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一講:近世の寬永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日本文化史 第二講:日本の起源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Advertisements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二十三講:大正期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日本文化史 第五講:平安時代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戰爭之外的軍事史 第五單元:徵兵制的由盛而衰─秦漢時代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第二十五講: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展望 2020 暨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Horizon 2020 and Nat’l Contact Points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 EU National Contact Point, Taiwan 1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二 ) 第四單元 林芳邦 博士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計畫主持人.
日本文化史 第三講:飛鳥‧奈良時代 (一)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單元19 韓信傳(一) 漢書選讀 授課教授:宋淑萍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9. 通路概念與策略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九講:室町時代の文化(二)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Passé Composé(ⅠⅠ) : être ou avoir ? 第二十一單元 複合過去式(ⅠⅠ)
第十一講:園藝療法效益評估 Landscape and health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六單元 Comprendre et Donnez Des Coordonnées.
古代基督教歷史與文化(12) 基督教在東方(亞洲)的發展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La France en Europe (Introduction)
日本文化史 第四講:飛鳥・奈良時代 (二)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日本文化史 第七講:鎌倉時代の文化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第二十二單元:UNIT 10—(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六講:近世の学問と学習の文化 (二)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二十五講:高度成長期
Rawls on Justice as Fairness
5. 產品開發與創新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講:安土桃山時代の文化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日本文化史 第八講:室町時代の文化 (一)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日本文化史 第十二講:近世の元禄文化 (一)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十一講:近世の寬永文化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 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編著《日本文化》(全華圖書、2010)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1

②1853年黑船事件 (日本開國、簽訂日美和親條約) 第七章 近世の寬永文化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近世 近代 安土桃山~明治初期 ①明治維新以後 ②1853年黑船事件 (日本開國、簽訂日美和親條約)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三都 江戶 大坂 京都 政治中心所在,當時日本最大的商業都市。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三都 江戶 大坂 京都 政治中心所在,當時日本最大的商業都市。 被稱為「天下的廚房」。商業發達。西日本的經濟中心。 擁有漫長歷史文化的古都。天皇所居之地。手工業發達。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身分制度 江戶幕府時代嚴格區分「士農工商」,亦即將階級劃分為武士、農民、工人(職人)及商人(町人)。身分階級為世襲制,當時人口約3000萬人,其中約6-10%為武士、80%為農民、6-7%為商人。支配此身分階級制度的中心思想為儒學,尤以特別強調君臣父子關係、維繫上下秩序的朱子學最為重要。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幕藩體制(→1871年廢藩置縣)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幕藩體制(→1871年廢藩置縣) 江戶時代,以將軍為首的封建政治體制。其統治原則之一為兵農分離制,將軍可恣意調配、移動並組織武士團體。配合士農工商和賤民的身分階級制度,與農村脫離的商人和手工業者逐漸移往都市,也形成了新興的都市市民。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御三家 御三家的地位在其餘大名(藩主)之上,若將軍無子嗣,則從尾張和紀伊兩家選出繼任者。水戶家則是代代皆為副將軍。 尾張 紀伊 水戶 尾州家 紀州家 水戶家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朱子学的代表人物 姜沆(1567-1618)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朱子学的代表人物 姜沆(1567-1618) 朝鮮的儒學者,於慶長之役時被日本軍所俘虜。與藤原惺窩交流,傳授朱子學思想,回國後記錄日本情勢於《看羊錄》一書。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朱子学的代表人物 藤原惺窩(1561-1619)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朱子学的代表人物 藤原惺窩(1561-1619) 江戶初期的儒學者。相國寺的僧侶,與姜沆交流後還俗,之後致力研究朱子學。被視為近世儒學的開山祖師。門人輩出,如林羅山等著名儒學者。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朱子学的代表人物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朱子学的代表人物 林羅山(1583-1657) 江戶初期幕府的儒官。經過與藤原惺窩在學術上論爭後,成為其弟子。侍奉德川家康傳授儒學,於上野設立學問所,奠定江戶時期朱子學的基礎。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參勤交代 江戶幕府時期,所有大名以一年為基準輪流住在江戶和領地的制度。此一措施強迫大名在江戶與領地之間生活,藉此削弱藩的財政。但此舉也促進日本各地的交通發展,活絡了地方的經濟。

第七章 近世の寬永文化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 寬永期文化 (一)文学と文芸 (二)建築 (三)美術と工芸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 ◆俳諧: 貞門俳諧-松永貞徳 (1671-1654)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 ◆日光東照宮 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家光所建造,目的為祀奉「東照大權現」(徳川家康),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 ◆日光東照宮 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家光所建造,目的為祀奉「東照大權現」(徳川家康),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日光東照宮陽明門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 権現造:北野天満宮 数寄屋造:桂離宮

第三節 近世の生活文化 ※近世文化分期 初期 寬永文化 中期 元祿文化 後期 化政文化

第三節 近世の生活文化 ※職人文化的誕生 有田焼 本阿弥光悦「舟橋蒔絵硯箱」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 2 2-18 17 本作品轉載自 Microsoft Office 2010 多媒體藝廊, 第一節 近世の歴史的背景 《日本文化》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 2010,第一章,頁 78-80,全華圖書。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17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3 6 8 9 18 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WIKIMEDIA COMMONS / 作者:渡辺崋山(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 上傳者:Kaznov17 / 原典:図録渡辺崋山展 豊橋市制施行80周年記念特別展(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_portrait_of_Fujiwara_Seika_%E8%97%A4%E5%8E%9F%E6%83%BA%E7%AA%A9%E5%83%8F.jpg?uselang=ja) , 瀏覽日期:2013/12/27,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 WIKIMEDIA COMMONS / 作者:不詳(日本肖像畫圖錄 (京都大學文學部博物館圖錄)) / 上傳者:Kaznov17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azan_Hayashi.jpg?uselang=ja), 18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1 12 13 14 19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美術と工芸 第二節 近世初期の文化…美術と工芸 《日本文化》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 2010,第一章,頁 78-80,全華圖書。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WIKIMEDIA COMMONS / 作者:Published by 博美社(Hakubi-sha) / 上傳者:宇治主水 / 原典:國文学名家肖像集(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tsunaga_Teitoku.jpg?uselang=ja) , 瀏覽日期:2013/12/27,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WIKIMEDIA COMMONS / User:Fg2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NikkoYomeimon5005.jpg),瀏覽日期:2014/02/12。 14 WIKIMEDIA COMMONS / User:Stanislau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itano-tenmangu_haiden.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27。 19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4 WIKIMEDIA COMMONS / Raphael Azevedo Franc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hoin.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3/12/27。 WIKIMEDIA COMMONS / Raphael Azevedo Franc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hokin-tei.jpg?uselang=ja), 16 WIKIMEDIA COMMONS / sailko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eriodo_edo,_scatola_per_scrittura,_di_hon%27ami_koetsu,_XVII_sec.JPG?uselang=zh-tw),瀏覽日期:2014/1/22。 WIKIMEDIA COMMONS / Georges Legar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mariA.JPG?uselang=ja), 瀏覽日期:2014/1/2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