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二節 日治中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Advertisements

校際 IT 精英挑戰賽 2016 Inter-School IT Elite Challenge 2016 決賽日 2016 年 4 月 23 日.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新文藝.
現代社會生活的塑造 (一)破除陋習 1.廢除「三惡」:吸食鴉片、辮髮、纏足 -採漸禁手段 (1)鴉片:1897年總督府收歸專賣
3-2 日治中期 社會文化的變遷.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課前提問: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課前提問: 1.臺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採取一連串措 施以有效控制、鞏固臺灣。日本在台總督府, 對台人是平等待之?抑或以次等國民待之?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台灣百年人物誌 林獻堂 資管三B 林浩善 資管三B 張承軒.
木工藝-陳啟村 產設一甲 4A31C009 李侑珊.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新文藝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產業交流:幸福職場機制分享(依姓氏筆劃順序)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單元四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第1課 悲壯抗日史 第2課 殖民的社會 第3課 經濟與產業發展.
台灣史圖 康軒文教 68.
第五單元 東瀛來的統治者 第二課 日治時代的經濟發展.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50503江昱辰 50509丁立安 50519陳加芬 50521李旻瑾 50525張書瑄 50526謝淳涵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義守大學 周資眾 運動科學選材 義守大學 周資眾
P119.
第七課 前進 永遠向前奔跑的姿勢 作者:賴和.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GAAP設定與發佈團體 我國: (補充)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政府有權)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中州科技大學 班級 : 運促一乙 學號 : D 姓名 : 簡嘉興.
達利.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林韋汝 福岡教育大學 2014年10月~2015年2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You are the next !.
Greater China Office - EM Seminar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2020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 --主講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楊能舒校長.
P106.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共廿七條) 條數 花費時間(月) 年份 1~10 權利法案 對州政府的訴訟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外貿協會 桃園辦事處 5月份課程預告 經營管理•市場拓銷•精選專業課程 為您的企業國際化,補充員工團隊最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日期 時間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Lesson—06 ◎維基百科,網址: 中華民國的艱難締造 Lesson—06 ◎維基百科,網址: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二節 日治中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

學習重點 統治政策的轉變 臺灣的公共建設與產業發展 臺灣的政治及社會運動 霧社事件 臺灣的新文學運動

日治中期的統治政策 (一)文官總督統治(1919~1936) 1.背景: A.國際因素: a.第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思潮風行 -美國總統威爾遜倡導 b.1919年朝鮮爆發反日的「三一運動」 c.1919年中國發生反帝國的「五四運動」 B.國內因素:自由民主思想盛行 a.正值「大正民主時期」(1918~1932) b.日本殖民統治政策成為重要討論議題

日本「殖民統治政策」成熱門議題 分兩派 A.施行「同化主義」:主張改善殖民地 的政治待遇 B.施行「自治主義」:主張任由殖民地 自治或獨立 結果:日本政府採行「同化主義」

2. 第一位文官總督:田健治郎 A. 標榜:a. 取消臺 日差別待遇 b. 提高臺人政治地位 B. 著手:改革臺灣教育、法律及地方制度 C 2.第一位文官總督:田健治郎 A.標榜:a.取消臺 日差別待遇 b.提高臺人政治地位 B.著手:改革臺灣教育、法律及地方制度 C.試行:「內地延長主義」 a.期望能接近日本體制 b.將日本本土各項政策,擴及施行於 殖民地臺灣

(二)內地延長主義的試行 1. 教育方面 2. 法律方面 3. 地方制度變革

教育方面 -仍有差別待遇 1919-頒「臺灣教育令」 A.確立普通、實業、專門及師範教育制度 B.陸續增設中等以上學校 教育方面 -仍有差別待遇 1919-頒「臺灣教育令」 A.確立普通、實業、專門及師範教育制度 B.陸續增設中等以上學校 1922-頒新「臺灣教育令」 A.達日 臺學制一體化 B.開放中等以上學校臺 日學生共學 1928- A.設立臺北帝國大學 B.臺北商業專門學校增設第二外語課程

臺北帝國大學 臺灣第一所大學:今臺灣大學前身 地位:當時日本勢力圈內研究華南、南洋 風土民情中心 醫學專門部: 是日本的亞洲熱帶醫學研究重鎮

1919年「臺灣教育令」 制定之學制概圖 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 制定之學制概圖

法律方面 1921-日本議會通過《法三號》 A.部分修正《六三法》 B.限制臺灣總督頒布的律令,必須 是補充日本本土法令之不足 1923-開始適用日本內地的民法、 刑法、 商法

文治精神下的地方制度變革 地方首長仍為官派 已開始推行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A.1920年改為州廳、郡市、街庄三級 制-各級都有官設協議會(除郡外, 官方遴選協議員) B.1921年設置臺灣總督府評議會- a.以備總督諮詢 b.九名臺灣人獲選為評議員

1920 年臺灣行政區域圖

公共建設與產業發展 (一)公共建設 1.港口 2.水利 3.發電 (二)產業發展 1.日治初:糖業 2.日治中:蓬萊米

公共建設─ 港口 基隆港:A.日治初擴建,日治中期完工 B.為重要輸入港 高雄港:主要輸出港-接近米、糖產地 兩者於1924年升格為市→取代清代 淡水、 安平地位

公共建設─ 水利灌溉 桃園大圳 A.1924年通水 B.灌溉面積達二萬餘甲 嘉南大圳 A. 1930年完工 B.當時東亞最大水利工程 C.利用烏山頭水庫及濁水溪 D.灌溉嘉南平原十五萬甲地

嘉南大圳 嘉南大圳利用烏山頭水庫及濁水溪,灌溉整個嘉南平原

公共建設─發電 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A.1919年開始興建, 1934年完工 B.總 發電量號稱當時東亞第一 C.聯結西部電力網路→有助當時新興產業 的發展

產業發展 1.日治初:糖 業 -受益者為日本資本家 1.日治初:糖 業 -受益者為日本資本家 2.日治中:蓬萊米 A.成外銷日本市場重要商品 B.1930年代-限制臺米銷日 a.日本受全球性經濟大恐慌波及 b.為維護日本本土農民的利益 C.總督府實行米榖統制政策 a.1938年臺灣地主赴東京請願-日未採納 b.在臺灣實施「配給米」制度

非武裝抗爭的展開 背景 1. 受新思想、新形勢的啟發與衝擊 2. 接受高等教育或留日者的推動 背景 1. 受新思想、新形勢的啟發與衝擊 2. 接受高等教育或留日者的推動 非武裝抗日活動 1.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 2. 發行刊物

(一)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發起「新民會」 A.留日學生-東京 B.推舉林獻堂、蔡惠如為正副會長 C.訴求:a.初-廢《六三法》 b.後-設置「臺灣議會」

2.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1934) A. 爭取自治: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 B. 行動:a. 徵求連署 b 2.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1934) A.爭取自治: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 B.行動:a.徵求連署 b.推代表赴日請願-與臺灣留 日學生在東京遊行,到日本 議會遞交請願書 C.結束:1934年在總督壓力下停止 D.意義:已喚起臺人之政治、社會及 文化意識

3. 「治警事件」 A. 時間:1923年第三次請願時 B. 起因: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組「臺灣 議會期成同盟會」 -做長期抗爭 C 3.「治警事件」 A.時間:1923年第三次請願時 B.起因: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組「臺灣 議會期成同盟會」 -做長期抗爭 C.總督禁止: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 D.進行全臺大逮捕:18人被起訴 E.影響:a.引起政界與法界諸多辯論 b.激起臺灣民眾關心政治熱潮

(二) 發行刊物 1.《臺灣青年》(1920)→《臺灣》 (1922) A. 月刊性質 B. 1924年5月停刊 2.《臺灣民報》 (1923) A.特色:使用白話文 B.演變:半月刊→旬刊→週刊→日刊 C.地位:臺灣人創辦的第一份報紙

臺灣文化協會及其活動 (一)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與分裂 1.成立:1921-臺北 A.組成者:林獻堂、蔣渭水 B.會員出身:多為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 C.宗旨:a.謀求臺灣文化向上 b.致力臺灣人的文藝復興 D.機關報:《臺灣民報》 E.舉辦一系列活動

「臺灣文化協會」舉辦之活動 巡迴各地演出文化劇、放映電影、 音樂會 在各地設置讀報社,喚醒民眾注意殖 民地解放運動消息 巡迴各地演出文化劇、放映電影、 音樂會 在各地設置讀報社,喚醒民眾注意殖 民地解放運動消息 在霧峰 林家舉辦夏季學校-舉辦臺灣 通史、通俗法律、通俗衛生講習 在各地舉行巡迴演講會-成為民眾接觸 新思維的場所

2.分裂 A.分三派-1926 a.堅持文化啟蒙運動路線:林獻堂、 蔡培火 b.提倡農工運動:連溫卿 c.追求全民族解放:蔣渭水 B.正式分裂-1927 a.由連溫卿掌主導權-史稱「新文協」 b.其他兩派退岀-另組「臺灣民眾黨」

(二)臺灣民眾黨 1.意義:臺灣第一個合法的政黨 2.成立:1927年7月10日-蔣渭水 3.主張:A.確立民主政治 B.建立合理經濟制度 C.改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4.路線:調和民族運動與階級運動 5.活動:從事政治抗爭

「臺灣民眾黨」抗爭活動 舉辦「政治演講會」:討論民權、自治 等民主基本概念 繼續進行臺灣文化協會的文化啟蒙運動 -糾正敗壞風俗(如鴉片-提出「打倒 阿片,打倒迷信,打倒惡習」口號) 進行「勞工運動」→造成1930年該黨分 裂→林獻堂、楊肇嘉另組「臺灣地方自 治聯盟」

(三)臺灣首次地方選舉 1.背景: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向總督府、日本 國會請願,舉辦全臺巡迴演講 2.日本舉行有限制的選舉: 1935 - 州會議員、市會議員、街庄協議會會員 A.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 B.投票率高達96%

1935年臺灣首次選舉 1935年,按照總督府地方自治辦法,臺灣舉行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選舉─州、市議會及街庄的議會選舉。

農工運動的勃興 (一)農工運動的展開-1920年代已開始 1.始自:1925年成立的「二林蔗農組合」 A.臺灣第一個農民運動團體 B.目的:a.抗議糖廠獨占甘蔗採購權 b.要求提高收購價格 2.運動 A. 1925年「二林事件」 B. 1926年成立「臺灣農民組合」 C. 1928年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 D. 「淺野水泥會社罷工事件」

(二)臺灣共產黨 1.成立:1928年-上海 2.主要成員:謝雪紅、林木順 3.主張:建立「臺灣共和國」 4.回臺加入社會運動→導致文化協會 分裂 A.由臺共 蘇新主導 B.推動農民、勞工運動→ 使農工運動轉 向激進的大型示威活動

(三)總督府的鎮壓 1.1929年「二一二事件」 A.農民組合幹部、工會、臺共人員約千人 被捕 B.農民組合領袖簡吉被判十年刑期 2.1931年發動逮捕臺共行動→臺共轉到 地下活動 3.查禁臺灣民眾黨 A.起因:主張「以工農階級為中心的民族 運動」 B.影響:農民與勞工運動都沉寂下來

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 1.領導: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 2.起因: A.先是不滿臺灣總督佐久間 左馬太主政期間設隘勇線 、收繳槍枝 B.日本警察剝削原住民的勞力 C.日本警察玩弄原住民女子感情

3.結果: A.莫那‧魯道不敵日軍武力,又不願投降 ,遂退往山中,集體自殺 B.日本警察嗦使他社原住民襲擊住在保護 所的霧社原住民 C.倖存者被迫遷到川中島-今清流部落 4.影響: A.造成總督石塚英藏等官員下臺 B.促日本政府重新思考原住民政策

文學的提倡 (一)新文學運動的興起 1.背景: A.政治社會運動蓬勃發展 B.受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展開:開始於1920年 B.鼓吹者:陳炘、黃朝琴 C.主張:使用白話文

新文學的主張 使用白話文 A.普及文化,啟發民智 B.反對「有閑文學」 C.希望用白話文寫信和發表言論- 張我軍撰〈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鼓吹 使用北平官話的白話文運動 批判傳統舊詩人→引發新舊文學的論爭

新文學創作 主題:關心臺灣人政治處境,農工大眾 生活、婦女地位及社會現實等 主題:關心臺灣人政治處境,農工大眾 生活、婦女地位及社會現實等 代表作家:賴和 A.以臺灣方言和俚語描寫社會百態 B.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以日文作品進入日本文壇 A.楊逵:《送報伕》 B.呂赫若:《牛車》

3.新文學運動成熟期─ 1933年 A.組成「臺灣文藝作家協會」 a.臺灣作家結合日本作家 b.主張:文藝大眾化 c.刊行:漢 日文並用《臺灣文學》 B.成立「臺灣文藝聯盟」 a.清一色為臺灣作家 b.高唱:覆滅腐敗文學,實現大眾化 c.刊行:漢 日文並用《臺灣文藝》

1.性質:詩人以詩社來抒發不滿日本統治 的心聲 (二)詩社成立 1.性質:詩人以詩社來抒發不滿日本統治 的心聲 2.三大詩社 A.「櫟社」-1902/中部:最具批判精神 B.「南社」-1906/南部 C.「瀛社」-1909/北部 3.整理臺灣民間文學 A.提倡臺灣語文運動 B.代表:連橫《臺灣語典》

藝術的發展 1.趨勢:走向專業化 2.發展: A.繪畫:總督府創設「臺灣美術展覽會」 B.雕塑:黃土水「水牛群像」 C.音樂:江文也《臺灣舞曲》 3.新興傳播媒體傳入:電影、廣播、唱片 A.電影-臺灣文化協會啟迪民智之工具 B.收音機-1930年代公務機關、學校必備

臺灣繪畫的發展 總督府創設「臺灣美術展覽會」 出色畫家: A.「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 B.臺籍新秀:廖繼春、陳澄波

水牛群像 黃土水的雕塑鉅作,現存於臺北市中山堂

江 文 也 1934年鄉土訪問演奏會在臺南公會堂公演,江文也男中音獨唱情景。其作品多以臺灣風土民情為主題,曾獲國際音樂比賽獎項,在當時歐洲樂壇頗具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