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 国家政治 Laos 授课教师:杨洋
国家标志 老挝国旗 老挝国徽
政区划分
国家概况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其国土分别与泰国、越南、柬埔寨、中国、缅甸接壤。它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分,13-18世纪是南掌,之后受暹罗和越南入侵,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也是亚洲第二贫穷国家与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饮食上接近泰国。该国工业基础薄弱,以锯木、碾米为主的轻工业和以锡为主的采矿业是最重要部门。金三角中的老挝部分的琅南塔曾经是全世界出产鸦片最多的地方。老挝于1997年(丁丑年)7月加入东盟。
民族 现老挝有六个以上的民族族群,分属几个不同的语族。占据 政治和文化主导地位的是老挝人,属于泰语语族,名称为“lao loum”(译注:汉语叫老龙族),即低地老挝人的意思。老挝人占据沿老泰边界流向的湄公河河谷低地,这部分老挝人在本国人口的比例略低于一半,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甘蔗和热带水果为换取现金的经济作物。在高地地区者居住着LAO THEUNG(译注:汉语叫老听族),即坡地老挝人,说孟高棉语,占据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居住在海拔3000英尺以上地区的是Lao Soung族群 (译注:汉语教老松族),即山顶老挝人),属于藏缅语族,以苗族和Iu Mien(译注:中国称为瑶族)人为主。
老挝简史 法国入侵及其殖民统治时期(1893-1940) 日本侵占老挝和法国重返老挝(1940-1954) 美国对老挝的干涉及老挝内战 (1954-1975)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时期(1975至今)
政治简介 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1991年老挝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等六项基本原则,对外实行开放政策。2001年老挝党“七大”制定了至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至2020年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奋斗目标。2006年老挝党“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和革新路线,继续贯彻落实“七大”制定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06年,老挝继续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宪政体制 国体 人民民主共和制(1975年12月至今)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宪法 1976年1月4日,老挝最高人民议会决定起草新宪法,在几经修改和讨论 之后,1991年8月14日,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第六次会议通过了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宪法。 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立法机关——国会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政党与团体 老挝人民革命党(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老挝唯一政党和执政党。1955年 3月22日建立,原称老挝人民党,其前身是 印度支那共产党的一部分,1972年召开“二大”时改为现名。现有党员14.8 万人。 印度支那共产党(1930年10月成立) 1934年9月 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地方委员会 1955年3月22日 老挝人民党 1972年2月 老挝人民革命党
党的性质:老挝人民革命党是政治参谋部,是有组织的领导队伍,是老挝工人阶级、各民族劳动人民和全体老挝人民利益的代表。 党的宗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新事业,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和平、独立、民主、统一和繁荣的老挝,为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创造条件。 党的建设原则:以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作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吸收人类智慧的精髓,结合本国的实际条件和实践,运用科学理论和借鉴外国经验,将朴实的爱国主义与纯洁的国际主义相结合。 党的建设指导方针:在政治、思想和组织3个方面进行党的建设,将党的建设与提高政府效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相结合。 思想政治原则:六项基本原则
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省及直辖市、县和基层4级 党的中央机关报: 《人民报》 中央机关刊物:《新曙光》杂志 党的领导核心 :中央委员会政治局 党的历任主席、总书记 : 凯山•丰威汉:1955年3月--1991年3月任总书记、1991年3月-1992年11月任主席 坎代•西潘敦:1992年11月-2006年3月任主席 朱马里.赛雅逊:2006年3月任总书记
政要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历任总理 凯山•丰威汉1975年12月8日—1991年8月15日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历任总理 凯山•丰威汉1975年12月8日—1991年8月15日 坎代•西潘敦1991年2月24日—1998年2月24日 西沙瓦•乔本潘1998年2月24日—2001年3月27日 本扬•沃拉吉2001年3月27日—2006年6月8日 布阿索内•布帕万2006年6月8日—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历任总书记、主席 苏发努冯亲王1975年12月3日—1991年8月15日 凯山·丰威汉 苏发努冯亲王 富米·冯维希 诺哈·冯沙万 坎代·西潘敦 朱马里.赛雅颂 苏发努冯亲王1975年12月3日—1991年8月15日 富米•冯维希 (代理) 1986年10月31日—1991年8月15日 凯山•丰威汉1991年8月15日—1992年11月21日 诺哈•冯沙万1992年11月25日—1998年2月24日 坎代•西潘敦1998年2月24日—2006年6月8日 朱马利•赛雅贡2006年6月8日—
社会团体 老挝建国阵线 是老挝的统一战线组织。成立于1956年1月6日,当时名为“老挝爱国战线”,1979年改为现名。现任主席:西沙瓦·乔本潘 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 是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青年组织,也是老挝唯一的全国性青年组织。其前身是民主革命时期建立的青年联合会。成立于1955年4月4日。中央机关刊物为《老挝青年报》 老挝妇女联合会 老挝佛教协会
社会制度 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支柱产业 农牧林业 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支柱产业 农牧林业 所有制结构 国家经济、集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并存 农村经济制度 农业合作化 家庭承包制 土地私有化 1976年颁布的《农业条例》及1978年的《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暂行规定》和《在全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决议》规定了在农村开展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980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顿农业合作运动中若干问题的紧急指示》废除了《农业条例》,对农业合作社进行整顿和合并,并在农业社中推行家庭承包制 1986年开始,老挝党和政府逐步推行了从家庭承包制转为土地私有化的政策,实行“分田到户家庭经营”。 1990年政府向农户颁发了土地证,规定农民对土地拥有经营权、转让权、继承权和出售权
工商业管理体制 工商业国有 国有企业私有化 1984年8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届六中全会,提出废止“工商业国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政府统包制”等政策,通过了工业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 80年代后期开始,老挝政府逐步采取了企业租赁制、股份制和私有化。 1991年开始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发展家庭经济 发展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家庭经济 发展农民的家庭经济
国家的革新开放 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转折——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继续深化改革——五大 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六大 明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七大
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在外交上明显倾向社会主义国家,对中、苏、越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是亲越靠苏。 1977年6月18日以后,老挝全面倒向越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老挝从过去一度向苏联、越南一边倒的做法转向全方位外交。 1991年3月的五大进一步确立了多变、务实和多交友、少树敌的对外方针。 1993年2月召开的五届六中全会上确定了在相互尊重独立和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首先是各邻国建立良好关系的方针。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老挝继续开展以争取国际合作和经济援助为主要目的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2001年七大制定了多交友少树敌的外交工作方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多方位与多种形式的对外交往。
同中国关系 20世纪50~80年代中期 苏发努冯与毛主席 1961年4月,老挝王国首相梭发那·富马亲王同老挝爱国阵线的主席苏哈努冯,应邀访华,受到了中国政府的热烈欢迎。 1965年10月12日,周恩来出席来访的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右一)在钓鱼台举行的庆祝老挝革命20周年宴会
80年代中期以后老中关系的恢复和全面发展 2008年3月30日,正在老挝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身着老挝传统服装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欢迎宴会,与老挝总理波松举杯。 温家宝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总书记朱马利•赛雅贡
南果河水电站 老挝万象市中心的凯旋门 老挝国内的13号公路 老挝国家文化宫
1961年美军进入老挝 内战期间的老挝人民解放军 美国在老挝扶持的苗族游击队
老挝与佛教文化 老挝人的国家认知感是建立在同源民族族群基础上的,低地老挝人族群,形成于法昂王建立的澜沧王朝时期(始于1353年,意为万象之国),其都城就在琅勃拉邦。老挝的君主体制的基础是小乘佛教,为僧侣和佛教的伦理道德戒律所支持,它们同时为君主政治提供了世俗和宗教精神的支撑。直到近代,老挝的教育的唯一来源就只有寺院僧侣,他们向老挝青年传授佛教的道德伦理戒律,尤其强调通过在俗世行善来达到精神升华(译注:成佛)的观念。
老挝的标志性建筑——塔銮 随处可见的僧侣 万象凯旋门上的铁艺窗,同样以佛教为主题 老挝佛学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