology (OIL) class-def animal % animals are a class class-def plant % plants are a class subclass-of NOT animal % that is disjoint from animals class-def tree subclass-of plant % trees are a type of plants class-def branch slot-constraint is-part-of % branches are parts of trees has-value tree class-def leaf slot-constraint is-part-of % leaves are parts of branches has-value branch class-def defined carnivore % carnivores are animals subclass-of animal slot-constraint eats % that eat only other animals value-type animal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Ontology Worldnet (http://www.cogsci.princeton.edu/~wn) Framenet(http://www.icsi.berkeley.edu/~framenet) GUM(http://www.darmstadt.gmd.de/publish/komet/gen-um/newUM.html) SENSUS(http://www.isi.edu/natural-language/resources/sensus.html)

Ontology Languages XOL(Ontology Exchange Language) SHOE OML(Ontology Markup Language) RDFS OIL(Ontology Inference Layer) DAML+OIL

六 . 一个语义网的应用描述 由知识工程师建立Ontology 用户用语义标记生成页面 整合信息资源 查询语义网

由知识工程师建立Ontology 知识工程师根据需求分析域模型 用RDF Schema 做的域模型分析图例子:

由知识工程师建立Ontology 知识编辑者利用Protégé工具创建Ontology Protégé 2000的用户界面

用语义标记生成页面 用户首先确定欲编辑的页面所属的领域,选择该领域的Ontology 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注释Web页,也可以使用SHOE开发项目提供的Knowledge Annotator Knowledge Annotator会显示实例,ontologies和声明,用户可以任意添加,编辑,删除这些对象

用户用语义标记生成页面 一个基于SHOE的知识编辑器界面

整合信息资源 Web爬行工具Expose解析爬过的每个Web页面,如果页面指向了不认识的Ontology,则装入 根据装入的Ontology分析页面,获取Web页面中的知识,存入本地知识库 根据页面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

查询语义网 用户选择查询所用的Ontology 根据Ontology选择所感兴趣的查询对象,输入欲查询的属性值 SHOE根据查询检索知识库,返回查询结果

查询语义网 SHOE的查询界面:

研究挑战和热点 知识形式化的程度 异质问题 包容和安全推理 促进语义网的尽快应用

知识形式化的程度 在知识形式化的程度上,至今没有共识 形式化的可能性可以小到Dublin Core,也可以大到一个完整的逻辑表示语言 于是目前的语义网发展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需要设计一个框架,能够包含各种形式化程度的知识,包容对Web的不同理解

异质问题 异质是语义网的内在特性 没有一种语义网语言可以满足所有需求,没有一种模型可以应用到所有实例,也没有一个Ontology可以覆盖所有潜在的应用领域 因此语义网的发展需要考虑对异质的处理

异质问题 对于SW的异质性,考虑下述几种方式 按照层及模块来开发表示语言 研究模型的假设对于互操作性的影响 提供一个异质转化的基础架构 通过网络提供模型和组件的重用以及版本的进化

包容和安全推理 对于不同的应用,应该由不同的推理方法 包容那些混乱的元数据和非语义内容 提供一个安全基础结构来保证推理的准确性

促进语义网的尽快应用 语义网的应用,取决于语义网上每个应用可以获得的资源,这需要: 基本的Ontology的开发 文本挖掘 偶然信息的扑获

参考资料 http://www. Semanticweb.org/ http://www.w3.org/2001/sw/Activity http://www.daml.org/2001/03/daml+oil-index http://www.ontoknowledge.org/oil/

开发工具 RDF和RDF(S)开发工具:http://www.w3.org/RDF/ Protege-2000: Ontology 编辑器 http://www.smi.stanford.edu/projects/protege/ SErgey Meelnik:一个基于Java的RDF Api,其中包括XML和RDF的解析器,基于Schema的验证,RDF模型的加密,RDF之上的UMI支持,RDF Shcema的java处理htttp://wwww-db.stanford.edu/~melnik/rdf/api.html. SiLRI:一个轻线程的推理数据库,可以用RDF元数据来进行推理,基于Java http://wwww.aifb.uni-karlsruhe.de/~sde/r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