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 hom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網路能做些什麼呢? 檔案管理 共享檔案 傳輸檔案 共享應用程式 資料庫 網路電玩 週邊設備分享 印表機 硬碟空間 光碟機 傳真 / 數據機 和其他網路使用者交流 收發電子郵件 電子會議 網路電玩 在網路上,必須透過帳號與密碼來管理使用者的身分與權限.
Advertisements

Internet & WWW 靜宜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蔡奇偉 副教授 靜宜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蔡奇偉 副教授.
大学计算机基础—— 系统工具与环境 (理工科用) 赵 欢 肖德贵 李丽娟 洪跃山 编著.
1 项目一 计算机网络概论 2 项目二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3 项目三 物理层基础与应用 4 项目四 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用 5 项目五 网络层基础与应用 6 项目六 传输层的基础与应用 7 项目七 应用层的基础与应用 8 项目八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第三节 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
第6章 网络应用基础 主讲:.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考课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考小组.
第 八 章 Internet 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 崇信电大工作站 高进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高二下信息技术课堂 ——
大学计算机基础 (省精品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八章) 华南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宁夏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第4单元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校园网与INTERNET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李 斌.
第二章 网页艺术设计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信息所网络研究室.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Windows XP + Office 2003.
第4单元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第七章 Internet 基础与应用 第一节 主机名字与域名服务 第二节 Internet的域名体系 第三节 主机名字的书写方法
4.4.1 网络互连与TCP/IP协议 因特网的主机及域名 因特网的接入
电子商务 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PT电子演示文稿 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第6章 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3 Internet基础
了 解 从 Internet IP 开 始.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二章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
4.1 数字通信入门 4.2 计算机网络基础 4.3 因特网的组成 4.4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4.5 网络信息安全
思考 问题十:大学生如何提高英语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
第 4 章 电子商务实现的技术基础.
实训十四、IE浏览器的基本应用.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肖川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肖川
6.1 网络概述 6.2 Windows的网络功能 6.3 Internet概述 6.4 Internet的使用 6.5 网上浏览工具的使用
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 德州学院计算机系.
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5.1 Internet 概述 Internet(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国家主干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通过网络互联设备互联。 
了 解 Internet 从 ip 开 始.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 网络的基本知识 6.2 局域网的认识 6.3 设置资源共享 6.4 Internet的基本知识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 第三章 中文Windows XP >> 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3
辅导教师:杨屹东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辅导教师:杨屹东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互联网简介 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互联技术 网络工具的使用 实训三 思考与练习 本章小结 导航 末页 前一页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1.3 计算机通信网络模型 1、Shannon(香农)模型 通信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交换信息(数据)的过程。 信源 编码
第5章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一)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本章导语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章目录 本章重点  开始学习 思考问题.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2.2 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計資中心教學研究組唐瑤瑤 電腦與網路 計資中心教學研究組唐瑤瑤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第6章 Internet 本章重点学习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知识。 学习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以及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97/07/03 【 網際網路介紹 】 上課日期:97年7月3日 主講人:王首惠 技士.
教學方法 (Subject based teaching methods)
第六章 网络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高 职 高 专 文 秘 类 教 材 系 列
网络信息管理员培训(之二) 网络基础 网络中心 2001年10月.
Copyright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第二十二章 電子商務網路架構.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
OSI七層架構 OSI階層 負責的工作 應用層 表達層 會議層 傳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結層 實體層 將應用程式所送出的訊息轉成字元資料
Unit 10: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et
7.7 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目前Internet上的各种服务已多达上万种,其中大多数服务是免费的。随着Internet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它所能提供的服务将会进一步增多。 7.7.1 WWW服务 WWW(World Wide Web)的中文名为万维网,它的出现是Internet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WWW服务是Internet上最方便与最受用户欢迎的信息服务类型,它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专业技术范畴,并已进入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与信息服务等领域。
第一章 互联网与网站 Cpt1 Interent & Website
第一章 網際網路基礎.
第六章 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網路與通訊.
第7章 Internet的应用.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计算机网络应用 home

目录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7.2 计算机局域网(LAN) 7.3 Internet基础知识 7.4 接入Internet 7.6 网络安全

引 入 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各个方面。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远程工作站 X.25,DDN, PSTN等 ISP 局域网 学习、娱乐 家庭用户上网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7.1.1 网络基本概念 7.1.2 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7.1.1 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C&C)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通信网络,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并通过计算机通信协议,在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与分布运算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 终端 计算机 通信线路 资源共享指的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访问其他计算机的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如磁盘、文件、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分布运算指的是联网的计算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者说将一个任务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完成。 home

7.1.2 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军事方面的需要,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而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home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诞生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 (2)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3)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4)高速网络技术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home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来看,网络应用系统将向更宽和更广的方向发展。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安全性。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购物等应用将越来越多的融入人们的生活。 IPV6 数字化生活演示 home

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网络的规模及覆盖范围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 常指一间房间、一栋建筑物内的网络,或者是一个单位内部几栋楼间的网络。网络规模较小,其覆盖范围一般在方圆几千米内。 (2)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覆盖范围很大,一般为几十千米以上的计算机网络。常借用传统的公共通信网,如电话网、电报网来实现。Internet就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广域网。 (3)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MAN) 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 home

网络的规模及覆盖范围比较表 分布距离 覆盖范围 网络分类 速度 10m 房间 局域网 4Mbit/s-10Gbit/s 100m 建筑物 1km 校园 10km 城市 城域网 50kbit/s-100Mbit/s 100km 国家 广域网 9.6kbit/s-155Mbit/s home

按网络的拓朴结构分 总线型 环型 星型 多层星型 树型 网状型 home

7.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节点的实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 (1)双绞线 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缠绕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目前,常用到的双绞线是非屏蔽的超5类(UTP Cat 5E)双绞线,其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s (2)光纤 光导纤维,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它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减小,频带较宽,传输距离较长。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home

2.网络设备 为了实现网络通信,除了计算机设备和传输介质外,还需要特殊的网络服务设备,如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有些网络服务既可以使用专用的设备实现,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安装特殊的软件来实现,如网桥、路由器、网关等。 home

中继器(Repeater),用于同一网络中两个网段的连接。对传输中的数字信号进行再生放大,用以扩展局域网中连接设备的传输距离。 (1) 中继器 中继器(Repeater),用于同一网络中两个网段的连接。对传输中的数字信号进行再生放大,用以扩展局域网中连接设备的传输距离。 Repeater home

(2) 集线器 集线器(Hub)提供了多个计算机连接的端口。通过集线器组成的网络,在物理结构上是星型拓扑结构。但实际上集线器内部是以总线的形式连接各端口,它的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端口发送数据,其他所有端口不能发送,但都能接收到数据。所以它的传输性能低,保密性差,但因价格低廉,曾经在小型网络中使用广泛。 home

(3) 网桥 网桥(Bridge)是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分支的设备,它能识别数据的目的节点地址是否属于本网段,如果目的地址在本网段内,则数据也被限制在本分支之内传播;如果不属于本网段,将接收的数据发送到其他网段上。网桥可以起到降低网络流量的作用。交换机就是一种网桥设备。 home

(4) 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可以连接多个网络端口,包括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网络端口。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数据转发和数据过滤的功能。通过路由表的数据,路由器会自动按照数据的目的地址发送到相应的端口。 home

网关(Gateway)是指一种使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或软件可以进行通信的软件或硬件接口。 (6) 调制解调器(Modem) (5) 网关 网关(Gateway)是指一种使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或软件可以进行通信的软件或硬件接口。 (6) 调制解调器(Modem) 它的功能是将计算机里的“1”和“0”组成的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调制),以便能在采用模拟通信的电话线路上传输。同时可将电话线路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解调),以便于计算机的接收和处理。 目前,大多数Modem采用V.90传输标准,可以实现56Kb/s的传输速率。 home

3.计算机网络协议 协议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必须共同遵 守的约定和规则 协议定义了设备间通信的标准 协议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必须共同遵 守的约定和规则 协议定义了设备间通信的标准 常见协议:TCP/IP、X.25、PPP、SLIP、Frame Relay、ICMP、POP3、SMTP、… Internet/Intranet 我用的TCP/IP 是的,我也是,我们可以通信了 home

home

7.2 计算机局域网(LAN) 7.2.1 局域网基本概念 7.2.2 局域网技术概述 7.2.3 构建局域网 7.2.4 局域网应用

7.2.1 局域网基本概念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于1980年2月成立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简称802委员会)专门对局域网的标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LAN的定义。LAN是允许中等地域内的众多独立设备通过中等速率的物理信道直接互连通信的数据通信系统。 局域网具有如下特点: (1) 网络覆盖范围小(0.1~25km) (2) 高传输速率(0.1~100Mb/s) (3) 低传输误码率(10-8~10-11) home

7.2.2 局域网技术概述 在局域网中常用一个共同遵守的方法或原则来控制、协调各计算机对传输介质的同时访问,这种方法就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目前,的传输介质访问方法有:以太方法、令牌方法、FDDI方法、异步传输模式方法等,因此可以把局域网分为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ATM网等。 home

ATM网络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发展的,是一种很有特色,有发展前途和应用价值的新型网络技术,它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带宽和适用于多媒体通信。 home

2. 以太网 以太网是以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方式工作的典型网络。由于以太网的工业标准是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合作制定,所以又称为DIX规范。以太网技术发展很快,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以太网。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home

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经济节约、易于扩展的优点。 3.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俗地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提供以太网或者令牌网络的功能。   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经济节约、易于扩展的优点。 home

7.2.3 构建局域网 1.硬件系统的安装 (1)安装网卡 首先确定要联网的计算机有连接所需的以太网接口,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的主板上都集成了网卡,若没有则须添加独立网卡。现在应用最普遍的是10/100M自适应网卡,插在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内,网卡上的RJ-45接口通过双绞线与其它计算机或交换机相连。 RJ-45接口 home

将双绞线的RJ-45接头直接插入网卡或交换机的接口。 (2)制作双绞线 注意: 每根双绞线的长度不能超过100m。 计算机到交换机用直通线。 连接两台计算机用交错线。 (3)连接网络 将双绞线的RJ-45接头直接插入网卡或交换机的接口。 home

打开计算机,Windows XP系统一般能自动识别并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2.软件系统的安装设置 打开计算机,Windows XP系统一般能自动识别并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要使用网络,用户还必须配置网络协议。Windows XP已经自动完成Microsoft 网络客户端、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服务、QoS数据包计划程序和Internet协议(TCP/IP)组件的添加。我们必须配置TCP/IP协议。 home

配置网络协议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2) 在“控制面板”窗口中选择“网络和Internet连接”类别,打开“网络和Internet连接”窗口; (3) 在“网络和Internet连接”窗口中的“或选择一个控制面版图标”区域下,选择“网络连接”图标,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并选中“本地连接”图标 (4)在左侧的“网络任务”列表中,选择“更改此连接的设置”命令,弹出“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5)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项,并单击“属性”按钮 (6) 手动指定一个IP地址。如,IP地址:192.168.0.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home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1)打开“控制面版”→“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安装向导”,弹出“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一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二。 (2)该向导对话框显示了使用该向导对话框可实现的功能。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3)该话框显示了进行网络连接,用户需做好准备工作 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三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4)该向导对话框中有三个选项,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选项。在这里选择“此计算机通过居民区的网关或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选项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四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5)在该向导对话框中的“计算机描述”文本框中输入该计算机的描述信息;在“计算机名”文本框中输入该计算机的名称。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五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6)在“工作组名”文本框中输入组建的工作组的名称 。 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六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7)该向导对话框是关键步骤,有两个选项用来启用或关闭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在这里选择“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 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七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8)该向导对话框显示了该网络设置的信息 。 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八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9)该向导对话框即开始配置网络,配置完毕后,将弹出“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九 。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10)该向导对话框提示用户,需要在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一次该网络安装向导,若要在没有安装Windows XP的计算机上运行该向导,可使用Windows XP CD或网络安装磁盘。用户可选择需要的选项,在这里选择“完成该向导,我不需要在其他计算机上运行该向导”选项 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十

7.2.4 局域网应用 1.使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家庭和小型办公网 Windows XP中作为一个安全措施,系统默认不允许对该计算机进行远程访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还须运行“网络安装向导”来启用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 (11)该向导对话框显示了网络安装向导的完成信息 单击“完成”按钮即可退出“网络安装向导”对话框

1.设置共享资源 运行“网络安装向导”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设置后,Windows XP系统默认将“共享文档”和已安装的打印机设置成为共享而无需用户设置。用户通常操作的是共享文件夹或取消打印机共享等。 (1)设置共享文件夹 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找到要设置成共享资源(或取消共享)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项。 在对话框中选中“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后,就可以为共享文件夹设置共享。如果需要远程对该文件夹下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则还须选中“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反之,在对话框中取消“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则可取消该文件夹的共享。 home

设置为共享资源的文件夹下面有一个小手图标托着

如果用户需要更详细的设置共享文件夹,可以打开“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取消“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选项,如图所示。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通过该设置后,再次在需要设置共享的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项时,屏幕上将出现类似Windows 2000系统设置共享的对话框 在该界面下除了为共享文件夹设置共享名称外,还可以设置简短的描述内容、通过单击“权限”按钮进入该资源的权限窗口,进行详细共享权限设置。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设置允许同时使用该文件夹的用户数,以及选择缓存设置,以便用户在离线时还可使用这些共享资源。

(2)设置打印机共享 打开“打印机”文件夹,找到要设置或取消共享的本地打印机,在该打印机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项。 home

(2)设置打印机共享 打开“打印机”文件夹,找到要设置或取消共享的本地打印机,在该打印机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安全”项。 home

3. 访问共享资源 双击“网上邻居”,进入“网上邻居”窗口,单击窗口左列“网络任务”列表中的“查看工作组计算机”,若联网正确,则在右边窗口中会看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的名称 双击打印机图标 双击文件夹图标,可访问该共享文件夹 home

在局域网中多台计算机可利用控制台消息互相发送文字消息,还可用NetMeeting进行语音或视频交流实现网上会议。 (1) 发送控制台消息 4. 网络通讯 在局域网中多台计算机可利用控制台消息互相发送文字消息,还可用NetMeeting进行语音或视频交流实现网上会议。 (1) 发送控制台消息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用鼠标右键单击“计算机管理(本地)” →“所有任务” →“发送控制台消息”,打开“发送控制台消息”窗口 。 单击“添加”按钮,输入要接收消息的计算机名称或IP地址,然后在“消息”窗口中输入消息内容,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完成控制台消息的发送。 home

(2) 网上会议 使用Microsoft提供的NetMeeting可以实现简单的网上会议功能,点击“开始” →“程序”→“附件”→“通讯”→“NetMeeting”,运行NetMeeting。 第一次运行NetMeeting时,必须按照向导程序的指示对NetMeeting进行配置。

7.3 Internet基础知识 7.3.1 Internet的历史 7.3.2 TCP/IP协议 7.3.3 IP地址和域名系统

Internet中文名为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计算机广域网络,它由遍布全球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网络的网络”。 home

Internet的功能与资源 环球网(WWW) 电子邮件(E-mail) 文件传输协议(FTP) 远程登录 电子商务 新闻讨论组与网上聊天 BBS 在线游戏 网上IP电话 虚拟时空; 网上教育 home

INTERNET 提供服务 电子邮件(Email) 文件传输(FTP) 远程登录(Telnet) 万维网(WWW) … … … … 信息检索 娱乐 远程登录(Telnet) 电子邮件需要一个软件工具来组织、处理地址、发送、接收及阅读邮件 新闻组需要一个叫做新闻阅读器(newsreader)的程序,它的作用是定 位新闻组,在其中寻找选择的新闻,并显示这些新闻。新闻阅读器还可 以用来写作和发布新闻到新闻组; 万维网需要浏览器发现资源; 从Internet上拷贝计算机文件到用户计算机,需要一个叫做FTP的程序。 线上交谈需要一个Talk程序。 万维网(WWW) 信息检索 … … … … home

7.3.1 Internet的历史 1. Internet的起源 1960年代,首次提出用于数据传输分组交换理论 1969,美国ARPA和英国NPL首次建成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 1970年代,各种网络技术和试验网络不断产生 1982,TCP/IP协议体系结构逐步成熟 1986,美国NSF建立世界上第一个Internet主干网:NSFNET 1990,Internet开始接入商业用户 1992,发明Web技术,使Internet使用空前增长 1990年代,Internet开始大规模商业化 home

2.中国Internet发展史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到2006年12月底,我国Internet用户为13700万,其中专线上网用户数2710万,拨号上网用户数3900万,宽带上网用户数9070万,手机上网网民数1700万人(通过多种方式上网的用户被重复计入各种上网方式中,故各种方式上网用户数之和大于上网用户总数)。上网计算机总数为5940万。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590万,拨号上网计算机数1820万,宽带上网计算机数3530万。 home

7.3.2 TCP/IP协议 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Internet/Intranet 我用的TCP/IP 是的,我也是,我们可以通信了 home

7.3.3 IP地址和域名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确定某个人的身份呢?一是“硬件”,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世界唯一的生理特征(如眼底视网膜、指纹、DNA等)。二是“软件”,即给每个人都规定一种身份、由一个特殊部门颁发世界唯一的证件(如身份证)。 网络中识别某一台计算机也是这样:一是网卡生产厂家在制作时已经在每一块网卡上都烧录了世界唯一的ID号(MAC地址)。二是通过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一个世界唯一的IP地址,从而人为地将一般计算机的身份变得特殊化。 home

1.IP地址 IP网络中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惟一的IP地址; IP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与MAC地址比较一下) 32位,4个字节,常用点分的十进制标记法: 如 11010010.00101000.01000000.00100001记为 210.40.64.33 IP地址划分为五类:A-E类,常用的为A、B、C类 A类地址:允许27个网络,每个网络224-2个主机; B类地址:允许214个网络,每个网络216-2个主机; C类地址:允许221个网络,每个网络28-2个主机; home

1 1 1 网络部分+机器部分 1.IP地址 网络号 机器号 A类 1 8 16 24 32 网络号 机器号 B类 网络号 机器号 C类 网络号 机器号 B类 1 网络号 机器号 C类 1 1 A类 1.0.0.1~126.255.25.254 A类 B类 C类 1677214 65534 254 B类 128.0.0.1~191.255.254 C类 192.0.0.1~223.255.255.254 D类 224.0.0.1~239.255.255.254 E类 240.0.0.1~255.255.255.254 网络部分+机器部分 home

DNS采用层次结构,入网的每台主机 都可以有一个类似下面的域名: 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顶层域名 mail.gznu.edu.cn 从左到右,域的范围变大 具有实际含义,比IP地址好记 home

域名层次结构 …… …… …… …… edu net com cn net edu gov tsinghua pku fudan lib \ edu net com cn …… net edu gov …… tsinghua pku fudan …… lib cic tup …… home

INTERNET域名 … ORG 其他组织 EDU 教育 COM 商业或公司 GOV 政府机构 NET 网络机构 地区标识 CN、EN、HK、JP … … home

7.4 接入Internet 7.4.1 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 7.4.2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7.4.1 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 Internet服务商又称Internet 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例如,美国最大的ISP是美国在线。中国最大的ISP是有国际出口的中国四大骨干网。 要接入Internet,必须要向提供接入服务的ISP提出申请,也就是说要找一个信息高速公路的入口。一旦与ISP连通,要浏览什么网站、使用什么服务都由用户自己决定。 home

7.4.2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接入方式可选择。 电话拨号连接 一线通 ADSL Cable-Modem 小区宽带 专线连接 上网接入方式 连接速度 接入服务价格 调制解调器 最高56K(最慢) 中 ISDN 64K~128K(较慢) ADSL 数百K~数M(快) 低 Cable Modem 小区宽带 数M~上百M(快) 专线 数百K~上百M(快) 高 home

7.4.3 Internet接入操作 拨号入网 电话进线 RS232 Line 串 口 Phone Windows 3.X(Trumpt Tcpman)、Windows 95/98、 Windows NT、UNIX、OS/2 home

ADSL入网 ADSL线路连接示意图 home

拨号连接设置与使用 (1)创建连接 单击“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在打开的“网络连接”窗口左侧中的“网络任务”列表下选择“创建一个新的连接”命令。弹出“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 home

拨号连接设置与使用 按照“新建连接向导”的提示说明,选择相应选项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设置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 home

拨号连接设置与使用 双击桌面的“贵州电信”的图标。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连接”即开始拨号连接网络,如果在“新建连接向导”中没有输入帐号和密码,则须输入ISP提供的账号和密码(必须注意账号的格式和大小写) home

7.5 使用Internet 7.5.1 WWW及其相关概念 7.5.2 浏览网页 7.5.3 电子邮件的使用 7.5.4 其它网络应用

7.5.1 WWW及其相关概念 WWW(World Wide Web)的含义是“环球网”、“布满世界的蜘蛛网”,俗称万维网、3W或Web。WWW是一个基于超文本(Hypertext)方式的信息检索服务工具。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Internet资源类型://服务器地址: 端口/路径 例如:http://www.edu.cn/HomePage/jiao_yu _zi_yuan/index.shtml 注意:WWW上的服务器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 主页(Homepage) home

7.5.2 浏览网页 在用户平时的上网过程中,大多时候都是在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访问网站、收发电子邮件。而最流行的工具便是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浏览器,另外,也有一部分用户使用的是网景公司的Netscape浏览器。这两种浏览器在使用界面和支持功能上各有特点,但从初学者基本的使用角度上讲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要熟悉其中的一种就可以基本掌握另一种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应用。下面以IE的配置与使用为例介绍浏览器的使用。 home

1.IE浏览器简介 标题栏:用来显示当前正在浏览的网页名称或当前浏览网页的地址。 菜单栏:显示可以使用的所有菜单命令 工具栏:存放浏览Web页时常用的工具按钮,用来快捷地执行命令。 地址栏:输入和显示Web页面的URL地址。 浏览区:用户查看网页的地方。 状态栏:显示当前用户正在浏览的网页下载状态、下载进度和区域属性。 home

2. IE的使用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www.sina.com.cn,然后按回车键,新浪网首页将在浏览区显示 将鼠标指针指向图像或带下划线的文字处时,鼠标指针变成手形,表明此处是一个超级链接。单击鼠标,浏览器将显示出该超级链接指向的网页。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1) 浏览上一页 在刚开始打开浏览器的时候,工具栏上的“后退”和“前进”按钮都呈灰色的不可用状态。 (1) 浏览上一页 在刚开始打开浏览器的时候,工具栏上的“后退”和“前进”按钮都呈灰色的不可用状态。 当单击某个超级链接打开一个新的网页时,“后退”按钮就会变成深色可用状态, 随着浏览时间的增加,用户浏览的网页也逐渐增多,有时发现超链接错了,或者是需要查看刚才浏览过的网页,这时单击“后退”按钮,就可以返回刚才访问过的网页继续浏览。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2) 浏览下一页 单击“后退”按钮后,可以发现“前进”按钮也由灰变深,继续单击“后退”按钮,就依次回到在此之前浏览过的网页,直到“后退”按钮又变灰了,表明已经无法再后退了。此时如果单击“前进” 按钮,就又会沿着原来浏览的顺序依次显示下一网页。 (3) 刷新网页 可通过单击“刷新” 按钮来实现网页的更新。 (4)停止下载 可以通过单击“停止” 按钮来停止对当前网页的载入。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5) 使用收藏夹 用户可以将喜爱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保存。以后就可以通过收藏夹快速访问用户喜欢的Web页或站点。 (5) 使用收藏夹 用户可以将喜爱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保存。以后就可以通过收藏夹快速访问用户喜欢的Web页或站点。 将某个Web 页添加到收藏夹的方法如下: 转到要添加到收藏夹列表的Web页; 打开“收藏”菜单,单击“添加到收藏夹”选项; 在出现的“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的名称文本框中键入该页的新名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② 将收藏的Web页组织到文件夹中 打开“收藏”菜单,单击“整理收藏夹”选项; 在弹出的“整理收藏夹”对话框,单击“创建文件夹”按钮。然后键入文件夹的名称,最后按回车键; 将列表中的快捷方式拖放到合适的文件夹中,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③ 将某个网站从收藏夹中删除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6)使用历史记录快速浏览访问网页 单击工具栏上的“历史”按钮,即可打开历史记录列表。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7)保存网页 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另存为”选项。选择保存网页的路径并输入网页名称后,选择保存网页的类型,单击“保存”按钮,完成当前网页的保存。 网页的保存类型通常有4种,它们分别为:    Web页(全部),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 Web档案(单一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mht。 Web页(仅HTML文档),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 文本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txt。 Web页(全部),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按这种方式保存后会在保存的目录下生成一个html文件和一个文件夹,其中包含网页的全部信息。 Web档案(单一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mht。按这种方式保存后只会存在单一文件,该文件包含网页的全部信息。它比前一种保存方式更易管理。 Web页(仅HTML文档),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按这种方式保存的效果同第一种方式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它不包含网页中的图片信息,只有文字信息。 文本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txt。按这种方式保存后会生成一个单一的文本文件,不仅不包含网页中的图片信息,同时网页中文字的特殊效果也不存在。 如果想保存网页而不将其打开,可用右键单击要保存的链接,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目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可用右键单击要保存的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图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本信息,可拖动鼠标选中要复制的文本信息,在选中的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复制”命令,文本就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将剪贴板的内容粘贴到字处理软件中保存起来。 如果想保存网页而不将其打开,可右键单击链接, 选择“目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可右键单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本信息,可拖动鼠标选中要复制的文本信息,在选中的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复制”命令,文本就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将剪贴板的内容粘贴到字处理软件中保存起来。 home

浏览器的常用技巧 (8)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源 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 中文Google www.google.com 百度 www.baidu.com 中文雅虎 www.yahoo.com.cn 新浪 www.sina.com.cn 网易 www.163.com 3721网络实名 www.3721.com Web页(全部),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按这种方式保存后会在保存的目录下生成一个html文件和一个文件夹,其中包含网页的全部信息。 Web档案(单一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mht。按这种方式保存后只会存在单一文件,该文件包含网页的全部信息。它比前一种保存方式更易管理。 Web页(仅HTML文档),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按这种方式保存的效果同第一种方式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它不包含网页中的图片信息,只有文字信息。 文本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txt。按这种方式保存后会生成一个单一的文本文件,不仅不包含网页中的图片信息,同时网页中文字的特殊效果也不存在。 如果想保存网页而不将其打开,可用右键单击要保存的链接,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目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可用右键单击要保存的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图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本信息,可拖动鼠标选中要复制的文本信息,在选中的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复制”命令,文本就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将剪贴板的内容粘贴到字处理软件中保存起来。 在搜索引擎的文本框中输入关键字,多个关键字之间可以使用空格符分开。例如:输入一个字段“北京 奥运会”,并单击“搜索”按钮,搜索引擎即开始进行搜索,系统将查找符合查询条件的内容目录,并显示出来供用户参考。 home

配置IE浏览器 在IE浏览器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 设置IE访问的默认主页 单击这里配置“临时文件夹”

配置IE浏览器 在IE浏览器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 配置“临时文件夹”

配置IE浏览器 在IE浏览器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 安全性设置 home

配置IE浏览器 在IE浏览器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 单击这里配置“自动完成”功能 home

配置IE浏览器 在IE浏览器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 配置“自动完成” home

配置IE浏览器 在IE浏览器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 配置高级选项 home

7.5.3 电子邮件的使用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用户或用户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使网络用户能够发送或接收文字、图象和语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目前电子邮件已成为Internet用户之间快速、简便、可靠且成本低廉的现代通信手段,也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服务之一。 电子信箱是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机构为用户建立的,实际上是该机构在与Internet联网的计算机上为用户分配的一个专门用于存放往来邮件的磁盘存储区域,这个区域是由电子邮件系统管理的。 Web页(全部),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按这种方式保存后会在保存的目录下生成一个html文件和一个文件夹,其中包含网页的全部信息。 Web档案(单一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mht。按这种方式保存后只会存在单一文件,该文件包含网页的全部信息。它比前一种保存方式更易管理。 Web页(仅HTML文档),保存文件类型为*.htm和*.html。按这种方式保存的效果同第一种方式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它不包含网页中的图片信息,只有文字信息。 文本文件,保存文件类型为*.txt。按这种方式保存后会生成一个单一的文本文件,不仅不包含网页中的图片信息,同时网页中文字的特殊效果也不存在。 如果想保存网页而不将其打开,可用右键单击要保存的链接,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目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可用右键单击要保存的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图片另存为”命令。 如果想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本信息,可拖动鼠标选中要复制的文本信息,在选中的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复制”命令,文本就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将剪贴板的内容粘贴到字处理软件中保存起来。 home

@符号后是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电子信箱主机域名 @可以读成“at”,也就是“在……之上”的意思。 E-mail地址具有统一的标准格式: 用户名@主机域名 用户名就是用户在主机上使用的用户码。 @符号后是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电子信箱主机域名 @可以读成“at”,也就是“在……之上”的意思。 整个E-mail地址可理解为网络中某台主机上的某个用户的地址。 home

用户通过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通过POP3 (邮件接收协议)服务器接受邮件 现在Internet上有很多网站都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如亿邮网(www.eyou.com)、新浪网(www.sina.com.cn)。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找提供免费邮箱申请的网站,申请时按照网站上的提示操作即可。 用户通过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通过POP3 (邮件接收协议)服务器接受邮件 home

电子邮件客户程序Outlook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用于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的工具,Outlook Express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邮件软件之一。 home

Outlook的使用 撰写电子邮件 发送邮件 接收邮件 阅读邮件 处理邮件(删除、恢复、复制、移动、分拣、过滤 ) 设置多用户 使用多个邮件账号 home

7.5.4 其它网络应用 1、下载 在网页上有超级链接,当单击了普通链接之后,浏览器立即在浏览器中打开连接文件,当单击“下载”链接后,浏览器会询问如何处理这个链接。 选择“将文件保存到磁盘” 。单击“确定”按钮,选择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就开始下载了 home

利用工具下载 现在的浏览器一般都不支持“断点续传”,但是有一些专门用来下载的工具可以实现,如:网络蚂蚁(NetAnts)、网际快车(FlashGet)等。这些工具不单具有断点续传的功能,它们还使用“多线程”的方法用来提高下载速度。 FlashGet “断点续传”:就是在下载过程中突然遇到网络断线,这时会形成了一个断点;等到网络恢复正常时,不必从头再下载一次,而是从这个断点处继续下载。 home

2. FTP 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是Int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通过该协议,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议的客户程序,可以从一个Internet主机向另一个Internet主机拷贝文件。主要用于共享软件、文档等。 在FTP的使用当中,有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载”(Upload)。“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载”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 IE浏览器也支持FTP,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FTP站点的地址,如:ftp://ftp.gznu.edu.cn。注意的是,这个URL地址是以“ftp://”起头的,表示是采用文件传送协议。 home

3.其它 Telnet是Internet的远程登录的意思。利用本地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登录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 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也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用户可以在BBS上留言、发表文章、阅读文章等。可浏览清华大学的BBS站点——“水木清华”(bbs.tsinghua.edu.cn)感受一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也应运而生。如:即时通讯软件,如ICQ、OICQ、MSN;网络会议软件,如NetMeeting;网络电话,如Net2Phone;网上银行、网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电视、网络游戏等等。 home

7.6 网络安全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 为了上网时能够保护好用户自己的电脑免受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将安全工作做到位。 1、密码安全 密码设置千万不要涉及自己的名字、生日、电话,最好使用无意义的英文大小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符号混合而成。 2、及时安装最新的系统漏洞补丁 3、安装反病毒软件及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