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周 顺 荣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机电能量转换《电机学》 复习(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學校日簡報 ~ 608 ( 六下 ) 歡迎各位家長! 報告者:黃怡萍老師. 主題一 : 滿滿的感謝 一年多來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與鼓勵,使班 務運作順利,親師生溝通良好;六年級下 學期是貴子弟國小生涯的最後一階段,時 間雖然短暫,但老師也擬定最後衝刺的目 標,希望親師生三方持續合作,讓我們愉 快的度過每一天。
Advertisements

微型企業 之租稅及會計實務 田嘉昇 會計師 致遠會計師事務所 民國 00 年 00 月 00 日 田嘉昇 會計師 致遠會計師事務所 民國 00 年 00 月 00 日.
深圳住房公积金专项宣传 华为人事服务中心 员工保障处 二○一一年一月. 目 录 深圳住房公积金简介 二 深圳住房公积金 FAQ 三 前言 一.
第8章 直流电动机 8.1 直流电机的构造 8.2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8.3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8.4 并励电动机的起动与反转
课表 教学班号 课程名称 时间 周次 地点 0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星期二1、2节 1-4,6-8 A5402 星期二5、6节 1-3
寫作教學—標點符號.
电机的暂态问题 3.0 绪论 3.1 超导体闭合回路磁链守恒原理 3.2 变压器的暂态过程 3.3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暂态过程
養生與保健 郭點傳師慈悲.
电机及拖动 主讲:莫志娟.
組長:5號-周辰瑜 組員:4號-王耀賢 10號-康叡維 11號-張佳文 27號-鍾昱卉
第三讲 电动机及其应用 3.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应用 3.2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应用 3.3 直流电动机及其应用 翻页.
興華之寶.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政治生活.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教育.
电气工程师通用技能培训.
第十一章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11-1 概述 一、并联运行的必要性(1)
TEM8(2009)英译汉试卷评析 复旦大学 黄关福教授.
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南京医科大学无锡精神卫生中心 王国强
第九章 电动汽车技术 第一节 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 一、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机电设备概论 常用电动机性能特点 XXXXX.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 基尔霍夫定律 3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电路基础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INF )
关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现状的调查
第二部分 变压器 第二章 变压器 以电力变压器为研究对象,讲述变压器的 工作原理、分类、结构。 重点讲述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及运行特性。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第九章 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的优点: (1) 调速性能好, 调速范围广, 易于平滑调节。 (2) 起动、制动转矩大, 易于快速起动、停车。
12-1试写出题图12-1(a)和(b)所示双口网络的转移电压比 ,并用计算机程序画出电阻R=1kΩ和电感L=1mH时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三相异步电动机 1. 转动原理 2. 极数与转速 3. 电动机的构造 4. 定子与转子电路 5. 转矩与机械特性 6. 电动机的起动
三相负载的功率 §7-3 学习目标 1.掌握三相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三相不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本章首先讨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然后以机械特性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等问题。
第四篇 同步电机 第八章 同步电机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结构 第九章 同步发电机 第十章 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第六章 同步电机的稳态分析 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同属于交流电机,与感应电机 的区别是同步电机的转子转速 n 与电网频率 f 之间具有固定不变的关系 ,而感应电机的转子转速 n<ns。 本章主要讲述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关系,导出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分析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以及与电网的并联运行和功率调节问题。
6.1  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6.2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 6.3 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 6.4  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
电工电子技术 电子电路教研室.
直流伺服电机讲义 移动转子直流电机 . 电机类型 直径 长度(mm) 整流 额定功率 RE-Program RE
§2-6 PN结电容 势垒电容 CT PN 结电容 扩散电容 CD.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 第一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第二节 直流电机电磁转矩和电枢电动势 第三节 直流他励电动机运行原理与机械特性
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上海开放大学.
第四篇 同步电机 我们有了前面对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的认识,再这里我们就直接从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
电力系统仿真 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原理.
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可列方程数 KCL: n-1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5篇 直 流 电 机 第17章 直流电机的工原理和主要结构.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15讲 第9章 直流电动机 海南风光.
第3章 直流电动机 3.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 3.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3 直流电动机特性分析 3.4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
《电机学》 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石 电力系统专业的核心 2019/5/17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电气学院.
四 电动机.
第1章 直流伺服电动机 直线n0 ,T k 一、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类 普通直流伺服电动机 低惯量直流伺服电动机 τm小
英語職涯規劃 移民署職場生涯 5.2.1善用慈濟資源‧提升職涯就業力.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三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较复杂,价格也比交流电动机昂贵,维护维修也较困难。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与机械特性 主讲教师:冯泽虎.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主讲教师:周 顺 荣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机电能量转换《电机学》 复习(三)

复习资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 机 学 (第二版) 周顺荣 编著 科 学 出 版 社

复习内容 第一篇 变压器 第二篇 交流电机的绕组、磁势和电势 第三篇 异步电机 第四篇 同步电机 第五篇 直流电机

第四篇 同步电机 本篇内容: (一)基本电磁关系 ① 电枢反应和磁势折算; ② 电磁平衡方程式和相量图 (二)两种运行方式 第四篇 同步电机 本篇内容: (一)基本电磁关系 ① 电枢反应和磁势折算; ② 电磁平衡方程式和相量图 (二)两种运行方式 ① (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② 单机运行

一、电枢反应 1. 交轴电枢反应 — 磁场扭变 Ψ = 0 º ; Ψ = 180 º 2. 直轴电枢反应 — 去磁 Ψ = 90 º Ψ = 0 º ; Ψ = 180 º 2. 直轴电枢反应 — 去磁 Ψ = 90 º — 助磁 Ψ = − 90 º

二、磁势折算 Fad′= kadFad Faq′= kaqFaq Fa′= kaFa 凸极 隐极

三、电磁平衡方程式 Fδd= Ff + kadFad 在 d 轴 Fδq= kaqFaq 凸极 Fδ = Ff + kaFa 在 q 轴 U = − Uc = E0 −I ra − j Id xd − j Iq xq = EQ − I ra − j I xq U = − Uc = E0 −I ra − j I xt 在 d 轴 凸极 在 q 轴 隐极 · · · · · · 凸极 · · · · · · · · 隐极

四、相量图 1. 隐极 2. 凸极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一) 1.功角特性 (之一) E0 U Pem ≈ P2 = m sinθ xt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一) 1.功角特性 (之一) E0 U Pem ≈ P2 = m sinθ Pem* ≈ P2* = sinθ xt 隐极 E0* U * xt *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二) 1.功角特性 (之二) 凸极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三) 1.功角特性 (之三) 注意(之一)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三) 1.功角特性 (之三) 注意(之一) ①对于凸极,只要U≠0,即使失去励磁(即E0=0)在θ≠0时,Pem≠0 ,其 Pemmax= ( − ) Pem*max= ( − ) mU2 1 1 xq xd 2 U *2 1 1 xq* 2 xd*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四) 1.功角特性 (之四) 注意(之三) ②上述功率关系中各量均未考虑饱和的影响.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四) 1.功角特性 (之四) 注意(之三) ②上述功率关系中各量均未考虑饱和的影响. 因为它们是依据不饱和的矢量图 推导出来的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五) 2.V形特性 (之一) 仅改变If,使无功功率Q改变,不影 响有功功率P。 增大或减小If,都使无功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五) 2.V形特性 (之一) 仅改变If,使无功功率Q改变,不影 响有功功率P。 增大或减小If,都使无功 功率Q过剩或不足,电枢电流 均将增大。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六) 2.V形特性 (之二) U、xt = 常数 P1 = 常数 则P2≈Pem =常数 Icosφ =常数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六) 2.V形特性 (之二) U、xt = 常数 P1 = 常数 则P2≈Pem =常数 Icosφ =常数 E0sinθ =常数 当φ = 0 时,Q = 0 ,正常励磁; 当φ > 0 时,Q > 0 ,过励,输出感性无功; 当φ < 0 时,Q < 0 ,欠励,输出容性无功。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七) 3.几个概念 (之一) π 2 π 2 (一)静态稳定运行区域 0 < θ < (发电机)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七) 3.几个概念 (之一) (一)静态稳定运行区域 0 < θ < (发电机) − < θ < 0 (电动机) π 2 π 2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八) 3.几个概念 (之二) d Pem mE0U xt dθ 1 1 xq xd xd mE0U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八) 3.几个概念 (之二) (二)比整步功率 Psyn = = cosθ = cosθ +mU2( − )cos2θ d Pem mE0U (隐极) xt dθ mE0U 1 1 xq xd xd (凸极)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九) 3.几个概念 (之三) 1 kM = = sinθN Pem max Pem N (三)过载能力 五、(电力网上)并联运行 (之九) 3.几个概念 (之三) (三)过载能力 Pem max 1 kM = = Pem N sinθN (隐极) (隐、凸极)

六、单机运行 (之一) 空载特性 E0 = f(If) 短路特性 Ik = f(If) 负载特性 —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 U = f(If) 六、单机运行 (之一) 空载特性 E0 = f(If) 短路特性 Ik = f(If) 负载特性 —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 U = f(If) 电抗(或特性)三角形 B I xσ C A I f a (kadFa /Nf)

六、单机运行 (之二) 不饱和同步电抗的测定 同步电抗的测定 饱和同步电抗的测定 保梯电抗 xp

六、单机运行 (之三) 短路比 kC If 0 ( U = U ) Ik0 kC = = IN If k ( I = I ) 1 = kμ 六、单机运行 (之三) 短路比 kC If 0 ( U = U ) Ik0 N kC = = IN If k ( I = I ) k N 1 = kμ xd*(不饱和)

六、单机运行 (之四) 电压调整率 ΔU ΔU =E0* − 1

例1-1 要求发电机输出有功增加,输 出无功不变;

例1-1答 加大输入功率汽门,增加励磁。

例1-2 要求发电机输出有功减小,输 出无功不变;

例1-2答 减小输入功率,减小励磁。

例2 (复习资料习题15-2 ) 已知一台凸极同步发电机的Id=Iq= 10A,此时发电机的电枢电流为 。 (选填:①10 A;②20 A;③14.14 A)

例2答 ③14.14 A · 45º Iq · · E0 Id · √2 Id = √2 ×10 A = 14.14 A I

第五篇 直流电机 本篇内容: 一、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二、电枢绕组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四、直流发电机 五、直流电动机

一、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1. 工作原理 2. 基本结构 3. 额定值 发电机 PN = UN IN 电动机 PN = UN INηN

二、电枢绕组 支路对数:a 电枢电流:Ia 支路电流:Ia/2a。 主极极距 τ= πDa 2 p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一) 1. 电势: E = Ceφ n 2. 磁势: (之一) 交轴电枢磁势 电刷在中轴时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一) 1. 电势: E = Ceφ n 2. 磁势: (之一) 交轴电枢磁势 电刷在中轴时 直轴电枢磁势 电刷不在中轴时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二) π- 2β π 2. 磁势:(之二) (一)交轴电枢磁势 交轴电枢反应 Faq = Fa 电动机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二) 2. 磁势:(之二) (一)交轴电枢磁势 交轴电枢反应 Faq = Fa π- 2β π 电动机 发电机 前极尖 助 磁 去 磁 后极尖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三) 2β π 2. 磁势:(之三) (二)直轴电枢磁势 直轴电枢反应 Fad = Fa 发电机 电动机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三) 2. 磁势:(之三) (二)直轴电枢磁势 直轴电枢反应 Fad = Fa 2β π 发电机 电动机 顺转向移刷 去 磁 助 磁 逆转向移刷

三、电枢的电势、磁势和转矩 (之四) 3. 电磁转矩 Tem = CT Ia φ = = Pem Ω E Ia Ω

四、直流发电机 (之一) 1. 励磁方式 他励 并励 自励 串励 复励 积复励 差复励

四、直流发电机 (之二) 2. 并励电压建立条件 1. 并励发电机必须有剩磁存在。对于无剩磁的电机,可用外接 四、直流发电机 (之二) 2. 并励电压建立条件 1. 并励发电机必须有剩磁存在。对于无剩磁的电机,可用外接 直流电源向励磁绕组充磁建立以产生剩磁; 2. 由剩磁电压产生励磁电流所建立的磁场必须与剩磁磁场方向 一致。这可通过调整励磁绕组两联接端来满足; 3.励磁回路电阻Rf必须小于临界电阻Rfcr。

四、直流发电机 (之三) 3. 电势、功率、转矩的稳态平衡 E = U + Iara + 2ΔUb (并励 Ia = I + If) 四、直流发电机 (之三) 3. 电势、功率、转矩的稳态平衡 E = U + Iara + 2ΔUb (并励 Ia = I + If) P2 = P1 - Σp = Pem - pCu T1= Tem + T0

四、直流发电机 (之四) 4. 工作特性 空载特性 U0 = f(If) (注意:与磁化曲线 φ = f (F) 的关系) 四、直流发电机 (之四) 4. 工作特性 空载特性 U0 = f(If) (注意:与磁化曲线 φ = f (F) 的关系) 外特性 U = f(I )

五、直流电动机 (之一) 1. 电压、功率、转矩的稳态平衡 U = E + Ia ra + 2ΔUb (并励 I = Ia + If) 五、直流电动机 (之一) 1. 电压、功率、转矩的稳态平衡 U = E + Ia ra + 2ΔUb (并励 I = Ia + If) P1 = U I = Pem + pCu = P2 + p0 + pCu T2 = Tem – T0

五、直流电动机 (之二) 2. 工作特性 (之一) 速率特性 n = f ( Ia ) 机械特性 n = f ( Tem ) 五、直流电动机 (之二) 2. 工作特性 (之一) 速率特性 n = f ( Ia ) 机械特性 n = f ( Tem ) 转矩特性 Tem = f (Ia ) 效率特性 η = f ( Ia )

五、直流电动机 (之三) 2. 工作特性 (之二) 转速变化率 n0 - nN 并励 Δn = ×100% nN n1/4 - nN 五、直流电动机 (之三) 2. 工作特性 (之二) 转速变化率 n0 - nN 并励 Δn = ×100% nN n1/4 - nN 串励 Δn = ×100% nN

五、直流电动机 (之四) 3. 起动 (一)要求 (二)方法 ⑴ 直接起动 ⑵ 枢路串电阻起动 ⑶ 降压起动 U Ist = Ra

五、直流电动机 (之五) 3. 调速 (一)调速原理 (二)调速方法 变If调速 变U调速 变Rj调速

例1 (复习资料习题20-3 ) 要改变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可以 。 例1 (复习资料习题20-3 ) 要改变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可以 。 (选填:① 增大励磁;② 改变电源极性;③ 改接励磁绕组;④ 减小励磁)

例1答 ③ 改接励磁绕组 ① ④: 增、减励磁与转向无关; ②: 改变电源极性使磁场与电枢电流同 时反向,则电磁力方向不变

例2 (复习资料习题21-2 ) 一台串励直流电动机,若把电刷顺旋 转方向偏离几何中心线一个角度,设电机 的电枢电流保持不变,此时电动机的转速 将 。(选填:① 降低; ② 升高;③ 保持不变)

例1答 ① 降低 电动机顺转向移刷,有直轴助磁电枢 反应,

例3 (复习资料习模拟试卷(三)计算题1)

例3解 (之一)

例3解 (之二)

例3解 (之三)

END 谢 谢